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步步生莲 » 第181章 风流

第181章 风流

    两个人闪电般分开,杨浩只觉方才那一刹只是弹指间的事,又似千万年般恒远,一时晕陶陶的忘了身在人间。

    杨浩感觉如此,折子渝更加不堪。

    眼见杨浩痴痴地看着她,她也不知这时该嗔该怨,只得垂下头去,一颗心嗵嗵地跳的厉害。杨浩本来也有些发呆,待见她杏眼含烟,脸染桃花,垂首俯卧,讷讷难言。

    这一遭儿可是真正的吻了,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杨……浩……哥哥……

    那一声浩哥哥,依稀曾经听过了的。霍地,脑海中一道闪电唤醒了他的神智,浩哥哥……那清脆的、甜甜的声音在耳畔回响,杨浩忽然一阵心酸,他痴痴地看着折子渝月下那张娇美的容颜,透过了她,仿佛看到了另一张俊俏可爱的面孔,那个女孩儿爱他、敬他、想他、念他,自将身心托附于他,从不曾有一刻离弃了他……

    眼看着折子渝稍显凌乱的秀发,他仿佛看到了那个女孩被人丢了一身垃圾,却竭力地整理着衣裳,让自己显得不是那么狼狈,她带着最甜美最幸福的微笑,把那枚三文钱的钗子缓缓插入青丝……

    不知不觉间,杨浩已泪流满面,折子渝看在眼里,忽然感到一阵剜心的痛楚,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心痛,但是杨浩的痛苦,在这一刻她已感同身受。

    杨浩瘫开双手,仰望着一天星辰,慢慢闭上了眼睛。

    范思棋隐约听到一点动静,警惕地低声问道:谁?

    他侧耳听听,除了风吹野草的婆娑声,什么都听不见,这才放心地直起腰来,继续念道: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

    知府大人,府州送粮送军械的车队已经走了。

    知道了。杨浩头也不抬,继续埋头清理着文案。壁宿说完了见他没什么反应,便向叶大少递了个眼色,两人悄悄退开几步。

    我说,看这模样,知府大人未必对那姑娘有意啊,一点留恋之意都没有……

    那就好。叶大少眉飞色舞:知府不与我争,余者莫能与我争。嘿嘿,这折姑娘我是越看越顺眼,我决定了,回头就去府谷寻访她的下落,上门求亲。

    就你?我切……

    你切个屁。本大少怎么了,本少爷有银子。我用银子砸,不信砸不开她家的大门,我用金条撬,不怕撬不开我老丈人的嘴……

    哟哟哟,越说越来劲。我告诉你,别跟我争,我跟杨浩可是患难之交。他做了官,我一定也弄个官做。你敢跟我抢娘子?善了个哉的。

    壁宿,过来!杨浩摞下毛笔,直起腰来,向他喊道。

    壁宿向叶大少做了个得意的表情,赶紧跑了过去。

    壁宿,你去把杨晋城他们找来,我有话说。

    好勒。壁宿痛快地答应一声,飞快地跑出去了。

    这是当初审问小野可儿和谌沫儿的那间房子,如今临时充做了知府衙门。

    木老,你来了。外边匆匆走进几人,杨浩脸上露出笑容,快步迎上前去。双方仿佛只是普通朋友般,李光岑拱拱手道:知府大人相召,草民岂敢不来,不知府尊召草民来,有何吩咐?

    杨浩正容道:官家授我特权,可举贤任能,提拔官员。我刚刚写好奏表,上奏朝廷,请旨封官。木老德高望重,武艺高强,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本府想请木老出山,担任芦岭州团练副使之职,木恩为指挥使,木老手下诸家将仆从,俱有一身过人的武艺,便都委任为都头,各领一都人马,训练一支骁勇善战的民团出来。还望木老应允。

    李光岑目光一闪,眸中露出一丝笑意:府尊如此高看,老朽敢不从命?

