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建藩海外 » 第十一章 让你不喊六六六!

第十一章 让你不喊六六六!

    真不是朱高燧胡思乱想,虾夷岛的想法,他是有一定事实依据的,虽然这个事实依据来自于他很不喜欢的那批人。

    那是在后世。

    一个昏暗的晚上,天空阴云密布。

    还没穿越的朱高燧,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家里,打开电脑,精神奕奕地要跟网络上的精神某某国人大战。

    “虾夷岛知道吧?人家只是开发了数十年,就盯住了毛子,我们呢?”

    “汉朝辽东就归附了,两千多年下来,还没有后来几十年开发的多,这还不显得你国人蠢吗?”

    没错。

    他的消息就是来源于这个精神倭国人,对方举了许许多多的例子,让他当时都有点懵。

    后来才知道,虾夷岛居然一直都没有被开发,甚至连倭国普通人也都一个没有上去。

    而虾夷岛在后世的倭国是个什么地位,相信大家都知道了……

    倭国四分之一粮食的产出区,最大粮仓,经常有人去看雪,还有很多浪漫故事,也都发生在那里。

    这么好的地方,朱高燧要是没有想法那就真的见鬼了。

    ……

    “王爷,东面大岛已经拿下,该如何处置?”

    正在脑海当中回忆地图的朱高燧,被这一道声音震地浑身一个哆嗦,安稳心神后,他笑着道:“划归到三山县,另外派人出海航行,往西面走走看看,尽可能地拿到更多岛屿,这关系到我们能不能顺利回家。”

    “是!”

    薛源回应之后,躬身便要离开。

    三山县设置,是不是要跟朝廷里面说一声?如果有人用此来攻击我,那可就完蛋了……

    “等等!”

    朱高燧心中颤抖,猛然叫住了薛源。

    “王爷,您还有什么事吗?”薛源疑惑地抬起头。

    “等我想想……”朱高燧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脑海当中逐步回忆起了之前南山国的王宫:“去告诉常乐,让他尽可能多的派遣本地人去搜索金银珠宝,另外粮食的统计一定要快,本王要上报朝廷。”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嘶!

    薛源心中一惊,呼吸都险些停滞了,随后则是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

    呼!

    忘记了,大意了,当真是太大意了。

    这么大的事情都不跟陛下汇报一声,朝堂上的衮衮诸公要让他们死,简直太简单不过了。

    说不定,他们这些人会被顷刻间打成乱臣贼子,到时就只能孤苦无依地漂流在海上。

    幸好赵王想到了,幸好啊!

    嗯?!

    朱高燧吩咐完后,见到薛源还在发呆,眉头蹙起,脸色阴沉地他道:“还不快去做事,本王要尽快将这个好消息告知父皇,另外……为了让父皇开心,你要搜集更多的金银,如果发现了金矿,就征召当地百姓去挖掘,每天可以给一顿饭,顺便带点肉。”

    “是,王爷。”

    薛源这次答应的可要爽快极了,几乎是朱高燧刚刚下令,他便惊醒过来后匆忙离开了。

    ……

    十日之后,三山岛的信息尽数送到了朱高燧的面前。

    人口,户八千,口四万九。

    没错,跟之前这里的官方统计数字完全就不是一回事,比官方统计的要少一半以上。

    开始的时候,朱高燧觉得这里的官员也一样嘛,都是虚报的行家,怪不得能跟大明那么亲亲厚厚。

    但是后来他才知道,人家他们的之前才是虚报,这四万九的人口,才是最真实的。

    实际上以现在没有开发的三山岛全岛之力,也都养不活八九万人,真有那么多人口,怕是立刻就会爆发战争了。

    甚至就算只是养活这四万九,也已经到了极限,幸好有大明的先进工具,才不至于这里爆发战争。

    可就算是这样,实际上也已经到了极限。

    再增长下去,怕是就会出大事了。

    而朱高燧通过人口的数据,以及三山岛贫瘠的土地产出,以及各种农业,他很快就得出了一个预想:“或许,现如今人口的暴涨,也跟之后琉球的统一,扩散到周边群岛有一定的关系?”

    身为穿越者,他其他的可能不是太清楚,但对于这里还真是有不小的了解。

    毕竟琉球统一在华夏历史上可是大事一件,就算在那些惜字如金的史官手下,也会稍微多的写上一段话。

    但统一是需要一定酝酿的,不可能说今天想统一,明天就能统一。

    这里面需要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比如说愈发疲苦不堪的百姓、上层建筑的逐渐腐朽,下面之人的不断瞒报……连人口都敢睁着眼睛说瞎话,他们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这些信息,配合着最终统一三山,开辟琉球时代的中山国信息,朱高燧瞬间就明白了。

    “原来琉球的统一,真的跟大明有关系啊!”

    看向眼下三山国累计起来的粮食囤积,以及历年的信息,朱高燧扶额感慨起来:“之前这里住的恐怕都是土著吧?”

    “三万石粮食……”

    敲打着桌子,朱高燧深深地思索后,做出了一个极为果断地决定:“常乐,随后你便将两万石粮食分别发放给百姓,记住了,一定要是我们的自己人!”

    顿了顿,他继续道:“这里也不算太大,我相信你们应该可以尽可能地将其发送到每个人的手中。”

    “是!”

    常乐没有反驳,从小接受过教育的他很明白,民心这东西,一旦收拢起来会带给他们多大的好处,本地一万石的粮食,也足够他们这上万人吃喝几个月了。

    更何况他们自己船上还有粮食呢。

    “好像差了点什么……”朱高燧下令过后,望着下面沉静的众人,很快就想到到底差了什么,他苦涩地敲了敲脑门,心里嘟囔道:“缺少喊六六六的人啊!”

    要知道,他曾经就见到过,自家老爹做出了某些仁政后,府里的长史跟在身旁大喊六六……

    咳,大喊王爷英明,王爷千岁。

    但现在,这顾晟却没这么做。

    自然会让他觉得缺一点东西了。

    想到这里,他看向了顾晟同学。

    很可惜,这位王府长史压根就不搭理他,正低着头打瞌睡呢。

    很好!

    不搭理本王是吧?不喊六六六是吧?

    咬了咬牙,并不是君子的朱高燧,直接便下令道:“长史顾晟,乃是我泱泱大明的读书人之典范,而恰好本地便缺少教导……”

    看到顾晟惊讶地抬起头,连瞌睡都不敢打了,朱高燧心里很舒服,但却丝毫没有要放过对方的意思。

    “着即日起,本王长史顾晟负担起三山岛土著教化之责,一年之内,本王要看到这些土著人人说我大明官话,能不能做到?!”

    “这,这……臣……”

    顾晟慌忙上前便想推拒,想到那些个子矮小,一个个看起来笨呼呼地家伙,他心里便一阵地发抖。

    呵!

    想拒绝?

    让你不喊六六六!

    朱高燧冷哼一声,道:“不得拒绝,否则本王必上报朝廷,言你不通教化,乃是读书人的败类。”

    “臣,尊令……”顾晟苦涩满脸地答应下来。

    没办法,不答应他就会变成士林耻辱,读书人当中的败类,以后还怎么回大明见人啊?

    这要是换一个王爷,说不定顾晟压根就不会搭理,毕竟从建文开始,王爷的好生活就一去不回了,也干不出这样的事情来。

    但是朱高燧可是朱棣亲子,外加说撞墙就撞墙,谁知道他能做出什么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