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主动继承了家业 » 第2章 走错一步

第2章 走错一步

    苦思无果的朱权只能停下思考,抬起头一看顿时心中一凛。

    朱元璋正满脸笑意地看着自己,似乎很高兴的样子。

    上一刻还是狂风暴雨,这一刻已经风和日丽,帝王心果然难以揣测。

    “参见皇上,微臣有事禀报。”

    这时一个侍卫走了进来单膝跪地,大声说道。

    朱权见此对朱元璋行了一礼:“父皇,儿臣进去了。”

    “你等等,不如你也听一下。”

    朱元璋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忽的叫住朱权。

    朱权微微一愣,知道的越多死得越快,不过既然父皇这样说了,自己只得留下。

    见此,侍卫立刻开口:“据传书,蓝玉将军返乡后大肆收礼,对反抗者略有打骂。”

    朱元璋喜怒不形于色,对朱权问道:“权儿,你认为你蓝叔做得对吗?”

    “儿臣认为此举不对,收礼应收之有道,强取豪夺只会惹得百姓不满,也与朝廷法度不合。但是,蓝叔毕竟豪杰出身,些许逾越也可理解,加上蓝叔战功赫赫,儿臣认为稍加引导即可,若以后再犯定不再饶。”

    朱权斟酌用词,分析了不对之处,表达出自己的态度,然后看向了朱元璋。

    朱元璋闻言深深看了朱权一眼,没有表达什么。

    他抬起手刚想让朱权退下,朱权忽然跪地情真意切地道:“父皇,儿臣想即可前往封地,为大哥戍守边关。”

    “哦?”朱元璋脸上露出一丝意外之色,心头念头急转,表面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说说你的理由,你年纪尚轻,现在过去于理不合,如果理由何时,咱也不是不能让你去。”

    “儿臣认为早一些晚一些去本就是无妨的,但早一步过去,儿臣就能早一步欣赏那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父皇应当知道,儿臣很喜欢诗书。其二,现在在这里,儿臣除了无所事事,浪费时间,其他一点忙都帮不上,所以才想提前去往。”

    朱权在度一拜,朱元璋则在思考,这意外之举不由得他不多想。

    不过好像就是如此的,结合平常权儿表现和年纪,这也能理解。

    朱元璋敏锐的直觉告诉他这绝不简单,要不是这是自己亲儿子,他都想怀疑对方是不是要拥兵自重了。

    他想了想,摆了摆手。

    “你先下去吧!此事咱会好好考虑的。”

    “儿臣告退。”

    朱权也知道自己有些急了,让父皇生疑了。

    恐怕最近想出发不太容易,甚至可能会换封地。

    他暗暗懊悔的同时起身离去,朱元璋看着自己儿子的身影对侍卫吩咐道:“去查查最近有谁接触权儿,他去过哪里。”

    朱元璋目光闪过一缕寒光,如果有人敢对咱儿子施展手段,那就别怪咱心狠手辣了。

    “遵命。”

    侍卫说完立马退了下去,只剩朱元璋一个人在那满脸杀气的思考着。

    朱权一路往回而去,远远就看到大哥朱标缓缓走来。

    政务的繁忙、父亲的冷酷无情和其他大臣的逐一被斩让他有些憔悴。

    “十七拜见大哥。”

    “嗯?十七弟怎么在这,平时不是在学堂吗?”

    面对朱权的问候,朱标很温和地笑着问道。

    朱权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大哥道:“今日遇到父皇,交谈了一番,我应该今后都不必去学堂了。大哥看着有些憔悴,千万要保重身体啊!”

    “嗯嗯,为兄明白,权弟也要注意身体。”

    朱标见弟弟如此关心自己,郁闷的心情缓和了几分,露出了笑容。

    朱权也不再说什么,行礼后和大哥擦肩而过。

    朱标感觉今天的权弟有些奇怪,好像在可怜自己?

    他摇摇头继续超前走去,权弟才14岁,应该是自己想多了。

    朱权走出一段路,忽然脚步一顿回头看了一眼朱标。

    明年应该是1391年了,再过一年就是1392年,那年在梦里的史书上记载是大哥逝去之年。

    后面父皇去世,大变就会来临了啊!自己得早做准备才行。

    不过刚刚走了一步臭棋,现在不适合做任何事,估计等父皇调查清楚自己就能离开京都了吧!

    等自己去了领地,第一时间换掉朵颜三部酋长,然后暗暗朝内蒙进发,于草原培养军士才好。

    心中做着自己的打算,朱权沿着僻静小道想抄近路回到杨妃处。

    在路过僻静的花园时,几个蒙面人人走了出来,手中的刀寒光闪闪。

    “尔等何人?何故拦我?”

