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贞观传说 » 第一百三十六章 长安榜样(给诸位拜年啦!)

第一百三十六章 长安榜样(给诸位拜年啦!)

    房玄龄看了眼长孙无忌,有些不悦的说着:“长孙无忌,你要清楚你在说什么!”

    在房玄龄看来,赚钱和斯文永远都是两件不能苟同的事情。

    在这世间,总得有人去坚守。

    但在袁淼看来,这就是老房阶级固化的表现。可能老房是个正直、良善的官员,但在老房看来官就是官,这是体统、是体面。而那些锱铢必究的商人们,是不值得尊重的。

    “房公!商贾之道,我等都知晓,各家也都有在做。虽然这点无伤大雅,顺道还能为各家赚取些好处……”袁淼再次化身人民教师,孜孜不倦的普及着:“诸位可能没有认真看待过那群商贾……也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个群体的力量!”

    “有何作用?”

    长孙无忌追问了一句,对方才袁淼帮自己应承下房玄龄的质问,觉得找到了同道中人。

    按照性格,长孙无忌算得上是实用型官员。什么东西、事件、人物对他有利,那么长孙无忌才不会管是好是坏,能用上即可。

    这一点,从长孙无忌在李唐江山继承问题上,反反复复挑动选择,便能够看出一二。

    “朝廷!皇帝!官员!所能够做的,便是调和阴阳,掌握帝国平衡。文臣,教化引导治理百姓。武将,当为帝国披荆斩棘开疆拓土。”袁淼炯炯有神,扫视面前的几人:“但帝国内,庄稼是农民种出来的,布匹是桑户织造出来的。一座长安城中所需要的东西,是由着那无数的百姓、坊户创作出来的。

    但是,东西制造出来,却不可能凭空出现在长安城中。于是,便有了这些商贾的存在。他们不单单只是将一件物品从一地运到另一地。他们还需要计算其中的利润,还需要了解天下间各地的不同需求。

    在他们贩运货物的时候,便已经开始不断创造出价值来。例如,那些会得到报酬的运货人等。而那些更富有的商贾,更是能够看到民间的真正需求,将一件物品从最开始的生产到制造,再到贩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帝国的繁荣,靠的不单单是我等朝堂上的官员。也不单单是靠着那些辛勤耕种的百姓。也不但靠边疆无数戍边的将士。还有这些在我等看来,毫无地位的商贾们。

    帝国不能单靠任何一方,大唐的真正繁荣,必须要团结所有的力量!”

    房玄龄很想说,袁淼说的这些都是狗屁不通的东西,亦或者是陈词滥调。但正直的老房绝对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毕竟,按照袁淼所说,没有那些商贾的存在,光靠官府根本不可能做到沟通天下间那无数的货物。

    袁淼感受到长孙无忌投来的赞赏的目光,面色如常的面对着房玄龄又说了一句:“房公,我等应当知晓……存在即是合理!”

    合理吗?

    其实那些商贾,也没有做错什么事情。他们虽然会为了一文钱而锱铢必究,但货物的贩运,却也伴随着无数的危险。

    眼看着房玄龄被说动了,李孝恭大嘴一龇,便开口道:“既然如此,此间延寿坊的事情便交给袁淼去办?”

    “回家准备好钱!”

    老程最是不耐烦,站起身拍了拍房玄龄的肩膀,便准备要走。

    老房和长孙无忌对视了一眼,然后长孙无忌开口:“此事,你还需列一个具体的章程出来,到时候送到我们府上。届时,有什么问题我们也好早早的为你解决了!”

    边上的两位郡王虽然没有说话,但看着意思也是一样的。

    一份事关数十万贯的项目,总是要有一份详细的计划的。

    袁淼点点头:“这是该有的,这两日,等研究院那边将所有的整理好,便送到诸位府上!”

    “既如此,某就先走了。”

    最后,反倒是李孝恭拉着身边的李道宗,先走了一步。

    这边房玄龄不太放心的打量着袁淼,却是被边上的长孙无忌和程知节二人拉走。

    等人都走完了,袁淼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貌似都没有留这几位吃顿饭……

    毕竟,怎么说马上大伙都是一条船上的了……

    袁淼有些不确定的喃喃自语。

    “不会说我抠门吧……”

    …………

    新丰县子抠不抠门的,大家伙不知道。

    但袁淼最近,确实又上了一次长安城热门话题。

    由圣人提议,宗室的两位郡王公忠体国,接下重建延寿坊的事情。再接着,新丰县子会同诸位大臣家,在两位郡王的指导下,具体承接延寿坊建设项目。

    甚至,急公好义、忠心为国为民新丰县子,还要自掏腰包,为延寿坊受灾群众,进行补偿。

    “听说没有,现在延寿坊的百姓,都给新丰县子立起了供奉。说是,只要延寿坊受灾的人家,都能拿到钱。不想要钱的,到时候可以按照原先受灾损失,折价购买重建后的延寿坊的房子。”

    “新丰县子当真是为国为民!”

    “谁说不是……要知道,新丰县子可是个大大滴好官!”

    “要我说,新丰县子当真是豪爽。原先某看着那醉天仙的价格,却是觉得这新丰县子有些太过于贪财了……眼下,却是某走眼了,显得有些小肚鸡肠了。”有人在后悔,当初对醉天仙的售价,多有人在其中抨击,自然包括说话的这人。

    边上有人连忙跟着说:“是极是极!现在看来,那袁县子是准备将醉天仙获得的利润,都拿来放在延寿坊百姓的补偿上了。”

    “那……会不会不够……”

    “不够还能你掏钱补上?”

    “某可没钱,这种事还得袁县子这般人物,才能做得起来……”

    “那就不要瞎比比……一边去!”

    长安城里,头一轮的讨论热了起来。皆是关于宗室郡王、新丰县子的话题。

    不过,话题也都是好的一面。

    如果大唐有个好人好事榜的话,大抵武德九年的好人好事榜上,就能有着那两位郡王,以及新丰县子的名字了。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随着百姓们的讨论,朝廷上皇帝也明确的嘉奖了几位承接重建延寿坊的臣子。

    这样的官员,才是好的官员。

    也只有这样的臣子,才能作为朝廷的榜样。

    但没有人知晓的阴影里,袁淼却是双手怀抱,得意洋洋的笑着。

    目光前方,便是已经开工进行整理的延寿坊……

    PS1:祝诸位读者老爷们,新年快乐,阖家安康。在新的一年里,幸福美满,顺顺利利发大财。

    PS2:正月里忙,不定时更新,下月补。挂了,出去吃饭打麻将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