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梦起少年时 » 第四十一章 你好长安

第四十一章 你好长安

    苏亦宸和李驰安还有梁栋在网吧里泡了几个小时,随后拉着他们俩去买了菜,顺便去附近的一个售票点买了第二天晚上去长安的硬卧。

    从明天晚上9点23分开始,在经过一个晚上的漫长等待与黑暗的陪伴后,他就会在第二天的破晓时分到达长安,最终火车将会在对终点站长安的广播介绍里缓缓停在长安火车站。

    晨曦会徐徐拉开帷幕,他将在告别车内沉闷的空气后接触到车外清晨的空气,然后走下火车,踏上长安火车站的站台。

    那会是他长安之旅的起点,也会是未来他长安之旅的终点。

    苏亦宸没有买太多菜,苏母很忙,不一定有时间做饭,指望李驰安和梁栋做饭也有些异想天开。

    他今晚准备做5个菜,红烧肉,糖醋里脊,红烧鲤鱼,空心菜,蒜泥青菜,至于这俩憨批爱不爱吃就是小事了,毕竟他们从来没说过自己喜欢吃什么。

    只是从李驰安和梁栋时不时来厨房蹭几块肉就知道结果了。

    虽然晚上只有四个人吃,不过李驰安和梁栋吃得足够多,也不怕剩太多,风卷残云后,苏亦宸去洗了碗,李驰安和梁栋就在客厅里和苏母聊天,听着客厅里的电视声,时不时看着李驰安突如其来的拙劣表演。

    苏亦宸和这两个憨批离别的一些压抑也消散开来,时间还长啊,还足够他们肆意挥洒他们的故事。

    苏亦宸也没让苏母送他,又告诉李驰安和梁栋不用送他,记得陪徐颜打打游戏就行。梁栋自然也了然于心,拉着要激情表演的李驰安去了老阵地。

    他只收拾了几套换洗衣服和拿给姥姥姥爷的土特产,没带什么其他的东西就坐上了去往随城火车站的公交车。

    苏亦宸把头靠在公交车车窗边,侧身看着窗外闪过的种种,恍惚间突然意识到他已经来到这个并不算陌生的世界快半年了,他已经与不少人有了新的羁绊,有了许多新的故事,想来在其他莫须有的平行世界应该也发生着他从未想过的事吧。

    没有发生偶遇,没有发生意外,他重演着记忆中的痕迹,走进这个有些老旧的随城火车站。

    在不久的将来,随城火车站将在随城人都以为它将翻新时停止更新的脚步停滞不前,然后再过几年,新的高铁站将坐落于这座小城,那时这座随城火车站也将彻底不再承担客运任务,成为一个货运站,发挥它的余热。

    在这个时代,没有口罩,没有扫码,智能机刚刚面世,绝大多数人在这个3G时代很难在出行时有消遣的方式。火车站外全是坐趟在报纸或行李上的行人,在他们要搭乘的火车发车3个小时以前的时间里,他们无法进入这个其实并不体面的火车站。

    幸运的是今天晚上并没有下雨,微风拂过能给这个有些闷热的夏夜带来属于大自然最后的美好。

    除了四周有些汗味和满地泡面味的环境,今天晚上火车站的人并不算多,至少还能看到在这个不算大的小城火车站里还能找到几个空位。

    他已经没有了出行吃泡面的习惯,只带了几块面包和两瓶水,这或许会是他今天晚上的宵夜,也可能,在明天早上到家时,这几块面包已经被挤压得不成样子,然后被他无奈吞下。

    他并不想再次体验躺在K字头列车硬座的3座座椅下的感觉,感受四周的热闹难以入睡,在有列车员推着小推车经过那节车厢时麻溜地爬出来,列车员走后再爬进去。但这里的不少人,或许终有可能体验这不太美好的经历,不过他也是其中之一,不是吗?

    只是他或许稍微幸运一些,大概率不用再体验了。

    8点40分,开往长安火车站的K字头列车对应的检票口前已经排起了长龙,虽然还没有检票员开始检票,但早十几分钟开始排队却是始终不变的传统。

    苏亦宸也应大流地站在一个背着大包小包的削瘦男子身后,他无从知晓这个人将要去哪,将要干什么,只是偶然排在他的后面,与这位概率学里见面概率很低的人前后站着。

    开始检票了,苏亦宸看着手中的票在检票员的手下被剪出一个痕迹,不多时,在他进入那辆火车后放下行李没多久之后,这张票还会暂时与一个有着他的铺位号的卡片交换位置,在第二天破晓时分,在列车员善意的提醒中,这张卡片会离他远去,他的车票也会再度出现在他的手中。

