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贞观传说 » 第四章 没有关二爷的结拜

第四章 没有关二爷的结拜

    “俺觉得你这个兄弟端的是不错,合俺胃口!”

    程处默像是看桌子上菜肴一般,突然一把将长孙冲拉过来,又将袁淼拉起身来。

    “今日,咱们三个便在此结拜为异姓兄弟……不求……”

    程处默话说一半便听,看向一旁一脸惊异的长孙冲,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他奶奶的……你好像比俺大几日……这回当不了大哥了。”程处默想到此处,一脸的不爽:“算了,谁让我就是看中了袁淼。你当大哥,袁淼最小就是三弟!”

    “程兄万万不可如此!”袁淼也没有想到程处默会来这么一出。

    要是让程咬金知道,自己占了他家儿子便宜,指不定三板斧就劈过来了!

    长孙冲也没有想到,平时就容易脑抽的程处默会突然这样。本想该怎么拒绝掉,欣赏袁淼是一回事,让自己和其结拜又是另一回事了。

    但程处默却也说了,结拜的大哥是自己了。再不给情面,后来和程家却也是不好说了。

    这个时候,天策府几家人不能乱!

    于是闭口不言,只希望袁淼能够坚持,不要答应。

    “你小子不要多说,俺没你敢拼,但这会儿揍趴你,还是小菜一碟!”

    程处默看向袁淼,面露狠色。

    大有一副,你敢拒绝,不用等我爹来,现在我就劈了你。

    “二哥的话,小弟是听的!”

    继续露出一幅灿烂的笑容。袁淼也不知道是谁说的,笑容是最好的沟通方式,这句话太对了。

    要多笑!

    等以后到了长安,更要多笑!

    见到谁,首先就是笑起来!其他的,后面再说!

    长孙冲心稍稍一沉,知道今天这个结拜算是躲不过了。

    看看一旁正因为袁淼最终答应下来,而面露喜色,得意大笑的程处默。又看看站在程处默边上,带着一脸纯良笑容的袁淼。

    不由又是一阵抽抽。

    按照程处默的德行,只要回到长安城,自己三人结拜的事情绝对会让所有人知道。

    又看看纯良表现的袁淼,只是不知道,这个家伙究竟会在未来爬到什么位置上。

    看着面前空空如也。

    只有不远处,几个晒着太阳的大头兵缩在一起。晒着天阳,看着自家两位将军不知道又在玩什么权贵的把戏。

    袁淼感觉自己被看猴了!

    大唐的结拜,根本不是自己看过的那样。

    没有庄严肃穆的环境气氛!

    没有一张高大的条案,摆放着贡品!

    更没有留着长长地胡子的关二爷神像!

    “苍天明见!今日,长孙冲、我程处默、袁淼,三人结拜为异姓兄弟。从此,一起大碗喝酒、大碗吃肉!”

    袁淼抱拳的双手不由颤抖一下。

    一脸严肃的程处默偏过头:“咋了,听说我阿耶他们,当年就是这样干的!”

    一旁的长孙冲表情依旧,显然已经是到了听之任之的程度了。袁淼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由之。

    正过脸,程处默接着就喊道:“一拜……!”

    彭……

    已经是忍无可忍的长孙冲,猛地一巴掌拍在程处默的后脑勺上。

    目光凶色:“这是结拜,不是成婚!”

    “我又不知道,谁还不是头一次啊,拜拜就熟悉了!”

    就这样!

    袁淼觉得自己稀里糊涂的,多了两位哥哥。匪气十足的大碗喝酒大碗吃肉,还是成婚拜的结拜,自己在大唐就和人结拜异姓兄弟了!

    不过,好在这两位结拜兄长,都是大佬。算是自己在大唐,有了靠山了!

    至少,以后在长安干些强抢民女的事情,应该是没人管的了!

    袁淼心中想着,以后在长安城作威作福,过着狐假虎威的日子,脸上也不由露出一丝笑容。

    “大哥,三弟。从今往后,俺们在长安城定要齐心协力。”

    程处默一脸兴奋,招呼着长孙冲和袁淼站起来。

    “二……哥说的是!”

    “有了三弟,下次回长安,看还有谁能干的过咱们!”

    程处默一脸期待,又仿佛想到了什么,一脸怒气。

    就知道这人,是不着调的。奈何,今日被迫成了兄弟!

    长孙冲轻咳一声,看向还一脸迷茫的袁淼:“三弟,消息还是尽早送过长安为好!”

    稍作提醒。长孙冲便借口安排军中事务,快步离开此处。

    程处默也知道方才长孙冲说的是什么,拍拍袁淼的肩膀,端着老气横生的说道:“三弟快些去忙,为兄此番也传信回家,让俺爹在王爷面前多多游说!”

    “是。小弟这就去了!”袁淼闪着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貌似纯良的恭敬着。

    “去吧去吧!”

    此时程处默越发满意,觉得自己结拜的这个弟弟是个人才,大手一挥放行。

    长安

    大唐已经立国八年有余。正是战后抚民,休养生息的时机。

    然则,长安城中却异常紧张。

    秦王李世民主持的天策府,接连多位文臣武将被调任地方。而在朝堂之上,凡是太子李建成提出的政策,都会遭到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天策府众臣,竭力反对。

    皇帝似乎没有任何干涉的意图。

    一副自家两个崽之间闹点矛盾,老子没死出不了大事的样子。

    天策府麾下依旧不断有人被赶出长安城,而秦王却是被不断的加封。即使好几次,太子在朝堂上被逼的难以进退,皇帝依旧视若无睹。

    今日,刚刚结束的朝会上。

    太子以边地苦寒,将士孤寂,不利于长期防范突厥侵袭,应调陇右、关内、河东三道边军到长安城,抽调京畿等地军队轮换前往边地驻扎。

    理由是好,朝堂上的大臣们都知道边地苦寒,没人愿意常年待在那里。

    但大家都知道,边军那都是秦王的心腹将领在主持的。

    太子就没安好心!

    调边军回防长安,只是为了更有力的控制这些军队。防止未来,会闹出什么意外来!

    而长孙无忌率先出班,称述边军虽然苦寒,但边军上下熟悉地方,常年防范突厥已有经验。如若突然调换军队,恐令突厥寻到漏洞,致使边疆糜烂。建言朝廷,可抚恤边军,犒赏三军以酬多年戍边之功。

    李渊思虑再三,最终还是认为边军不可轻动。否了太子的提议,采纳长孙无忌的建言,令人通令犒赏边军上下。

    朝堂上一番胜利,令天策府上下好不欢心。

    下朝后,众人结群,前往天策府。

    …………

    票票!票票!各位老爷手上的票票赏给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