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暗夜薪火 » 第四章 戊字102院

第四章 戊字102院

    “小子,怎么没在山水秘境进阶?”

    眼看着快要到国子监,葛悬还是忍不住心底的疑惑

    那山水秘境灵力浓郁,水域灵珠与山域山髓都是低阶修士可遇不可求的异宝,而且若是在秘境中进阶,修士自身的潜力说不准还能再上一步

    这小兔崽子虽说修行时间不长,但出身帝国豪门大族,不可能意识不到秘境的好处

    “我炼体还未圆满,怎么进阶通脉?”李恒笑呵呵地,还是一如既往的装傻

    “小兔崽子!”老不死的笑骂一声,见到了国子监门口,也不再纠缠

    李恒跳下飞云撵,站在国子监那高大的牌坊之前,双手负后,只觉豪情万丈,

    自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国子监,小爷来......

    “让让,让让!来考试的?咋不排队去?”

    “丫谁啊?敢挡老生们的路?真的勇!”

    “人家飞行异兽拉车,八成是勋贵子弟,不过在官学中还是修为学识为重!”

    “哪位大人府上的,这么不懂规矩,男左女右依次排队入场不知道啊?”

    李恒转头望了望分列牌坊两边背着书箱慢慢排队的少年少女们,看着一群群学子带着包裹径直进入国子监

    听着耳边传来的议论声,总算是反应过来了,

    辣鸡官学,欺压新人,这路如此宽广,凭什么老生走得,我等应试学子就走不得?

    今日理当振臂一呼,苍天已死,岁在甲子......

    气呼呼的李恒返回飞云撵,

    然后从老不死手中接过书箱,老老实实走到牌坊左侧

    “这位同学,儒院考生是在这排队吗?”

    背着青竹书箱,满脸笑容的李恒拉着一位锦袍少年,小声询问

    “同学,这儿是报名登记处,登记之后,在文思院集合,等待各院教师,之后会有老生带着我们去各院的考场进行考核,不过今日考核推迟到下午,所以登记之后,午时四刻之前到文思院即可,另外国子监各院的引导图就在你右后方那块石刻之上。”

    “多谢,多谢,在下李氏子,恒,不知足下高姓大名?”

    “秦氏子,原,见过小少君。”

    “哎,秦兄,我算什么少君,陇右秦氏当世大族,秦兄才是真少君。”

    “李兄莫要谦虚,老侯爷贵为帝师,太史大人更是史官一脉执牛耳者,李兄未来大有作为啊!哈哈哈!”

    负责登记的教师看着两个半大孩子在那里大声交谈,互相吹捧,磨磨唧唧就是不来登记,忍不住嘴角抽搐,

    不登记就给老子麻溜起开啊,不要耽搁老子下班!

    “官学门口,莫要喧哗,赶紧排队登记!”

    两个少年相视而笑,安静下来

    “陇右秦氏,虎威将军嫡孙,秦原。”

    “雍城李氏,长逸侯玄孙,太史令嫡孙,李恒。”

    “太极宫,清河。”

    李恒回首,一位身穿道袍,头戴青簪的清秀道士,手捏法决,向众人微微躬身

    “福生无量天尊,小道清河见过诸位。”

    在场众人纷纷还礼,便是那位国子监的教师,眼中也有几分凝重之色

    太极宫三个字,实在太重

    如今修行界,儒释道三教齐名,其余诸子百家相比于这三尊庞然大物,除了兵家尚有些许抵抗之力,其余不过尔尔

    而太极宫,便是如今道门的执牛耳者

    “清河道长出身太极宫,也来国子监?”

    李恒看着面前的小道士

    神清体盈,呼吸绵长,是个有真本事的,好好地道门第一宫不待,跑国子监干什么?

    “国子监存世近万载,书库之中诸子百家之经典皆有收录,释道两门经常会有修士前来拜读进修,而且,国子监生,也算半个官身。”秦原淡淡开口

    李恒不由点点头,

    国子监作为九寺五监之一,学子毕业之后即使不参加抡才大典,也是个很好的出身

    这位清河道长估计是为进玄坛监打基础

    “行了,登记完可以走了,午时四刻,文思院不要迟到就行!下一个!”

