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贞观传说 » 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开发 大喜事

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开发 大喜事

    西北彻底的变了天。

    朝廷新设的总管四州军政的安西都护府,成了西北地的天。

    然而让所有人都想不通的是,大都督袁淼没有选择将凉州城作为他的行辕所在,依旧是带着军队驻扎在那个独登山,更是调拨了上万的兵马过去。

    而在整个安西,显然条件最好的凉州城,却只拍了个临时提拔的副都护坐镇,掌管凉州军务以及安西政务。

    于是人们更是不安,觉得这是大都督对凉州不满,大抵是要对整个安西下手整顿了。

    那个所谓的副都护,也只是过来做做样子的。

    然而,真实发生的事情却让安西的所有人都大开眼界。

    五百名骊山军最是精锐的骑兵,马不停蹄的奔驰在荒漠戈壁上,向着凉州城长驱直入。骑行之中,他们面甲放下,让人看不见这些人的面容。从这些人软甲上烙印的营号来看,竟然是骊山军中时间最久的部队。

    骑兵们当日直接从凉州城的城门下冲入城中,就连城门下的兵丁也没有反应过来。

    有人不满,甚至是要追上去盘查一番,不过幸好是被同袍拦下。

    加盖安西大都督官印的同行文书,让这些人浑身一抖。

    安西副都护孙玉则到凉州城的第一天,就连发了好几条政令。

    原凉州都督府一应官员,并入安西都护府,让原本还在为前途担忧的凉州官员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只不过紧接着,随同副都护入城的骊山军骑兵,动作迅速的将凉州城中数名官员将校缉拿,就在都督府前的街道上挥刀处斩,又是让这些刚刚才安心下的人一阵猜测。好在副都护拿出那些人贪墨军款的证据,这才没让现场动乱起来。

    只不过,就是经过这么两件事情,整个凉州城却是彻底变得恭敬起来。

    看着街道上那一颗颗人头,他们这时候才深切的认识到,如今的凉州谁才是话事人。

    经过前面的安抚和震慑,孙玉则后面要干的事情,自然就是一路畅通无阻。

    利用来到安西的灾民,大量开垦良田,修建修缮水利设施。利用安西特殊的地理环境,修建简易道路沟通四方,将分散各地的百姓聚集到一个个集中点上。

    对军中之中,更是开出了军功授田的政令。凡是往后阵上杀敌者,皆能获得开垦出的良田。

    跟着孙玉则一同进入凉州城的学生们,更是带着各种粮种和新式工具,分散到整个安西四州上,推动着安西基层的建设。

    整个安西四州,以凉州城为中心,每一天都有无数的政令发出,所有人几乎是不停歇的转动着。而随着凉州城动起来,整个安西也在缓缓的改变着。

    与凉州城的大动干戈不停,汇聚到独登山的上万大军,只做了一件事情。

    除了留守的军队之外,所有的军营全都携带着物资,一路往西直到走出阳关。

    战马在西域的土地上奔驰着,火药将一座座山头炸平。整个阳关以西,整日被金戈铁马践踏,炮声阵阵。

    随着一个个游荡在西域的盗贼团被诛灭,西域诸国再一次看到了,在东方那个古老帝国的重新崛起。

    臣服将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不愿被统治的人,只能向西逃走。

    而随着整个安西军政变动,整个西北的局势也变得破朔迷离起来。

    草原和高原上的使者,带着礼物和海量的财富进入长安,想要刺探清楚大唐究竟想要在西北做什么。

    就在整个西北局势千变万化的时候。

    骊山却依旧是按照原有的样子,每日进行着同样的事情,现在也几乎很少能看见有什么变化。

    青山绿水之间,唯有那一根根烟囱,从早到晚好似永远都不会停下来。

    身为如今袁氏一族留在骊山,唯一能做主的男性,周成很忙。

    年轻人的眉目之间,深深的挤出一个‘川’字,站在骊山下的一处高地上,带领着一帮师兄弟、管事。

    周成手里捏着一块,当初从先生那里得来的黄玉,看着如今灰色的天空,有些急促的说着:“工坊还要加快速度!现在的速度太慢了!”

