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古朽 » 第三十一章 树下的城市与云上的学宫

第三十一章 树下的城市与云上的学宫

    徐落终究是没有准备上这场晚餐。

    倒不是他手下留情,只是茗山神突然想起来,这个学生是蛮重要的,事不宜迟就亲自把他送下山了。

    临行时山神还郑重的告诉他会不宜远送,把它丢在了山脚下就回去了。

    于是在大多数人还没醒情况下,徐落就这么在荒郊野岭孤零零的动身返回,并在心里默默为对方记了一笔。

    ……

    一路无事,三天后,徐落就已经从礼州赶赴到了徐州,来到那参天巨树之前,而云上学宫,就建立在这巨树的顶端。

    高耸入云的巨树枝丫繁多,交错纵横,却也为下部留出了足够的向阳之地,即便是有树叶生长,依旧不妨碍着下部的光照。

    这里是海树城,一边靠海,城市在巨树之下,上托着天下第一学宫,是无数人为之敬仰之地。

    这座城池分内外两城,内城里是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其中喧闹沸腾,人满为患,许多车辆来往,来去如风,令人目不暇接。有马车宝气灿烂,有修士风采逼人。虽然人人往来迅捷,但是街道上井然有序,没有谁横冲直撞,平民百姓在此安居乐业。

    身处外城,有着跨洲渡船停靠的渡口,在南城外三百余里,最是热闹。曾经那里是一个山水形胜的僻静之地,加上靠海,周边田地难以耕作,本身并不怎么受人待见。

    可后来来了些似乎是商家的人,花大价钱修了个渡口,又串联连起了海外诸洲,引来了许多大客商,自此愈发繁华。

    近百艘各色渡船在那里停留,来自不同各洲的人熙熙攘攘,用灵舟作渡船的有,以灵兽作渡船的也寻常,似乎在这,就是传说中的仙人来了也会赞叹,繁华如此。

    外来人在此地,总是忍不住去雇佣了一辆马车,似为了感受当地文化气息,又有着入乡随俗的意义。

    寻来两匹通体雪白的拉车骏马,选一位姿色姣好的本地的妙龄少女驾车,让其在驾车途中,寻些馋人的美食,在一路上就能一边吃一边欣赏。

    而那些架车的女子,也多会因为雇主的大方邀请,在吃完后也是不介意多去花些唇舌,去为其介绍两侧街道的那些著名店铺,聊一聊当地流传的奇闻趣事,品评下那些价格咋舌的古玩字画,这对于本地人来说,自幼接触,完全没有什么压力。而这些有声有色的介绍,也能让这些雇主们心安理得,觉得不虚此行,钱花的一点也不冤枉。

    一位位不同的女子讲述着一间间店铺高楼的历史渊源,一架架马车奔腾在街市各处。

    在绘声绘色的介绍里,有了不起的修士高人,有那些立下豪言做过壮举的外乡荒修,有来此朝圣与来此比斗人的争斗,有外乡人在此爱情生发。

    走过山下江湖事,方知今日风雨闻。茗都那位山神既然让徐落来此,又怎会不知此地繁华,让一个常年门口里向外看的孩子真正的见识了天地的广阔,红尘里走一遭,才算是补全些人性,真正的成长些吧。

    可惜的是即便是此地如此繁华。徐落也没怎么真正的近心的去关注,当初来这里时也是老爷子走后不久,茗都本意是让他来此地多散散心,结果来之后,这小子就直奔那天上学院,待在那云上学宫里足不出户。

    不过若说他是完全封闭自己,也不尽然,就如同山上山下两种风景,山下繁华如此,山上其实也不差。

    云上是学宫,云下是城市,两者泾渭分明,却也一样的繁华。

    云上的学宫就面积来说,其实远比海树城的内外两城要大,撑起天地的巨树仅就那树冠所覆盖之地,有三四个海树城那么大了,而且这树冠不止对内延伸入内陆,对外也遮盖了很大一片海洋。

    乘舟来此之人,远远的就能看到那棵树的轮廓,如同此地的地标一般,见识到了这颗巨树,就知道自己来对了。而等到了更靠近这棵巨树时,再仰望那有所遮蔽的穹顶,更是为此折服。

    整个树冠蔓延之地,说起来实际上都算是云上学宫的一部分,那是天然的道场,是多少人梦幻憧憬的天境风采。

    坐看云舒云卷,朝闻紫气东来,天上与人间的界限在此分割,能来此地,见了此情此景,会让多少第一次来此的学子,觉得能在此处学成归来,人生无憾。

    此地化天涯为彼岸,化腐朽为神奇,每当有心中生出向往之人来此一游,或许这就是他们未来踏出更进一步的开始。

    树上的学宫,串联了起了一个个小空间,却又是在这一树上集合,可能前一脚踏入还是众道修聚集的广场,一脚就迈入了隐隐的仙境,被其绝美的景色所俘获。

    所学为百家之长,了解前人走过的路,承载前人智慧,启迪后者前行,对于这一学宫来说,培养人才是他们一贯的宗旨。他们是为五陆未来而谋夺天命,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理应就是一切智慧的殿堂。

