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错嫁后,我成了将军的白月光 » 第198章 底牌

第198章 底牌

    察觉到裴陌的安静,慕容清双手攀上他的脖子,将头靠在他的肩窝依偎的蹭了蹭,像只粘人的小猫。

    “不管怎样,我都和你一起。”

    怀里小人的声音明明又轻又细,却好像充满了力量一样,激荡着裴陌的心。

    是啊,有了这句话,裴陌觉得自己一生就到这里也值了,有了这句话,他们之间就算隔了万水千山,也都不会再远了。

    “总之,你不用太担心,为夫自有办法,你的夫君可不止这点能耐,你就看着好了,嗯?快睡吧,都哭一晚上了。”

    裴陌不知想到了什么,眼里胜券在握,轻柔的吻落在她哭肿的眼皮上。

    确实累了的慕容清很快便沉沉的睡去,直到过了午后才醒来。

    醒来的时候发现平儿早早就在床前候着了,原来是裴陌早有交代。

    虽说裴陌对此事很有把握,但未雨绸缪的思想已经深入了慕容清的骨髓里,她在信任裴陌的同时也安排燕如紧密的监视二皇子府。

    江湖上能人异士多的是,总会有那么几个能躲过皇子府暗卫的察觉,窥视皇子府的一举一动。

    回想起昨夜的噩梦,慕容清依旧心有余悸,这让她好不容易冷静下来的心再次慌乱。

    心里愤恨的想着一定要找到二皇子把柄,弱点什么的,下次他再这样见人就咬就给他个教训。

    这日是休沐,京中关于二皇子贪墨一事众说纷纭,风头不减,反而愈演愈烈。

    二皇子党的幕僚们彻夜未眠的召集门客,绞尽脑汁的找借口为二皇子开脱,太子党羽倒是没有落井下石,但明眼人都明白这是表面功夫,看着是在避嫌,不议论此事,但私底下不知道开心成什么样。

    中立的官员一些是朝中老臣,有的作壁上观,有的是真就漠不关心,剩下的是一些参不透门道的小官。

    隔日,终于等来了上朝,一群大臣纷纷发表对二皇子贪墨一事的意见,险些让底下跪着的二皇子咬碎了牙齿。

    “启禀皇上,臣以为二殿下虽有过错,但就二殿下以往的事来看,二殿下谨遵礼法,尽忠职守,恪守皇家规章制度,从不僭越,前朝太傅曾称其瑕不掩瑜,还望皇上酌情,就让二殿下这次将功补过吧。”

    吏部尚书是潜伏的二皇子党,近些日子收了二皇子不少礼物,拿人手短,这不就站出来给二皇子说好话了。

    京兆尹年近四十,算是朝中老臣,觉得哪位皇子都不行,属于中立派,脾气有些怪,唯独和大理寺卿走得近些,听到这话吹着胡子出言道,“尽忠职守?吏部尚书是不是不识字?身为赈灾节度使却敢贪墨赈灾银,这叫尽忠职守?大理寺卿都不敢说尽忠职守,可真是好大的面子!”

    京兆尹平常总是‘口出狂言’,朝中大臣都习惯了,皇上听到这话脸上有些挂不住,但也没生气。

    吏部尚书被怼得脸色铁青,拿着牙笏的手气得发抖,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南三州刺史见状,出列为二皇子说好话,“回禀皇上,二殿下现已知错,甚至拿出了府中的银钱充入国库,说明二殿下是诚心改过,俗话说得好,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请皇上宽大处理。”

    那南三州刺史长得獐头鼠目,但仗着圆滑世故也攀上了二皇子的高枝,与二皇子是同一条船上的蚂蚱,只要二皇子不倒,他就永远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所以他每回都不留余地的为二皇子求得好处,说得好听是二皇子身边的左膀右臂,说的难听就是二皇子门下一条疯狗。

    二皇子党的七八个大臣一齐下跪,高呼,“请皇上宽大处理!”

    那呼声在辽阔的朝堂上回荡,余音久久才散去。

    龙椅上两鬓斑白的皇帝暗自松了口气,虽说老二不中用,但好歹是自己的儿子,这下有人站出来求情,也不至于闹得太难看,顺着台阶下就好。

    于是皇帝目光转向二皇子说,“既如此,朕念及诸位大臣为你求情,只要你将那沧州赈灾银原封不动的拿出来,朕便既往不咎,如何?”

    二皇子感激的磕头,“儿臣谨遵父皇使令,多谢父皇饶过儿臣!”

    有人欢喜有人忧。

    那些迂腐守旧的老臣不乐意了,持着牙笏纷纷摇头。

    太子太师先一步站出来说,“老臣认为不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皇上如此宽大处理,未免有失公正,此举未免寒了沧州百姓的心呐,老臣以为,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皇上若是不能一视同仁,日后朝中上行下效,将来这礼法有谁还会去遵从?”

    太子太师在朝中也属于中立党,虽说身为太子的老师,但与太子的关系却并不深厚,全靠着自身的学识渊博在朝中立身,无非是见不得皇帝这般的宽恕二皇子才出言,与朝中哪一派都无关。

    太子太师这一出言可不得了,那些中立派大多以他为首,现下的局势就变成了资历深厚的颇有声望的老臣与二皇子对立。

    皇帝脸色铁青,心底有些愠怒,平时觉得这些老臣个顶个的精明,怎么偏就这个时候这么没有眼力见。

    一时之间偌大的朝堂竟然寂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等着皇帝做出选择,而皇帝却等着能有个人站出来说点什么。

    就在这时,一直盯着脚尖的裴陌觉得是时候了,不紧不慢的站出来说,“回禀皇上,臣以为此事仍有疑虑,不如重新审理此案。”

    这句没头没尾的话让众臣们一头雾水,诧异的看着裴陌。

    皇帝疑惑的问,“裴爱卿此话怎讲?”

    “回皇上,臣觉得二皇子冤枉,其实贪墨赈灾银的人并非二皇子,真正贪墨的人已经被本官缉拿归案,还望皇上下令重审此案,还二皇子一个清白。”

    裴陌平静地说着,哪管他说的话在其他人心里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朝堂上的人脸上的表情五彩缤纷,二皇子党一脸的惊讶和不可思议,太子党的一脸凝重,其他人有的疑惑有的冷漠,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如释重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