    甚好,如此就请诸位去军中向赤军主报道,程判官正在登记户藉,划分乡里。其中民壮鳞选出来后,会到赤军主营中报道,具体事宜,你等可先听从赤军主吩咐。

    老朽……啊不,下官遵命。李光岑与杨浩相视一笑,带着木恩等人转身走了出去。

    叶公子。

    叶之璇正在一旁看着热闹,杨浩又把他唤到面前,和颜悦色地道:叶公子,你也看到了,这芦岭州百业俱无,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我觉得,这是你叶家车行向西延伸的一个好机会啊。我想,请贵号在府谷、芦岭州各设一家分号,与广原分号连接起来,以后,我芦岭州需要有大批物资运往中原,也需要从中原购买大批物资回来,这件生意,采买方面有一些物资也可以委托叶家车行去做,其中商机不言而喻,我相信以令尊和你的眼光,应该看得出其中利益。这也算是本府对你们慨然义助难民的一个回报吧,不知你意下如何?

    叶之璇大喜,忙道:好哇,我马上写信给家父,把分号开到这里边。到时本少……啊不,到时小民就坐镇府谷,承接广原与芦岭州的生意。

    如此甚好。杨浩微微一笑,又道:公子杂学丰富,善于养鸟,你看,从这里往府谷,路途也嫌遥远。我还想委托叶大少帮着训练信鸽,这样在一些固定地点设立接收讯息的鸟舍,委派专人接收传递消息,千里关山,一朝便至。这样的本领,我只有找叶公子你了。

    叶之璇这养鸟、训鸟之术一向被乃父骂成不务正业、雕虫小技,在杨浩口中却这样大受重视,不禁喜出望外,连声道:成成成,不过……自古以来,以鸽子传讯最怕遇见飞鹰,这西北地区又多鹰,用鸽子实不牢靠,啊!不如用鹰如何?比鸽子更快,更加安全,只是鹰飞不如鸽子及远,但是既是分段设立接收地点,那就无所谓了。

    杨浩大喜:成啊,这些事本官一窍不能,你尽可自作主张,放手去做。他微微一笑道:官家许本府授官之权。这些官么,如今可都空置着呢,如果你做事得力,本官便送你个官儿做又何妨?

    当……当真?叶之璇先是一呆,随即大喜若狂,声音都发起颤来:奶奶的,谁说本大少百无一用啊,玩鸟都能玩成官儿,古往今来本大少也是第一人啦。

    待得了杨浩肯定的答复,叶之璇二话不说,抬腿便冲了出去,一溜烟赶到岭下,找到叶家车行的伙计,二话不说便直奔府谷去了。老叶家八辈子没出过当官的,以前有钱也不成,见了人总得低声下气的,现在你再看看。

    叶之璇趴在车子里咬牙切齿地狞笑:老爹,你总说儿子没出息,这回本少爷就让你瞧瞧,你儿子比他老子可要出息多啦。

    打发了叶之璇离去,一群在户藉登记时被确认原是商贾的人又赶进来,杨浩请他们落坐,很客气地说明了自己用意,又道:你们原本有的是做大生意的,有的是做小生意的。不管做什么生意的,在这里你们都可以大展拳脚,芦岭州刚刚成立,所需之物,皆需外来。将来也有大量物资需要运出,具体需要些什么,我想不需本官指点,你们应该比本官更了解。

    有的商贾疑虑重重地道:府尊大人,我们离开北汉时,的确把金银细软都带了出来,用作本钱经商,正是我们的本份。只是……小民有一事不明,心中实在忐忑啊。大人,咱们这芦岭州刚刚设州置府,不管务农、做工、种地、狩猎、打渔、放牧,要想产生自用之外的剩余物品,最快也得两三年时光吧。我们有什么可以拿去卖的?购进了物资,又有什么人有钱去买的?

    杨浩笑道:这个,你们不必担心,咱们自己不产物品,难道不能低价买入,高价卖出吗?这一行当,诸位当比本府了解的多。

    他徐徐扫视一圈,见商贾们大多有些疑虑,便道:诸位,前几日党项人来我谷中劫掠,被我官兵打败,这事诸位都知道吧?

