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贞观传说 » 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踏步迈入殖民时代

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踏步迈入殖民时代

    这时候,袁淼想到了往后华夏子民们的遭遇。

    那些列强附加在华夏种族身上,那沉重的负担和惨况。

    只是这些人,在华夏失败了,失败在了华夏这个种族那根植于骨子里,于血脉中的顽强的基因。

    但是,在世界上其他的地方,那些列强却是成功的。

    他们统治了那个世界一整个世纪之久。

    所以现在身为侵略者的袁淼,同样需要向那些人学习。

    学习他们的手段,学习他们的做法。

    “令!金河营地,所有来到此处的牧民,分为一等民、二等民、三等民。此战所有俘虏牧民,尽数贬为三等民!剥夺他们的所有财产物资,剥夺他们取得的田地,限制这些人离开金河营地!限制这些人获得财富!子孙后代,非特赦不得晋升等级!”

    这一刻,袁淼残忍无比的宣判了,那些参与叛乱的牧民的命运。

    虽然没有点名,但是无论是剥夺财产,还是限制自由和财富,都是将这些人打入到奴隶的范畴。

    甚至,最后一句,三等民的子孙不得晋升身份。更是赤楼楼的判定了这些人,是实打实的奴隶。

    只听袁淼继续说:“此次经查,没有参与叛乱的牧民,统统晋升为一等民!一等民可享有唐人同等待遇,可报名参加新建金河军!通过考核,可参与金河营地管理!稍后,由军中参谋主持,分发赐予收缴的三等民的财产、田地于每一个一等民。每个一等民,可掌握百名三等民。包括他们的性命!”

    这句话说完,在场众人不由默默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随着袁淼的这一句话说完,那些参与叛乱的牧民的命运,已经是彻底的钉在了奴隶身份上。一个由他人掌握性命的三等民,生杀予夺皆有一等民定夺。

    不是奴隶,胜似奴隶。

    只是帐内的所有人,并没有一丝的怜悯。

    战败者,就要接受胜利者的安排。

    最后,袁淼开口将最后的打算说完:“凡此后到此的牧民,自动成为二等民。可与大唐进行公平的交易。二等民可报名成为金河军仆从军,立有战功可晋升为一等民。犯事则贬为三等民!”

    袁淼说完,几名参谋书吏不禁与孙玉则对视一眼。

    几人眼神中交换的意思,不无一致。

    侯爷看来是要彻底的将所有的牧民分成不同的群体了。不单单是将此次金河之乱的叛逆们,贬为三等民奴隶。将没有参与叛乱的牧民晋升为一等民。

    甚至是,还要组建一个全新的金河军。

    一个待遇等同于唐人的一等民,是所有牧民向往的地位和身份。因为这些人,可以直接报名参加金河军,能够直接参与金河营地的管理。

    只是一瞬间,一等民们就成为了金河营地的管理者,管理着无数的二等民和三等民。

    这算是一种超水平的待遇了。

    而往后那些来到金河成为二等民的牧民们,想要获得这种待遇,只能参加金河军……

    不,是金河军的仆从军,等到立有战功之后,才能成为一等民。

    而这个战功从什么地方获得?

    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

    袁淼也不是那等乱臣贼子,总不可能攻打朝廷吧!

    那么,这支金河军,就只能是用来为大唐攻伐草原,成为唐军的马前卒了。

    至于那些三等民?

    袁淼没有说,在场的众人也没有问。

    他们的命运,在参与叛乱之后,便已经注定了。而他们的存在,则是向所有的牧民昭示着,反对大唐后的命运是怎样的!

    至于一二三等民划分后,大唐在草原上将会快速正式的进入到殖民时期。

    在成为一等民的带路党的指引下,大唐势必会气势如虹的扩大在草原上的影响力。

    “侯爷,此金河军何有安排?”

    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本就身为袁淼身边首席军师的孙玉则,看着袁淼深深的问了一句。

    先前袁淼自掏腰包抚恤阵亡将士,还能说的过去。毕竟就算是上呈到长安给皇帝说明,也不会有什么事。毕竟是对已经死了的人抚恤,就算是多事的官员,也不好说什么意图不轨。

    但这金河军却就不同了。

    军权,无论哪朝哪代,都是帝王所深为忌惮的。

    凡是在皇权强势的时期,擅动军权的人,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这才是孙玉则问这句话,所真正担心的问题。

    袁淼也看向了孙玉则,投去一个安心的眼神。

    然后,在场众人就听袁淼解释:“金河军暂定一千人!仆从军暂定两千人!军中将校,皆从右武卫抽调。金河军兵器不做更改。”

    三千人,新建的金河军也就够组建三营兵马。

    甚至连兵器,也不提供,依旧让金河军使用草原上的弯刀。

    这个数目和安排,还在孙玉则的接受范畴内。

    于是,孙玉则点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方案。

    在场众将和参谋们,对这个安排也没有异议。于是新组建的,还没有一人的金河军,便算是通过了金河营地最高的军事会议。

    这时候,在场坐在后面的一个学生缓缓的举起了手。

    众人,不由的将目光投过去。

    在得到袁淼同意后,只见这学生涨红着缓缓的站起身:“侯爷,此次金河营地动乱,怕是消息很快就会传回长安,传到陛下面前。加之侯爷先是抚恤阵亡将士,现在又要组建金河军……不论陛下怎样想,只要有人在朝中提起非议,甚至是弹劾……对侯爷来说,都是不利的。加之……侯爷……眼下又身负皇命,不能返回长安……侯爷又执掌权柄,麾下势力日盛……日积月累之下……”

    袁淼目光不由一缩,整个脸也阴沉了下来。

    那学生一看袁淼这般,不禁缩了缩脑袋,脸上露着胆怯。

    孙玉则看了一眼这学生,才发现这学生在骊山的时候,就时常跟在桑左老先生身边,对纵横一道多有研习,便笑了笑开口道:“不要担心,侯爷不是在怪你!我记得你,常常跟在桑左先生身边服侍。”

    那学生恭敬的点点头,老老实实的回着:“回先生,是的。”

    袁淼这时候,则是好奇的看了眼孙玉则,然后看向那学生:“放松些,你方才说的在理!你叫什么名字?”

    侯爷亲自问话,往日在骊山经常能见到对方的学生,这时候不禁有些支支吾吾的:“学……学生……学生周成……”

    “周成!”袁淼口中缓缓的说着,看着周成的脸加深记忆,然后道:“方才你说的,却也不得不防。我等虽尽忠职守,在此为陛下牧守攻略草原,忠心常在!但也不能不提防长安城里的那些人!”

    在袁淼和善的语气中,周成渐渐冷静下来:“是的!时至今日,侯爷应当越加小心才是……”

    对于这个学生的话,孙玉则很是赞同,点头认可的同时开口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对于侯爷如今的处境,你有什么看法?”

    上兵伐谋,这是孙子在谋攻篇里提到言论。

    有出身兵家的孙玉则说出,很合身份。而孙玉则的提问,在袁淼看来,同样有一份对这周成考校的意思。

    于是,袁淼安下心,静静的等待着周成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