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贞观传说 » 第二百三十章 根植于血脉中的基因

第二百三十章 根植于血脉中的基因

    深秋之时的金河边,却如同炎炎夏日一般。

    河边高地,整个的下降了好几寸。地面更加的坚固,被烧炒过一遍的熟土,来年再无可能长出草来。

    大营里,除了外出的斥候、哨位,皆是穿着半袖对襟,一个个都是汗流浃背的模样。

    随着骊山又来了一批先生和学生,并带来了众多工具后。

    整个金河边就成了一座偌大的工地。

    无数的原木,从数十里外的林地中被砍伐过来,在河边堆积成山。

    营地一周的陡坡,被挖掘的越发陡峭。整根的原木被钉入夯实的地面中,在营地四方围出四道前伸的长道。挖掘出的泥土,就被堆积压实在这些用原木圈出的长道之中。

    一丈有余的原木,有将整个营地团团围住,用以垒土填充,其上三人可并排同行。

    一道向南朝向大唐的斜坡和北边一道通向金河岸边的斜坡,是唯二能够进入营地的通道。

    而在整个金河边,一块块的草地被掀开,整齐的田埂纵横交错。

    金河边,一条已经被挖掘有半人高的沟渠里,正有近千人分布开来,手持一柄柄铁锹,要将这条沟渠挖掘出两人高的深度。

    “侯爷,那下面定然是有块石头的!”

    孙玉则斜靠在一张椅子上,手里握着个暖炉,满是自信的说着。

    而在边上的沟渠中,袁淼已经是满头大汗,手中的铁锹哐哐哐的往地上杵。

    听着孙玉则的话,袁淼呻吟着挺直了腰,伸手让脸上一抹,汗水被擦去,却是留下了一大片泥巴。

    袁淼扔了手上的铁锹,搓搓被磨红的手掌,回怼道:“先生倒是好悠闲,要不要本侯再给先生安排一二位侍女?”

    边上右武卫的四名郎将立马围了过来,辎重营郎将苏世嘿嘿一笑,搓搓手一副庄稼汉模样的说:“孙先生娇贵,怕是在这草原上难能施展……侯爷要是有门道的话,末将倒是能在这塞外,一展大唐的男儿雄风!”

    边上右武卫的其他三名郎将,范阳文、肖志义、吴城三人也是露出一副银荡模样。

    “嘿嘿……俺老范最是不挑剔,是个女的就可以!”

    “老范啊,要不让侯爷给你找个嬷嬷?”

    “哈哈!老范这般厉害,怕是十个嬷嬷才够……”

    被调侃了的范阳文一阵气急,手忙脚乱的看了袁淼一眼后,瞪向几位同僚:“休要胡说!”

    边上的袁淼则是微微一笑。

    这四人原本都是马军众人,多年来都是跟随在程知节身边,征战沙场。等程知节成了右武卫大将军,而右武卫又被调换后,马军便会填充进了右武卫。

    这一次北上,程知节便将这几位知根知底的手下悍将派给了袁淼。

    而这些时日的相处,几位虽然与副总管还保持着上下尊卑,但关系却是相当融洽。

    更是在袁淼的带动下,往日里除了操练手下士卒,便是上阵砍头的几人,也是操起了铁锹等物,与普通士卒一般忙的热火朝天。

    见几人之间的日常互怼,上边的孙玉则淡淡一笑,斜着眼看着沟里面的几人道:“几个泥腿子的,还不好好挖沟!入冬结冻前,这护城河可是必须要挖通!”

    肖志义和吴城对视一眼,挑着眉道:“先生可是看不起人啊!咱这是没办法,咱们这位侯爷啊,那在关中可就是出了名的泥腿子侯爷。有侯爷在这挖沟,咱们兄弟几个总不能干看着不是?先生是动脑子的,不做活没事。咱兄弟刚可还是帮先生怼老范的啊,先生这可是那啥……拔……有些无情了啊!”

    武人之间从来就都是荤素不禁的,更何况有满肚子荤词的袁淼在,几位大唐的将军,别的没有学到多少,这口花花倒是一个个的学的比谁都快。

    袁淼无奈的摇摇头,看看日头大抵也是到了正午,再不制止这几个老粗,还不知道会说些什么腌臜话来。

    清了清嗓子,袁淼开口道:“都上去吧,今天给你们露一手,爆炒牛杂、羊杂,再来个羊杂汤,并上两张烧饼,有你们美的了!午后,还得继续挖这护城河!”

    侯爷要露一手了!

    顿时,几人来劲,连忙将手中的铁锹丢给身后的士卒们。忙将边上的梯子架好,准备先扶着袁淼上去。

    而上面,孙玉则也是从椅子上跳起来,哇哈哈的说着:“某先去先去!温上一壶醉天仙!”

    然后,这沟里几人,就听着孙玉则的声音渐渐远去。

    爬到沟上面后,就算是侯爷又或者是朝廷的将军们,已经是个个成了泥猴。

    如孙玉则所说的泥腿子,当也是不差的。

    此时营地里,已经升起了道道炊烟。

    营地四周开垦的、挖沟的、堆土的、伐木的等等士卒,也已开始返回营地。

    站在高高的斜坡上,背后是渐渐人声鼎沸的营地,眼前依旧是茫茫一片荒原。

    只是,现在袁淼却看到了更多的变化。

    金河边开垦出的田地,已经延伸到视线看不见的地方。一架架水车,正在金河边有序的被组装着。

    金河上,码头也已经修建好大半。

    河对岸竖立着数根高耸的烟囱,www.时时刻刻不在喷吐着浓浓黑烟。

    骊山下那连帽的工坊,已经被袁氏的先生学生们搬到了这里,一座座已经打好地基的工坊,正等着对岸的砖块运来,便可继续建造。

    不久前,还荒无人烟的金河两岸,现在已经是阡陌交通,一番中原风貌。

    老粗辎重营的苏世扣着脸上的泥块,好奇的询问着:“侯爷在看什么?”

    旁边几人,也是有些不解。

    看了看营地外的荒原,再看看陷入沉思的袁淼,觉得侯爷大抵可能是身子弱,干完活就蒙了。

    “我在敬佩中原的百姓们!敬佩组成帝国的所有人!”

    “他们最是辛劳,最是能够忍耐疾苦!自三皇以来,先民们便在我们身后的那片土地上孜孜耕耘,不断壮大族群。即使雄伟如长安,亦是万千百姓洒血铸就。

    而如今,我们眼前的这一切。旬许之前,还是一片草地。但是现在,我却看到了万千生机。这片土地,有了我们的到来,才有了现今的改变。

    我等炎黄后裔,那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乃是永远存在于我等血脉之中的!”

    袁淼的眼前,好似一道极光,划破空间、时间的阻拦,显现出千百年后的种种。

    世间,只有这个族群,才能在经历千难万苦之后,还能有凭借血脉中的传承,重新屹立于巅峰!

    “某无悔生于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