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贞观传说 » 第二十五章 新丰县子

第二十五章 新丰县子

    日头斜挂在西边,远处就是骊山。

    骊山山脚,是皇室冬日里使用的汤泉宫。再往四周扩散,是一大片的平原。

    “袁县子,那边那座庄子,连着周围八百亩的田地,就是您的封地了。周围一千多亩,也都是您的职田!”

    新丰县的主簿早早的等在官道旁,看终于等到朝廷新晋的新丰县子,立马上前恭敬的回禀着。

    随着这位贾主簿的指点,袁淼眯着眼看过去。

    很大一片啊!

    一大片田地中间,是一座不小的庄子,这个时候庄子周围散布着些嬉戏的孩童,庄子上空飘渺着一道道的炊烟。

    看着就在不远处的汤泉宫,袁淼琢磨什么时候能够进去泡个温泉,嘴上不由夸赞着。

    “挺不错的!”

    贾主簿一听这位新晋的新丰县子满意,脸上更喜:“县子,这骊山脚下多是王公大臣们的庄园。不过,就属您这块地最是好的。都是顶好的天字号田,原是皇庄……县子圣恩正浓啊!”

    说着,这贾主簿不由感叹了一声。

    没理会刻意讨好的贾主簿。自己现在已经是大唐贵族阶级了,要保持贵族的矜持!

    淡淡的点点头,袁淼便看向跟自己过来的几位官员。

    一行人也不进庄子,立马动作起来,开始准备丈量田亩。

    在后面的赵铁也已经下令,军队就地休整。

    “县子,这条沟渠别看不宽,即使在干旱之年,也是管用的!”

    贾主簿带着户部的官员,将前面的一条用水沟渠圈进袁淼的封地,然后堆砌着笑容解释着。

    负责丈量的户部小吏走的很远,手中确定地界的木棍一个个的,差得老远!

    “这样不好吧?”

    如果不是即使阻拦,袁淼敢肯定,那小吏绝对敢把那边另一条沟渠也圈进来。

    要知道,沟渠对面可是宗室赵群王李孝恭的庄子!

    看到袁淼脸色不太好,礼部那位仁兄宽慰道:“县子还请放心,这田亩都是有数的!剩下不光都是一些荒地,没人要的!”

    “这些荒地,县子正好可以用来建造军营。”立马,兵部的官员也上前解释:“总不能,拿着县子您的地,推平建大营吧!”

    袁淼嘴角抽抽。

    还有这样操作啊?

    “县子,田亩已经丈量完毕,界桩也已经下到地里。您要是确认无误的话,可以在这份文书上盖印了!”

    好一会,户部的小吏跑了过来,手中的界桩也是一根不剩。

    看了一眼文书,上面确实写着田亩数是规矩内的,只是又加上了一句:无用空地若干,作马军之用。

    确认没有什么问题后,袁淼点点头。赵铁便从一边走过来,拿出今天刚刚从礼部拿到的新丰县子爵印。

    大印一盖,一帮官员立马齐声应好。

    “小刀,送送几位,拿点咱们从边地带回来的特产,给几位一人带回去一份。”

    见几人没有留下来的意思,袁淼将赵小刀喊出来吩咐着。

    几位官员立马眉飞色舞。

    边地哪来的特产……除了草原上的牛羊,就啥也没有了!

    赵小刀眉一皱,嘴一瘪。却还是老老实实的跑开,然后拿出好几个礼盒,也不管都有什么人,在场的官员一人一个。

    “下官,就谢过袁县子了!”

    “我等谢过袁县子……”

    众人又是一阵高呼,这才离去。

    袁淼挑挑眉,这年头,还是要多多搞搞关系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才好。

    “县子,不知您决定将军营建在何处?”

    这时候,一直等候着的工部及将作监官员,才上前询问。

    这是正事,袁淼脑中开始盘索起来。

    要说军队驻扎,那自然要怎么方便怎么来了。

    靠着李孝恭家的那条沟渠旁就不错!恰好有一大块空地,足够这一营将士驻扎。后面还能在边上,将火药作坊建起来。

    “就那边那块空地!”

    确定完地点后,袁淼也不管剩下这几人。

    该给的边地特产,刚刚小刀已经送上。

    琐事处理完,袁淼便带着赵铁、赵小刀等人,向着庄子过去。

    按照文书上的条文,在庄子边上还有一座庄园,也是属于袁淼的。庄园原先就是皇庄,自然修建的不差,袁淼也不准备推倒重建,让人收拾好住下就是了。

    只是,刚走到庄子边上,从庄子里面便已经走出一大群人。

    为首是一位老者,身边跟着一位中年男子。

    “老朽李树见过袁县子。”老人应该是庄子上辈分最高的,这时候才能领头说话:“庄子上所有人家主事的都来了。不知袁县子可有训示。”

    今日,长安来的官员便已经告示,庄子从今日起便不再是皇庄,变成勋贵的封地。而眼前的这位少年,便是在场所有人的主家了。

    要知道,自古佃户都是依托在主家下面的。主家的话,便是让你作甚,那就必须要做的。有的是法子整治佃户。

    谁家的永业田,那都是自家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但还有那一千多亩的职田,每年上缴给主家的粮食是有定数的,这是朝廷的规矩,官员不能多收。但庄子上的人,却也不敢违逆主家。

    “以前怎么……以后还是怎样!”没有多想,袁淼很平和的说了一句:“不知道边上的庄园,现在可能用。”

    一听这位主家没有过分的要求,甚至可以说什么要求也没有,老人脸上一喜。

    连忙将边上的中年人拉过来,满脸笑容的对着袁淼解释着:“袁县子,这是老朽家老大。唤作李福……以往,宫中都是让他管着这片皇庄…还有那座庄园。平日都有打理,县子随时可以住进去。”

    一听随时能住,袁淼很是满意的点点头,然后便看向老人家的儿子。

    很老实的一个人,可能因为和宫中经常打交道。在袁淼面前,表情的很是镇定,不像后面一帮子庄户,一个个唯唯诺诺的大气不敢出。

    “李福……”似乎,不论在什么地方出现的管家,名字里总会有个‘福’字,袁淼不由多大量了对方两下。

    李福又是往前一步:“不知县子有何吩咐?”

    “这庄园,目前还是由你管着。暂且,先带我等过去。”

    “主家这边走!”李福侧身引路,一直伴着的脸也悄无声息的带着丝丝笑容:“主家,可将这位将军领着外面的将士们,暂时住到庄子里,一家住下两三个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走在前头,袁淼笑着眯起眼来。

    是个机灵的啊!这边一确定还能继续管着庄园,对自己的称呼,立马就从县子变成主家了!

    心情愉悦,三两步便走到庄园前。

    似乎李福早就准备好了,此时大门廊下,已经点上了灯。

    门上,悬着两块匾。一上一下,一大一小。

    上面大的,写着‘开国新丰县子’。下面小的,写着‘袁府’。

    看着匾上的‘袁府’二字,袁淼感慨一声。这里,以后就是自己在大唐的家了……

    “走,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