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我的高中 » 及时雨

及时雨

    回去之后,孟卫国心里想着这个事情,就到处打听了一圈。原来确实有贷款买房这回事。

    自己先交一部分钱,这部分叫首付。剩下的钱,去银行办贷款,办下贷款后,银行先把钱给房产公司,房产公司就把钥匙给自己。

    拿到钥匙自己就可以住进去了,欠银行的钱可以慢慢还,还个十年二十年都没有关系。

    还有这种好事?孟卫国简直不敢相信。有人还给他讲了个故事。

    说有个中国老太太,一心想买一套房。她省吃俭用一辈子,到70岁时,终于存够买房的钱。刚拿到房屋钥匙,就嗝屁了。

    而大洋彼岸有个美国老太太,她也想要一套房。她就找银行贷款,并且也在70岁时还清了贷款。

    区别是,美国老太太在自己的房子里住了一辈子,而中国老太太却一天都没住到。

    孟卫国一听这故事,立刻觉得中国老太太可真亏,还是这美国佬会享受。当下决定再去一趟售楼部,把贷款买房的事给问个清楚。

    销售当着他们的面,把买房的金额计算得清清楚楚。同期销售的房屋有大有小,孟卫国存折里的钱正好够付一套两居室的首付。可孙萍却想要个大套。她看中顶层带露台的复式楼。

    孟卫国头疼了,他其实也喜欢那个露台,跟个小院子一样。可是复式楼面积太大,价格太高,自己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首付。

    孙萍扭动着身体,柔声说:“老公,你肯定有办法的。”这声“老公”,真是喊得孟卫国浑身舒坦,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他也心甘情愿。

    于是他首先打电话给孟建国,问他借钱。孟建国一听弟弟要买商品房,首先就表示反对。国企分房这一点让多少人羡慕,你小子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孟卫国哪听的进去,就问哥哥到底能拿出多少。孟建国当时刚知道儿子的中考成绩,已经决定要为儿子择校准备赞助费了,所以拿也拿不出多少钱。

    他又打电话给自己同学,同学听说他买房,有的羡慕,有的揶揄,提到借钱,各个都说没有。还有趁机找他借钱的。

    没办法,他只好求助爸爸。孟老爷子能管好自己就不错了,怎么可能有余钱借给他呢。他又想到孙萍家里,孙萍一口咬定,父母把自己养大很不容易,怎么可能再去做吸血鬼,啃父母的养老钱!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买也不行,孟卫国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了。孙萍又去了一趟售楼部,带回一个消息,说顶层的房子因为有露台,非常抢手,再不买就都被别人买走了。

    孟卫国心下急了。正当一筹莫展之际,一笔很久之前货款,奇迹般的出现在账上。加上这笔钱,首付不仅够了,还多出一些。孙萍惊呼,这真是及时雨!

    用孙萍的话说,这钱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这就是来帮你的。孟卫国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拿了这笔钱,自己就能买上这套房。可这叫什么?挪用公款!这可是犯罪,被发现不仅要被开除,还要去坐牢的!

    孙萍不以为然,她认为反正这笔钱拖了这么久,单位都不一定记得。再说只是借用,后面想办法挣了钱,再把这窟窿补起来就是了。

    孟卫国总觉得不放心,要再想想其他办法。这时销售打来电话,说顶层房源只剩最后一套了,问要不要给他们留着。同时销售说,这房源很紧俏,最多只能留一天。

    孟卫国脑门一热,当即说要,明天就去付首付。孙萍在旁边忍不住欢呼,抱着他狠狠啄一下:“老公你真酷!”

    “拿当然,也不看你老公我是谁。”孟卫国有些飘飘然起来。他是谁?他是农民的小儿子孟卫国,他有个哥哥在清水衙门一待就是好多年,他有个嫂子,他有个侄子,他有个刚认识没多久的女朋友,这就是他的全部背景。

    这些背景在他东窗事发后,没有起到一点帮助。他根本没敢告诉家里这些事情。挪用公款,按理是要抓去坐牢的。念在他之前为单位带来很多业务,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放他一码。

    但是开除是在所难免。当他一步一步捱回家的时候,孙萍还穿着新买的连衣裙,期待和他一起下馆子。

    孟卫国看着眼前这个女人,觉得一切就像一场梦一样。

    得知孟卫国失业的孙萍呆住了。她没想到铁饭碗也能被开除。现在怎么办呢?欠着一屁股的债,又一分钱存款没有,这日子还要怎么过下去?

    孙萍觉得她刚建起来的世界,轰然倒塌了。

    幸亏她的小姐妹,介绍一个大老板给他们。这大老板姓崔,是做股票生意的,最近可发了不少财。小姐妹帮他们攒了个饭局,酒足饭饱后,那崔老板让孟卫国跟着他干,有钱一起赚。

    孟卫国加入新公司的那一天,打了个电话给哥哥,说自己升职了,被提拔为经理了。

    那天孟建国高兴地,都没有注意到儿子有些小心事。

    那崔老板开的是家投资公司,孟卫国还是做业务员。不同的是,他现在的工作不是推销公司的产品,而是股票。崔老板开出的底薪少的可怜,但只要完成业绩,就有丰厚的提成,多劳多得,上不封顶。

    所以孟卫国才会那么紧盯着哥哥,要他去买股票。他觉得孟建国把钱放在银行,利息少的可怜,如果拿出来买股票,不仅可以翻番,也能帮自己完成业绩。

    他想不通哥哥有什么理由不答应,在他看来这明显是双赢的事情。除非是嫂子章梅从中作梗!这老女人,老子从第一天见她就不喜欢她!也不知哪点吸引我哥!

    要是这个月业绩完成不了,别说提成了,说不定就要卷铺盖走人。他是真急了。他甚至没有时间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到底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原本的大好青年,大好前程,怎么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就变成这样落魄呢?

    人的一生有许多的岔路口,不同的路口通向不同的命运。半年前的那个饭局,孟卫国不是非参加不可,当天他只是诸多陪客中的一个,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如果是孟建国,对那样的饭局他都是会极力推辞。他并非不擅社交,只是他的社交圈不大,容不下太多的人。

    而孟卫国不同,他未必喜欢在酒桌上推杯换盏,他只是太喜欢被人群包裹起来的感觉。从小备受关注的他,实在无法忍受片刻的孤独。

    对孙萍那样的女孩,孟建国顶多有些好感,再加一点怜悯,他是绝对不会和孙萍发展成为恋爱关系的。他当初和章梅牵手,不仅是因为两人都有体面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他喜欢自己所说的话,章梅都懂;自己想做的事,章梅都支持。

    相较于感官刺激,孟建国更看重精神上的交流。而孟卫国只是看一眼孙萍便沦陷。他没有见过比孙萍还楚楚可怜的女人,更没有遇到过比孙萍还热情奔放的女人。虽然孙萍肚子里没什么墨水,做起家务也是懒洋洋的,更没有找工作的计划,但孟卫国就是愿意养着她,愿意让她依附于自己。

    所以孟卫国在可去可不去之间,选择了去;在牵手不牵手之间,选择了牵手。乃至于他后来的买不买房,挪不挪用公款,这些都是他自己做出的选择。

    只是这些看似偶然的选择,又是在他性格支配下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