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大帝 » 第215章见见又何妨

第215章见见又何妨

    “还我血汗钱!”

    “反对收税!”

    五千多名挖煤工人不断向李若琏接近,二百锦衣卫排成两派挡住路口。

    李若琏脸色凝重的看向不断涌来的人群,手中拿着一个纸盒大喇叭对着人群大喊。

    “挖煤的兄弟们好,我是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皇上已经知道了你们的事,特派我来处理。”

    “锦衣卫了不起啊,今天谁来也没有用,还我血汗钱,大家伙进京找皇上讨回公道。”

    人群中响起一声呐喊,随即人群骚动着一步步向前走,李若琏垫着脚尖寻找说话的人,不过对方很鬼,躲在人群里别人看不到。

    李若琏知道说话的人是真正挑事的人,但是一时间又找不到,于是他举着喇叭对着人群继续喊道。

    “你们的事皇上已经知道了,皇上下令把克扣的工钱全部发给你们,朝廷只是收那些煤矿主,那些有钱人的税,不是收你们的税,你们被别人骗了,快回去吧。”

    “冲撞京城形同造反是很大的罪,要诛九族的,你们不要被人利用了。”

    前面的人群听到李若琏的话面面相觑,既然皇上会发钱,那就回去吧,前面的人下意识的往后退,这时人群又传出来声音。

    “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他这是骗我们呢,皇上在深宫里怎么会知道咱们的事,他这是先稳住咱们,回去后就把带头的抓起来。”

    “大家不要上狗官的当,我们要进京见皇上,当面见到皇上发钱才算数。”

    “对,我们要见皇上,狗官每次说话都不算数,老是骗人,没一个好东西,大家不要相信他,我们上。”

    明末的官员都烂透了,上至内阁首辅,下至七品县令在老百姓眼里就没有一个清官。

    以前还有海瑞海清天为民说话,原来在老百姓眼里最有名的还是阉党,九千岁魏忠贤,魏忠贤在老百姓眼里还算是好人呢,现在他们只相信皇帝了。

    “锵!”

    “今天本官在这里,哪个敢上前一步,杀无赦!”

    李若琏拔出刀怒吼,身后的二百锦衣卫一看老大拔刀也迅速拔刀出鞘。

    面对白晃晃的绣春刀,前面的人面色苍白连连后退,李若琏则带着锦衣卫一步步向前,现场气氛瞬间凝固。

    别看李若琏威风凛凛,其实他心里害怕极了,一旦人群没有被自己吓住那麻烦就大了,他向后看了眼,后面除了二百锦衣卫没有一个人来。

    “皇上,您快点派人来吧,臣挡不住多久啊。”

    这里离京城还有一段距离,而且一名锦衣卫小校想见到皇上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经过重重关卡。

    “大家不要怕,狗官只是吓唬人的,如果他敢杀人的话现在已经冲过来了,大家往两边走。”

    “大家往两边走,今天一定要见到皇上,讨回我们的血汗钱。”

    说罢人群纷纷从道路两边绕过李若琏带领的锦衣,看着绕路走的人群李若琏恨死了在人群中喊话的人。

    “大人,我们怎么办?”一名锦衣卫小校上前询问。

    李若琏往周围看了眼,自己在这里还是能迟滞对方的速度,他对着身边一人低声道,“你拿着本官的令牌立即去京营,找京营总督,把这里的事告诉他,请他立即派兵来广宁门这边拦截。”

    “大人,无皇上令旨擅自调军是杀头的罪啊。”

    “叫你去就去,啰嗦什么,事态紧急管不了那么多,出了事有我这个指挥使担着。”

    “快去!”

    李若琏对着小校低吼,“大人,我立即就去搬救兵,”小校不再犹豫收起刀就往京营方向跑去。

    乾清宫,崇祯正在向徐光启询问科考的事,再过十多天就是此次恩科开考的日子。

    “皇上,贡院已经准备好了,来京参加科考的学子也安排好了,现在只剩考题还没有选定。”

    “嗯,”崇祯笑着说,“爱卿办事朕放心,有什么需要立即告诉朕,朕马上给你安排,朕就在幕后做你的后勤部长。”

    “臣可不敢,要传出去臣会被御史台的言官们骂死,”徐光启脸上露出笑容看着崇祯,其实心里还是很受用的,臣子能得到皇上重视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段时间他可谓是真正的红极一时,崇祯隔三差五的找他聊天,温体仁都没有这个待遇,这可羡煞旁人,其他官员纷纷研究徐光启为什么这么得宠。

    京城青楼一时生意都好了许多,因为官员办完事后喜欢聚在一起商谈国事。

    “皇爷,出事了。”

    王承恩从外面闯了进来。

    “出了什么事?”崇祯看了眼徐光启,“徐爱卿不是外人,直接说,”,徐光启笑着看着王承恩点点头。

    “皇爷,李大人派人来报,西山挖煤工聚集了几千人向广宁门来,他带的锦衣卫人数少,挡不住。”

    “他请皇上派京营兵去弹压聚集的挖煤工,奴婢看那个报信的锦衣卫神情,好像事情有点严重啊。”

    王承恩焦急的说道。

    “李若琏没把朕的话说给百姓听吗?朕不是说马上会给他们补发被扣的工钱吗?”

    崇祯站起身,走到王承恩面前,“李若琏是怎么办事的,这么点事都办不好?”

    王承恩急忙回道,“皇爷,奴婢问过了,您的话李大人都说了,可是有人躲在人群里挑拨,老百姓们不信李大人的话,执意要见到皇上才行。”

    “皇爷,您交代过李大人不能伤害百姓,他可能挡不了多久啊,现在群情激愤最好是派官兵去弹压,等百姓稳定下来再说吧。”

    “皇上,派兵弹压可能会伤及无辜,臣建议关闭京城西门即可,等人们情绪稳定下来再派人去解决问题,”徐光启开口道。

    徐光启的办法表面上看没问题,即不会伤害工人,也不会引起恐慌,城门一关他们就进不来,事后再派人去补发被扣的工钱,事态就能彻底平息。

    之前万历帝也是采用相似的办法,可是这就中了幕后黑手的阴谋。

    京城的百姓们会怎么看,传出去天下百姓会怎么想,会说大明的皇帝就知道躲在宫里,自己子民受盘剥不仅不立即处理,反而把城门关了。

    皇帝都不管子民的死活,我还给你交税干嘛。

    皇帝不管百姓死活,百姓没有指望,民心就会像积雪融化一样一点点流失,最后皇权彻底失去民心,皇帝说话也没有人听了。

    这种后果是很可怕的,明朝出了太多奇葩皇帝,真正得百姓爱戴的没有几位。

    “不能关闭城门,不就是几千名被扣工钱的百姓吗?”崇祯肃声道,“既然他们执意要见朕,朕就出宫见见又何妨,难道大明皇帝还怕自己子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