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一定不能让BOSS找到我 » 第二百零二章 会议(上)

第二百零二章 会议(上)

    茶爷

    刘建超

    茶爷祖上三代在晋中老街经营茶货铺子,并且很有名望。

    茶爷卖茶,红茶、绿茶、黄茶、白茶、黑茶、青茶等,种类繁多,茶爷自己一年四季,杯子里就泡毛尖。

    茶爷好客,常请人喝茶。老街人都知道,茶爷请茶也是有讲究的。

    茶爷请客有两种说法,茶爷举举手中的杯子说,有空去我家里喝茶啊。这话是客套。你去也行,不去也行。茶爷要是说,走,去家里喝茶。那你注定是要跟着去的,茶爷的威望自不必说,茶爷在老街的辈分也是很大。邀你去喝茶,那是给足你面子了。

    七月天,闷热。茶爷在街上溜达,被一阵吵闹声吸引了,是和盛斋古玩店的胡老板。

    茶爷走进和盛斋,胡老板正扯着一个壮汉的胳膊不让走。

    胡老板说,这主进店就转悠着看看这儿,摸摸那儿,转身要出店时,店里的伙计发现一枚古金币不见了,拦住了壮汉不让走。壮汉梗着脖子,摊开两手说,你们看看,我这个样子能拿你的东西吗?

    茶爷看看壮汉,壮汉膀大腰圆,挺着肚子,光着上身,只穿条简单的短裤。壮汉看着茶爷说,茶爷,要是不嫌弃我丢人,我立马脱光了让他们看看。

    店里的伙计哭丧着脸说,确实是他来了以后那枚古金币不见了。

    茶爷喝了口茶,拧杯子盖的当口,看了看壮汉,说,算了算了。走,去家里喝茶。茶爷扭头出门。

    胡老板张张嘴没说话,伙计还想拉住壮汉,壮汉一甩胳膊,跟着茶爷走出店门。

    茶爷家在老街八角楼旁,一个典型的老街四合院,院子当中放着个根雕制成的茶台。

    茶爷把壮汉领进门,两人坐在茶台前。茶爷满满地倒上一碗茶,说,这是家里人自己调配的凉茶,清心败火,疏肝理气。来,喝一碗。壮汉本就心急,加之天热,刚才走得也急,已经是汗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淌,端起碗“咕咚、咕咚”就是个底朝天。

    茶爷微微笑着,又倒满一碗。来,接着喝,慢慢说。壮汉又是一碗喝进。

    两个人喝着茶说着话,一壶凉茶被壮汉喝完了。

    壮汉揉着圆鼓鼓的肚子,说,茶爷,我得用下您家的厕所,憋得慌啊。

    茶爷指指方位说,去吧。壮汉站起身,就听见“扑簌”一声,一枚金灿灿的古钱币从壮汉的裤腿里掉出,骨碌到茶爷脚前。茶爷弯腰拾起古钱币,说,天热手滑,瞧瞧,这钱币滑落到你的腰间你都没留意啊。快去还给胡老板吧,回来咱爷俩接着喝茶。壮汉呆立着,涨红了脸。接过钱币羞愧地给茶爷鞠个躬,走了。

    夫人来收拾茶具,说,我都看出来了,他是把钱币藏在肚脐眼里了,不然裤子提那么高?茶水喝多了,肚子圆了,钱币就藏不住了。

    茶爷站起身背着手走出院门,说,我去叫华文华武来喝茶。

    华文华武是双胞胎兄弟,在老街开了间摄影工作室。去年兄弟俩的母亲去世,留下了一处房产。兄弟俩因为拆迁赔偿款的分配闹翻了,甚至还动了手。

    茶爷给兄弟俩倒上第一壶茶,说,在清朝啊,有位贤人叫王好古,他在《汤液本草》中说喝茶能清头目。先人说的话,咱得信啊。我这一壶绿茶就有这个治疗头目不清的功效。来,喝喝茶。

    华文华武谁也不看谁,端起碗一饮而尽。

    茶爷说,头脑清楚点没有?头脑清楚就能想起点啥事情,你俩7岁的夏天,想起啥没有?

    哥俩7岁的夏天,一起去河边玩耍。弟弟华武不小心滑落到河里,河水很急,华武扑腾着喊叫。哥哥华文见状,一跃跳下河,紧紧抓住弟弟的手不丢。幸好进货路过的茶爷把他俩拉了上来。

    茶爷说,华文你小子也不会游水,还往河里跳。华文说,我是哥哥,我不让弟弟死。

    兄弟俩面对面,又喝了一碗清茶。

    茶爷换上第二壶茶,说,来尝尝乌龙茶。还是清朝啊,有个叫黄宫绣的人在《本草求真》里也说喝茶能治头目不清。先人说的话,咱得信啊。下午喝乌龙茶,健脾消食让人神清气爽啊。你哥俩再想想,17岁,17岁的夏天。想起啥没有?

    华文华武17岁那年一起参加高考。哥俩都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哥俩家境窘迫,靠母亲打零工度日,供不起两个人上大学。弟弟华武把自己的录取通知书藏下,去打工赚钱,最后悄悄去卖血,给哥哥攒够上学的钱。茶爷知晓情况后,资助兄弟俩念完大学。

    茶爷说,骨肉之情的事,咋就都忘了?

