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贞观传说 »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不谋而合的默契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不谋而合的默契

    卢氏别院正厅之中,众人皆是脸色难看。

    卢承佑口出狂言,然而这位却是大房的人,更是现任家主的亲弟弟,没人敢多说什么。只是在他们的脸上,或多或少的都带着些不满。

    如果不是摄于家规,那些偏房的长辈们,大抵都要提起手中的拐杖教训其一顿了。

    卢承庆冷漠的审视了这些亲戚之后,才看向自己的弟弟,淡淡的说着:“一个孩子,在这里胡说什么!这里哪一个不是你的叔伯兄长!放肆!滚出去!”

    站在一旁的卢承佑先是一愣,脑袋一缩看向自己的兄长,只是最后在兄长脸上并没有真的看到怒色,心中亦是了然。

    嘿嘿一笑,卢承佑脸上并没有多少知错的模样。

    走到兄长的面前,卢承佑叉手作揖:“兄长,我走了!”

    说着,卢承佑便转身,姿态高傲的看了一眼周围,那些卢氏自家的叔伯兄弟们,便是在众人的目光之中,带着桀骜扬长而去。

    只是刚一走出正厅,到了院子中,卢承佑便是停下了脚步。

    原本还满是得意的脸上,慢慢阴沉下来。

    “怎么?你不在山里头待着,怎地有闲心跑回来了?”

    卢承佑双手环抱在胸前,看着眼前的一男一女,语气不悦的说着。

    就在卢承佑的面前,卢公子与林管事两人正面带笑容的看着卢承佑。

    这样的场面和对话,在卢氏早已经是司空见惯。就算是平日最维护卢公子的林管事,这个时候也面不改色,只是平静的看着在她眼里,如同跳梁小丑一般叫嚣着的卢承佑。

    卢公子更是神情平淡,处之泰然的看着卢承佑,平静的说了一句:“山南道商州那个村子的事情,某已经为你解决了!往后,少些胡来,某不可能每一次都为你去做那等事情……”

    尽管语气平缓,但是听在卢承佑的耳中,却满是嘲讽和威胁。

    卢公子所说的事情,乃是数月之前卢承佑与好友结伴出关中,从蓝田县出发去到山南道的商州。在那边郊游之事,卢承佑看中了一个村庄上的小娘子。

    于是,这卢承佑便是色心大发,先是威逼利诱,但是那小娘子却是决然不从。当时卢承佑便觉得在好友面前大失颜面,于是便命随从仆役下手,他卢承佑自己将那小娘子给强上了。

    事后,谁也不知那小娘子竟然是个刚烈之女。先是想要报官被卢氏仆役阻拦,然后竟然是生生的跳井自缢了。于是这事情便是闹大了,小娘子的家人并着村民们纠集在了一起,声势浩大的要去报官追究卢承佑的事情。

    最后还是跟着卢承佑的仆从,通过暗门联系到卢公子,这才将事情给摆平了。

    这件事情,卢氏众人基本都还未知。因为都是卢公子知晓,暗门出手摆平的事情。所以,就算是卢承佑的兄长卢承庆,到如今也未曾知晓。

    此时被卢公子提起这件事情,卢承佑顿时哑口无言,更是害怕对方将这件事情说到自己兄长面前去。于是,脸上表情立马拉了下来,虽然依旧倔强不愿服输,却是紧闭着嘴逃一般的快步溜走。

    看着卢承佑这般反应,卢公子也只是轻笑两声微微摇头。

    而林管事却是在一旁小声的询问着:“他这般行事,您为何当初还要帮他,私下还那般维护他。这事情就算是说到族里面,不单单是他要受到处罚,就是卢承庆也会颜面尽失……”

    双手合十垂在腹前,卢公子淡淡的说:“某可没有管束他的权利!”

    说完,卢公子便不再理会,还在思考着的林管事,已经是迈出步子走进了正厅里。

    当执掌暗门的卢公子走进屋内,众人脸上表情可不相同。

    有惊喜、有意外、有平淡、亦有不喜。

    一间小小的屋子里,当真是活生生的展现了一副,人生百态的场景来。

    “家主,某来了!”

    站在正中间,卢公子目视着坐在上首的卢承庆,异常平淡的施礼。

    看着眼前这位,掌控着家族暗中力量的人物,卢承庆的脸上竟然是露出一丝笑容来。

    卢承庆很是和善的开口:“你来了!坐吧!”