    见众商贾点头,杨浩笑道:以后,但凡插着咱芦岭州旗帜的商车,你们就不必担心党项人来抢劫。往西,是党项七氏的地盘,本官已请了与他们熟稔的人从中斡旋,今后,党项七氏所产牛羊、马匹、草药、各种筋、胶、牛角、兽骨等物资,可以由我芦岭州的商贾来收购,然后销往中原。再从中原购买米粮、成药、铁锅、布匹、茶叶等物卖给他们。这样一来他们成了咱们的主顾,正儿八经做生意赚的钱比纵骑抢劫要多的多,他们还会对咱们不利么?你们还怕没得钱赚么?

    众商贾听了又惊又喜,商人本来多疑,但是杨浩如今是什么身份?那是朝廷命官、芦岭州知府。一个朝廷大员会信口开河?这在他们是一件根本不可想像的事,所以在旁人来说需要用许多手段来说服、来使他们相信的事,在杨浩来说却只是一句话的事。

    杨浩一番话,让这些正在发愁来日生活会很难过的商贾们看到了无限光明,他们兴冲冲地议论着,许久之后才纷纷起身向杨浩告辞。早一步下手,就早一点抢到先机,他们已准备赶回去招聘伙计大干一场了。

    壁宿早把杨晋城等人找了来,这些衙差们还知道守规矩,杨浩在房中与这些商贾聊天,他们便在外面静静等候,直到这些商贾们喜气洋洋离开,杨晋城才带了几个捕快头儿进来见礼。

    杨浩连忙拦住,笑道:晋城兄……

    杨晋城脸色一变,连忙摆手道:不敢当,不敢当。府尊老爷有什么话尽管吩咐,杨晋城实不敢当府尊老爷如此称呼。

    杨浩笑道:你我本是故交,有什么当不得的。

    杨晋城苦笑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大人如今是一府之尊,这上下尊卑还是要讲的。

    杨浩摇摇头,只得说道:杨都头,你们都是广原府的巡捕衙役,被本府借来运送这数万百姓。如今北汉移民已在这里扎下根来,照理说,本府应该马上放你们回去。你们在广原有家有业,离开这么久,家里一定想念的很。不过本府如今正是用人之计啊,本府想请你们再留一段时间……

    杨晋城等人听了都面露难色,杨浩看在眼里,不动声色,继续说道:本地官府刚刚成立,三班衙役一个也无,地方上的人没有个熟悉衙门事务的人打理可不成。所以,本府想请杨都头暂任观察推官一职,这几位都头、捕头,分任左司理参军、右司理参军、司户参军、司法参军,协助本府管理百姓。

    杨晋城等人听了身子齐齐一振,杨浩故作不见,又道:为期么……就以半年为限好了。半年之后,诸位如有仍想回广原的,本府送上丰富程仪,如果愿意留下,就由暂任转为正式,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杨浩还没说完,他们已经把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一般了,这还有不答应的?在广原,他们这辈子已经升到头了,左右就是一个吏,如今是什么?是官!再熬一百年,也根本不可能落到他们头上的官帽现在正向他们招手,白痴才不答应。若是不答应,回家一说,他们娘子都能用擀面杖把他们打将出去,芦岭州初设怎么了,他们拿的是朝廷的俸禄,旱涝保收,还怕没有饭吃?大不了把老婆孩儿都接过来,若放过了这机会,还不后悔一辈子。

    一旁壁宿见了可就有点着急:眼看着杨晋城他们都一步登天了,我可怎么办啊?等到杨晋城他们千恩万谢地出去,壁宿终于忍不住了,涎着脸笑道:杨……府台大人,他们都有官儿做,那我呢?

