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山河记事录 » 第十二章:聚散离别

第十二章:聚散离别

    原来米思绪逃出森林,想渡湖脱身,利用湖水挡住紧追不舍的傀儡。

    哪知刚跃上湖面,突然水中窜出一张血盆大口咬住他的右臂,就将他往水中拖。

    要说米思绪也是心思狠绝,知道此时犹豫不得,若是被后面傀儡赶上,前后夹击自己就插翅难逃了。

    刹那间自断右臂,弃尾求生。

    小圆发现只拽了一节手臂入水,探出头来再要攻击时,米思绪已不见了踪影。只有岸边三具呆呆的傀儡和它大眼瞪小眼互相看着。

    于是三具傀儡就成了小圆的出气筒,几下便被按在地上摩擦。

    “你可真厉害。”康月儿摸了摸它的下巴夸道。

    小圆享受的眯起眼睛,摇头晃脑颇为得意。

    “林大哥,你试试那钥匙能不能打开铁盒。”康月儿一边安抚小圆一边说:“我去抓两条鱼犒劳犒劳,咱的大功臣。”说完就让小圆驮着下湖捉鱼去了。

    林轶从断臂中捡起钥匙,插入铁盒的锁孔中拧了拧,居然纹丝不动。想了想注入了些真炁再试,机关随之转动。就像上了某种发条一般。

    林轶顺着拧了七八圈,就听见铁盒内“咔”的一声,琉璃镜中的画面随之开始变化,从“君子重信”几个字变成了一个举剑的小人,正行云流水的展示剑法。

    那招式与石屋中尘埃剑影一摸一样,旁边还配有行炁的讲解。

    剑法展示过得很快,若想再看就又要灌注真炁拧上八圈。对于体内真炁的耗费也十分巨大。

    林轶连看三遍也觉得力有不逮,于是便将铁盒与钥匙放在一旁,见此时已经日落西山,便寻了些木柴升起篝火。

    篝火刚刚燃起,康月儿和小圆也满载而归。

    “滋啦,滋啦”肥美的大鱼在火堆上烤的焦香四溢,林轶的手艺比起康月儿来也不遑多让。小圆直勾勾的盯着他手中翻转的烤鱼,口水淌了一地。

    康月儿手托腮笑盈盈的看着他俩,突然看到三具被小圆按进烂泥里的傀儡还在哪里一动不动。于是拿起放在一旁的钥匙走过去,发现果然如刚刚在林中所见,每具傀儡的背颈都有一个锁孔。

    灌注真炁一拧,“天”字甲多人缓缓站了起来,但这次却没有继续攻击手持钥匙的康月儿,而是静静的立在她身后。

    “咔”“咔”又是两下,剩下的“地”字和“人”字甲士也站了起来,三具傀儡默默地站在康月儿身后。

    这是林轶的鱼也差不多烤好了,招呼康月儿过来享受美味。三具傀儡也寸步不离的跟到了火堆旁。

    小圆似乎有些嫌他们有些碍事,冲着它们吼了一声,三具傀儡居然齐齐退后一步,像是怕了这实力强横的老鳖似的。

    林轶和康月儿见此都被逗乐了。

    “墨家机关果然高深莫测,这做出来的傀儡都像有思维似的。”林轶笑着有些感慨的说道:“月儿姑娘,你给它们仨下个命令试试。”

    康月儿也觉得有趣大声冲着三才甲士到:“你们去把身上的泥洗干净。”

    果然康月儿话音刚落,三具傀儡毫不犹豫的跳入湖中开始清洗身上的污渍。

    虽然早有预料,但着还是让林轶和康月儿大感惊讶。

    不过在小圆的抗议下,他俩也没继续看着三个傀儡洗澡,两人一鳖享受起肥美的烤鱼。

    直到他们吃饱喝足,三才甲士还在湖中傻乎乎的洗着已经锃亮的身躯。

    康月儿心想:“这傀儡没有新命令不知道自己上岸吗?”哪知她正想着呢,傀儡们像收到命令似的立刻停住手中动作,一跃又跳到康月儿身后。

    康月儿十分惊讶,于是又试了试,心中想着:“去找寻些柴火回来”。

    “嗖”“嗖”“嗖”三声

    傀儡甲士立刻跳入草丛中,不一会儿便一人抱了一大堆干草、树枝回到火堆旁。

    此时林轶也发现了其中奥妙,心中不禁更加佩服其墨家的前辈高人。

    如今强敌重伤逃遁,又有如此精妙的三才甲士护卫在侧,康月儿和林轶终于可以不用再提心吊胆了。

    火堆闪动小圆看着彻底放松后,沉沉睡去的康月儿和林轶,有些不舍的凑近闻了闻两人。

    然后轻轻的进入了湖中走了,边游边时不时的回头,直到再也看不到跳动的火光,直到它整个身躯消失在茫茫的黑夜。

    ......

    “小圆,小圆......”

    第二天一早,林轶二人几乎同时醒来,发现老鳖不见了。

    虽然心中已经猜到了一些,但还是抱有一丝希望,万一它只是嘴馋跑远处捕鱼去了呢?

    于是分头沿着湖岸搜索,焦急的呼唤。

    最终没有半点回应。

    晌午时,两人有些失落的回到原处,相视摇了摇头。

    虽然只是相识不久的一只灵兽,但二人仿佛失去了一位至交老友一般。

    默默地等了一会儿,直到日头西斜,才收拾起东西离去。

    向西南出发一两日便回到了与船队分开的地方。

    渡过阳水就离长江越来越近了。

    太阳落山,夜幕降临。

    林轶在篝火旁打坐练炁。康月儿抱着膝仰头望着满天繁星。

    过不了多久,自己又要回到那个压抑的地方,看着那群疯狂的人和无数形容枯槁的饥民。

    “唉!”:想到这里她忍不住轻轻的叹了口气。

    ......

    千里之外,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正沿着漓水北上。

    广信城头一位身着白袍头戴宝冠的中年男子,正面色凝重的望着这支扶老携幼的饿殍大军。

    火把组成的长龙蜿蜒曲折延深向看不见的黑暗当中。

    时不时有虚弱到难以支撑的人倒毙路旁,或者直接滚入只剩淤泥的河道。

    交州十几年大旱,早已成了一片死地。这些还苟延残喘的人如同地狱中走出的恶鬼,会撕碎一切挡在他们前方的障碍。

    坚固的州府城墙如何?朝廷几万大军又如何?

    没有武器,可以用手撕。手断了,可以用牙药。

    只求一个活下去的希望。

    可是广信城里同样没有这个希望,整个交州都不会有这样的希望。

    只有向北,去荆州、去扬州,甚至是河北、是司隶。

    只要还有希望,他们就会一直向前,直到彻底毁灭。

    “禀报教主,韩右使他们已经出发了。”一名穿着白色日月教袍的男子,来到城墙边向中年男子拱手禀告。

    “知道了”中年男子应了一声,慢慢的把目光投向了暗影中的茫茫群山。

    接着中年男子皱了皱眉问道:“左使回来了吗?”

    “没有。”下属回答道:“前几日,接到九长老的飞鹰信,说左使已经离开汉中。之后就再无消息。”

    “再无消息...”中年男子略微沉吟:“不等了,我们出发吧。”

    “是”:下属拱手领命。

    不一会儿,最后一队穿着白袍的教徒走出了广信的城门。

    此时的广信已经空无一人,饥民裹挟着同样饥肠辘辘的居民,向着活下去的希望出发了。

    深夜的微风吹过撑开的城门和空荡的街巷,寂静的没有半点声响,如同一座鬼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