    卢公子点头,便是在一旁空着的位子上坐下。

    见到卢公子已经安坐,卢承庆先是在其他人脸上扫过,然后再次看向卢公子,复述着:“如今族中各地的粮仓,正在对灾民们放粮。其用意,某想你也该知晓。朝廷最近种种做法,已经有要对我们下手的意思了。不过现在族中叔伯弟兄们,对放粮给那些灾民有不同的看法。今日叫你过来,便是想问一问,你是怎么看的。”

    问完话,卢承庆便闭上嘴,静静的注视着卢公子,等待着他的回答。

    而卢公子还没有开口说话,一种的族中之人便已经是抢先开口。

    “朝廷要不要下手,还是两说。就算是朝廷真的容忍不下我等了,这么多年来的经验,朝廷最终也不可能将我们所有世家除掉!”

    “朝廷终究是要面子的,咱们这么多年在长安与皇室多有相对,向后将话传下去,让那些在朝为官的,少些吵闹不要事事与皇帝对着干就好了……”

    “七伯说的对,咱们现在就是太强势了。如今的皇帝,又是一个强硬的人,诸位都知道,皇帝是从疆场上杀出来的。咱们给他面子,不要总想着驳了皇帝的面子就威风了。皇帝有了面子,咱们家就算赚的少一些,终究还是能活下去的。”

    “是极是极!现在皇帝虽然强硬,但谁也不知道等他老迈了,可还能有如今的雄心壮志。往后的皇帝,还是否看我们不顺眼。忍一忍,总是会风平浪静的。”

    “诸位都说了皇帝的事情,某就不说了。某只想说,现在朝廷在南边的粮食一批批的调过来,这个消息想来大家都是知道的。咱们家再怎么广施善心,百姓是记不住的!到最后,那些灾民只会记得,是朝廷最后救了他们!”

    “某赞同!朝廷要赈济灾民,皇帝要面子要收拢权力。大不了咱们就缩回来,在长安的官员,能撤回来的就撤回来,多让些位置给陇右的那些人。到时候,有陇右的那些人在一旁帮衬着,咱们只要守好眼下各地的利益就是了。”

    “这个提议甚好!陇右……他们无非就是想要在朝廷里占据更多的权利。如今的事态,说不得就是陇右的那批人在背后推动的!他们要,咱们让些给他们就是了……”

    “……”

    “……”

    一时间,现场议论纷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当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但是终归到底,还是在说反对卢承庆开仓放粮的举措。

    一直到卢承庆脸色再一次变得难看,手重重的砸在桌子上,低吼了一句:“够了!”

    之后,这些人方才一个个的收敛了起来。

    只不过,现在因为有了卢公子在场,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的将目光移向他。

    在大家的记忆之中,当年如果不是族中发生了种种变故,这家主之位说不得就是谁的了。

    如今卢公子执掌暗门,谁也不清楚暗门到底有多大的力量,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看轻了暗门。

    有人寄希望于卢公子,希望他能够站出来为大家说句话。

    甚至于,在今日这场卢氏族中商议之前,已经有人开始谋划,想要推动卢公子登上卢氏家主的位置上。

    而卢承庆,亦是将目光投向卢公子。

    如今卢氏族中的粮仓,在持续这么多天之后,已经快要见底了。而暗门,究竟还有多少的存粮,他卢承庆不知道,但是他却清楚暗门的势力几乎不下于自己所掌握的。

    民心是易动的。

    当卢氏开始开仓放粮之后,便已经没有了停下来的可能。

    这一刻百姓们,还会感念你的好。可是一旦,当朝廷的粮食未曾送到,你的粮食便已经停下来了。

    那个时候,百姓们是绝对不可能再想着你的好,也不会去责怪正在运送粮食的朝廷。

    那个时候,那些再一次没有了食物的百姓,就会将所有的怒火都发泄在卢氏身上。

    这时候,卢公子站起身来,脸上依旧是带着淡淡的笑容,看向族中众人,缓缓开口道:“诸位,承庆既然是家主!便是统领我们卢氏的决策之人,族规是怎样的某想大家都是清楚的。诸位也知晓某的为人,平时最是守规矩,某不想做违背祖训的事情,亦不能违背族规!”

    卢公子这是表态了!