    杨浩笑道:你么,我还真没想好你适合做些什么。

    壁宿一听顿时垮下脸来,杨浩忍俊不禁道:这样城府如何做官,总要喜怒不形于色才好。你先去一趟穆柯寨,把这里情形说明一下,我原想要待穆羽长大一些再让他到我身边做事,如今身边实在无人可用,你且问问穆老寨主意思,如果愿意,就让小羽现在过来,如果穆家能来更多的人,那我更是欢迎不胜。至于你么,呵呵……等你回来再说,一定有个合适的位置给你做。

    壁宿这才欢喜起来,忙不迭地应声去了。

    杨浩把这些人都打发出去,一屁股坐回椅上,捏着眉心喘了口气儿,想着党项七氏晋谒总盟主李光岑之期已然近了,他盘算着届时自己如何与这些草原上的枭雄见面。一边想着,一边提起茶壶,就着壶嘴儿想润润喉咙,谁知那茶壶整个儿都竖了起来,却连一滴水也没有淌出来。

    杨浩纳罕不已,记得这壶茶沏上来之后他压根就没顾上喝呀,难道是让壁宿那小子都喝光了?可这重量不对呀……掀开盖儿一看,茶水满满的,提壶再倒,还是一滴水也不出来。杨浩奇怪地举起壶来看向壶嘴:莫非被茶叶堵住了?那也不应该一滴都淌不出来呀……

    不想他这举壶一看,茶水忽地倾泻而出,淋了他一脸。幸好那茶水搁久了已经变成温热,杨浩赶紧摞下茶壶,把脸擦干净了盯着那只茶壶发呆。

    太邪门了……杨浩左右看看,心里有点发毛。

    他忽地想起昨晚与折子渝悄悄溜回树下时那奇怪的一幕。因为刚刚的倾情一吻,两人之间的关系突飞猛进,但是感情增温的速度太快,一向落落大方的折子渝却有些不适应了,她羞人答答地低着头,拧着自己的手指头,站在那儿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杨浩牵起姑娘柔软嫩滑的小手,心里又酸又甜,明知道人家姑娘想听什么,偏偏也是说不出口。迟疑半晌,他才低声道:明日一早,你就要回府谷了,早些……早些回去歇息了吧。

    嗯……折子渝轻轻仰起脸来,幽幽地瞟他一眼,低声道:我……我在府谷等你。ap..

    好,此间事了,我就去府谷。

    杨浩说着,张开了双臂,折子渝忸怩了一下,还是忘情地扑进了他的怀抱,柔声道:浩哥哥,不管以前有多少苦,以后……我会陪着你。不要太伤心,你的亲人,也不会希望你一直沉缅于过去。

    我知道,给我点时间,我会慢慢适应……杨浩嗅着她发丝间的香气。

    折子渝先是一愣,像只中了箭的兔子,转身便跑,待跑出七八步远,才停住身子,头也不敢回,低低说道:明日,你不必来送我。

    怎么?杨浩呆呆地问,只道自己方才举止唐突,姑娘脸嫩,已经动怒。折子渝怎好说一见了他,就舍不得再走。她羞窘地跺了跺脚,嗔道:人家说不用就不用,偏要问那么多。说完了又怕真的吓着了他,飞快地瞟他一眼,又低低跟上一句:我……在府谷……等你……

    望着姑娘背影,方才如洪水般突然涌起的情欲一下子又消失的干干净净,杨浩还从来不曾经历过这样情况,一时莫名其妙。

    隐约里,仿佛听到一声叹息,再细听,却只有风吹树木的沙沙声。当时他只道自己一时色迷心窍,才弄出这么孟浪的事来,所以也没有多想。可是现在看到这古怪的茶壶,杨浩心里开始有点发毛:这山上……不是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吧?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茶壶,揭开盖儿看看,又举在手里瞧瞧,轻轻弹弹听了听声,就跟鉴定古董似的,却没发现什么异常。

    正诧异间,他忽然感觉身后站的有人,猛一回头,就见四个白胡子老头儿直挺挺地站在后面,正笑眯眯地看着他,杨浩惊得一跳而起,手里的茶壶跌到地上,啪地一声跌得粉碎。

    哎呀呀,府台大人受惊了,府台大人受惊了。老朽知罪,老朽知罪,不知……摔坏的这件是哪一朝的古董。四个老头儿大惊,齐齐打躬作揖,杨浩心里发毛,指着他们变色道:你们……你们是甚么人?

