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竟然是曹丕 » 第六十六章 三国好兄弟

第六十六章 三国好兄弟

    陶瓷店老板打量了一眼子桓四兄弟的穿着,龇牙吸了一口气,方心疼道:“哎呀呀,真是遇到了有缘又有品味的人啦。

    这样吧,老夫今天不卖别的,就卖个缘分!

    这个次品老夫就给小公子算一百文钱,这个狮子烛台怎么也得六百文钱!

    这是最低价了,不能再便宜了,这已经是相当于把次品送给了小公子!”

    子桓一听,差点没把手里的烛台给砸了!

    这他娘的就是抢劫啊,六百文一个烛台,真正的天价!

    一千二百文钱买一头猪,这还是猪最金贵的时候,六百文钱,就是半头猪的价格!

    够一百人吃一天了。

    “老板,你这分明是明抢!”

    曹昂一把夺过子桓手里的烛台,扔到老板手里,揪着子桓拉着曹子建就往外走。

    子桓是十分想要那狮子烛台的,他坚信那对他有着特别的意义。

    他这一向不信神佛的人竟然成了起点穿越大军中的一员,他觉得不神奇,他知道这肯定有某种科学道理在里头,只是科学还没研究出道理来。

    有报道就说,如果一个东西能超越光的速度,就有可能回到过去。

    但是眼前这个狮子烛台,这是他在两千年后见过的,再一次与这两千年前见过的东西相遇,他觉得应该就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安排!

    是缘分。

    当然绝对不是瓷器店老板说的那种缘分。

    而是一个契机,一种事物之间的勾连,至今未解开的迷,非常地让人着迷。

    或许通过这些熟悉的物件,子桓能发现什么呢。

    就拿他穿越来说,不可能他就是随机一穿就中标成了曹丕吧?

    这里面肯定有他不知道的某种内在联系。

    如果国家博物馆那个就是这个呢?

    如果……

    “哥,我真的喜欢那个狮子烛台,让我买了吧!”

    “什么破玩意!六百文!”

    陶瓷店小老头见子桓已经被曹昂拉扯着出了店铺,再不喊就无力回天了,高声道:“既然公子识货,又是真的喜欢,那就三百文!”

    子桓听到三百文,眼睛都绿了,这是瞬间降了一半啊。

    曹昂则回头骂道:“现在老百姓连两文钱一个的烧饼都吃不起,你一个破烛台卖三百文!不怕遭天打雷劈啊!”

    子桓被曹昂扯着往街上走。

    曹子文不知道怎么从后面飙了出来,嘎嘎跑回去,左手拿起烛台,右手捡了尿壶,提起就要摔!

    曹子文跑回去了,曹子建也奔着小屁股去抱堆在地上的坛坛罐罐。

    他倒是不摔,抱着双耳罐就奔向街上的曹昂和子桓。

    老板一见情形不对,连忙扑通跪地,一边招呼着怕曹子文真摔,一边左一句小祖宗右一句小祖宗喊个不停。

    “说实价!你这个值多少钱!”

    “一……一百文……”

    “嗯?”曹子文手抬高了一寸。

    “五……五十文!”

    “一个陶罐才三文钱,你卖五十文?!五文要不要,不要我摔了!”

    “小祖宗,小祖宗!最低十文,不能再少了!再少还不如摔了!”陶瓷店老板已经哭喊得跟死了儿子一样。

    曹子文扔了十个铜板在地上,提着狮子烛台,大摇大摆走出了店面。

    走到半道,把曹子建哈呲哈呲抱着的双耳罐一并提起,兄弟俩连蹦带跳回来了。

    等曹家四子走远了,陶器店老板在后面跳着脚地骂:“这特么与抢劫何异啊!”

    曹昂翻看着曹子文曹子建搬回来的烛台和双耳罐,撇嘴道:“十文钱买两个小件!算便宜他了!”

    在曹昂的心中,什么都没有粮食金贵。

    当然,他不知道青瓷的出现对现在的所有人以及整个华夏历史意味着什么。

    新事物往往是这样,在最开始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它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杀出的一匹黑马,独领风骚。

    “那我们再去弄两件回来?”曹子文曹子建几乎是异口同声喊出。

    居然抢劫上瘾了!

    “行了,这玩意拿着不好拿。什么时候月黑风高再去,要多少都行!这样的无良奸商,最好把他的店砸了!”

    子桓想的也是,今天的正事是看赵家小姐,不是砸瓷器店。

    说起那赵家小姐,竟然与赵子龙是一个地方人,都是常山真定人,他爹爹原是当地的督邮,不幸战乱中死了。

    原本母女俩打算到许都投奔舅舅家,然而,舅舅家哪里是能投靠的地方,不仅把母女俩赶了出来,还把母女俩所剩不多的一点银首饰也算成了饭钱,当成赔款了!

    她舅舅的儿子,也即赵小姐的表哥看上了赵小姐的女色,在母女俩走头无路的时候想要要强行霸占赵小姐,结果这特么十分惨烈的一幕竟然被曹昂这种老好人遇上了。

    然后后面的事情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很狗血的英雄救美,美人入怀了!

    曹昂可怜其母子,为其在西市郊外租了一个小院,每日送些吃食银俩。

    子桓三兄弟跟着曹昂进到赵家小院时,赵小姐的母亲正在东厢房织布,赵小姐则在门槛处低头纳鞋底。

    “哟,子修公子来啦。晚儿!”

    赵母哑着声音一喊,赵小姐便抬头对着曹昂莞尔一笑。

    把手里的鞋底和针线放在身旁的篮子里,取下指头上的顶针,逶迤着亚麻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走了过来。

    曹昂把手里的食盒递给赵家小姐,含笑道:“这是愚弟的心意,请姑娘笑纳。”

    赵小姐接过食盒,也不打开看,就把食盒递给身旁的老母和小丫鬟,请曹昂子桓几兄弟进屋。

    那个屋子黑洞洞的,就放了一张床和一个织布机。

    十分简静,却可以清晰看出来,是女子的闺房无疑。

    子桓哪里敢进去,腼腆着笑容走到赵母身边,把食盒给她打开。

    娘的,他要早知道赵家这么困难,一定舀个十盒八盒带过来,让他们慢慢热着吃,反正是冬天,放不坏。

    可惜只带了两盒。

    子桓想起霸陵桥上赵小姐给的那一包碎银子,心里就愧疚得不行。

    他要早知道情况是这样,无论如何也不会要那一包碎银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