    “嘿嘿,下地狱你就知道了。”

    四个黑衣蒙面人拿着刀向着朱权冲来,朱权微微皱眉但不慌张,还好今天觉醒了英雄召唤光幕,否则真只得饮恨于此了。

    “尉迟恭。”

    朱权心里迅速默念名字召唤,一下子一阵烟雾笼罩此地,那几个黑衣人立刻一惊,烟雾散去一个大汉出现在朱权身旁。

    “属下尉迟恭,拜见主公!”

    那大汉跪拜在地,向朱权行大礼。

    【尉迟恭,存在时间24小时,花费点数1】

    朱权看向大汉,眼神奇异。

    这是一个手持马槊,腰间别着一把钢刀,背上背着一张大弓的大汉。

    大汉的怒视黑衣蒙面人,吓得这些黑衣蒙面人往后退了一步。

    这些黑衣蒙面人久经沙场,没有被吓住,直接朝着大汉杀去。

    朱权看了一眼尉迟恭,心中暗喜。

    这就是英雄召唤光幕的好处,尉迟恭的到来,也让他心安了不少。

    “杀了他们。”

    “卑职遵命。”

    黑衣蒙面人围了进来,尉迟恭手持马槊几个简单的招式过后,两名黑衣蒙面人就倒在地上。

    因为尉迟恭天生神力,所以这两名黑衣蒙面人脑浆横流,死相惨烈。

    尉迟恭不断游走护在朱权身旁,剩下的黑衣蒙面人面露惊色,可朱权却是一番云淡风轻的表情。

    那两名黑衣蒙面人在内心惊叹不已。

    “这怎么可能?”

    “这还是人吗?”

    朱权看着看着,实在忍不住了,呕吐不止。

    “逃!!!”

    剩下的两名黑衣蒙面人直接变成了苦瓜脸,任务失败了。

    这两名训练有素的黑衣蒙面人很是干脆的分头逃,尉迟恭分身乏术,只能拦住一人。

    朱权起身从地上的血液中拔出一把刀,打了个旋转,抛向没有拦住的拿名黑衣人的方向,钢刀硬生生的扎进黑衣蒙面人的脖颈中。

    这个举动,可让那黑衣蒙面人露出不可思议的眼神,明明这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

    就这么几秒,被尉迟恭拦住的人已经伏诛了。

    朱权见此暗地里也下定决心,要多收猛将。

    一个尉迟恭的威力,居然如此厉害,若是以后身边有更多这种猛将,那天下唾手可得。

    尉迟恭时间没到,倒是不好处理了,就在这时一段讯息浮现。

    【尉迟恭,可收回召唤空间,不消耗剩余时间,随时可以召唤】

    这东西还真是贴心,朱权心神一动,尉迟恭顿时消失不见。

    收回尉迟恭,朱权这才往杨妃那去,一路上再没有遇到阻碍。

    杨妃见自己孩子浑身有着血渍,不免有些担心。

    “权儿,你怎么了?”

    “没什么,孩儿路上绕路时经过御膳房不小心碰到活猪血了,没事的。对了主动和父皇提了提前去领地一事,今后就不去学堂了。”

    杨妃不由有些急了,朱元璋的性格她岂能不了解。

    “你这孩子,这么大的事情怎么都不和我提一下?”

    “母亲,没事的。”

    杨妃虽然有些责怪朱权的擅作主张,但是想想朱元璋对自己儿子的确没啥坏想法,最多也就是派往地方不太好的地方封王罢了。

    她摸了摸朱权的额头道:“以后你可不能这样莽撞了,幸亏他是你父亲,换一个人,你早就没命了,知道了吗?”

    感受着母亲的关心,朱权乖巧地点点头,这种温暖真是久违了啊!

    接下来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了,朱权立马道:“母亲,接下来我们谁也不见了,孩儿好想吃母亲做的饭。如果孩儿真去领地任职,以后恐怕很难见面了。”

    杨妃见此也顾不得刚刚的事情了,顿时露出伤怀的神色。

    她有些舍不得,这才14岁啊,如果去了吃不饱穿不暖那可怎么办呀!

    两人这般的时候,朱元璋面前有一个人已经汇报完毕了。

    “居然没有人拜访过,也没有外出,那么真是小孩心性了,咱真的多虑了?不如成全他,然后派人跟着,既是保护也是防止意外。不过倒是心狠手辣啊,竟敢派人刺杀权儿,是该敲打一下那人了。”

    朱元璋定下了决策,于是开始拟旨。

    书写了几分钟后,朱元璋喊道:“来人,拿咱圣旨前去传咱旨意,另外传锦衣卫来见咱。”

    外面一个侍卫走了进来,躬身接过圣旨,疾步离去。

    希望咱得决策没有失误吧,权儿这孩子似乎和以前不太一样了!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朱元璋揉了揉眉心,自从妹子走了,都没人听咱得心事了。

    妹子,你知道吗?咱现在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