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无限黑科技乐园 » 第三十一章 倾向测试

第三十一章 倾向测试

    串起的思绪,被拍入了脑海之中,专注地看着设备,推敲起了那些题目。

    陷入专注的李东,时而托着脑袋冥思苦想,亦或是豁然开朗,激动地跳了起来。

    不知不觉间流过的时间,花了两三天他才把这些东西全部看懂,长叹之后更多的是佩服。如果这些东西,要他自己来亲手操刀,恐怕给他一年的时间,也做不到如此的完美。

    算着时日,现在离上一次的宴席,过去了小半个月,再加上李林的发飙,这会儿大家冷静得差不多了,应该开始了正视与思考,也是时候,给画上一个逗号了。

    没有集合,没有李东的出场,一个待办事务,就这样突兀地出现在了大家的设备之中。

    “明日上午九点,大家再聚祠堂前,请准时到达。”

    简短明了,大家在第二天准时地出现在了祠堂前,但是他们并没有见到大台子,也没有见到李东和负责的人,就在他们疑惑的时候,又一条待办事务,出现在了设备中。

    “在祠堂中选一把椅子,坐在镇子里,你最喜欢的地方。”

    同样是摸不着头脑的话语,同样的简短,但却有了不一样的效果。

    要是放在以前,很有可能大家都散了,不过现在,大家都向着那个仓库走去。那是几天前,他们亲手将宴席的桌椅放在那里,现在再搬出来。

    李东看着地图上,一点点散开的红点,有的坐在了食堂前的古树下,有的坐在城外的溪流边。大石头旁、烟尘四起的工地旁、正在翻新的老宅外、村道边、老公路旁的排水沟……

    随着人群的分散,自然有人相互靠近,再次聚拢的红点,他们一并坐在那最喜欢的地方。

    有诧异但更多的是相视一笑,沐浴阳光,感受着轻松和潮湿的气息,手上的设备再次轻轻一响。

    同样简短,只有七个字。

    “来自你心中的信”

    一个白色的小信封,在屏幕上快速闪烁着,轻轻一点,流畅的动效,就像他拆开纸质信封一般,一张冗长的纸片,随之映入眼帘。

    渐渐在画面上清晰的文字,化为了一句话。

    这个测试的开头,以及所有的动效设计,都是助理和综合商务部的策划们完成的,算是对于那年轻人提出的旅途手记,做的一个实验性样稿。

    浮现出的话语,是助理根据位置的不同,提出了相似的内容,你喜欢这里吗?这里你看到了什么?

    一个麦克风的图片,快速闪动着,或许他们就只有一个人,坐在那个地方,或许他们三三两两相互看着对方,但都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了回答。

    整体的测试方式就和旅行手记的展开方式一样,采取的是互动即时演算。

    这时候助理的强大能力,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员工们同时挥洒着他们的想法,助理即时运算分析,根据回答,判断下一道题目。

    第一句话就像是一个问候语,或者像具有魔力的文字一般。

    动画中文字逝去,响起的是轻声细语,一个个跳动而出又转瞬消失的字符,深深印入了他们的心。

    千奇百怪的问题,是那么的自然。

    “你既然这么喜欢这蓝色的天空,那你现在,在天空中如何翱翔?”

    “你这么喜欢水沟里的小泡泡,你就没有想过,把它挖出来吗?”

    “你搬了那么多年的石头,你有没有想过把它推着跑吗?”

    “你不觉得自己很傻,为什么要等已经离开的兔子,再跳回来呢?”

    一点点深入的话题,他们在选择,而助理也在学习。对于他来说,人类很可能是一个新接触的存在,走入他们的心灵,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交互式的对话,大家越来越放开,一些远去的豪情壮志,那些羞于启齿的话,慢慢从口中,脱口而出……

    曾几何时,发动机的轰鸣声、卷起滚滚尘烟的泥沙地、冰冷凌厉的水泥森林、沙丁鱼罐头般的来来往往,让他们失语,掩上了耳朵,关闭起了心灵的窗户,一切变得匆匆忙忙。

    这一刻的停下,或者说这四个月来的真空,他们完全脱离了喧闹,沉入了这汪静水,奔腾不息的心,再一次慢下,去看、去发现……或许本不是这里的人,但是这里的情,就和那味道一样。

    “看来他们都很投入啊!”

    “我有一句话一直想问你,这套题目你拿了多少分?”

    “我?分数很低的,如果没有助理的启示,没有这些时日的沉淀,我做不到这样的程度。”

    飘散开的发丝,指尖轻轻盘绕,恍惚的眼神越飘越远……

    “我呀!簇拥在人群中,有时候其实挺羡慕小林的,或者说我一直不明白她,直到我来到这里。”

    “你不明白,她什么?”

    李东有些诧异,有什么烦恼可以让她如此惆怅。

    “当然是拼劲呀!对自己的狠,我清晰的记得那年,她考入我们大学,熄灯后的每个夜晚,我的对床,一定亮着灯!

    工作后我是直接校招进了一家公司,而她想和我一起,站在一个舞台,一直在我身后不停地努力。

    而且还记得她最后,郁郁不得志,进了一家普通的小公司,而她第二天就恢复了斗志,直到她辞职的那一天,可以说她的工作,从随时会被吃掉的状态,跳跃到了一家极富有竞争力的公司。”

    悠悠而出的感叹,勾起了李东的记忆,他也是这个样子,不成功便成仁,这条路不行,另辟蹊径,也正是这个性子,他才接受了老王和那些兄弟们。

    虽然时间会带去不同的道路,但是想想真的很宝贵,也很感激那个时候的境遇与心情。

    三个小时时间或许很长,但是说长,其实也就是两部电影,一次放飞而已,沉浸在其中的员工们,只是觉得和好朋友谈了一次很长的话。

    而穿插在其中的专业知识,可以说是很小的一部分,这些知识早已在那起早贪黑的无尽绿叶中,变成了挥之不去的东西。

    甚至助理还给李东,推送来了一些非常好笑的回答。

    一个妥妥定定会被分配至运输处的员工,在最后的几道问题中,直接把各车型的试驾情况,如何配货,怎么规划路线、怎么效率最大化又省油、哪几个地方沿途有哪些好吃又便宜的小吃,如数家珍绘声绘色地说了进去。

    甚至那个将要分配至维管部的码农,将自己每天要背一遍的黑白盒测试指南,流畅地来了一遍。

    更有排障十八手、探伤秘诀、仪表盘快速判定口诀,各种技巧一应俱全,而且那些绘声绘色的语气,简直就像听脱口相声一般,哭笑不得。

    就连矜持的陈欣,也不厚道地笑了,因为他们的比喻太逗了,而且土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