    瞬间,众人不由的一阵失望。

    而卢承庆原本阴沉的脸,眨眼间便满是喜悦,连忙急切的询问着:“粮食!现在能拿出多少粮食来!”

    卢公子转过身,嘴角上扬着面对卢承庆开口:“回家主!如今暗门在京兆府还有一处粮仓,其中尚有万石粮食,可以让家主动用。”

    一开口就是万石粮食,卢承庆整个人都开始兴奋激动起来了。

    连忙的,卢承庆又是开口追问:“还有呢?还有吗?”

    “没了!”卢公子干脆利落的回答,摇摇头带着惋惜的解释着:“家主有所不知,前些时日各地灾民多有动乱,暗门好几处的粮仓,都被人给抢了。如今,也只有京兆府这万石粮食可以用了……”

    卢承庆刚刚半起的身子,顿时一软,撑在副手上的双手垂下,身子落在座位上。

    在卢承庆的脸上,写满了失望。

    谁都知道,现在关中的灾情,因为离帝都近,已经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削弱。各地的百姓,也都在准备复产复耕了。

    暗门在京兆府的万石粮食,这个时候拿出来几乎没有丝毫的作用。

    卢承庆真正想要的是,在远离关中的各地,需要更多的粮食,去拉拢百姓维护民心。

    暗门的实情究竟是怎样的,他卢承庆没法子去追查。暗门万石的粮食都已经拿出来了,卢承庆如果这个时候再去怀疑什么,就是他自己都觉得有些过分。

    而在一旁的卢氏族人们,听到卢公子说的这个消息,更是激动。

    连忙的,就有人站起身来怒骂着:“家主!家主!您可曾听到?您正在赈济的那些灾民,他们抢了我们的粮食!这等刁民,家主你还要继续给他们粮食吗!”

    “暗门这万石粮食,都不该拿出来!难道,我们还要拿着自家的粮食,给那些刁民吗?”

    “今日,暗门要是真的拿出那万石粮食,某便自此再也瞧不起你!”

    有暴躁的,因为先前卢公子的表态,已经是站起身直指卢公子骂了起来。

    随着一个人的开骂,其余的人也多多少少都跟着骂了起来。

    现在不论是身为家主的卢承庆,还是执掌暗门的卢公子,都差不多是被这些人给钉在了灭族的耻辱柱上。

    卢承庆一脸阴沉,然而在不满这些族人之余,却还是不得不对卢公子投去一个抱歉的眼神。

    今日本是卢氏族内的会议,暗门本是不需要参入的,也没有义务参与。是他卢承庆,亲自传了话希望得到暗门的帮助。

    现在暗门的话事人来了,也拿出了万石的粮食,然而却正在遭受着族人的唾骂。

    他卢承庆,脸上无光!

    然而,就在这位卢氏家主无可奈何的时候。

    从外面远处,一名仆役行色匆匆的拿着一卷纸张,慌慌张张的冲到门外。

    看到这人,卢承庆已经是咬牙切齿,压着声音开口喊道:“进来!”

    那仆役得了应允,立马快步走了进来,直到卢承庆面前,叉手作揖弯腰:“回禀家主,朝廷刚刚下的旨意,要求各地长安宗室勋贵、各地世家乡绅,能够同心同力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自宗室郡王至朝中爵位在身者,或万石粮食或万贯钱财。长孙氏等陇右世家,更是每家出粮十万石、钱十万贯!”

    说着,仆役便将手中拿着的纸张送到卢承庆面前。

    接过这叠纸张,卢承庆只见抬头是皇帝亲自书写的【大唐报刊】,由三省协办,新丰侯主持通行各地的报纸!

    开头第一篇,便是写着方才仆役口中所说的事情。

    长安城的宗室勋贵们,已经在短短一日只见,便群群响应朝廷的号召,纷纷捐献钱粮。

    拿着这份报纸,卢承庆的手已经是肉眼可见的颤抖着。

    “皇帝……皇帝……这是要了我家的性命啊!”

    下方,卢公子脸上依旧平淡。

    只是心中,却是想到了,最近才刚刚创办这个所谓报纸的新丰侯。

    当真是,自己才刚刚动手,那人便已经是推动着朝廷和陇右集团,展开了捐献行动!

    顿时,卢公子心中便升起,一股恰逢知己的心情来。

    也是卢公子的脸上,那淡淡的笑容变得更真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