    四个老者连忙自我介绍道:府台大人,老朽林朋羽,这位是秦江,那两位是卢雨轩、席初云,我等……俱是被乡民们推选出来的乡长里正,刚刚上任,因无直属上官,所以有一件事,特来请示府台大人。门口没有衙役站班,老朽们冒失了,稀里糊涂就闯了进来,因见大人正端详一件古物,所以本不想惊动,没想到反害得府台大人失手打碎了宝器。

    杨浩听说这四个白胡子老头都是刚刚民选出来的里正乡官,并非什么阴曹的小鬼,这才放下心来,苦笑道:摔碎的只是普通的茶壶,谈不上什么珍贵。啊,四位老人家快快请坐,不知道你们来见本官,到底有什么事啊。

    杨浩说着,忙请四人坐下,自己也拉过一把椅子,与四位老者揖让一番,见他们不肯先行就坐,只好自己先坐下去。不想那椅子明明放在身边,谁知竟然料错,这一下直接坐到了地上。

    卟嗵!一声,杨浩结结实实摔到地上,痛得呲牙咧嘴。四个老者眼见知府大人如此狼狈,连忙忍笑上前将他扶起,杨浩心中怪异的感觉更强烈了,他觉得就像有一个隐形人正在身边捉弄他,让他当众出丑似的。可是当着四个老者他又不好把这种乱力乱神的稀奇事儿说出来,只好强笑道:没什么,没什么,四位老丈请坐,请坐。

    杨浩说着抓紧了椅背,小心翼翼地蹭到了椅子上。

    四个老头就坐,林朋羽便道:府台大人,如今芦岭州新设,许多孩子需要读书,却没有一个地方就读、没有一个师长授业。学业一旦荒废,贻误的可是一生。老朽以为,旁的迟一些都没有关系,唯独这学业是一刻荒废不得。如今芦岭州当首先成立学府,让孩童们有个读书的所在,这是头等大事啊。

    唔,有理,有理,老丈所言大有道理……杨浩一面东张西望,看看有无什么暗器又来偷袭,一面随口敷衍道。

    嗯,对了。

    杨浩忽地想起一件事来,他敲敲脑袋,思索道:四位老丈都是读书人出身,我这里有一首诗,叫什么来着,唔……对了,说的是什么……即见君子,不我遐弃。鲂鱼赪尾,王室如爔……几位老丈可曾听过?

    一听知府大人要跟他们舞文弄墨,四个老者都来了精神。说起来,在选拔乡官里正这些基层小吏时,程德玄还真没搞鬼,选出来的不是有威望的大户人家,就是饱读诗书的宿儒,这四个老者正是北汉国里小有名气的读书人,平素常以风流名士自诩,真才实学也确是有的。

    初见杨浩时,人家是官,几个老家伙不免也要装装样子,如今一见杨知府拿出这么一首风流情诗出来考较他们,便知碰上了同道中人,四老者不禁坐直了身子,把衣摆一甩,齐刷刷把右腿往左腿上一架,捻须微笑起来。

    杨浩一看,心中纳罕:什么情况?我这一问,四个老家伙头摇尾巴晃的这是干嘛呢?

    就见林朋羽捻须微笑道:府台大人所吟,可是……‘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即见君子,不我遐弃。鲂鱼赪尾,王室如爔。虽则如爔,父母孔迩……’

    杨浩眼睛一亮,击掌道:不错不错,正是这首诗,老丈何以教我?

    林朋羽呵呵笑道:想不到知府大人也是我道中人,啊……本来就是么,知府大人年轻有为,满腹学识,自是风流中人。可惜此处没有酒肆茶楼,歌舞助兴,不然……我等老朽,与大人把酒言欢,品诗吟句,何其快哉?

