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贞观传说 » 第二百三十六章 票号的雏形

第二百三十六章 票号的雏形

    金河边。

    大唐的营地被修建的越发完整。

    在营地边河岸的斜坡上,这段时间又出现了一片营地。

    只是相对于高地上的军营来说,这片营地上全是一顶顶的蒙古包。

    这些都是南下的突厥人搭建的,在取得了营地的许可之后,便能正式的留在金河边。

    这些突厥人都是遭到过抢夺或者本就生存艰难,才会来到金河边。手中的牛羊本就不多,所以在这金河便收集的草料,也足够牛羊过冬。

    要是牛羊真的多了起来,恐怕营地和这么牧民,又得为草料发愁。

    但是现在却不同了,金河便的营地给出了条件,只要牧民们能够从事大唐安排的任务和劳作,便能获得已经被开垦出的田地。

    只要等到明年春天,就能得到大唐给的种子,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习中原的种植方式。

    原先,这些突厥人还带着戒备的心理,觉得唐人们只是想要利用他们的力气。

    但是在劳作之后,就能得到一些粮食后,越来越多的突厥人开始报名参与到金河边的建设。

    现在,金河边从事建设的右武卫将士越来越少。

    随着南下的突厥人越来越多,这些建设都将以工代粮的,交由突厥人来完成。

    虽然付出了粮食,但效果却是惊人的。

    干苦力终究是不能替代军队正常的操练,只是付出少量的粮食后,袁淼就得到了足够的工人,而麾下军队的战斗力也将得到保障。

    营地背面的哨塔上,孙玉则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看向一旁的袁淼。

    孙玉则的脸上有些兴奋,但也有些忧虑:“北边又有一队突厥人过来了!”

    袁淼将踏在栏杆上的双手放下,取出望远镜看向北方,确定了孙玉则所说的那队突厥人队伍后,开口道:“这是好事啊!为何先生会面露担忧?”

    孙玉则无奈的又看了袁淼一眼,然后耸耸肩摇摇头:“侯爷这是明知故问了!眼下来到我们这里的突厥人越来越多,营地里的粮食物资,都是用来与颉利可汗交易的。再往后,我们不可能有足够的粮食,给这个牧民了!”

    孙玉则的这个问题,对袁淼来说,很是致命。

    现在的情况,袁淼做出的种种策略,虽然都很有用,但只要解决不了最根本的问题,最后大概率都是要以失败告终。

    而这个根本问题,就是资源的缺乏。

    袁淼没有足够的利益,来团结所有的突厥人。

    团结不了所有的突厥人,而只能针对草原的上层,终究是于事无补的。

    袁淼是想要改变草原的底层牧民们,而不是那些掌握权力的可汗、首领们。

    “我已经上奏长安,希望朝廷同意,让这些牧民南下山南道、岭南道等地,给予土地、屋舍。同时,迁徙关中百姓来草原,开垦种植!”

    最终,袁淼淡淡的解释了一句。

    眼下让突厥人易地而居,是袁淼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只有分散的突厥人,离开马背,放下长鞭弯刀,才能真正被驯服成为大唐人。

    而关中日渐众多的老秦人,或许能在这草原上开垦出一片江南水乡。

    孙玉则耸耸肩,淡淡说道:“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袁淼则是微微一笑:“说到这,去下面营地看看吧!”

    说完,两人便下了哨塔,向着营地下面的突厥人聚集地走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汇集的突厥人越来越多。

    从关中和河东道运来的用于与颉利可汗交易的物资越来越多,也同样带动了大唐的商人们汇聚到金河边。

    就在军营和突厥营地中间的空地上,一顶顶明显有别于蒙古包的帐篷,杂乱的排列出一条街道来。

    天南海北的商贾汇集于此,出了朝廷限制的盐铁之外,所有的商品都能被运到这里。

    商人们是敏锐的,即使贫瘠的草原也存在无限的商机。

    不说牛羊肉,就是牛羊身上的皮毛,都能为这些商人带来无穷的财富。

    更不要说,还有哪些只在草原上产出的草药,乃至于突利可汗账下的契丹部,从深山老林中挖掘到的人参。

    这些都是财富,而聪明又贪婪的大唐商人们,能将草原上一些有用的东西转变成财富。

    所需要付出的,只是一些在大唐看来很平常的粮食、布匹,甚至是一套不算精致的瓷器。

    甚至是只在关中少数城池出售的醉天仙,都已经在这里设立了一个交易商铺。

    草原寒冷,高度数的醉天仙是所有人的热爱。

    上至颉利可汗,下至普通的牧民,对于醉天仙的追求,等同于饱腹的粮食。

    这也让醉天仙成为整个交易地,最热门的商品之一。

    至于交易所带来的不平等,在由长孙皇后牵头,众多当初的天策府勋贵们追随的情况下,一家票号正式出现在草原上。

    有皇家和无数勋贵作保,大唐的商人和草原牧民们,只需要使用那一张张薄薄的纸片,就能脱离不太平等的以物易物的交易,而采用银票进行交易。

    此时交易地各个商铺前,右武卫的将士和牧民们,络绎不绝。

    一张张的银票付出,换来每个人想要的东西。

    看着这一副,袁淼不禁露出满意的笑容。

    “银票虽好,但还存在风险。只要有人有心,挤兑就会让我们失去现在营造出的所有。”

    今天的孙玉则,总是忧心忡忡的,看着那一张张与金银等同,与朝廷通宝等价的银票在所有人的手上流转,不免有些提心吊胆。

    袁淼微微摇头:“所以,我才会联合皇后和那些勋贵。有他们的保证,就防止大多数人的挤兑!同时为了将可能的危害变小,现在的银票也只能在这里进行交易。”

    “你这是在玩火!一旦出现情况,我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金银保证!”孙玉则忍不住又点明了一下。

    “银票的数量有我们控制,就算有人作假,也很容易就会被发现。真有什么事情发生……不要忘记,阴山以南,我们手中的力量足够镇压所有人!”

    袁淼说这句话的时候,有些无赖,但也是杀气腾腾。

    眼下的袁淼确实没有金银来为银票做保证。

    但只要自己手下的军队在这里,就没有人能质疑银票的作用。

    甚至,在这里的半数商家,和自己暗地里的关系没有断,还在自己的控制之中,袁淼就不会担心银票会失去应有的效力。

    经济是个复杂的问题,但袁淼显然不想将之复杂化。

    只要有用就行。

    就算是真的有事发生,发行不到十万贯的银票,仅凭袁氏一家就能兜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