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截胡诸葛亮开始 » 23:进入荆州士族视野(求追读~)

23:进入荆州士族视野(求追读~)

    如何评价蔡夫人呢?

    无非是溺爱与短见。

    演义里,蔡夫人心肠恶毒,因先主劝刘表立长子琦为嗣,数次加害刘琦。

    吓得刘琦把诸葛亮的梯子都给抽了,才得到孔明的“指点”,逃亡江夏,算是苟活了几年时间。

    蔡夫人在面对曹操大军压境,选择投降。

    曹操这一次吸取了宛城的教训,并未强纳蔡夫人,而是命于禁在刘琮上任途中,将其母子二人灭口。

    离开州牧府。

    刘修回了自己家中,听着之前撒出去兵士带回来的情报。

    黄忠。

    以及魏延。

    如今的黄忠已是步入晚年,却依旧只是一个裨将军。

    魏延更惨,如今仅是一个城门校尉。

    两者均是身怀武艺,胸有韬略,却地位不高,难有一展抱负,才华的机会,刘修看准的就是这一点。

    机会。

    他可以给。

    在州牧府内,刘修除了要来霍峻之外,也提到了黄忠和魏延,想来现在任命已经到了他们的手上!

    时间过得很快。

    秋色渐浓,天气也转凉下来。

    许久没有发出大变动命令的州牧府,昨日传出的一道命令,是让整个荆州上下都陷入了疑惑之中。

    命令很简单。

    任命霍峻为江夏副都督,率领五千兵马,进驻江夏。

    同时,带去不少钱粮,资源,前往犒军。

    “江夏,这是臣服了?”

    “黄祖扛了半辈子,这是认输了嘛。”

    “......”

    如果霍峻去的其他州郡,是再简单不过的提拔,可霍峻去的是江夏,那可是安陆黄氏的地盘。

    刘表在位近二十年,一直想要渗透,并且掌控江夏,却屡次不能得手。

    如今刘表堂而皇之的派遣霍峻,进驻江夏,名义上加强江夏守备,以防御江东兵马,固守壁垒。

    实际上,这已经是黄祖认输的表现!

    一时间。

    蔡氏,蒯家,以及庞氏等,均是在奔走,交流。

    在收集了一些线索之后,将这件事情的矛头,指向了刘修。

    “怎么会是刘修?”

    “他做了什么!”

    “……”

    这是刘修第一次进入到荆州世家的视野。

    以一种令人惊叹的方式,开始搅动荆州风云。

    襄阳渡口。

    刘修亲自为霍峻辞行。

    霍峻此人,身高七尺有余,面容刚毅,姿容硬朗,擅长防御的将军大多都是沉着,且冷静之辈。

    性格上,和苏飞相差不多,可以和黄祖,甘宁很好互补。

    见到刘修,霍峻上前拱手,眼神里满是感激,“末将霍峻,多谢公子提携之恩。”

    来之前,刘表就提点过了,霍峻就算是再蠢也知道今后他就是刘修麾下的臣子,被刻上号了。

    刘修微笑颔首,霍峻算是聪明人,看样子已经站好队了。

    刘修也不多费口舌,直接说道,“仲邈,你此行前往江夏,先去甘兴霸军中学习练兵法,务必要在一个月内,让麾下五千兵的战斗力脱胎换骨。”

    “一众伙食,训练,均按照兴霸军中的八成规格进行,其他事情不必担心。”

    以甘宁八百水军中那些腿脚不便,受过伤的士兵为指导员,铺开训练。

    接下来整个江夏郡的战士,都将用这种训练方法,加强败兵,溃兵的训练,将他们的战斗力提升上来。

    至于训练强度高低,则是因人而异,刘修并不强求。

    时间短,任务重,得挑重要的来。

    甘宁的八百水兵,要训练成一把锋利无比的尖刀才行,而霍峻带去的五千水兵,至少要先把军纪提升上来。

    做到令行禁止,可以发挥出更高的战斗水准。

    霍峻闻言,并不知道具体的练兵法门,但还是认真答应下来。

    很快。

    霍峻登上战场,与刘修辞别。

    这是刘修,第一次见霍峻,毫无波澜。

    不过霍峻接下来,将会成为刘修麾下不可多得的一员猛将,并且在战争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五千水兵浩浩荡荡,登上数十艘的战船,顺江而下,前往江夏。

    刘修在岸边伫立一会儿,便返回襄阳城内。

    如今的襄阳城,十分繁华。

    北地动乱数十年,大量的百姓南迁,带来了许多的人口。

    街道上,来来往往都是行人。

    街道边上也是有许多商户,叫卖商品,十分繁华。

    原本荆襄之地就十分富裕,得到了许多北地百姓的认可,纷纷迁入荆州,注入了不少的活力。

    刘表虽然进取不足,守成却是不错的。

    这些年,荆襄富裕,兵强马壮,在天下诸侯之后排名可以进入前三,甚至仅次于北地的曹孟德。

    可惜的是。

    蔡夫人这厮屁都不放,就把荆州拱手让人。

    刘修一行人排场不大,可有心人自然是注意到了他们。

    在某处酒楼上。

    几位年轻才子,围在一桌前,饮酒对策,十分惬意。

    其中一人,面容奇丑,却是众人核心。

    倒也是奇特。

    原本他们还在自娱自乐,却听得身边人的议论,也看到了街道上那位风度翩翩,俊朗自信的荆州三公子。

    这几日,他的风头很足。

    “刘修,刘季绪,最近这段时间他可是荆州士族们讨论的重点啊。”

    酒桌上,一人饶有兴趣的看着刘修。

    “公威说的不错,如今这荆州上下对这位刚刚及冠的三公子可是感兴趣的很呢,都在谈论江夏之事。”

    若是刘修听得,必然会恍然。

    眼前此名唤公威之人,便是诸葛亮的好友之一,孟建,孟公威。

    “他们都说,我们的三公子是得到了孔明的指点,才能够入江夏,说服黄祖,拱手奉上江夏。”

    另一人摇摇手中的酒杯,呵呵一笑。

    刘修自从进入了荆州士族的视野之后,他的行踪自然是被扒了出来,去隆中寻孔明之事自然瞒不住。

    闻言,这面容奇特的青年人咧嘴一笑,原本就不好看的脸更难看了,“这并非孔明之谋,别瞎猜了。”

    此言一出,桌上几人均是一愣。

    他们纷纷看向那人,问道,“士元,此言当真?季绪若非得了孔明指点,岂能轻易拿下江夏之地。”

    士元。

    庞士元,号称凤雏。

    乃是当今荆州庞家之中最出名的一位后辈,与诸葛亮齐名。

    庞统看着渐渐远去的刘修,眼神里闪过一丝狡黠,笑道,“自然,昨夜还与孔明聊起,他亲口所说并未提点刘季绪。”

    闻言,众人均是一惊。

    细细思索之下,逐渐沉默下来。

    如不是孔明之谋,那江夏之地则是刘修亲自谋划。

    “若是如此...”

    几人面面相觑,均是从其他几人脸上看出了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