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贞观传说 » 第二百一十七章 磨练

第二百一十七章 磨练

    长安城,东市醉天仙三楼雅间。

    透着边窗,坊市里一片热闹,大江南北的货物云集于此,挂着各色旗帜的商铺交相辉映,内里的商品皆是玲琅满目。

    似乎,之前那距离长安城只有二十里之遥的渭水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无人知晓一般。

    长安城依旧无时无刻,不在宣扬着它的繁盛。

    新罗、高句丽、东夷、南越、南诏、吐蕃、西域,甚至是遥远的西方,各色人等和谐的融入在一起。

    雅间内,程处默、房遗爱、尉迟宝玲、李崇义满脸喜悦。

    袁淼静静的坐在靠窗的边位上,静静的注视着对面的长孙冲。

    少年人,脸上竟然多了些零碎的胡渣,往日里贵公子的脸面,也多了些斑驳沧桑。

    褪去了曾经身上的华服,一件贴身的圆领袍衬的整个人,更是英武了些。往日,腰间悬挂的香囊、玉佩等饰物,也彻底的变成了横刀、匕首、火石。

    见到袁淼正在观察着自己,长孙冲平淡的脸上,终于是露出了些许笑容。

    “只是离了长安年许不到,便已经成了囯侯了。听说,要不是因为怕朝中言及你还年少,如今已经能登台入阁,三省六部里总是要有个位子的。”

    袁淼只是微微的笑着。

    对于长孙冲说的,袁淼自然是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的。李世民登基之后,与曾经天策府、秦王府一系人员商论之时,就有提过让袁淼在三省亦或者是六部里,至少任个侍郎。

    只是当这个消息稍稍透露出去一点,朝廷内外,便有声音传出,言称新丰侯如今依然身居高位,还未成年便已身穿紫袍,这已经是天大的恩宠了。还未成年,要是再任了国朝重职,多有拔苗助长的可能。

    于是,这项提议,便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其实说到底,只是因为朝廷上的官员们,总是要按规矩资历来的。多了一个袁淼插入,让本该上去的人,还要在后面等着吗?

    摇摇头,袁淼干笑了两声:“都是谣传……就是这个侯爵,大唐以来还未曾有过,再要进了三省六部,终归不是好事……”

    李崇义插了一句,好不掩饰的说着:“就是一帮老头子羡慕嫉妒,犯了眼红症!”

    这位是宗室,家父又是宗室里少有的领头人,这样的话自然是可以说的。

    “还是说说长孙的事吧!咱都是少在边地的,还未曾真正去过那里,都听听长孙说说有啥趣事!”

    房遗爱打了个岔,心中却是想到父亲在家中提过的事情,眼下的袁淼还需要多多低调些的好。

    不过经房遗爱这么一提,众人也是来了兴趣,齐齐的看向了长孙冲。

    见众兄弟都看着自己,一脸好奇的模样,长孙冲只好是耸耸肩。

    此时长孙冲脸上却是多了些恍然,想了想后才开口:“边地很苦,边军更苦!”

    众人面面相觑。

    袁淼讪然一笑,任何时候,边军都是最苦最累的。

    只听长孙冲接着说:“边军虽然数量众多,但那漫长的距离上,无数的戍堡却多的让人数不过来。一队一队的将士,远离城池远离人烟,只有粮饷物资到来的时候,才能见到一些陌生面孔。

    只是等到这些人来的多了,也就成了熟面孔了。

    我还算幸运的,手下有一营的士卒,负责一座主堡四座戍堡,人多了话题也就多了。但越往后,你会发现,能聊的话题也会变得越来越少。”

    这样的场景,对于在场四人来说,是很难想象的。

    但是袁淼却能够幻想出一些来。

    荒无人烟的戈壁、山林间,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地平线,身后则是大唐的疆域、城池。一座不大的堡垒里,或百十人或三五百人,日夜蜷缩在一起。看着空荡荡的野外,吃着最难吃的补给,忍受着酷暑寒冷。

    大多数时候,堡垒里是安全的,到了野外就会充满无数的危险。

    但有的时候即使是在堡垒里,也不会安全。敌人,远比边军更加困苦的敌人们,会无穷无尽的肆虐冲击积攒了或多或少物资的堡垒。又或者,将通向大唐腹地的钉子拔出,好让部族能够劫掠回更多的粮食布匹,以及一切一切能够用上的东西。

    房遗爱询问:“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吧!”

    长孙冲目光闪烁几下,似是往袁淼这边看了几眼,然后才道:“不走了!”

    “你送回来的那份军报,是怎么回事?”

    整整一营的兵马,几乎损失七成以上,这样的情况,基本在平时的局部战斗中是很少发生的。

    被问到这个,长孙冲眼神忽然一黯,脸上也多了些落寞。

    男人间,很少会有直接的安慰,在场几人默默的等着。

    似乎是回想到了当时的情景,长孙冲脸颊抖动几下,然后深吸一口气,长长的吐出后才说:“吐蕃人!无数的吐蕃人,在将外出的斥候除掉之后,便从四面八方围住了戍堡……”

    直到这个时候,袁淼才算是知道,长孙冲之前是去了陇右道,在面对吐蕃的边军中。

    而能够将外出的斥候除掉后,还能不惊动边军,更将整座戍堡包围。

    只可能是大股的吐蕃军队,而且还是有组织有预谋的!

    说到这里,长孙冲便再难说下去了,脸色挣扎了几下。

    想来便是不能回想的惨状。

    “几位郎君,菜来了!”

    几人正准备开口说些什么,醉天下的管事便亲自推开了雅间的门,冲着几人喊了一句,后面则是跟着一排端着菜盘的小厮。

    程处默哈哈两声,伸手招招:“可算是来了,哥几个肚子都要等瘪了!”

    “长孙,这醉天仙的菜可得尝尝!虽然不及淼哥儿亲自做的,但也是从他府上出来的厨娘,菜品也是丰富!”李崇义会意,连忙招呼着长孙冲将注意力转到已经摆在桌子上的菜肴上。

    经过程处默、李崇义两人的带动,几人立马也是有说有笑起来,皆是想要调动长孙冲提提精神。

    看着众人一个个忙前忙后招呼着,长孙冲只好是无声的笑笑。

    不多时,桌子上便已经是摆满了冷热荤素皆有的菜品。

    不论是强打精神,还是当真兄弟团聚,醉天下的雅间里,气氛终究是被从遥远的陇右道边军给拉回到繁华的长安城。

    直到酒过三顺,城中暮鼓声渐渐响起的时候。

    众人才在家中小厮的搀扶下,各回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