    负责登记的教师摆摆手,开始撵人

    “芙蓉蓝氏,蓝彩”

    “西川三江府,岁城,青姜镇,吴景”

    “睢阳范氏,范狸”......

    一道道还未彻底褪去稚气的声音在国子监门口响起

    来自乾阳帝国一域两直三护十四道的少年们,将在这衡阳山脉之中,开启真正的修行之路

    李恒与秦原本想随便逛逛,但是无论走到哪里,几乎都有少年上来搭话......

    是的,全是糙汉子,李恒与秦原预想中的妹子一个都没有

    虽然国子监收女学生,女子分院也在衡泽山脉,但是登记之后那些小娘子无一不是被自家人接走,送往女子分院,一个留下来的都没有......

    这让二人的计划完全失败

    为什么李恒会找秦原询问?

    秦原为什么态度如此好?

    真以为那个石刻还有国子监设立在牌坊不远处的入学考试须知李恒看不到

    见到右侧那些带着幕离的少女之时,李恒就有了主意,只是少个“道友”

    眼光过人的李恒很快就在左侧人群中注意到了秦原,有时候,往往只需要在人群中看了一眼,从此再也不能忘记他容颜......

    咳,不对,是有时候一眼就能看出是不是同道中人

    秦原这家伙站在那里,昂首挺胸,神采飞扬,一身上等蜀锦,那可是仅次于贡品的好东西,腰间的宝剑看着也不是凡品,而且这小子的目光不时往右侧队列撇,

    排队的学子都在这么干,但能做到没有丝毫猥琐之气的,算上秦原也就寥寥数人,并且这小子为了多看两眼,竟然主动跑到队列最后站着,是个狠人

    因此李恒才会主动跟秦原搭话,

    两人对视的那一刻,都只有一个想法

    “吾道不孤!”

    然后便是经典的商业互吹,不,通报家门,结为好友

    可惜,两人的世家公子身份和还算不错的容貌也许吸引了一些小娘子,但是架不住国子监和那些小娘子的家里人压根就不给一丝一毫的机会

    主要是能来国子监求学的女学子,即便不是世家贵女,也是天资聪颖的修行天骄,最起码也要是饱读诗书的士族嫡女,寒门和黔首家中的女子,很少能入国子监

    国子监可不是免费的地方,对于寒门以及普通百姓而言,学费以及在此修行所需要的资源是很大的负担,因此,即便是一些官宦之家往往也只会选择让家中男丁前来求学,在乾阳帝国,继承香火的,主要还是男子

    来不了国子监,乾阳帝国地方上的普通官学以及各类私塾并不拒绝女学生,作为占据人口一半比例的女性,在修行之路极其昌盛的如今,可是很好的生源,尤其是各地的江湖宗门,诸子百家的道途传承者,有许多便是女性修士

    更有一些道统只收女修士

    若是断了女子道途,帝国修士数量怕是要直接减少一半

    如今的朝堂,也有许多女子官员,只不过那高高在上,统御万民的帝位,历史上只有昙花一现的女帝曾坐上那个宝座

    物尽其用,人尽其力,是乾阳帝国一直推行的国策,否则乾阳帝国也不会存世万载,愈发辉煌

    应付着一波波前来结交的少年,

    李恒感到有些心累

    虽然很多少年修为不错,家世也好

    但是,一些陌生人,又不是像秦原这样的“道友”,有啥好聊得,哪有青春靓丽的小娘子好看

    哪怕那些小娘子也只是十五六岁,但李恒又不是想做些什么,单纯的欣赏美好而已,经过修行的女子,因各家功法和道途的不同,各自的气息以及外在表现出的气质都各有千秋

    如此才是李恒想欣赏的美景,

    大道万千,各行其道

    至于秦原究竟是不是这么想

    李恒表示,我不造啊,

    其实像李恒,秦原这种真正的世家子很少有所谓的色中饿鬼

    在乾阳帝国的世家子,修行进阶都来不及,还要读书进学,各大世家的人情往来,进行帝国律法礼仪的学习,作为一个存世近万载的帝国,礼仪之繁杂,简直令人发指!

