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青春年代1998 » 第003章:先定个小目标 ,北大吧

第003章:先定个小目标 ,北大吧

    黄笃万万没想到,重生第一天,竟然要补一个寒假的作业。

    前世自己可真牛逼,二十多天的寒假,竟然一个字也没写……

    也对,上辈子他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制力太差。

    这辈子必须改变一下了。

    说实话,以他重生者的身份,完全没必要学习了,随便抄抄歌抄抄小说,也能身家过百亿,名扬世界。

    只是前世也曾拥有过千万财富的他,深知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有钱就没有遗憾的。

    前世他有太多太多的遗憾。

    那些年少时的梦想与美好,是金钱也买不回来的。

    所以他并不急着去挣钱,去搞事业,而是想慢慢生活,慢慢体味青春的美好。

    要好好学习,考个北大,在未名湖畔,博雅塔下,体验下燕园情,

    要在青春正好的时光,谈一场纯纯的恋爱,不掺杂那么多的现实和利益。

    当然,钱也是要挣的,只是不用那么急,慢慢来。

    先把作业做完吧。

    他并没有像前世一样,直接埋头抄谢衡的答案,而是饶有兴趣的去读题,解题,然后参照谢衡的答案。

    初中的题目,除了部分理科题,基本对他来说没有太大的难度。

    英语最简单,好歹他前世后来也是过了六级的人,初中的这点词汇量,对他来说一点问题也没有。

    语文也简单,前世他做过自媒体,也算是个文字工作者,以成年人的阅历与认知,加上网络信息时代的洗礼,让这些曾让他头疼的题目变得简单易懂。

    前世困扰他很久的前鼻音后鼻音不分的问题,也在他无数次被外省人纠正,以及熟练使用拼音输入法之后,变得不再是问题。

    历史也不难,也是奇怪,前世读书时他历史书根本就不看,后来步入社会之后,竟然开始看各种历史类视频,甚至去翻《史记》《三国志》和《资治通鉴》,初中这些历史题目,对他来说大部分都只是历史常识而已,顶多也就解答题比较麻烦的,表述起来可能不够标准。

    政治稍微麻烦点,毕竟这东西主要靠背诵,也没啥技巧,回头下点功夫背诵就好了。

    物理、化学同样不难,只是需要系统的复习下,毕竟他前世高中学的是理科,初中物理化学分别只有4个学期或者2个学期的课程,只是基础,涉足不深,问题不大。

    数学比较麻烦,虽然前世他最擅长的是数学,但这玩意太抽象了,日常生活也用不上,甚至写自媒体文章也用不上,基本忘得差不多了,需要系统的进行复习理解才行。

    ……

    不知不觉,已是晚上七点钟,母亲早已回家做好了晚饭,喊他吃饭。

    饭桌上,父母对他又是一番教育,要求他以后不能总是把作业留到最后一天,要安排好时间。

    黄笃点头称是,不过这一次,他是真的听进去了。

    只有经历过世间百态,才能深刻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虽然他们不善表达,说得非常刻板非常生硬。

    黄笃暗自发誓,这辈子一定要做一个让父母骄傲自豪的儿子,不再给他们惹那么多麻烦。

    吃过晚饭,黄笃继续写作业。

    奇怪的是,前世自己一看到题目就厌烦,现在却一点都不反感,反而很亲切。

    大概是步入社会做过更多枯燥不喜欢的事情吧,相比那些事情来,学习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情啊。

    当然应该还因为,前世自己被动面对的填鸭式的教育,只是为了成绩,对知识本身没有完整全面的概念,很多时候只能靠死记硬背,并不知道这些知识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用,自然也就提不起兴趣。

    而重活一世的他,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知道这些知识的意义和作用,会将知识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加立体的知识迷宫。

    比如秦末农民起义,仅凭课本上那一段文字,前世的自己完全不了解起义的社会背景和细节,更没听说过“大楚兴陈胜王”的梗,学起来自然枯燥无味。

    学习,最关键的还是兴趣,这也是家长和老师的重要性。

    在这个靠体罚或者冷暴力进行驯化教育的1998年内地小镇,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反感和厌恶太正常了。

