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丐帮钱帮主 » 第七十六章 奉旨献书

第七十六章 奉旨献书

    俗话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钱海如今可是切实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了。自从林小茹带着孩子出走后,总舵内先是突起盗书风波,然后惊现明教疑影,把钱海弄得一个头两个大。

    好不容易等这些事过去,江湖上又起了传言,说钱海得到仙人传经,经书的名字便叫做《九阴真经》,里面收录了诸多仙人护道秘法,以及长生驻颜之术。这就引起了很多武林人士的觊觎,他们倒不信仙不仙人,却笃定经书中定有盖世武学。

    此等传言一出,钱海首先大怒,他立刻命令手下弟子四处打探传播信息的源头。然而数天过去了,众人却一点摸不到头脑。因为查到张三,带出李四;查到李四,带出王二麻子;查到王二麻子,又回到张三,然而张三又确是听李四说的。总之就是一笔糊涂账。

    然而江湖上的人们却不管传不传言,他们只嫌恶钱海独占了好处:

    “你都那么厉害了,还是丐帮帮主,享偌大威名,偏独占着这部绝顶武功秘籍,实在过分!应当给大家分享才是。”

    于是有不少人不约而同地聚集在岳州,他们或明或暗,或强讨或婉借,或威逼利诱或套交情,总之想尽办法欲求《九阴真经》一观。

    钱海对此等事烦不胜烦。那些用强的倒好说,你强我更强,该打就打,该杀就杀,谁怕谁来!可面对那些走曲线、敲边鼓的情面人,却实在难搪。在打发了不知多少波“不速之客”后,他终于躲了起来,寸步不离总舵,前来拜访者更是一概交由柳文策应付。

    又过些时,丐帮占有《武穆遗书》的消息也传了出去。对于这件事,江湖上的好汉倒是不在意,却引起了另一个巨头的切实关心:你一个江湖门派,拿着岳武穆的兵法书想做什么?莫不是要学排兵布阵,造朝廷的反?

    这一日,丐帮总舵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此人骑着白色骏马,身穿大红锦衣,头戴乌纱冠,斜背着黄绸缎包袱,来到总舵大门前,却不下马,而是高声喝道:“快传你们帮主出来接旨!”

    看门弟子不敢怠慢,赶忙跑进内堂,报给钱海。钱海闻听十分诧异,立刻召集几位长老和六袋以上弟子,一群人抢出门去,向“客人”躬身施礼。

    “客人”下得马来,皱着眉头退了两步,从袖中掏出一块白色丝帕,掩住鼻子,瓮声问道:“你们谁是钱海?”

    钱海道:“我就是,不知您是?”说着欲上前,却被“客人”伸手拦下。

    “客人”道:“你就站在那儿吧!咱家是宫中内侍陈琦,官名便不报了,量你们也不知道。咱家这回来,是受官家所差,特来向丐帮的钱海宣旨。”他说到这里忽然一皱眉,尖声道:“你们还不摆香案,点檀香,跪迎圣旨么!”

    钱海侧后方的赵天玄当即抢上一步,刚喝了声:“尼玛的……”就被钱海一把拉住,斥道:“不得无礼!”

    陈琦吓得一哆嗦,后退两步,尖声喝道:“你……你们要抗旨不尊,违背圣意吗?!”

    钱海堆下笑来,忙道:“公公言重了,我等哪有那个胆子?只是江湖草莽,骤见圣使,言行无措罢了,望圣使多多包涵!”说着从怀中掏出一物,抢上两步,将其塞入陈琦手中。

    陈琦怔了怔,忽然露出微笑,将手中那物揣入另一只袖子中,道:“无事,无事,贵帮上下淳厚朴实,待人一片赤诚,咱家只有欣赏的份儿,哪能怪责呢!钱帮主,你快迎接圣旨吧。”

    钱海应道:“是。”忙命人准备了香案,又在案上摆放瓜果贡品,点燃香炉中的檀香。钱海便率领众人,在案前跪下,他跪在地上,心中只默念:“只当跪死人!只当跪死人!”

