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灵明妖圣 » 第一章 不是渔民的渔民

第一章 不是渔民的渔民

    阿湘是渔民的儿子,所以他生下来就是渔民。

    阿湘今年十四岁,皮肤黝黑,个子不高,看起来有些弱不禁风,身穿粗布短短衫、短裤。

    正坐在一块礁石上眺望远处的大海,大海波涛起伏,海风习习,海面上几只看起来如柳叶般的渔船正在捕鱼,上面有他的兄长阿胜,阿湘也想去捕鱼,可自从三个月前,他不知道自己还是不是渔民了。

    此地地处东海之滨,三甲镇,因南北都是高逾数十丈的岩山绵延远方,此处倒像是被造化劈开一般,一条大河沿着河谷汇入大海,大河之畔就是小镇,借着如此地理,此地渔业发达,出产富足,颇有些繁荣景象。

    王府是小镇第一大户,紧挨县衙大门前摆着两个两米高的石狮子,比县衙门口的还大。

    王老爷本来也是渔民出身,兄弟七个,个个好勇斗狠,其中王王老爷排行老三,镇子上的人都尊称一声王三爷。

    起初他开了一海鲜收售店铺,不知怎的,几年时间,其他收鱼店铺关的关,散的散,他快速做大在此地说一不二,之后数十年他低价收购,再由商队运到几百里开外州府高价售卖。半生过去,竟成了此地一霸。

    阿湘常听人说王三爷为人阴险,乘火打劫,强买强卖,勾结官府,阿湘不以为然,王三爷待人和善,看都谁都是笑眯眯的,从没看见他欺压穷苦渔民。

    直到三个月前,一群王家家丁护卫,手持棍棒,威逼利诱,竟不让渔民在近海捕鱼了。

    阿湘问过胜哥,“难道偌大东海,都是他王家的不成?”

    胜哥叹气道:“我们这里出产鱼获、鲜嫩可口,听说州府那边供不应求,王家人手不足,要让我们这些世代渔民为他家为奴为仆呢!这鲤鱼巷一百多户人家大部已成他家之仆,其余人家因不愿为奴,远走他乡,到如今我们有的选择吗?”

    年少的阿湘捏紧拳头道:“那还不揍他?”

    胜哥举起他的拳头问道:“阿湘,是我的拳头大还是你的大?”

    阿湘不假思索道:“肯定是胜哥的啊”。

    胜哥叹了口气,转过身道:“王家有一两百双这样的拳头!”

    从那天后,胜哥走了,他成了王家的雇工。

    也是从那天起,阿湘失去了渔民的身份。因为他不能捕鱼了,那些膀大腰圆的王家家奴明晃晃的手指刀剑棍棒封禁了海滩。其余地方礁石嶙峋,波涛怒吼,显然不是他这样的少年能去的。

    之后的日子里,阿湘和阿娘只能吃糠咽菜,身在海边的渔民碗里不见了鱼的影子,哪怕是之前嫌小放生的鱼苗也成了一种奢侈。

    阿湘每天去海边远望出海的渔船,他想象自己和胜哥站在船头,一网下去,沉甸甸的鱼儿被拉上来,倒在船上活奔乱跳,溅自己一脸海水。

    胜哥离上次回来已经十几天了,他变了很多,变得不爱说话,吃完晚饭,扔下一吊钱就走,那是他的月资,每月一百文。

    阿湘追出门想他让他说说出海的事,他没回头,许久才远远传来“你过两年自会知道”。

    阿湘直到傍晚太阳落山才回家,他没有等到胜哥,阿湘有些失望。

    有时候他会看见胜哥,胜哥也会和他打招呼,更多的时候就像今天这样,因为胜哥很多时候被派去护送鱼获去百里之外的州府。

    阿湘去镇子上王家米铺买了一斤米,花去三十文铜钱,他小心数着手里剩余的铜钱,还有十几文,这是他和阿娘下半月的生活之资,他小心揣好。

    走在这青石板铺成的大路上,大路两边店铺林立,各种货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阿湘似觉恍如隔世一般。阿湘边走边看,不知不觉间,路过镇子最大的排挡——知味楼。

    里边人头攒动,熙熙攘攘。阿湘看了眼门口告示:爆炒青鲷鱼王仅售一两纹银!!

    一口爆八爪小章鱼只要五百文!

    本店老顾客一律八折优惠!

    ……

    阿湘攥紧手中的铜钱,好似捏紧拳头一般。他没有再看,匆匆回家。回去的路上他似乎有些理解胜哥的变化了。

    阿湘识字,因为阿娘识字,小时候阿娘时常教阿湘和阿胜识字,而兄弟两个更喜欢打渔,常常受到阿娘的惩罚——顶石头。

    阿娘对兄弟俩很是疼爱,但对识字她看的很重,处罚极严。有次他和胜哥在大雨下顶着石头站了一个时辰,阿娘还是没有消气,胜哥受不了质问阿娘:“读书有什么用?我们是渔民,学好怎么打渔才是正事”。

    阿湘深深记得,阿娘什么一句话也没说,默默让他们进了屋,阿湘清楚看见阿娘转身之前脸上挂满泪珠。那时阿娘还很年轻、很好看。

    鲤鱼巷,世代生活着一百多户渔民,他们靠海吃饭,如今却没了饭吃。

    阿湘一进巷子就远远看见阿娘站在门口,望向巷口。看见阿湘阿娘眼中充满了欣喜,边向前走边埋怨道:“怎么现在才来?看见你胜哥了?”

    阿湘摇了摇头,又听阿娘道:“你这孩子,买米做什么?家里还有,我让你自己买个冰糖葫芦”。不等阿湘说话又自顾自道:“也好,我每天给你煮粥喝”。

    阿湘知道阿娘隔几天给自己煮粥时她的碗里还是野菜汤。

    阿湘忽地转过身看着阿娘,四十多岁的人,早已白发苍苍,身体也已佝偻,尤其是年轻时长期打渔,双腿得了痛风病,双腿从数年前就不灵便了。

    阿湘看着那么年轻美丽的阿娘苍老如此,眼泪不禁流出。一把抱住阿娘道:“阿娘,我们叫上胜哥走吧,天下这么大,为何要留在这受气又受罪呢?”

    阿娘也已哽咽:“要走容易,可你爹爹当初出海时,我给他说过,要等他回来,他一定会回来的”。

    阿湘又开始痛恨自己,为何他的身体如此孱弱,不能随胜哥一起去当雇工,要是自己能强壮一些,家里每月就有二百文钱了,一家人至少不至于现在这样。

    是夜,阿湘让阿娘用新米煮了粥,阿湘看着阿娘喝了下去。阿娘满眼泪花的道:“湘儿,你长大了”。

    是啊,长大了,这夜,阿湘辗转难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