    兄弟俩又喝了一碗茶,对望着,握住手,抱在一起默默流泪到号啕大哭。

    茶爷喝口茶,起身背着手走出院门。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内容的梳理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用语精炼,主要是通过两个事件来塑造茶爷这一形象,情节紧凑而集中。

    B.小说对人物的刻画简洁又不失生动,其中对于喝茶壮汉的描写尤其生动传神。

    C.小说通过茶爷夫人之口揭示茶爷让壮汉喝茶的原委,也对茶爷形成一种衬托。

    D.小说通过茶爷的叙述交代华氏兄弟的情谊,这些往事也帮助他们化解了矛盾。

    8.文中的茶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要概括其形象特点。(6分)

    9.小说的第四段交代茶爷请客的两种说法,看似闲笔,实为必要交代。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答

    7(3分)

    D(D项中“小说通过茶爷的叙述交代华氏兄弟的情谊”说法有误。文中茶爷只是提醒两人回忆,具体的情节是通过插叙交代出来的。)

    8(6分)

    ①茶爷对茶道非常了解。茶爷,祖上三代都经营茶货铺子,卖的茶种类繁多,也爱喝茶,对茶道非常了解。②茶爷不计较利害得失。茶爷卖茶,自己却常请人喝茶,可见茶爷并不太计较利害。③茶爷热心助人。茶爷帮胡老板找回古钱币,帮华文华武恢复关系,足见茶爷热心助人。④茶爷深沉睿智。对待壮汉偷窃古钱币的行为,茶爷并未直接戳穿,而是借由喝茶让其出了纰漏,足见其睿智。⑤茶爷为人有威望。茶爷辈分很大,了解镇上人情世事,做事得体,有足够的威望。(指出人物形象特点,并能结合情节作出阐释,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9(6分)

    ①交代茶爷请人喝茶的两种方式,和茶爷的身份直接关联,本身是情节的主要构成部分;(2分)②从侧面对人物先有交代。“茶爷的威望自不必说”,“邀你去喝茶,那是给足你面子了”,从侧而表现茶爷的威望。(2分)为后文请壮汉和华氏兄弟喝茶,他们无法推脱作了铺垫。(2分)(意思答对即可)

    二

    20.文章写了茶爷两件事,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这两件事。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抓住关键词,体味一下第⑦段划线句中用词的妙处。

    壮汉梗着脖子,摊开两手说,你们看看,我这个样子能拿你的东西吗?

    22.茶爷泡了两壶茶为华文华武两兄弟说和,同时引用了王好古《汤液本草》和黄宫绣《本草求真》两个清朝名人、两本典籍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23.请结合事例,说说“茶爷”的人物形象。

    24.比较本文与课文中学过的冯骥才《俗世奇人》,说说两文在语言特点上有什么异同点。

    【答案】

    20.(1).第一件事:茶爷请茶为古玩店巧向壮汉索还古金币。(2).第二件事:茶爷请茶为华文华武兄弟重归于好巧劝和。

    21.“梗”“摊”两个动作描写,刻画出了壮汉偷拿古金币后却又摆出凶狠、无辜,百般抵赖的形象。(意思对即可)

    22.(1)可以见出茶爷知识渊博、精通茶文化,符合其身份与职业,是其有名望、深受尊重的原因之一。同时也在结构上照应了前文。(2)借先人事例,能起到巧妙说和的作用,同时也说明茶爷的睿智。

    23.(1)由茶爷“不在乎赚钱多少,之所以坚持做茶铺,只是个念想,能闻到祖辈留下的气息”可知,茶爷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2)由壮汉、华文华武的事可知茶爷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3)由茶爷熟读《茶经》,同时在劝和华文华武时,随口引用名人典籍,可以看出茶爷是一个学问渊博的人;(4)壮汉偷古金币事件中,胡老板张张嘴没说话,可以见出茶爷是一个受人尊重,让人信任的人。(5)由壮汉偷金事件,可以见出茶爷是一个睿智、有涵养的人。(答出两种品质即可)

    24.相同点:都善于运用短句,语言活泼;同时都对于动词的锤炼很到位;都是口语与书面语共用。不同点: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中的方言味道极浓,有幽默感。(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阅读

    1《仙人掌》阅读答案-欧?亨利

    仙人掌欧亨利一般而言,消沉的人最容易沉溺于对往事的回忆,而一个人能在脱手套这会儿功夫重温一下求婚的整个过程也不是什么难以置信的事情。特里斯戴尔伫立在他单身公寓的【查看全文】2老式理发店阅读答案-于坚

    老式理发店于坚①我偶然在云南的一个小县城发现了这个理发店,因为它样子过于老旧,就走进去。②我并不想理发,我很多年没有进过理发店了,但到了里面,某种遗忘已久的经验【查看全文】3海边的雪阅读答案

    海边的雪张炜风肆无忌惮地吼叫着,绞拧着地上的雪。天就要黑下来了。他们一刻也没有多站,就返身回铺子里了。金豹重新坐到炉台跟前,烘着手说:这样的鬼天气只能喝酒。唉唉【查看全文】4那些卑微的母亲阅读答案

    那些卑微的母亲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查看全文】5石磊《隐瞒》阅读答案

    隐瞒石磊中午时分,忽然,一辆宝马名车停在我的铺门口,下来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人。这人我认识,住在我的楼上,叫尚海英。海英一进来就对我说:老王,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好【查看全文】6《年味》阅读答案-许心龙

    年味许心龙从县屠宰场回到村里,我顾不上喝口水就急慌着去找四叔和四叔的杀猪锅灶。是屠宰场的聂总安排我的事儿。在村里我养猪多年,小打小闹,一年百十头猪,跟县屠宰场打【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