    陈琦大步走到香案之后,取下斜背的包裹,取出圣旨,展开念道:“皇帝有敕:近闻有钱海者,偶得岳氏遗作《武穆遗书》,此诚当速献宫廷,以备军国,岂可敝帚自珍,私屯天下之重器?然念彼辈无知,不究前罪,特命尔等速速敬献,不可延误。钦此。”

    陈琦念完,见钱海等人还是愣愣地跪在地上,不由得提醒道:“钱帮主,快接旨吧!”

    钱海这才如梦初醒,他学着前世电视剧中人物接旨的做法,大声道:“臣接旨谢恩!”起身便欲上前接受圣旨,不想陈琦早把圣旨放在香案上,看着他嘻嘻笑道:“钱帮主,你算哪家的臣呀?”尤在“臣”字上吐出重音。

    钱海当即闹了个大红脸,讪讪地后退两步。

    陈琦咳嗽一声,道:“钱帮主既已接旨,就快把《武穆遗书》交给我吧,咱家还要赶着回去,向官家复命呢。”

    钱海闻听一怔,眼珠转了转,道:“这个……《武穆遗书》和很多杂书收在一处,找寻起来颇费工夫,请陈公公进里面饮茶,稍作歇息。”说着亲自引陈琦进入前厅落座,又令专人带陈琦的坐骑下去照顾。待弟子献茶,钱海向陈琦告罪出门,转身去找柳文策,先将自己稳住陈琦的托词告诉了他,然后悄问他道:“圣旨里到底说些什么?”

    柳文策也是一愣,道:“帮主方才没有听明白?”

    钱海皱眉道:“谁听得懂那文绉绉的一大堆?我只听见一个《武穆遗书》!”

    柳文策道:“旨意中的意思,是咱们都是平民,不该私自占有岳飞岳元帅行军打仗的兵书,那有谋反的嫌疑,命咱们赶紧将《武穆遗书》上交朝廷。”

    钱海高声道:“什么?!”随即放低声音道:“这是什么狗屁逻辑!拿着一本书就能造反了?!”

    柳文策道:“从朝廷的角度看,此事未必没有道理。他们最怕的便是民间私藏武力,而这《武穆遗书》专讲行军布阵之事,落在了坐拥百万弟子的丐帮手里,朝廷岂能不忌惮?”

    钱海默然半晌,涩声道:“可是如今经书不在咱们手上。”

    柳文策道:“这是真事,可朝廷未必会信,必会怀疑咱们藏奸,不肯献书,那就糟了。如今之际,只有暂且稳住那个朝廷使者,缓上两天,容咱们仔细思索一个妥善主意。”

    钱海道:“只好如此了。可是我看那位陈公公一副急着要走的架势,恐怕未必留得住他啊。”

    柳文策笑道:“帮主,我看不见得。若真是立等回复的急命,那陈琦绝不敢稍有耽误,又怎有闲心在前厅饮茶呢?而且帮主不知内情,这圣旨的名目极多,如今陈琦所传的,乃是最不正规的一种,叫做‘口宣’,乃是皇帝口传,由翰林学士抄录,并未经过朝廷中枢加盖大印,所以效力十分有限。”

    钱海“哦”了一声,问道:“你怎么这样清楚?”

    柳文策脸一红,道:“属下年轻时也考过官,只是名落孙山罢了。”

    钱海点点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道:“既然如此,就麻烦柳长老去应付那个陈琦,想办法拖上两天,然后咱们再商量出一个好的办法来。你赶紧去,我在书房等你回信!”

    柳文策应道:“是。”便匆匆去找陈琦了。

    钱海前往书房静等,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柳文策终于回来,却是面色奇怪,似有欣慰,似有为难。

    钱海忙问:“柳长老,陈琦怎么说?”

    柳文策道:“陈琦答应在总舵内住上几日,稍缓献书一事。”

    钱海大松一口气,道:“那很好啊。”他看见柳文策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便问道:“怎么?还有何事?”

    柳文策叹道:“可这是有条件的。陈琦说需要我们再献上一本仙人真经。”

    钱海刚想说“哪有什么仙人真经?”忽然灵光一闪,叫道:“莫非是《九阴真经》?”

    “就是《九阴真经》。”柳文策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