    曾经有落魄读书人来此圆梦,有平民百姓在此处见证历史,有背负血海深仇灭门惨案的游子在此处抑郁寡欢,却也不愿脏了这一地的清净。学问二字,不论在别处如何,在此地,任何人都是来者不拒。

    乘上了入城熟悉的马车,撇开周边女子的絮叨,熟悉的车水马龙映入眼帘,转角步入一条小巷,徐落就将这些繁华彻底的甩在了巷外。

    徐落就这么进了老鸭巷,马车一来,徐落就将女子打发走了。进入此地,就仿佛换了个世界。买一点儿佐酒小菜,找条街边长凳,不喝酒,就这么一点儿一点儿吃下去,何时人来何时走,这就是他此时的想法。

    老鸭像巷向来不卖鸭子,无所谓正经不正经,据说是因为这里曾经被一位富商包裹很长时间,临走对方盘下了这条街,自此以后这里就很少开张了,但因为徐落来这里也算是比较早,有点儿关系,也就常来这里吃菜。

    要知道这里的各色菜肴来源极多,许多厨子也是广泛学习了各家之长,徐落以前就总喜欢来偷师,学来学去,除了鱼类之外许多菜也是被自己认为能拿的出手的。

    街道边总共也没几个人,接触巷子本来就极僻静,另一边的巷口倒是有两个老头在下棋,那两个老头见到这个青年无所事事的样子,有些见怪不怪,该下棋下棋,该喝茶喝茶。

    本来能来这座城的,到底是着有些底子的,俩老头也是见过世面,最初见了这青年时,见对方容貌不俗,虽说举止懒散的些,保不准就是什么高人,可惜后来一番观察,见对方总是这么懒散来此,就为了吃点儿菜,也就对他少了几分敬畏,然后就是对对方无所事事的气愤。

    年轻人怎么能这么懒散呢,即便是那些个小姑娘,有些都知道出去驾架车去挣些钱补贴家用,这么懒散,以后怎么娶媳妇?

    不过自从那两个老头对着徐落一顿教训以后,那青年倒是也知道礼数,干脆就请老人边吃边聊,礼数态度俱是十分周到。后来更是还时送下些点心来,也喜欢坐一边看他们下棋,加上这个青年当时看他们下棋指指点点,也就拉他一起来下这棋,看看对方棋力如何。

    结果自然是让两个老头子吹胡子瞪眼,干脆不陪这小子玩了。这一次这小子明显是有事儿,所以两人也就提前招呼好了,这次这小子也就不用过去看他们了。

    那边摊子掌柜倒也是个年轻人,也与这青年十分熟识了,见对方这么百无聊赖的样子,打趣道:“呦,等人呢。你小子莫不是脑袋开了个洞,通了气儿了,在这蹲个媳妇呢?提前说好,我那闺女可不嫁,没个千八百万的彩礼,甭想带走。”

    徐落挪了挪屁股,将手里面花生米抛入口中:“就你那宝贝闺女还是留着吧,宋大嫂嫁不嫁,就你这样,这不耽误嫂子吗?”

    “嘿,怎么说话?我家那狮子还不是你想带走就带走。我这眉头都不带褶的,要是你能提走那两百斤,随意。”

    “说话注意点。”

    “咋了?你小子还真看上了两百斤了,不能吧,但凡是个女人也得比这黄脸婆要好看一点吧?你看你身后的小姑娘,要脸有脸,要屁股有屁股,没得比,没得比啊。”

    徐落看了看宋掌柜身后朝他点头致意的大嫂,还能看到对方手里提着的刀,看来也是听了很久了啊,心下不禁为掌柜的默哀一声。

    不过随即他就转过身去收拾了收拾剩菜,准备就这样打包带走,这来的这丫头,大概就是茗山神送来的学生了,自己也该回去了。

    “急着走什么?咋,你也看上那姑娘了,不是老兄我说你,那姑娘那模样,你把持不住啊,还是让为兄来吧。”

    “这个先不急。”徐落回过头照着他身后隐秘的努了努嘴。

    对方见徐落一脸揶揄,心下咯噔一声。

    不等回头,就听寒锋一响,冰凉的一物就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徐小哥说的对啊,不急,不妨先和我说说,我这两百斤的黄脸婆,到底是怎么配不上您这位宋大人了,要不要也把那小姑娘给你带过来,让你先掌掌眼。”

    女子看似柔声细语,偏偏这姓宋的掌柜,此时手心都渗出了汗水。

    “嫂子,这个姑娘是我将来的学生,不能被你家的宋大哥给先抢了去,我就先带走了。”

    “应该的,徐小哥带走就是,这边有我看着呢。是不是啊?姓宋的。”

    这一声姓宋的差点把宋掌柜下破胆,只不过是碍于有外人在,不然他早就跪下了。

    “嗯?不说话,这是还不死心啊。”

    “是……是是。”宋掌柜有些语无伦次,朝着徐落露处了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忙不迭的回应到。

    徐落朝着这姓宋的掌柜的做了个自求多福的眼神,在小姑娘惊讶的目光里将对方拉走了,临走前看着宋掌柜视死如归的被拉进铺子里,爱莫能助。

    自己以后还有机会吃这菜吧,可怜的宋掌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