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错嫁后,我成了将军的白月光 » 第328章 打入冷宫

第328章 打入冷宫

    “近二十年来,霍家依靠着这处矿脉,手中积累的钱财富可敌国,不仅如此,霍家还从北夷买了一批蛮子,欲将他们培养成为死士,刺杀贵妃娘娘的人便有一半是北夷人。”

    方安仁说着,在几人震惊的眼神下又掏出几张纸,“皇上,这是霍家这么多年来命令死士犯下的恶行,还请皇上过目。”

    龙椅上的皇上捂着胸口,眼睛瞪得老大,仿佛下一秒就要气晕过去的样子。

    好在李福全上前给他顺气,“皇上息怒,龙体要紧啊皇上!”

    “大胆!大胆!”

    皇上气得说不出话,只能重复着这些字眼。

    “拿上来,拿上来!朕倒要看看,霍家都背着朕干了什么好事!”

    李福全没办法,只好让一旁的小太监提前准备好参汤和药,才把那些写满了霍家罪状的纸张递到皇上面前。

    ‘大顺六十二年冬,奉娘娘之命到苏州府陆家给陆敬山下药。’

    ‘大顺六十三年春,奉娘娘之命纵火琅環轩,杀陆含颂及其子,伪装其畏罪自杀。’

    ‘大顺六十三年六月,绘制大顺舆图与北夷氏族印章,构陷陆氏通敌卖国。’

    ‘大顺六十三年七月,在陆氏满门抄斩前将其知情人毒哑。’

    ‘大顺六十三年九月,构陷陆氏故交淮扬王氏。’

    ……

    霍家的罪状写了足足六页,每一张纸背后都是无数的人命的金钱。

    其中,大顺六十三年里发生的事就占了一整页。

    可这其实并不是霍家最早开始犯罪的时间,是方安仁特意将这一页放在开头。

    大家都心知肚明,大顺六十三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只看完两页,皇帝就看不下去了,“好个无法无天的霍家!”

    他气得胸膛都剧烈地起伏,这让一旁候着的李福全心惊胆战。

    “皇上,吃口参茶缓缓。”

    李福全递上参汤。

    此时的皇帝正气头上,哪里有心思喝茶,他袖子一挥,把茶碗打落在地,“混账!”

    瓷碗碎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李福全吓得战战兢兢的跪地。

    一旁的刑部侍郎和统领也见状跪地磕头,不过皇上压根没注意他们。

    “来人!给朕派钦差大臣,快马加鞭赶去西北凉州府,给朕看看到底是多大的矿脉,挖了近二十年还在源源不断的开采!”

    “好个霍家!霍莲君!毒妇!”

    “霍莲君不必再审!钦差大臣的消息一旦传回京城,直指下旨昭告天下,霍莲君德行有亏,善妒且不仁,谋害后妃及皇子,不配母仪天下,褫夺中宫封号,打入冷宫!”

    “霍家悉数打入大牢,霍氏宗亲,血缘关系即便出了五服也给朕押入大牢,秋后问斩,其余奴仆皆打上烙印流放边关!”

    刑部侍郎连连点头,又问,“皇上,前户部尚书霍老的灵位还在太庙,可要撤下来?”

    皇帝怒火中烧,“给朕砸了!好个霍琼,怕不是活着的时候就打定主意把霍莲君嫁入朕的府中,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砸了!霍氏罪恶滔天,也配供享太庙?”

    皇帝越想越愤怒,百万辆雪花银,足足一千多斤黄金,还有一条矿脉,他一个皇帝,这么多钱自己是想都不敢想,国库都没有这么丰厚!

    偏偏一个霍家就抄了这么多银子,怎能不叫人愤怒!

    最近已经连续七日没有上早朝了,但光是圣旨就下了七八道。

    短短几日就有不少的大臣下狱,更有甚者直接斩首于城门。

    一时间京城里的官员人人自危,生怕自己是下一个遭殃的对象。

    但并非所有官员都是这样,比如裴陌这类的武官。

    还有些看得清楚的文官,他们知道了不少,那些下大狱的官员都与被抄家的霍氏关系匪浅。

    即便废后的圣旨还没下来,就已经有人捕风捉影。

    十日过后,废后的圣旨终于昭告天下,随之而来的是霍氏满门抄斩的消息。

    就这样,京城里呼风唤雨的霍家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只留存在百姓茶余饭后的谈笑声里。

    不过,关于霍家究竟抄出了多少银子,那是众说纷纭,又说上千两的,又说数以万计的。

    总之,没人能猜得对。

    这件事对于皇室而言就是一桩丑闻,即便事实如此,但皇室的脸面总要维护。

    皇帝不愿自己被一个霍家算计了半辈子的事泄露出去,于是特意敲打了知情的人。

    所以,没人敢把霍家真正藏的银子数目公之于众,百姓也知道霍家贪污。

    当然,所有人都知道了霍莲君身为皇后,却容不得人的罪行。

    一时间,各家酒楼茶馆里关于皇后陷害后妃的评说生意做的风生水起,说书先生成了最后的大赢家。

    “原来皇宫之中居然还有如妃这号人物,看来真是我等孤陋寡闻了。”

    “诶,这说书先生也没说清楚皇后是如何暗害后妃的呀,这钱花的也太不值得了!”

    一旁的听众发笑,“笑话,说书先生要是能知道,还能站在你面前给你说书?”

    又有人大笑,“就是啊,要是知道,怕不是要被这个蛇蝎心肠的霍氏女给灭口?”

    “哈哈,说的也是。”

    百姓并不为死去的如妃和皇子感到一丝悲伤,只知道自己喝酒时又多了一桩谈资。

    当消息传到江南三府州的时候,那夜,天空中飘起了几盏天灯,在大顺,为逝者祈福才会点燃天灯。

    徽派建筑的古色古香宅院里,奶嬷嬷抱着一个男童,男童指着天灯问,“嬷嬷,祖父放灯笼啦!”

    奶嬷嬷笑着解释,“那不是灯笼,那是天灯。”

    “陆,敬,山,嬷嬷,祖父不叫这个名字呀!”

    启蒙了的男童看见天灯上的字,疑惑的问。

    上了年纪的老嬷嬷顿了顿,“那是老爷年轻时教书夫子的名字,老爷再给他的老师祈福呢。”

    男童恍然大悟,“原来祖父也有夫子啊!”

    嬷嬷失笑,“当然啦,每一个读书人都有启蒙的夫子,少爷也有。”

    “那这个陆夫子也会打祖父的手板吗?”男童天真的问。

    嬷嬷笑了笑,“小少爷不如自己问问老爷。”

    陆家啊,嬷嬷记得,那一家全是文人,后来树倒猢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