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少林出道小生 » 第十五章:选错了人

第十五章:选错了人

    香江电影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新浪潮电影运动,

    在武侠、功夫片的基础上,加上当时香江处于历史的巨大变革期,

    移民、阶级差异、情色、暴力、迷茫以及所谓“无厘头”背后的夸张和讽刺等元素被当时一代的创作者很好地利用了起来,使得电影类型广泛、题材多元,可谓是百花争鸣。

    靠着警匪片、黑帮片、喜剧片、魔幻片、艳情片、赌片、鬼片、爱情片、Cult片等等满足了不同观众的胃口,

    打出“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江,在80至90年代,香江电影在东南亚辐射范围之广是可以堪比好莱坞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从中国大陆、韩国、台湾、韩国、RB、到东南亚国家、甚至美国唐人街,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香江电影。

    香港电影的繁荣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尤其是弯弯岛的投资者。

    大量热钱涌入市场,据说当时香港电影的制作,可以达到7天一部电影的程度。

    这样的速度和效率的背后,是危机和衰落的前兆。

    超负荷运转、透支状态下的市场彼时逐渐开始出现粗制滥造、片酬过高等问题。

    随着林正英与世长辞,吴羽森、周闰发、成拢、李莲杰等香港商业片的领军人物,以及大量的幕后技术人员先后远赴好莱坞,港片的名声越来越烂。

    实力派导演、实力派演员的缺乏,缺乏创意的剧本,剧情老套,没有新的理念,经常只能一味的翻拍一些经典的旧片,喜欢炒旧饭。

    一部电影火了之后,一大批跟风电影就出来了。

    这部段霁云接下来要拍摄的《赌圣2之街头赌圣》就是一部很明显的跟风制作。

    自《赌神》、《赌圣》系列电影大火特火之后,赌片就成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类型片资源,对于王京这种人来说,是随时可以拿来取用的,反正名声什么的王胖子其实并不那么在乎。

    从之前的《赌神》、《赌侠》、《赌城大亨》到后面的《千王之王》、《澳门风云》系列,王胖子隔几年就炒一次,深得系列片拍摄的精髓,

    直到...彻底拍烂了为止。

    其实在这部《赌神2之街头赌圣》之前,王胖子便拍了一部《赌侠2之上海滩赌圣》,合作的人是周星池,票房也很不错。(约3100万)

    在星爷拍完《赌圣》、和《赌侠2之上海滩赌圣》之后,已经是绝对的腕了,也证明了自己在赌片里的票房号召力,档期也紧了,要价也高了,在片场指手画脚还要话语权,

    后世网上说周星池和王胖子不和是因为《千王之王2000》,从那部戏之后二人便在未合作过。

    原因据说自星爷96年自己成立‘星辉’之后,便不愿在接外面的戏,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拍,自己做导演。

    这也让公司老板和王京都有了危机感,但王京还是自信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不是为钱,他压根儿不想和这位“大爷“合作,走了也好,我可以打造出“第二个周星池“,王京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

    于是他精挑细选,选择了张家辉,并量身为其打造角色,目的就是要培养出自己的“周星池”。

    于是王京说服老板花了巨资,不仅请来了正当红的林熙蕾、关秀媚、吴君如,为了稳妥起见,他向昔日的伙伴周星驰发去橄榄枝。

    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靠着周星池的人气,给张家辉作双保险。

    周星池当然看得出王京的心思,因此委婉拒绝,但王京不甘心,经过几番劝说,周星池也实在有点摸不开面子就答应了,但表示只能客串,限定了时间,还开出了每天120万港币的薪资,在当时可谓天价。

    王京一咬牙,为了成就自己的梦想,豁出去了。

    虽然请来了周星池,但拍摄过程却非常不顺利,你想啊明知道对方要培养个新人取代自己,换作谁心情都不会好,因此周星池在拍摄过程中几番“刁难“,最终惹怒王京,在拍摄到第6天时,激愤的王京给了周星驰7天片酬,送走了这位“大爷“,但郁闷之情,溢于言表。

    王京说:“他这样的性格,唯有自己拍自己!好莱坞都合不来,对方也不与他合作。”

    此后两人彻底交恶,再无合作。

    其实当时的周星池很简单,就是想一门心思拍自己想拍的电影,因此对外都标很高的片酬,就是为了让别人知难而退。

    当时黄百鳴曾想用2000万港币请周星池拍摄10天,都被他拒绝,可见星爷或许不全是为了钱,只不过是用钱来拒绝别人。

    向华镪表示:“周星驰在1992年片酬就达到了1000万,10年后我开价给周星驰5000万,他都拒绝“,

    后来还对媒体表示:没有一个亿,请不动周星池。”