    “如今已经是满负荷运载了……各处都开始缺人了,原料也缺,什么都缺!还要再加快速度的话,整个体系就要崩塌了!”负责各座工坊的研究院师弟,看着站在前面的师兄周成,皱着眉开口反驳着。

    周围的管事尽皆沉默,态度恭顺的垂手低头。对于人群最前方的那个少年,他们保持着面对新丰侯时的恭敬。而在如今的骊山,袁氏内外更是以这个年轻人为主,地位威望更是日趋提高。

    袁氏现在究竟有多大,在场的管事们并不知道。他们只是各自负责一滩事情,而现在在场的人,也只是一部分而已。

    站在最高处的周成缓缓转过身,一众管事立马齐齐的后退一步。

    先前开口反对的研究院学生,也稍稍底下了头。

    尽管年轻,但周成却已经越发的老成起来。

    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这些人,轻轻的冷哼一声。

    少年人,不怒自威。

    “先生远在安西,你们就想歇下来了?”周成剑眉竖立,双手背到身后:“没有工人,便去招人!不论是昆仑奴、新罗婢,亦或是东瀛人,发信给岭南道、河北道的折冲府,我们需要更多的奴隶!大唐的百姓代价太大了,我们已经用不起了……让大唐的工人去管理那些奴隶,所有的工坊一刻也不许停下来!”

    那最先开口的学生,小声的说着:“可是……”

    “原料,你们各地的管事是干什么!”周成淡淡的看了一眼,最近渐渐松散下来的各地管事们,然后接着说:“各地加紧采购,不论你们用什么办法,只要不违背唐律、不压榨百姓利益。再不行,去找河间郡王府的商号,找皇室商号,找长安里与我们家有联系的商号,原料必须满足工坊生产用量!”

    “喏!”

    “遵命……”

    管事们,终究是与研究院的学生们不同,面对周成的命令,不论有多艰难,也只能是硬着头皮接下里。

    “师兄……”有小一点的师弟,看着不断释放压力的周成,有些畏惧的喊了一声。

    周成立马看过去,这小师弟连忙低下头。

    长叹一声,周成摇着头看着众人:“非是某要逼你们,如今先生刚刚就任朝廷新设安西都护府大都督,整个西北四州皆系于先生一身,万千头绪都是先生在前面顶着。这一次工坊生产出来的东西,必须尽快完成数量,尽快送往安西。我等在骊山,没有风沙严寒,也没有敌人的刀剑相对。侯府也不会忘记自己人的付出!对安西之事,烦请诸位辛苦些!”

    众人闻言点头。

    袁氏对自己人,确实是从来都没有亏待过的。如今长安里的勋贵人家,通过各种手段做着买卖,但是对那些人却并没有多少的优待。大多都是放心的家生子在操办着,但是家生子是怎样的?那就是从一出生,就属于那些勋贵家的另一种财产。

    而袁氏呢,仅仅只是这两年,所有的管事在袁家庄都建了屋舍,前一段时日更是每人都在延寿坊分了一套院子。要知道,就算现在延寿坊还没有对外发售,但光是最先住进去的太上皇,就足以吸引所有人的注意,价格必然是让人震惊的。

    另外,侯府管事们每月的份例和年底的分红,也是让整座长安的人都眼红。

    见到众人恢复平静,周成默默抬手:“都去吧!先生在安西如何,侯府未来如何,全靠诸位了!”

    众人退下,几个周成的师弟,在观察了师兄好一会儿之后,也叉手施礼,而后缓缓退下。

    直到所有人都从这里离开,周成重新转身,面对着眼前那一座座,不断喷吐着烟尘的巨大烟囱,不断扩建变得日益巨大的工坊连成片磐恒在骊山平原上。

    周成目光幽幽,将手中那块黄玉抬到眼前。

    “先生,您为何不选择东边?”

    “周成!周成!快回府!”

    “大事!”

    “周成,赶紧下来!”

    就在周成感怀,自己的先生为什么会向着向西,而不是征召大军,向东入主长安的时候。远处下满的田埂上,李长生一边奔跑着,一边举手摇摆着大喊着。

    “出什么事了?”

