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日月笑昆仑 » 第三十三章 荒漠辽东

第三十三章 荒漠辽东

    阳正天身体趴附在马背上,不知道马跑了多久,自己的头脑是混沌的。

    不知道他们己经走过了多少里路,只知道他们从早晨跑到了过午,午后的阳光照在苍茫的大地上,雪光晃得人睁不开眼。

    阳正天双手搂着马脖子,马鬃拨打着的他的脸,零乱的马鬃不时钻进他的鼻孔里,使他的心神一阵一阵的清醒。

    耳边是呼呼的风声,嗒嗒的马蹄声,夹杂着马粗生的喘息声。

    马累了,阳正天也累了,想必牛弹琴也累了。

    阳正天饿了,牛弹琴也饿了,想必马也饿了。

    但阳正天醒转过来,看着荒凉的原野,瞅了瞅旁边跟着的牛弹琴,尽力吸了一口气,虚弱地问道。

    “能不能看到,大祚荣……他们?”

    “没有,这里连个人影也没有,没想到……辽东这么荒凉!”牛弹琴抱怨道,他也是跑得满头大汗,,气喘不已。

    阳正天此时,又渴又饿,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他知道牛弹琴也是!

    饿……

    很饿……

    非常饿……

    他渴望眼前出现一个村庄,那怕一户人家也行,就算是看见一个人也好,可是这一切都是奢想。

    大地苍茫,放眼千里,渺无人烟,连只鸟也不见。

    一个当代人很想像,富饶的辽东,在唐代的大东北,是这么的荒凉,尽管在贞观盛世。

    我们所了解的贞观盛世,是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应该是商贾云集,人声鼎沸,牛羊成群,沃野千里。

    可这里完全超出了想象,超出想象的荒凉。阳正天不由得埋怨太宗李世民是怎么治理天下,难道是粉饰太平的昏君。

    要这样想真是冤枉李世民了,他真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治世明君!

    唐太宗李世民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方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

    并大力平定外患,使隋朝遗族朔方夏州归附,命李靖灭亡东突厥,平定回鹘,和亲XZ,亲征高句丽。

    太宗李世民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可是独独辽东,还是如此荒凉。,这里不但发展缓慢,而且战乱不断,所以才导致如此的荒凉。

    辽东地区一直是个多民族生活的地方,且不说有靺鞨十六部,契丹十二盟,此地还生活着夫余,忽吉等十余个民族,各族之间相互征伐。

    而且大多数民族都几乎是从原始社会过渡而来,靠狩猎渔猎为生,简单的驯化野猪为生,连简单的耕种也不会。

    当然对当地破坏最大的,当数前朝隋炀帝时的三征高丽。

    为了炫耀武力,隋炀帝曾下诏十二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丁,必须入伍服兵役。

    以致一些男丁为了逃避兵役和赋税,纷纷打断自己的手足来躲避出征与徭役。

    隋炀帝对高句丽发动连续三年的征战,使隋朝数十万军人丧生,还有大量民夫死亡,巨额物资损失。

    过度征敛不但破坏了隋朝的经济,更使辽东大地一片凋敝,人口稀少。

    虽然现在处在贞观盛世,但在唐贞观十六年(642年)十一月,高句丽大臣渊盖苏文杀其王高建武,立高建武侄子高藏为王,自称莫离支,专制国政。

    莫离支是高句丽后期出现的一种新官职,莫离支是自设的一种取代大对卢的新的最高官职。

    大对卢相当于宰相,莫离支的职能其实已超出宰相的性质,而且具备专制权臣为篡夺王位而自设的临时性特殊官职。

    是年,百济攻占新罗40余城,复与高句丽连兵,谋绝新罗入唐之陆路通道。

    贞观十七年(643年)九月,新罗向唐太宗求援,唐于次年(644年)正月遣使至平壤劝盖苏文罢兵,遭拒绝。

    唐贞观十八年(644年)七月至次年九月,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带兵教训不服王化的高句丽盖苏文,辽东各族不得不选边站,相互攻伐。

    太宗御驾亲征,在征伐高句丽之战中,斩敌数十万众,高句丽举国大骇,后黄城、银城都自拔遁去,数百里无复人烟。

    唐太宗李世民因“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胜利班师回朝。

    在班师回中原之时,太宗李世民又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原者七万人。

    所以辽东荒凉不是没有道理的,在阳正天和牛弹琴走了大半天还是看不到人烟当属正常现象。

    饿得实在难耐,阳正天四肢无力,搂着马脖子的手渐渐无力垂下,他一下子从马上摔了下来。

    牛弹琴急忙把他抚起来,焦急问道:“师傅,你怎么了,是毒性发作了吗?这可如何是好啊这?”

    阳正天缓缓说道:“我倒没感觉到是毒性发作,只是失去了丹曦真气,浑身没有力气。”

    “师傅是饿了吗?我想法弄点吃的去!”

    牛弹琴说完这句话也感到后悔,在这千里无人烟的地方,去哪儿去弄得吃啊。

    “给我……弄个雪团吧!”

    阳正天眼都快睁不开了,有气无力地说,手指动了动,胳膊却怎么也抬不起来。

    牛弹琴武功深厚,他可与武林盟主路拾遗相差无几,但此时也是体力难支,颓废在坐在雪地上,从身边抓起一把雪,在手里握了握,递给阳正天。

    阳正天把雪团接在手里,勉强放到嘴边,把雪团放进嘴里,他看了看牛弹琴,见他正大把把地抓起积雪往嘴里填。

    “你骑马走吧,不用管我了,不然,说不定咱俩都得死在这里!”

    想到死,说实话,阳正天从来没有恐惧过,无论是在福禄岛还是鬼王岛,当然还有雪狼谷,此时,他才真正感到死亡真的就在眼前。

    这都是因为他感到自己失去了丹曦真气,自己几乎就是一个废人,什么灭门之仇,什么江湖大侠,他一件事也做不了。

    与其窝囊地活着,不如洒脱地死,阳正天此时心灰意冷,万念俱灰。

    “你去吧,骑马去吧,饿了不得己就把马杀了吃,也要活着,活着离开这里,替我救出公主。”

    说完,阳正天闭目躺在雪地上,一动也不动。

    “师傅,你说这什么话,要死咱俩也要死一块!咱歇歇再走,实在不行,咱把马杀了作干粮。”

    牛弹琴说完,马上运气,就要一掌把马击毙。

    “不可,你得听师傅的话,不然就是欺师灭祖!再不然,我立马死给你看!”

    阳正天挣扎着,从怀里掏出在雪狼谷得到的那把匕首,放在脖子上。

    “听师傅的话,活着出去,尽量救回公主,千万别再来辽东了!”

    牛弹琴慌忙跪伏在地,一时痛苦流涕,喃喃说道:“师傅,我怎么能扔下你,独自逃生呢?”

    “我不配做你的师傅,咱俩分别之后,再无师徒名分,何况我并没有教你任何武功,我现在就是一个废人。”

    阳正天黯然说道。

    “大丈夫无信不立,我说过的话怎么能不算!说什么我们得一起走!”

    阳正天把匕首割破自己的脖子,渗出滴滴鲜血,厉声喝到:“牛弹琴,师傅命令你速速骑马离开,替师傅找回公主!快点上马!快!”

    牛弹琴无奈,跪下磕了三个相投,含泪上马,打马而去。

    走出很远,他又回转身来,阳正天见他回来,有把匕首放入脖颈,牛弹琴无奈说道:“师傅保重!”

    看着牛弹琴绝尘而去,阳正天脸色露出苦涩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