    李恒平时还要随着自家父祖学习历史,书法,自身学脉的儒家经典,老李毕竟是公孙大儒的弟子,李恒生来便是有着儒家“义”之一脉的烙印,

    如果是秦原这类将种,还有家传的行军布阵,战场杀伐之术要修习,可以说乾阳帝国世家嫡子,就没几个草包,

    只是家中长辈大多有要务在身,有时更是需要闭关进阶,不能时时刻刻耳提面授,并且论学识渊博,还得是三大官学以及几座名满天下的学宫,因此门阀世家之人才会在各处进学

    即便是世家族中庶子,在意的也不过是家宅地位,产业,以及最重要的修行,

    修为高了,庶子变嫡子,支脉成主脉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这个世界,终归还是用实力说话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世家大族,要脸

    脸面,对于一些长存于世的大家族而言,真的很重要

    秦原与李恒一路走走停停

    午时很快到了,一众学子开始陆续走向文思院

    文思院是进入国子监后,第一个大型院落

    院前有着许多两人高的石像,第一位,便是乾阳帝开国太祖

    随后才是三教以及诸子百家各家老祖和历代国子监大祭酒的石像

    一众学子拜着太祖,以及自身道脉的开创之祖

    有些学子嘴里喃喃自语

    “老祖啊,学生陈咏可是您第三千八百六十七代传人,您可一定保佑学生入工院啊!”

    “佛爷,呸,世尊在上,弟子金刚寺戒律堂第一千三百五十二代首座明远关门弟子,慧觉,望世尊垂怜,赐下无边佛法,让弟子干死清河那臭牛鼻子!”

    “至圣先师保佑,学生若是成功入学,必来还愿!”

    “道祖在上,灵宝道尊在上,弟子万法宫秦玉,望祖师保佑弟子成功修行灵宝伏魔经!”

    “商祖在上,弟子范狸,还望老祖保佑弟子多财多宝,财源广进。”

    “欧冶老祖,弟子周正,潜心锻剑十载,望老祖保佑弟子能造出战兵!”

    ......

    李恒拜完太祖,本想去拜拜至圣先师,

    但看着被人群包围的众多石像,不由得打消了这个念头

    没看见秦原都被挤出兵祖石像附近了

    这时候可没人管你是世家嫡子还是公侯子弟

    自家道脉之祖,这必须得拜啊!

    李恒听了一会学子们的祈愿

    修行,入学啥的还算正常,金刚寺那个不予评论,三教之争,那是真的能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

    看着也就十六七岁的锻剑兄,七岁你就开始抡大锤了?

    求财的兄弟,诸子百家中商之一道嘛,也能理解

    不过一个身高八尺的壮汉,为什么要求自家老祖保佑你绣花啊!

    大哥,你认真的吗?

    李恒仔细看了看壮汉兄面前的石像

    绣师......

    人身承万物,法针绣自身,

    这还真是,没毛病

    这国子监果真包罗万象,天下道脉,估计七成都能在国子监找到吧

    随着午时四刻的到来

    文思院中的学子逐渐增多

    当烈阳行进到苍穹正中之时,国子监各院教师纷纷到来

    手持拂尘,身穿阴阳道袍的中年道人,脚踏祥云,飘然若仙

    身穿祖衣的笑和尚,踩着金莲,缓缓而至

    清风阵阵,手握书卷的儒衫读书人,于半空中现身

    百千道剑光,勾勒出一位白衣剑客

    流光溢彩间,七星袍下的瘦小身影浮现众人眼前

    机关巨兽咆哮,自虎腹中,跳出三位壮汉......