    看着一直跑到自己面前,已经是满头大汗的李长生,周成微微皱眉询问。

    李长生双手撑膝,张着嘴大口大口的呼吸着空气,然后抬起手背擦去脸上的汗水,这才挺起身来:“生了!要生了!要生了!要……”

    “星辰师娘要生了?”周成念头一转,脸上便是浮出惊喜,试探着。

    李长生重重的点头,满脸欢喜:“恩恩!”

    “那你还待在这里干什么!”周成随即暴喝,继而喊着:“走啊!快走啊!快回府啊!”

    新丰侯府,后宅女眷偏院之中。

    本来不算小的院子里,此时已经是被人站的满满当当的。

    房奉玉坐在一张搬来的椅子上,一脸焦急,双手捏在一起,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她的手背上,鼓起的青筋。

    侍女下人们,也是一脸紧张的踱着步子,似乎眼前屋子里面正在发生的事情,就是他们自身的事情一样。

    而就在院中正屋里,一声声的叫喊声此起彼伏。

    痛苦的惨叫声中,充斥着一股说不清楚的力量感。

    这是属于将要成为母亲的女性,最强有力的声响。

    “用劲!深呼吸!不要停!”

    “水!拿水来!”

    “快,给腰下垫上东西!”

    早就在新丰侯府安了家的,从宫中请来的接生婆子,喊得比星辰的声音还要大。

    当周成带着李长生走进院中的时候,拥挤的人群让出一条通道里,后让周成走动最前面。

    一直不安的坐在椅子上的房奉玉,看到周成赶了过来,脸上难得的挤出一点笑容来。

    招呼着人搬来凳子,示意周成坐下后,房奉玉开口着:“你来了。府外的事情,处理的怎么样了?”

    “回师娘的话,外边都妥当,第一批货物很快就能送到安西。”周成也不客气,顺势坐下,回着房奉玉的话。

    房奉玉目光闪烁着,嘴里念叨着:“那就好!那就好……”

    周成小心的看了一眼师娘,只见满是紧张。

    不知道怎么安慰人的周成,只好回忆着从前先生讲过的生理课,小声的解释着:“其实生孩子不可怕……星辰师娘体质也比常人好上不少,前段时间接生婆子也说了,胎位很正常……现在就是……稍微痛苦一些……”

    有些呆萌的房奉玉,有些差役的偏头,看向这个年轻人。

    脸上带着些好奇,小声的询问着:“这也是你们先生教的?”

    “啊?”周成先是一愣,然后点点头:“恩恩……教过一些……”

    “哇哇哇哇……哇……啊哇啊……”

    “哇哇……哇哇……哇哇……”

    “哇……”

    正在周成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下去的时候,正屋里面转来一阵充满力量的哭喊声来。

    那是属于新生孩子的第一下哭声。

    也是第一次用鼻子呼吸,传出来的声音!

    院中,众人脸上一喜。

    然后就见双手站满鲜血的接生婆子,满脸微笑的走出房门。

    一切顺利!

    母子平安!

    “老婆子,恭喜侯府诞下一子!”

    哗的一下,整个院子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来。

    房奉玉更是差点就没有坐稳,双手紧紧的握着扶手,一口一口的喘着气。

    周成更是站起身来,回身看着后面的下人,大喊着:“快!写信!写信送到安西去!告诉先生,先生有孩子了!先生当父亲了!”

    一时间,整个新丰侯府沸腾了起来。

    远在安西,为国戍边的新丰侯,终于有了后代!

    这个消息,也在短时间内,传遍整个长安。

    安西,独登山。

    好似永远奔流不息的无名河流边,此时已经月色朦胧,清澈无云的夜空中,布满从遥远的过去传来的点点星光,照耀着这片亘古不变的大地。

    劳作了一整日的百姓们,早已回到家中休息。

    刚刚从玉门关外轮换回来的安西军队,还没有洗漱,便已经是拖着疲倦的身体,躺在了臭烘烘的营房里面。

    一块从高山上移动过来的石块,袁淼静静的坐在上面,手中紧紧的捏着一份书信。

    看着皎洁的月光洒在河面上,袁淼脸上露出一丝怅然。

    “某有孩子了!”

    “我当父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