    那也意味着,横跨五百六公里的长途跋涉将就此告终,他的长安之旅将正式开始。

    如果他足够幸运,在他的长安之旅结束前,他或许将遇到一些有趣的人,做一些有趣的事,又或者,交到几个不错的朋友。

    一夜无话,卧铺这边少了许多硬座车厢的闲聊,去往五湖四海的人们聊着天,大多数临时出现的小团体或许是因为一个人突然插进一句话,然后这个莫名的小团体就聊起经历,聊起地域,聊起历史,聊起人文……

    在以前坐硬座的大多数时候,他是不太喜欢听的,因为那时年纪大小,兴趣实在不大,到后来,这些闲聊也实在无法吸引他,而更多的时候,他也再难听到这些似乎很有趣的闲聊,有的只是短视频软件或电视剧的外放声。

    破晓时分,苏亦宸看着窗外刚露出的金色轮廓,旭日东升,就如同K线里的“旭日东升”,在连续下跌的行情中先出现一根大阴或中阴线,接着又出现一根高开高走的大阳线或中阳线,形势向好,可以准备积极看多。

    苏亦宸摇摇头,自嘲一番,想多了,就是个韭菜,学什么阳线阴线。

    苏亦宸走下列车,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清晨的空气,至于或许吸入的大多是夜里光合作用的产物,他已无暇顾及,至少已经不再是车厢内沉闷的气息了。

    走出长安火车站后,看着眼前的城墙,回头望向“长安火车站”的标志,他没有意料中的喜悦,莫名有一种苦涩,以及难以抑制的泪腺分泌。

    他还是来了,长安。

    轻车熟路走上201路公交站,看着路过的城墙,大差市,钟楼,大唐西市……

    他到站了,一切也都还是熟悉的场景。

    苏亦宸到家了,他敲了敲门,是姥姥开的门,现在的他,比姥姥高一些。

    他抱了上去,抱了几秒,松开手,笑着叫了一声:“姥。”

    之后的故事就可见一斑,他抱了一下姥爷,和准备去上班的舅舅舅母打了招呼,吃了两个豆包子,喝了一碗稀饭,然后和姥姥一起去了菜市场买菜,在回来的路上,姥姥遇到了几个熟人,聊了会天,他也日常地和那几个长辈说着“奶奶好”,在姥姥的介绍中不停微笑着,然后回到家。

    有趣的是,他记得姥姥说过,因为他们的方言很像隔壁某省的,所以在长安遇到口音熟悉的人时,如果对方是隔壁那个省的,那就说自己是隔壁省的;如果对方就是他们那个省的,那就说自己原本的省份。

    只能说学到了,可惜他一直都还没机会用过,希望未来有机会能试试。

    姥姥一直觉得他在外地待了六年以后变得不会说话了,遇到人都不打招呼,总是想把他改正过来,可惜他一直没有改正过来的想法,在长安还好,一回老家就现出原形,遇到一个亲戚傻一次,他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应该叫对方什么,自己小学六年一直在外地,哪有机会认识那些大概率一年只会见两三次的亲戚。

    姥姥对此很头疼,他也很头疼,到后来,姥姥依旧说着,他也依旧无奈地我行我素。

    对于他而言,姥姥应该是点满了社交属性的,而他,以前的时候社交属性可能没挂上,到后来,成功挂上了,却始终点不满。

    姥姥倒是惊讶于他会做饭,不过却说着嫌他做事慢让他去客厅看电视,最终他也只能无奈去书包里拿本书看。

    他一直很喜欢在18层的房间里透过窗户看着小区以及街道,还有小区对面的几个商铺,楼房,以及湛蓝的天空,比如有时码字,就是身体靠在座椅上,脚靠在窗户边,一边码字,一边看外面的来来往往。

    虽然和未来不是同一栋小区,但却依旧有着类似的熟悉感。

    好吧,看样子做饭的任务是拿不到了,苏亦宸准备从明天开始逛逛长安,提前十来年正式逛逛长安,或许会有别样的收获。

    之后的第二天,他在早上7点起床出去跑了个步回来吃了个饭以后,看着外面的艳阳高照就提不起兴趣出去了,于是果断抽出书看了起来,并准备下午去附近的图书馆看看,他有罪。

    虽然逛长安的目标无望实现了,但看书的目标还在,他上辈子看的书可能有百分之五十都是在小学看的,然后就投入了网络小说的世界无法自拔,从土豆到某个大陆连续剧爱好者,再到某个幻想学姐的舔狗,中间夹杂着杂七杂八的作者,然后又接触到了都市,校园,轻小说……可谓乱七八糟。

    不管怎么说,还是看腻了,可惜他搜过,两只小猪呼噜噜并未出现。可惜,他差点就以为自己要活在苏灿的影子里了。

    幸运的是,他找到了一个离家不算远的图书馆,成功办了一个月的借书证,然后借了几本书,或许他带着些超前的记忆,但时光的痕迹会把这些记忆不断打磨抛光,直至再无意义。

    他更希望自己能多看些书,多学一些值得的知识,他真的很幸运,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而现在,也还是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