    道,佛,儒,工,星,斗等诸院教师纷纷现身,

    最后来到的,是从天而降,气血如狼烟,身穿斑驳战甲的冷漠身影,

    一众少年哪里见过这场面,一个个激动的不能自己

    即便是家中有战将级别强者的世家子弟,也没几个见过如此多的强者一起人前显圣

    更别说还是如此花哨的出场方式

    就算是出身三教最顶尖道脉的清河,秦玉,慧觉等人也感到十分震撼

    平时清河等人见到的战将境强者,大多都是身化流光,毕竟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除了观赏,别无他用

    众多实力强悍的教师来到之后,一些负责引领考生的国子监各院学子,也陆续到来,聚集在本院教师身后

    等院中安静之后,佛院教师率先开口

    “佛门金刚寺,澜沧寺,菩提寺,灵音寺,普济庙,慈观庙等众沙弥,可随本座前往佛院考场。”

    “南无阿弥陀佛”

    一众小光头齐呼佛号,在佛院师兄的带领下,前往佛院所在的山峰

    “太极宫,玉清宫,万法宫,天师府,五斗府,灵飞观的诸位道友,随贫道来吧。”

    “福生无量天尊”

    道门的声音好似要比佛门的更大一些

    “秦兄,咱们儒院有什么口号吗?”

    “不知道,应该没有吧,难不成咱们要喊至圣先师?儒院应该不玩那一套吧?”

    “儒院诸考生,且随我来。”

    一道温和的嗓音压下场中的窃窃私语

    一大半的考生跟随者儒院的学子离开文思院

    李恒走在人群中

    啧,不愧是儒院,报考的人真多!

    被那儒院强者打出的玄光搜身之后,少年们走入竹林环绕的考场,打开各自的书箱,取出笔墨纸砚,

    每张桌上都有一册已经打开的竹简,密密麻麻的小字铺满了每一道竹签

    李恒大概看了一下题目

    数术(数学)三道,地理两道,历史两道,儒家经文释义,呃,翻译题,

    怎么还有填空题?

    看不起谁呢,就这么点经史子集,谁背不下来?

    哪个修行天才没点儿类似过目不忘的小天赋了

    邦国朝贡?

    哦,时政题......

    最后是,

    “君子”

    狗东西,作文题目就给两个字

    看完题目,李恒心里也大概有数了

    君子之道,基于德,存于心,

    应观天地之变,明日月之理

    可为史官笔,可为军中刀,

    如三月春风,如巍峨太岳

    不以贫贱鄙人,不为权贵折腰,天下非议而不改其志,万灵赞扬而不骄其心

    持身以正,行事以义……

    写完最后一篇小作文

    李恒甩了甩手腕

    吹了吹墨迹,将宣纸收拢好,看了看四周考生,有些已经放弃,草草交卷,还有些在奋笔疾书

    将墨迹彻底干透的宣纸交予考场之外负责评卷的儒院学子后,李恒静静站在原地,等待着答案

    许是细细看了片刻

    “唔,李恒是吧?不错,就是最后的文章遣词上缺些火候,后续需要努力,不过学脉经典掌握的倒是很好,去寻杂院的师兄领取学舍玉牌吧,此后便是我儒院学子了。”

    “多谢师兄。”

    “去吧。”

    “喏”

    少年走在去往杂院的小路之上,哼着不知名的歌谣

    “不就是个小小的考试,办他!毫无难度嘛,哈哈哈哈!”

    国子监,杂院

    每一年的国子监招生,都是杂院中人最忙碌的时候

    新进学子的学舍安排,学舍,学堂中丢失损坏物件的更换,监中一应物资的清点......

    都是杂院中人负责

    李恒在喧闹的杂院中领到了自己的学子玉牌,

    巴掌大的玉牌上闪烁着彩色的光芒,正面只有“李恒”二字,是杂院一位师兄现场刻上去的

    刀工还算不错,字体飘逸俊美,

    背面则是李恒此后数年将要居住的房舍,儒院,戊字,102号院

    夕阳的映照下,少年看着面前占地数亩的两进院落,感受着浓郁的灵气

    “唔,还不错,这灵气都快赶上山水秘境了。”

    进入学舍,随手打开一间屋子,日常穿的儒院青衫,节礼之时所需的礼服,乃至修行之时的练功服,都已经备好

    少年换上一套黑色练功服,准备坐在院中运转周天

    “水域灵珠对体魄的滋养效果已经有了些许降低,怕是再有个七八天,这件宝物也就失效了,这些天来,灵珠时刻温养,体魄确实增强不少,明日课业结束之后便服用山髓,半月之内,定要进阶通脉!

