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朝极品玩家 » 第五章

第五章

    扬州又称广陵、维扬,还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自汉朝开始,扬州城便为东南冲要,水路通衢。

    特别是在前朝隋炀帝杨广开凿大运河贯通南北之后,扬州便成为了隋唐两朝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联通南北的粮食、物产、盐运、漕运。

    隋唐大运河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然后经黄河、渭河漕运至关中长安。

    扬州城水运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商业贸易兴盛发达,是唐朝的一线城市,大唐王朝的魔都。

    *

    一场久违的暴雨不仅让辛劳的农人们一个个笑开了颜,也给炎热的夏日天气降下了不少气温。

    今日的扬州城风和日丽、微风轻拂、天气格外凉爽宜人了。

    象这样的好天气,正是扬州城里人举家扶老携幼、外出赏景游玩的好日子了。

    林云山和小军今日一早也从海陵县出发到扬州城了,林云山的心中早就想来扬州这个大唐王朝的魔都看一看了。

    虽然林云山穿越到唐朝已经有十多天了,但是便宜老爹林远铭因为他落水昏迷的事情多方求医、四处奔波之余引发老寒腿发作,已经病倒在床上了。

    穿越而来的林云山在这样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逐渐开始接管林家的家业了。

    *

    林家的家业很庞大,林家涉及到的行业也不少了,其中有酿酒作坊、有客栈、有文具铺、还有镖局了。

    这两天林云山看到了走南闯北的林家镖局从四处收集回来的最新信息,其中有一个事情让他感觉有些诧异和不解了。

    现在还是唐朝开元二十二年,祸乱大唐的胡人叛将安禄山居然已经提前出任平卢将军了,这个事情比林云山的历史印象中提前了五六年了。

    这件事情虽然与林云山的历史印象有些差异,不过,这个结果与其后的历史走向还是一致的了。

    虽然事情的进度提前了,不过这几年内,那个安禄山都不会有什么好机会的。

    在这样的时间提前造反,相当于逆时、逆势而动,即便是黄巢与朱温这样的唐朝掘墓人来了,也一样只是白白送人头的命。

    林云山虽然想不明白胡人判将安禄山为什么会提前掌握一镇兵马,不过,他现在也不愿意再多想这件事情了。

    这好象也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了,再说了,你小子也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到唐朝的,这件事又有什么不能理解的了。

    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多想亦无用,历史既然已经快进播放,那么自己也要提前做好一些准备了。

    冥冥之中,老天爷既然让自己穿越到了唐朝,还是在安史之乱这个关键的转折点之前,那么自己肯定是要挺身而出的,作为华夏男儿,有些事情自己是一定要做的。

    *

    风景秀丽的保障湖边绿柳成荫,碧波荡漾、微风轻拂、凉爽宜人,今日来到保障湖边游玩的唐人可真不少了。

    这个风景优美、景色宜人的保障湖即是后世闻名天下的扬州瘦西湖了。

    瘦西湖边的道路两旁停了不少游客带来的马车和牛车,一些装饰华丽的马车旁边还站着随行的家丁和车夫。

    湖边古朴典雅的亭台和庭廊上聚集着不少休闲的游客,亭台右前方有一片开阔的草地,一些临时商贩聚集在此,大声叫卖着新奇的玩意和各色零食小吃。

    过了石桥则僻静一些,这边聚集着不少衣着华丽的文人士子,他们三三两两的散坐在提前铺好的地布上。

    这些文人士子们在湖边的草地上摆放了不少做工精致的桌案,一些桌案上放置着各色美酒佳酿,新鲜瓜果和糕点零食,还有几架价值不斐的古琴和琵琶了。

    另外一些桌案上一字摆开着笔墨纸砚,以供湖边的来人和游客可以尽兴的挥豪泼墨,书写心中的文字和新词。

    不远的柳树下,一个白衣文士轻轻地拨弄着琴弦,悠扬的古琴声随之在风中飘荡开来,清新悠扬、悦耳动听。

    这时坐在地布上的一个少年文士象是忽然来了诗兴,他一脸兴奋的走到了桌案旁,开始调墨弄笔,大笔一挥,在铺开的白纸上笔走龙蛇的书写着灵光一闪的新句了。

    柳树旁边还有几个文士正在摇头晃脑、吟诗作对了,有人一脸颓丧,也有人一脸喜色。

    更多的文人士子们则是安坐在湖边的草地上,把酒临风,谈古论今、谈玄论易。

    这些风雅的文人士子可以说就是唐朝的高富帅,瘦西湖边不少秀丽的女子就是为了他们而来的。

    她们仔细梳妆打扮,穿上漂亮的新衣,象美丽的蝴蝶一样划着小船穿梭巡游于瘦西湖边。

    唐朝的女子们当然也不会缠足,她们脚步轻盈,拔河打马球,相对于清朝女子来说,她们敢爱敢恨,落落大方。

    *

    瘦西湖宽敞的湖面上波光鳞鳞,碧波荡漾、游船如梭,花船上不时有妙龄女子的嘻笑声传来。

    瘦西湖边秀丽如画的美景和美女,让林云山一时看得有些眼花瞭乱了。

    为了近水楼台先得月,好色之徒林云山专门花了大价钱从瘦西湖商家那里租来了一艘装饰华丽的大船。

    木船高大醒目、灯笼高挂、飞檐楼阁,看起来甚是华贵气派了。

    一把刚买来的金色折扇已经打开了,十七岁的林云山纸扇轻摇,面带微笑,站在木船甲板上昂首峙立,他剑眉星目、唇红齿白、身材挺拨修长,一幅清秀俊郎的模样。

    华丽的木船大摇大摆的向着花船丛中慢慢的划了过去。

    让林云山感觉有些悲凉的是,花船女子们的目光只追随岸边那些气宇轩昂的风雅文士,其中声名远扬的俊逸才子才是她们目光聚焦的焦点。

    象林云山这样举止粗俗的商贾,在她们的眼中是根本不屑一顾的。

    士农工商的社会排序,林云山到了唐朝以后可以说是体会深刻。

    象他这样的商贾,虽然家财万贯,不过走在唐朝大街上,经常会被文人士子蔑视,就连农人工匠有时也会白眼蔑视。

    这事让林云山很有些不适应,特么的封建社会,咱堂堂土豪居然还要受这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