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再造计划 » 第二十一章 远行和先驱

第二十一章 远行和先驱

    齐雍回到了观察站。

    他的位置经过了整理,飘来飘去的垃圾都扫进了一个金属桶,屏幕桌面也胡乱擦了一把,在这个乱糟糟的环境里算是干净的了。

    他不敢奢望更好的待遇,径直飘向了座位,学着旁边的人用安全带栓住两腿和腰部,其实这样是将自己悬挂在椅子上,样式模仿了攀岩用的安全锁,他并没有真实坐下来,活动起来不是很舒服。

    王解给他安排的是个清职,从仪器上报出来的数据经过电脑处理,又有专业人员筛选和分析润色,他需要做的很少,复检也只是个说法,毕竟非专业人员很难看懂那些术语。

    在科学层叛乱之前,他在舰中央的生态舱管理水培植株实验,同样是坐在终端后面做数据整理工作,工作流程他很熟悉。

    电脑开启之后,齐雍漫无目的扫了一眼,桌面上满满当当挤满了各种文件夹和看不懂的专业软件。

    他忽然想起来王解和他说过的什么数据库,但多余的只字没提。再仔细一看,桌面下角突兀地放了一个快捷方式,图标下的名称很直白的显示“数据库”三个字,简直就是怕他不明白在哪找。

    他轻击快捷方式,网站自动刷新转码,很快一个极其简单页面蹦出来:空白背景,没有名称标注,上方一个检索条框,下面是各种名目的链接,从侧面滑动条就能看出目录之长,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冗长子菜单,想要一条条查看显然是不可能的。

    要不搜索试试看?这是他的内心想法。王总工说话的时候平心静气的,大费周章引他打开这个网页,应该是有意这样做,至于是不是费尔曼斯的意思还是那个方存烁的安排,看了才知道。

    他抬起头看了看,旁边类似格子间的其他位置,大厅大约有二十几位年轻工程师,以各自的姿态挂悬浮窗和屏幕中央,像是吊网的蜘蛛。而监控室里不过寥寥几个人,基本状况都是盯着屏幕,手上操作虚拟键盘,眼睛都不带眨一下。

    依旧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这也是一件好事,不管费尔曼斯要做什么,把他安排到平台上,估计也是看中了远离科学层的隐蔽性。

    齐雍想了想,透露给他的提示很有限,从调他来平台到现在,无非就是某些东西交给他,而且必定是他想要知道或者用得上的。

    而联系最近所发生之事,费尔曼斯的猜想、生态改造装置重置和自己的苏醒,全都指向了目前进行的计划。猜想的范围就缩小了很多。

    他先在检索条中输入了“云求远”三个字。

    结果显示:0条。

    他又输入了“再造计划”。

    结果显示:0条。

    还是不对。

    如果说希望他看到的东西和云求远无关,应该是费尔曼斯对科学层有所隐瞒,这从他很谨慎地告诉齐雍自己的猜测和经历可以印证。而关键步骤费尔曼斯没有自己动手,而是交给了王解来提供,这说明王解要么知道实情,要么他就算有了数据库地址也无法破解。

    所以解开这个抛出的谜底的钥匙在自己手上。

    那么关键提示没有包含在被广泛知晓的事实中,而是其他人不知道的秘密。那个提示他没有告诉过其他人。

    齐雍再度扫视一圈身边,确认没有什么异常的变化,缓缓输入了“上帝种子”。

    结果显示:34条。

    齐雍眼前一亮,带着一丝忐忑粗略翻看着这几十条文件目录。在他的意料之中,大部分目录链接下是空白的,应该是被有意删除了。剩下有几个隐藏很深的子目录,里面是几个分类标注的压缩文件,试着解压后进度条就像冻结了一般停滞前进,不断弹出错误窗口。

    幸亏他自己随身带了极薄屏,齐雍在抽屉里找到了专用接口数据线,连接之后打包了这几个压缩文件。

    ****

    战舰前端的大厅里,桌面缺口放射出幽蓝色的光,漫射在黑暗大厅的墙壁上,像是粼粼阳光透过波浪照在水底。

    方存烁靠在椅子上,收回双手撑着下巴,身后不远站着一个干瘦的老人。

    他仰望着一幅虚拟图像,图像上是空无一物的黑暗,但随着他手指虚张,图像拉近,出现了几条头尾相连的曲线。

    “这幅星图经过了计算,沿途危险系数最小,也包括了一些处在恒星系宜居带上的类地行星。

    从我们所在的猎户旋臂荒芜的内缘切出,驶向一千五百光年以外的英仙座,经过英仙座α星,向外缘飞出一千四百光年,返回猎户臂中端,重新回到太阳系,最后是四十光年的旅行,返回现在所处TRAPPIST-1d。考虑到中途的停留,历时约三千二百年。

    当然,规划路线只是最高远的前景,我们没必要走完,只需要按照计划每个阶段完成一部分就返航。中途如果计划出了问题,我们也会返航。”

    “还是太危险了。”老人提醒。

    方存烁笑了笑,“知道哥伦布和桀骜的贵族怎么解释自己发现了美洲么?他对着一群酸葡萄心理的贵族说,美洲就在那里,谁都能发现,但是你们没有做。”

    “曲率技术开发出来的那一刻,人类就打破了被视野中辽阔的黑暗和有限时间的囚禁,星辰大海在我们有生之年完全可以抵达。等待下边物种出现和进化的漫长的时光,我们应该有一次伟大的航行。顾前顾后怎么行?

    无论如何,在人类将灭绝之际,我们同时成为了造物者和先驱。”

    老人摇了摇头,“你应该再三考虑一下的,不必急于这几天。三千二百多年的时间,年轻人,想一想,如果没有冬眠,没有超级医疗技术,人能活多久?

    技术终究不是万能的,计划很大的方面是基于星舰文明的可持续性,但实际上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可循环的微型生态环境无法持续运行,我们的飞船材料能支持多久的使用寿命?冬眠仓又能支撑多久?更关键的,反物质动力系统能持续多久的消耗?曲率引擎并不适合恒星密集区的短距离的航行。

    改造装置第二阶段的‘冷却再生’在木卫六上最多只需要一年时间,全功率运行下,或许对第八号殖民星球的改造能在三十年内结束。而等待第三阶段的原生种族诞生,却需要超过一千年的时间!这还是基于改造装置源源不断地输送生命进化程序,将生命出现的几率不断增大的结果,更不要谈等待智慧生命诞生了。

    不,或许不可能有智慧生命产生,这是个几率问题。人类这种生命的存在或许只是宇宙和我们开的玩笑。”

    赫尔抬起头,深陷的眼窝中眼神闪烁,像是年老的雄鹰,“我不知道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眼下实验已经开始,原本敲定的临近星座迁跃完全可以支撑计划需要,沿途可以在小行星带采集水资源和矿物,甚至可以尝试登陆小型行星,利用短暂时间打造出出工业,对战舰消耗进行补充、修补以及改造。

    可超远距离航行,一旦行动,就回不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