    另外此时大城市乃至县城,校外收费补习都已经是一件很流行的事情了,但在梅湾村,除了极个别教师子女之外,其他人都只靠老师上课教。大部分家长都没有这个概念,老师想开也开不起来,这里的学生太穷了,也没这个风气。

    即便像谢衡这样家境还不错的学生,想付费补习也没地儿,顶多也就多买几本辅导书或者试卷自己研究。

    而大部分学生是从来不买辅导书和试卷的,学校老师手抄模板用油墨印试卷,一张试卷收一毛钱的成本费,在很多学生和家长眼里都是借机敛财。

    也难怪梅湾中学一届初三班200人,每年只能考一两个一中,有时候甚至一个没有。

    黄笃中考790分正常发挥考了420分,不要以为他是差生,事实上他在班里一直都是前十五名,数学经常考前三,属于那种老师重点培养有机会考上高中的对象。

    由此可见,其他学生的成绩是有多差。

    而此时在县城里某些学校比如一中初中部,一个班60个人往往能考10多个一中。

    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

    所以此时农村能考出来的,那个顶个都是天资极其聪颖的人,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小镇做题家”。

    前世考上一中的谢衡、考上二中的林芙都是此类人。

    他们进入高中后发现,整个班级60人,包括择校的在内,也只有不到15个人来自乡镇。

    要知道,此时桐安县的乡镇人口,可是县城的四倍多!

    黄笃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林芙上高一时有一次很失落的对他说,她有一天有事去班主任家里,结果发现班主任家里有很多同班的同学在补课,而在这之前,她对此一无所知,没有任何人告诉过她原来还可以这样,她父母甚至从来没去见过班主任。

    那时候她才知道,为什么自己那么努力,成绩却总是赶不上班里最好的那几个。

    那一瞬间黄笃很心疼她,但想想不对啊,我一个花钱上普通高中的,心疼你二中班级前二十名的优等生,多少有点膨胀了啊……

    说实话,虽然很嫌弃她的虚荣心和爱撒谎,但黄笃内心一直都很佩服她。

    相比较而言,谢衡好歹家境不错,家长也很有见识,上高中后也开始让他补习了,他后来考上重点大学也算是水到渠成。

    而家庭情况极其特殊、父母不给她添乱就已经谢天谢地的林芙,完全凭借自身努力、野蛮生长,最后竟然也考上了一所一本大学,最终逆袭改命,成为了一名开保时捷、眼神冷漠的都市魔女。

    虽然她在性格、视野、社交等方面,始终有着小镇女孩特有的局限,比如虚荣心强爱说谎这个毛病,差点让她丢了工作并且在行业内彻底社死,但她还是神奇的化解了。

    她做了一个长视频,回顾了自己从小镇走到大都市的经历,包括那些刻苦和荣耀,也包括那些造作和谎言,语气无比坦诚,毫不避讳。

    三十三岁那年,她似乎终于和那些谎言和解了。

    这个视频打动了很多人,包括她的老板和同事,也化解了她的危机。

    甚至传播到了网上,很多同样出自小镇的人感同身受,为她点赞,给她的事业平添了很大助力。

    不过黄笃看过之后,发现这视频不太对劲……

    还是有很多谎言在里面,很多事情根本对不上,比如严重夸大了她自己的经济拮据,严重夸大了他们兄妹之间的感情……

    看着他都脸红,她什么时候没钱吃饭,只能喝免费汤了?自己什么时候省下自己的生活费寄给她了?自己什么时候坐80公里火车去找不接电话的她了?……

    都是编的……

    不愧是她啊!

    她可不是甘心承认错误的傻白甜,她可是后来让业内闻风丧胆的营销女魔头。

    她太聪明了,知道大家喜欢听动人又浪漫的故事。

    好不容易在大城市立足,她怎么可能轻易接受失败!

    她应该算是小镇做题家经典案例吧……

    还挺励志挺动人的,也算是一种不错的人生经历啊。

    要不这辈子,就跟她以及谢衡一起,先体验下小镇做题家的人生?

    试试吧,应该会很有意思。

    先定个小目标,北大吧。

    这学校听说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