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贞观传说 » 第一百零五章 难得忠心

第一百零五章 难得忠心

    太极宫的防卫明显增加了。

    远比往日多的禁军,在宫殿之间穿梭游巡。

    宫人们的脚步,都比平常轻了不少。

    昨夜上元夜在朱雀门发生的事情,眼下消息已经是传开了。

    听说宫外发生了动乱,秦王殿下肩头中箭昏迷,鲜血染红了半边身子。圣人怀抱着秦王殿下,直接带回来寝宫甘露殿。

    更有人听说,禁军羽林中郎将李正业一整夜守在承天门上,浑身披甲严防歹人。

    此时的长安城,以甘露殿为中心,无形的怒火扩散开!

    甘露殿内,看守的太医给昏迷中的李世民更换了药膏。

    细看了一眼秦王的脸色,对着边上的医师点点头,有些吃力的站起身。

    来不及清理身上的血渍,太医便走到了甘露殿外。

    “陛下,所幸秦王只是肩部中箭……此时已然无恙,只需等候殿下醒转过来,小心调离便可!”

    李渊站在甘露殿外,身边是老仆李忠。

    此时李渊目光正注视着前方,目光似乎穿过了前面的两殿六门,投在了皇城前的朱雀门上。

    见皇帝没有动静,太医小心的看了一眼皇帝身边的李忠。

    李忠会意,轻轻点头,然后向着李渊走近一步。

    “圣人!太医说了,秦王殿下已然无恙……”

    “恩……”

    良久,李渊细微的嗯了一声。

    一直等候着的李忠暗自长出了一口气,而后转身走到太医面前。

    瞧着太医手中的血渍,李忠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辛苦了!殿下这边还需安排好人手,得时刻看着!您就快些去歇息吧……”

    领了命,太医便自行离去。

    “圣人,还是去歇歇吧,一整宿都没合眼了……殿下无恙,您不用这般担忧。老奴已经遣人,守着殿下了。”

    李忠有些絮絮叨叨的。

    但是作为李家的家生子,又一直服侍李渊、李家数十年,这样的话也只有李忠能在李渊面前说。

    对于皇子们的争夺,这个皇室总管很是清楚,也向来是两不帮的态度。但是对于这些从小在自己面前长大的皇子,李忠总还是有着关怀的。

    李渊终于是动了,转身看向躬着身的李忠,目光平静如水,让人看不出任何情绪来。

    “某知晓!世民累年征战,身子不差,只是肩头中箭负伤而已。”说着,李渊目光一动,露出一丝寒光。

    “究竟是谁!胆敢谋刺朕!”

    李忠立马退后三步,目光盯着脚尖。

    皇帝终于是动怒了,自昨夜上元夜长安动乱之后,皇帝一直都保持着冷静。直到这个时候,皇帝开始宣泄心中的怒火了。

    有人要倒霉了!

    这是李忠心中最先想到的。

    但是,究竟会是谁倒霉?

    中箭昏迷的秦王?

    损失惨重的太子?

    亦或者世家?

    “传李正业。”

    听到皇帝的旨意,李忠连忙称喏,小跑着向太极宫正南的承天门赶过去。

    不多时,羽林中郎将李正业就在李忠的带领下,赶到了甘露殿前。

    “陛下,臣有罪!”

    走上高高的甘露殿前平台,李正业便双腿弯曲重重的跪在地上,身后是层层台阶。

    作为皇室子弟,作为宫中禁军统领,上元夜发生的事情,对于李正业来说这是失职。

    致使皇帝遇刺,秦王中箭负伤,那就是死罪。

    李正业没有任何的喊冤,即使一夜未曾歇息,却依旧一动不动的跪在李渊面前。

    看着面前的李正业,这位皇室之中算得上年轻优秀的子弟,李渊目光却是缓和了些:“昨夜发生的事情,究竟是谁做的?”

    对自己亲自任命的禁军统领,李渊很清楚这个本家子弟的秉性。

    昨夜发生那般大的事情,即使禁军不曾有探查之责,但李渊相信李正业也会派出人,调查动乱的真相。

    而李渊,这个时候需要知道答案。

    需要知道,究竟是谁做的。

    然而,李正业这次却注定要让李渊失望了。

    只见李正业额头重重的叩地。

    “臣死罪!”

    登时,李渊目光一冷,看向低附在地上的李正业。

    “这是没有查出来吗……”李渊不由念叨:“能做出这般手脚动静的人,长安城内没有几个……你!查不出来?”

    “臣该死。”

    “你是该死!”胸中似乎有一团火在猛蹿,李渊双目瞪视,狠狠的说着:“身为禁军统领,你该死!身为皇族子弟,你该死!”

    李正业伏地不语,李忠在一旁提着心,用眼神呵斥走几名看向这边的宫人。

    李渊走到李正业面前,伸手压在其肩膀上,俯下半个身子。

    “朕问你,查出来没有!”

    李正业小心的抬起头,迎向注视着自己的皇帝。

    此时皇帝脸上很是复杂,有愤怒,有杀气。

    更有质疑……

    这是在质疑自己的忠诚!

    李正业看明白了皇帝的表情,深吸了一口气:“回陛下,臣昨夜遣人、亲自探查。城中从博陵崔氏到秦王府、十六卫大营到朱雀门。从时间和行为来看,已经可以确定是统一行事……

    对方……时机掐的很准……似乎就在……”

    “就在昨夜朱雀门上!”

    李渊拍了拍李正业肩膀,然后站直身子,缓缓的说了一句。

    “是。”李正业继续说:“于是臣按照此线索,准备查证昨夜能够登上朱雀门的人……所有的线索却都中断了。除了禁军换防以及宫中内侍……并无其余人等离去……”

    从昨夜登上朱雀门的官员身上查不出来了。

    李渊淡淡的看了一眼依旧俯身的李正业,似乎是在思考着对方说的是否真实。

    “陛下,臣有罪……”

    李正业艰难的说了一句,然后就不再言语。

    上元节长安城中,本就人流众多。长安周边的百姓也都是涌进城中,想要大索全城,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对方行事却又手脚极为干净,让人找不到差错的地方。

    太子一系及秦王府都出了事,更是让李正业分不清究竟是不是这两兄弟,其中哪一个干的。

    这时候,李渊看似无意的说了一句:“秦王令牌及文书,是否查证……”

    “实属伪造!对方做的很仔细,却还是有一丝疏忽。”李正业没敢遮掩,急忙如实回答。

    李渊微微点头,似乎是在心中将秦王的嫌疑去除了。

    但却是走到李正业身旁,站在面前层层台阶上。

    “难得忠心……”

    李忠悄然看了过来,脸上带着些疑惑。

    而李正业则更是茫然,不知道皇帝说的。

    究竟是表示秦王是忠心的,还是其他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