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截胡诸葛亮开始 » 12:英雄黄祖

12:英雄黄祖

    安陆黄氏。

    家学渊源。

    江夏安陆黄氏崛起于黄香。

    《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作为“二十四孝”之一,小孩子都在背他的事迹。

    其子黄琼历任三公之职,是刘焉的岳父,其孙有大名鼎鼎的豫州牧黄琬,后上任太尉职位。

    刘表当初本愿让蔡瑁去做这个江夏太守,后者却极力推辞,最终交给了江夏本地豪族黄氏黄祖。

    一来可以稳住江夏,二来也能搭到太尉黄婉的线。

    …

    江水涛涛,雾气迷蒙。

    船头靠上码头,自然有甲士上前拉着绳索捆住船只。

    刘修站在船头,第一眼就看到了岸边的舅舅黄祖。

    那人身高七尺有余,虽算不上高大威武,但半生戎马也让黄祖看起来不怒自威,活脱脱就是一条过江蛟龙。

    刘修上了岸,快走两步上前来到黄祖面前,躬身拱手,拜道,“外甥儿刘修,给舅舅问安了!”

    这可是刘修的舅舅啊。

    还是亲的。

    接下来很多事情,都需要黄祖,以及整个江夏的鼎力相助。

    黄祖一把拉住刘修的手,面色喜悦,说道,“自从你母去世之后,你小子还是第一次回江夏,快让舅舅好生看看!”

    这些天,刘修也捋了捋自己的身世。

    母亲黄氏,乃是黄祖亲妹,说来也巧,黄祖仅有刘修母亲一个妹妹。

    公元190年,黄祖当任江夏太守,黄祖也有所“表示”,便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荆州牧刘表。

    过了一年,便生下了刘修。

    如今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修今年十七岁,意气风发。

    前几年,刘修的母亲因病去世,刘修便窝在襄阳城内并未离开过,今天突然到访也算是让黄祖这个大老爷子开心坏了。

    他拉着刘修就上了车马,返回安陆。

    车上。

    黄祖没有母亲那般嘘寒问暖,但还是问到刘修的现状,“襄阳城不好过吧?要不以后就住在安陆,舅舅罩着你。”

    闻言,刘修看了一眼自家舅舅。

    如果说刘修不是从后世来的,知道明年江夏就会易手,自家舅舅被孙权砍了首级祭奠孙坚。

    刘修说不定真的会留在江夏。

    想了想,刘修也不废话,直接说道,“舅舅,此番前来,是希望得到江夏的支持,争一争荆州大权。”

    此话一出,车上顿时安静下来。

    刘修甚至觉得整辆车都停了下来。

    黄祖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刘修,总感觉自家外甥换了一个人,“荆州大权?季绪你是认真的吗?”

    荆州大权,可不是说争就争的啊。

    黄祖虽然是江夏的土霸王,但也没有那胆子,和底气,去争那个位置。

    如果是刘修的话。

    或许有可为!

    刘修眼神坚定,丝毫不逊久经沙场的舅舅的虎目,说道,“我父垂垂老诶,有种准备将荆州送给刘备的苗头。”

    “二哥刘琮愚笨无比,难堪大用,若是让他得了荆州牧的位置,恐怕荆州四大世家要看蔡家的脸色了。”

    “所以,我已经准备好了虎口夺食,希望舅舅可以帮助我。”

    相比于毫无根基的刘琦。

    刘修算是好的,至少还有一个安陆黄氏作为后盾。

    黄祖虎目炯炯,盯着刘修,试图用自己的宿将之气压倒刘修,可他却发现刘修的岿然不动。

    甚至连眼神,都没有偏移。

    黄祖此刻,这才相信刘修是来真的。

    野心勃勃,且信心满满。

    和之前的刘修,浑然不同。

    甥舅对视几个呼吸的时间,黄祖率先败下阵来。

    他伸出大手,拍在刘修的肩膀上,欣慰无比,说道,“好!不愧是我安陆黄氏的的人,既然你要争,舅舅我便陪你争一争!”

    常年在水上行走,黄祖深知一个道理。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刘修有大志气,大勇气,想要去争一争荆州大权,黄祖活了大半辈子也不会扯年轻人的后腿。

    成了。

    黄氏一飞冲天,在荆州的势力当超过蔡氏。

    要是败了也无妨。

    在江夏,他黄祖说一不二,还是可以保住刘修。

    听到这里,刘修心中也有了底气。

    有了黄祖的保证,刘修算是得到了大半个江夏的支持,可还有一部分人需要刘修是个不小隐患。

    这件事情,稍后再说。

    在返回安陆之后,黄祖带着刘修直奔祖宗祠堂。

    黄氏的宗祠,位于安陆的一处靠近大江的一座山包之上,红砖绿瓦,分外显目,是整个安陆黄氏的根。

    两人在完成祭奠之后,黄祖便让人将大门紧紧关闭。

    黄祖拉来一个板凳,让刘修坐下。

    “季绪,你说说你的打算,想要怎么争这荆州大权,蔡瑁那家伙现在如日中天,想要虎口夺食可不容易。”

    荆州四大世家,是一个巨大的经济文化联合体,可以一起对外,四大世家姻亲极多,大多都是亲戚。

    但涉及到荆州牧这个位置,蔡瑁可不会看在亲戚的关系上让给刘修。

    刘修淡淡一笑,说道,“舅舅,我此行一路上看着安陆城内外之景,略显萧条,农耕荒废,可不像是有后继之力的样子。”

    闻言,黄祖就有些来气。

    瞥了一眼刘修这个大外甥,没好气的说道,“季绪你别说什么风凉话,在江夏这个位置,还没有人能做的比我更好!”

    的确。

    刘修不可置否的点点头,“江夏之地,居高临下,乃是悬在江东头上的一把利剑,随时可以刺进江东要害。”

    “舅舅前些年又力斩江东猛虎孙坚,与江东结下不可解之仇怨,这几年六战江东依旧屹立不倒,可谓英雄!”

    刘修的话语铿锵有力,字字句句戳进了黄祖的心中。

    显然他是没想到,自家的大外甥这么看好自己。

    黄祖咧嘴一笑,“英雄?不错!老子怎么不算是英雄!”

    在江夏。

    他黄祖,就是实打实的英雄。

    黄祖对外,要面临江东之兵,鏖战六次,也就损失一些军民,江夏之地寸土未丢。

    在内,还要不断的和刘表扯皮,内耗。

    江夏的经济,在江东与荆州的内外捅刀下不断下滑,这才是刘修看到的逐渐萧条之景的原因。

    刘修见此,并不担心,从怀中取出一物。

    打开包裹,露出其中细致晶莹之物。

    正是细盐!

    刘修捧着这袋子不足半斤的细盐,眼神之中满是自信,对黄祖说道,“舅舅,此物可救如今江夏!”

    “可重铸江夏安陆黄氏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