    现在倒是可以继续试着将气息融入体魄。”

    李恒正想着,一道人影推开院门

    “清河道长?你不去道院学舍,来这儿有事吗?”

    “李兄,国子监学舍是各院混住的。”清河摊了摊手

    “原来如此,那往后日子,还望道兄多多照顾。”

    “哪里,李兄要多照顾小道才是。”

    “牛鼻子!”

    李恒望向院外

    一个唇红齿白的小和尚,来回看了看玉牌和院落的序号

    慧觉白净的脸上忍不住浮现一抹狞笑

    “极乐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来!吃佛爷一掌!”

    清河闪身躲过慧觉的撩阴腿

    “慧觉,你还是这么无耻啊!”

    “别废话,看招!”

    李恒看着面前你来我往的小道士和小光头,有些无语,

    啥血海深仇啊,见面就打

    见两人都克制着没下重手,估计是忌惮彼此身后的势力以及国子监的规矩

    少年摇了摇头,这院子里是不能修行了

    “你们慢慢玩,我回去睡了!”

    慧觉见李恒回到屋内,低声吼道

    “清河,你来干什么?”

    “你又为何来此?”清河眉头一挑,反问道

    慧觉一掌将小道士逼退

    “现在不是跟你闹的时候,佛爷有正事儿!”

    “贫道来此,也是正事!”

    “道门真的要争?”

    “金刚寺能横插一脚,我太极宫如何不能出手?”

    未等慧觉反驳,

    清河眼神微动,手中掐了一个法诀

    小和尚眨眨眼,心领神会

    “衡泽山脉中的东西,别家我不管,一定要有金刚寺一份。”小和尚叹了一口气,似乎有些无奈

    “自然,我太极宫也不是不讲理,不会让金刚寺的师兄弟们白跑一趟,不过东西究竟在衡泽山脉何处,谁都不知道,你与其在这儿看着贫道,不如去盯着玉清宫的成鹤,玉清宫的手段你也知晓。”

    “如今已经领了玉牌,又不能更换,玉清宫那边会有人看着的,不劳你费心!”

    李恒趴在门后,听着院中两人的谈话

    心中冷哼一声

    我就说一个道门第一宫的嫡传,一个佛门第一寺的天才

    怎么可能这么巧混住在一个院子里

    看样子是佛道两门为了衡泽山脉中某件宝物起了争斗,

    衡泽山脉是国子监所有,也就是属于乾阳帝国,皇室统治帝国近万年,底蕴深不可测,也就只有太极宫,金刚寺这等在整个修行界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势力才有胆子从皇室嘴里抢食儿

    李恒想了想,如今的儒释道三教,最鼎盛的其实是儒门,毕竟这天下读书人何其多矣!

    佛道都出手了,儒院或者说国子监内部怕是也有人在盯着他们口中的“东西”

    少年坐回蒲团之上,管他呢,只要与我无关便可

    站在院中对峙的二人相顾无言

    过了一会,慧觉眼神示意对面的小道士

    清河侧耳听了听,点点头,取出一张符箓,挥手间,形成一道隔音的结界

    随后二人开始激烈的争吵

    只不过这一次,李恒并未发觉

    以气息温养体魄增长是一个细致活儿,极其耗费心神

    因此,大概明白清河,慧觉二人来此的原因之后,李恒便沉浸在修行中,不再理会其他琐事

    日升月落,时光犹如白驹过隙

    眨眼间便到了休沐之日

    李恒三人在这小院中已经共同住了近半月

    期间小道士跟小光头打了七次架,杂院的师兄们来换了七次桌椅等家具

    别的倒也没什么

    反正太极宫跟金刚寺家大业大,这两个家伙就算把儒院给拆了,两家也赔得起

    李恒走出小院,没有理会在院中进行谁先眨眼谁输的两个无聊少年,径直往衡泽山脉另外一半没有被国子监纳入版图的众多山峰而去

    进阶通脉不能再等了,山髓的药力已经完全吸收,灵珠对体魄的温养也逐渐消失

    这不是灵珠力量耗尽,而是李恒自身的体魄极限便在此处,

    每个人的体魄都有容纳的极限,体现在修行上,便是天资潜力

    既然是极限,便没有那么容易打破

    李恒心中也没有什么一定要突破极限的念头

    到了自身境界所能抵达的上限,没必要强求什么,该进阶就进阶

    已经在炼体境用上了通脉境的异宝了,可以了

    “这衡泽山脉咋连个山洞都没有呢,算了,再找找,不行自己挖一个吧。”

