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造大唐荣耀 » 092章 是凤翔兵

092章 是凤翔兵

    “没。”

    二嘎子愁容满面地回道。

    “爷,前天去人了,怎么到现在都没个回信?照理不应该啊,而且连去的人也没个影,会不会……出什么岔子了?”

    “闭上你的狗嘴!不许胡说,听到没!”

    马一夫骂道。

    其实他何尝不忧虑。

    按军中定下的规矩,武功、奉天两城旬日一通信。

    两天前,正好轮到奉天派人,马一夫也照例派了人。

    可这一去却是石如大海,没了回音。

    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现象。

    两镇相距不足七十里,中间官道相连,单人骑马,半天时间就管够了。最迟,也该昨日就有回信。

    若不是城内军马有限,巡逻的范围又广,他昨日便又派人去打听虚实了。

    马一夫不禁望向了武功方向。

    漫天黄土,衰草遍野,难见一个活物……

    他正要回头,却恰好看见有个黑点正朝着军城方向急速驰来。

    马一夫向前迎了两步,想看得再仔细些。

    再近了些。

    能听见马蹄敲打在坚硬的黄土上时急促的哒哒声,以及,隐隐约约……

    “有敌情!”

    “有敌情!”……

    马一夫大惊。

    “快!嘎子,去把我的马牵来。”

    马一夫一边朝二嘎子留话,一边忙朝城门处跑去。

    与南边的秦川沃野不同,奉天县地势偏高,水源稀少,草木低矮,遍是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声音不受阻拦,若两人见面,隔着一里地就可以开口打招呼了。

    因而那一声声“有敌情”,便似四面八方传过来一般。

    不只程一夫听见了,城内所有军卒都听见了。

    他们也都纷纷从营房内跑了出来,朝着声音来向着急地张望。

    因为敌情一来,便意味着他们安闲的日子到头了,意识着他们中部分人要死了。

    这个部分也可能正好是他们自己。

    终究要死在这该死的黄土堆里……

    “有敌情……老大,好多人,全是人,全是刀枪……”

    游骑跳下马来,上气不接下气地报道,一脸惶恐。

    马一夫强自镇定下来,先朝那游骑身后望了几眼。

    “怎么就你一个!其他人呢?你们的伙头呢?”

    做为边地军城,每日得出骑卒出城巡逻,奉天城自不例外,但由于城内军马有限,每日只能出骑卒十人,为一伙,领队之人为伙长,俗称伙头。

    “跑散了……我们刚到前窑一带,就发现前面有大军人马,赶紧要回来报信……结果后路又遇到了几队骑兵,朝我们不停地放箭……小的拼死才逃了回来……小的只敢埋头跑路,赶着回来报信……”

    “可看清旗号了?”

    “看清了。是凤翔兵。”

    凤翔兵……

    程一夫连咽了几口唾沫,许久未能说出一句话来。

    近旁的军卒也都听清了,顿时个个吓得面色全无,惶恐万分。

    其实。

    凤翔兵袭来丝毫不令人意外,他们这座奉天军城的修筑,包括他们为什么要驻守在这军城里,本身防范的就是凤翔兵。

    可当凤翔兵真正攻来时,他们又不得不惶恐。

    听说,年初百里城一战,泾原兵便被斩杀了上万人,把整个峡谷用血染了一遍,至今那里的草木都是红色的。

    泾原节帅张钧被一战吓破了胆,连连求饶,又将大儿子送去凤翔做人质,又穷尽泾原两州之力搜出十万缗钱、近百万石粮草……才勉强讨好了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没有继续进兵。

    连泾原镇都在凤翔兵面前毫无招架之力,何况奉天一个小小的军成,三四百老弱……

    “让让,都让让。”

    二嘎子费力挤过人群,牵着马来到马一夫身边。

    “爷,马来了。”

    马一夫瞄了他一眼。

    平时那么机灵一个人,如今也被吓傻了吗?

    凤翔兵大举攻来,还给我送马来干嘛,叫我骑出去送死么?

    “吊城门!响鼓!”

    “都他妈楞着干嘛,干脆回去操家伙。狗日的,上城楼!”

    马一夫两声令下,不大的奉天军城顿时忙碌起来。

    军卒们纷纷跑向甬道,涌上城楼;管库房的曹官打开库房,指挥辅兵们搬运武器及滚木礌石等器械……

    马一夫趁乱将缰绳递到二嘎子手里:“东西就别收拾了,趁着城门没吊起来,赶紧去京城报信。快。”

    二嘎子没敢接。

    “二嘎子要守在爷身边。”

    尽管他很害怕,心里也想着能逃出去,可他打从路边快饿死时被马一夫捡来后,便一直跟在马一夫身边,这么多年,早成习惯了。离不开。

    马一夫拉下了脸:“狗东西!连爷的话也敢不听了?”

    二嘎子依旧没接,左右瞧了眼后,凑近小声道:“爷,既然守不住,干脆就不守了……”

    “放屁!”马一夫勃然大怒,抽出腰间的横刀做势要砍,“你要再乱说,老子现在就砍了你祭旗。”

    “还不快滚!”马一夫大吼道。

    “爷,你不是说要活着回沧州报仇吗……”

    “滚!”

    二嘎子只得接过缰绳,跪在地上朝马一夫磕头辞别。

    “爷,保重!”

    ……

    ……

    如日东升,则曰大明。

    正如汉之未央宫,明之紫禁宫,大明宫便是大唐王朝的象征。

    大唐的兴衰,全浓缩在了这种宫殿上。

    正因为这个原因,哪怕是安史之乱后,国力大不如前,可历代唐朝天子们仍不断地修缮这座建造在号称大唐龙脉龙首原上的恢弘的宫殿,似乎要以此昭示大唐国力的修复。

    大明宫在,大唐便在。

    这是一种执念。

    然而事实的另一面则是,随着大唐江河日下,大明宫屡遭摧残,已是千疮百孔。

    近几日来。

    不时有人提议修补大明宫,李晔全予以否决。

    朝廷目前是收支良好,可那全托了开支低的缘故,一旦他妄图强国兴兵,库房里那点存货和可怜巴巴的收入便远远不够看了。断不可用在兴土木这些无意义的事情上。

    然而,这几日里,李晔却又很喜欢在宫内四处走动。

    尽管宫内仍是残破不堪,甚至那晚剪除阉乱时,又遭遇了一次不小的破坏。

    只因如今这禁宫内,再没有人对他怀有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