    杨浩见他说了半天,还是没解说那词意思,不禁微蹙眉头,另一老者席初云见状忙解说道:府台大人,这首雅词,录自《诗经》,意思是说……

    杨浩听他从头到尾解说了一遍,不由为之一窒,眼见席初云说的眉飞色舞,心中暗道:这个老不正经的……

    他却不知唐宋五代名士,与后世程朱理学盛行之后的名士不同,这时节的才子向来以风流为文雅之事。如今的读书人活泛的很,可不比后世的白胡子学者,多少总要在人前装装正经样子。在他们看来,男人么,谈论女人、谈论风流,那是再正经不过的事了。

    林朋羽被老友抢了先,只好进一步卖弄,摇头摆尾道:呵呵,此诗大雅,含蓄,含蓄得紧呐。哈哈哈……。

    四个老者齐齐抚掌大笑:妙不可言,妙不可言矣……

    杨浩无言地看着这四个眉飞色舞的老家伙:真真的老不正经矣……

    眼见四人都快笑抽了,杨浩才咳嗽一声,一本正经地道:唔……,四位老丈真是……真是学识渊博,本府领教了,佩服、实在佩服啊。

    四老者齐齐拱手微笑:岂敢岂敢,大人夸奖。

    杨浩拿这四个拿肉麻当有趣的白胡子老头没办法,只好哭笑不得地道:好了,本府已经知道了。这便叫人在已经开辟好的房舍中择几间大的,四位老丈可似举荐一些贤人,以四位老丈学识,如果愿意抽暇去教授学生,本府也十分欢迎。对了,有一个叫范思棋的举人,可以请来担任学院博士,劳烦几位里正回去找到他,告知一声。说着他想端茶送客,这才想起茶壶都打碎了。

    四个老头倒也识趣,一见他动作连忙答应下来,一边恭维杨浩重文重学,一边起身告辞。杨浩把四人送出门去,微笑道:四位老丈,如今你们已是地方上的乡官里正。本府的署衙刚刚建立,正是用人之际,你们家中有什么子侄,又或在乡里发现各方面的人才,都不妨及时来向本官荐举,只要确有真才实学,本府不拘一格,尽皆录用。记住了,是各方面的人才,不一定要拘泥于读书一途。

    四个老者见府大人这般赏识,还允了他们自荐子侄,不禁喜出望外,连连拱揖道谢。待四个老者告辞下山去了,杨浩耸耸肩膀,学着他们的样子转过身去,摇头摆尾地吟道:此诗大雅……

    他学着四个老头说话,刚刚走到门口,那门吱呀一声,忽然无风自动,咣当一声就关上了,杨浩张口结舌,瞪大两只眼睛看着,正要伸手触门,那门吱呀一声又自己打开了,房间里空荡荡的,却根本没有半个人影。

    杨浩的汗毛刷地一下就竖了起来,他倒退两步,大声喝道:是谁,出来!

    只听半空中一个袅袅细细的声音道: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你是谁?杨浩色厉内茬地喝问。

    嘿嘿,我么……真想见见我么?

    杨浩四下看看,这窑洞是贴山壁挖掘的,四下哪里能藏得住人,他头发梢儿都竖起来了,一转身便飞跑出去。

    林朋羽四个老头一边下山,一边品评着这位知府大人如何平易近人、如何臭味相同。秦江笑道:这位知府大人丝毫没有架子,又是我道中人,待这芦岭州建好,你我可约知府大人出来,一同饮酒下棋,品诗吟对。在汉国这些年,你我始终没有出头之日,如今年纪大了,也不用想入仕做官的事了,巴结好知府大人,把咱们的子侄安排个妥当的去处也就是了。

    秦江正说着,就听后面遥遥有人喊:四位老丈,四位老丈……

    四人回头一看,就见知府大人提着袍裾飞奔而来,两只帽翅摇晃着直砸肩膀,林朋羽一见感动莫名,唏嘘道:古人求贤若渴,倒屐相迎。府台大人敬老,拔腿狂追。噫……不知府台大人又有什么吩咐?

    杨浩奔到他们面前,气喘吁吁地道:四位老丈,乡民百姓之间,可有会降妖的道士?

    四个老头一呆,不禁面面相觑,杨浩见状,又补充道:会念经的和尚也成……

    (九千字三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