    少年悠闲的欣赏着山景,手中挥舞着儒院配发的长剑,用以开路

    “这个树洞看着还行,就这了”

    山洞没有,找个树洞也行,省的动手了

    李恒盘膝而坐

    双眼微闭,体内老祖宗亲自传授的“品仙决”缓缓运转,丹田之内的庞大气息随着功法运转逐渐在身躯中游走

    想要进阶通脉,成为战兵,首要的便是开辟上丹田,也被称为“紫府”

    唯有建成紫府神宫,才可将气息进阶为灵气,

    而通脉一境的修行便是以灵气冲击大穴,挖掘自身潜力,

    此境便是求一个灵力奔涌如江河,

    穴为山,脉为河,吞阴阳,纳五行,炼天地之机,为修士所用

    修行间更是有极小可能开启人体密藏,得诸般妙法,

    且通脉境中并没有严谨的冲穴顺序,每家修行之法侧重不同,顺序自然也不相同,

    因此通脉九品,只按照修士冲破穴位的多少计算

    十二穴为一品,依次递增,总计九品一百零八道穴位

    但是有些修士并不能完美修出一百零八道穴位,有些能够开启自身大半穴位,便已是极限,

    并且许多修士潜力不够,经脉如林间小溪,能够容纳之灵气有限,穴位如土丘一般,破境带来的增益,也是寥寥无几

    而天赋异禀之修士,自身经脉如大江大河,穴位若高山,

    愈往后修行,相较于寻常修士,优势愈大

    更有资质极好,非人一般的天才,在通脉境便可发掘出足以支撑自身使用至战将之境的妙法

    之前那山域大妖虎烈所显现出的斑斓猛虎法相,可以看做是妖族的妙法,

    妖族与人族不同,凡冲破玄关的大妖,皆可修成本体法相,但妖族受血脉限制极多,绝大部分能修行至战兵便是极限,能够冲破玄关,化为人型的终究是少数

    而人族修士若是在通脉境界未能修出妙法,与进阶无碍,一百零八道穴位圆满,便可冲击玄关

    只是战力以及各种神通秘术,比不上修出妙法的修士

    而在妙法之上,还有传说中的

    “天通道决”

    这一词,乃是说,若是通脉境修出此等妙法,便是通天大道已在眼前,莫说战将境,山巅止境亦是有望

    被称为真正的大道之胚!

    回想着进阶的种种关窍

    少年驱使着体内庞大的气息向着紫府冲去

    浩浩荡荡的气息沿着经脉撞击那处不可知之地

    刹那间,碰撞出万道光华!

    李恒感到眉心一阵炽热

    连忙收紧心神,尝试进行内观

    唯有成功开辟紫府的修士,才能进行灵识内观

    用灵识把握每一次的修行细节,尽可能的做到完美

    在李恒眼中,如今的紫府确实开辟出来了,

    只不过,好像有点不太一样

    “两位老祖宗说过,通脉修士紫府初开,大部分空间都是一片混沌,在内观的灵识眼中,方圆不过一里之地,所谓神宫也不过两三间摇摇欲坠的丈余高宫殿,需要修士不停的吐纳天地灵气,冲刷,修缮,才能慢慢扩建紫府神宫。”

    李恒的灵识看着面前宽阔的广场,用力踩了踩白玉地砖,

    很好,

    震得脚疼

    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高达百丈,左右两侧绵延不绝的磅礴宫殿

    呵,两三间宫殿,摇摇欲坠?

    老祖宗亲自布下大阵的侯府怕是都没有身后那些宫殿结实!

    所以,我真的是个天才?

    退出内观的李恒,笑的脸都僵了才回过神来

    咳咳,自己不过比别的修士资质好那么一点点,潜力大了一点点,不能骄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