    可见当时周星池是有多受欢迎,但星爷只想做自己的电影,不想成为别人赚钱的工具。

    也正因为如此,他得罪了很多娱乐圈中的大哥,向大佬下令封杀周星池,王京多年后依然对这件事愤愤不平,多次公开讽刺周星池爱钱多过电影,

    但其实早在这之前,两人的关系便早已不和睦,

    王京曾在专栏中坦然自己跟周星池在《神龙教》一片中“已有裂痕出现”,并将周星池称呼成“周先生”,可见两人目前关系并不融洽。

    “他(周星池)自知已在台弯大红,整个人都膨胀了,又开始结交城中富豪,开始炒楼。

    在《龙过鸡年》的拍摄现场,他带来了一位今天仍叱咤风云的大富豪,在一角谈笑,不肯开始拍摄。

    这位先生也并不友善,没照一般常规向导演打招呼,正常情况‘进庙拜神,进屋叫人’,来我的现场至少说个hello吧?但他没有。我并不介意,但已开始觉得周先生已经改变了。”

    王京回忆早年与周星池交往,以“志趣相投”做形容。

    他评价周星池“他天才横溢,是个破格的好演员”,但逐渐“感到他太自我,甚至是有点儿自私。”

    他更透露两人不再深交的原因:“92、93年间,我曾经与周星池想合作一部《少年李小龙》,我导他演。

    当时我和他的配搭根本就是一个黄金配搭,我跟他都喜欢李小龙,想合作一部。

    我就带了他去见嘉禾蔡永昌先生,来谈合作,决定嘉禾出制作费,然后给我和周星池八百万港元再分红。

    这在当时是很高的条件,我跟他当时片酬每人都是大约两百万。

    但谈了几次剧本后,周先生提出我们六四分的要求,他六我四。我反正认为一定有不少分红,同意了。

    两周后他提出另一个要求:他七我三。我有点不悦,但我真的想拍这部片,又一次同意了。

    一个月后,他提出第三次要求:他八我二。我这次真火了,我说这样合作已没什么意思,但因与蔡先生说好了,就只此一此,下不为例。”

    王京更透露此事最后结局:“你知道结果怎样吗?我听到的最后版本是嘉禾改以八百万片酬请他一个人当演员,据说就是《武状元苏乞儿》。这样的结果,你能不心淡吗?”

    是呀,能不心淡么?

    但这种为了利益闹掰的事情在后世娱乐圈里可谓是屡见不鲜,所以说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破事也不好评论谁对谁错,只能说星爷处理的方法可能确实糙了点。

    所以这部《赌圣2之街头赌圣》,本来据说是想请周星池,但因为周星池开价离谱,于是王胖子就有了找人制衡(如果不能说取代的话)周星池的想法。

    包括之后的张佳挥、张卫健,这部电影中临时启用的葛民辉都是一种尝试。

    但很明显,这种尝试是失败的,

    张佳挥的那部《千王之王2000》票房不过1914万,连演员的片酬都没收回来,赔的可谓惨不忍睹。

    张卫建那部模仿星爷《逃学威龙》的《超级学校霸王》上映后也是反响平平。

    而这部《赌圣2之街头赌圣》呢?

    票房先不谈,就主演葛民挥来说,根本就不及格,他的形象,他的演技也根本撑不起一部电影。

    葛民辉就是《无敌反斗星》里的阿甘,就他的形象,演个小配角还行,不过王胖子想用他来接周星池的班,简直就是脑袋被驴踢了。

    人家张佳挥好歹还是影帝,张卫建好歹是视帝,葛民辉呢,他啥都不是。

    当然,也不是说小人物就不能演大角色,黄博、王保强形象也都一般,也都是从小配角、小人物里走出来的,人家怎么能成为后来的喜剧之王呢?

    但葛民辉他很明显没有自己的风格,他也不是潜力股,后来在《算死草》和《行运一条龙》里戏份甚至比星爷还要多,但却屡屡被星爷抢了风头,甚至还没有达叔的表现出彩。

    以至于后来连王胖子自己都放弃了(说实话王胖子请葛民辉还不如请陈百祥靠点谱),

    王胖子后来总结说:阿葛永远不会成为周星池,他和吴孟哒的戏路非常相似,而周星池和吴孟达正好是相辅相成的。一部电影中周星池就像是‘逗哏’式演员,而葛民辉是‘捧哏’式演员,所以相比之下葛民辉如果是男一号,反而会黯然失色。

    就是这么个道理,就像开心麻花的艾伦,有人天生适合配角。

    当然,这一切都跟段霁云无关,他也不可能跟王胖子说葛民辉不合适,这部电影会口碑、票房双扑街,

    尽管王京调用了堪称豪华的配角团队,但你主菜都选错了,配菜在好也没啥用,才10岁的他只想默默的拍好自己的戏,最多借助电影跟还未发迹的‘宇宙最强’提前打好关系,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