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造大唐荣耀 » 253章 朕满朝文武,也未必有老翁如此见识

253章 朕满朝文武,也未必有老翁如此见识

    “起来吧。”李晔一边温和地招呼着,一边给身旁近侍示意,前去将高秉义搀扶起来,“老翁远道而来,辛苦了,无需多礼。”

    同时又道:“不过,草民这个称呼,你可得改一改了。”

    “为何?”

    高秉义吃惊之下,第一次抬起了头,也终于看见了天子容颜。

    他目光略微多停留了一下,既是得见天颜的震撼,更是没料到,当今天子竟……如此年轻。

    其实当今天子方登基三年,又是先帝僖宗之弟,应该年岁不长,可毕竟没设过“天长节”,邀四海万民同寿,故而高秉义这种地方上的人,是不可能知晓天子具体岁数的。

    但高秉义又想,当今天子何等圣明,不但政令不断、革新旧弊,又励精强兵,亲征四方,除具备卓越的见识外,一定也有着非同寻常的阅历……

    可曾想,如此年轻……

    李晔任高秉义定定地瞧着自己,并不因其失礼而恼,和颜道:“朕已安排吏部发文,授予老翁同官县令一职。老翁尚不知情?”

    “啊……这……”高秉义慌忙垂下视线,又是一惊,“这可使得……”

    “如何使不得,老翁莫是不情愿?”

    “既是圣天子指派,草民如何敢不从……”

    高秉义后悔方才说错了话。

    所谓学而优则仕,能出任同官县令,让自己的理念有了发挥之地,同时也可光耀高氏先祖,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只是方才天子陡然说出这个消息,他太过于吃惊,才一时间表错了态。

    但好在他时常读书,腹有文章,经历了初见天子的慌张后,此刻好歹算镇定下来了,又斟酌言辞后道:“草民身份卑微,又才疏学浅,怕不能胜任县令之职,有负圣天子厚望。”

    “不瞒老翁,朕最不喜出身尊卑之说。有道是,舜发于畎亩,傅说举于版筑,此类事例,俯拾皆是,所谓古来贤者,唯德是馨,唯才是举。”李晔笑笑道,“朕听闻,老翁赞同平税,亦支持乡练,可否告知朕缘由?”

    “凡圣天子所问,草民知无不答。”

    高秉义一时有些激动,天子方才所举事例,竟来自他最爱读的《孟子》……

    “草民愚笨,不晓得太多大道理。但草民以为,世间万物,皆有定数,位高者居其三,权重者居其三,富有者又居其三,余下芸芸众生、田间野农,虽人数众多,却只能得一。

    “据其所得,量其所出。故位高者、权重者、富有者多出,野农少出,方符合自然之道,得世间太平……故平税法一出,草民欣喜泣泪,亦见田野生机勃然,普众同乐,如何不感念拥戴?

    “至于乡练,皆因有妖孽作怪,有盗匪横行,故朝廷布下恩德,教授平民百姓武艺,以弘扬武德,匡助正气。正气若涨,则妖邪无处遁形,不驱自散,乾坤自此清朗,百姓得以安居……草民只恨年老体衰,未得亲入行伍,替圣天子斩除妖孽,匡扶正义。”

    “好。说得好。”李晔听罢,拊掌叹道,“朕满朝文武,也未必有老翁如此见识。”

    还有些感慨,李晔不便道出。

    这地方乡绅都能有的见识,那些饱读诗书的文武百官如何没有?

    只是,太多人的眼里都只有家,没有国,都只有自己那点小算盘,而没有兼济天下的胸怀……

    “圣天子谬赞。”

    高秉义惶恐应道。

    虽然他内心里,也为自己能言出心底理念而自豪,何况是当着天子的面……

    “听得老翁一番陈词,朕如今倒觉得,只让你出任一县县令,怕是委屈老翁了。”

    “草民不敢,草民不敢……”

    “既如此,那这同官县令一职?”

    “臣高秉义,恭领圣谕。”

    高秉义已再无谦逊的必要,离席跪拜,欣然接受任命。

    “同官方遭浩劫,县城被毁,满地疮痍,你此番回去,怕是要受苦了。”既然高秉义已接受任命,有些话,李晔也可以跟他交待了,“朝廷已派有使臣,专司同官县抚恤和重建事宜,你到任后,也要抓紧时间,将具体伤亡农户和财产损失整理出来,便于及时抚恤,赈济乡民。”

    “臣必当倾力而为。”高秉义连忙允诺。

    李晔又道:“朕已调有兵马,由邓筠统领,前往凤凰谷剿匪。等队伍到了同官后,你也要第一时间去拜访,和邓筠协调好相关事宜……你可熟知凤凰谷路径?”

    “回圣上,臣常年居住高家窑内,凤凰谷在同官北,故并不熟知。”高秉义回道,“不过同官县既与凤凰谷接壤,又经常遭受山匪劫掠,熟知其地的人,必不在少数,待臣回同官后,一定多方查找,再送与邓将军差遣。”

    李晔点头示意可。

    高秉义忽然又想起了什么,小心问道:“臣另听说有关凤凰谷山匪的一件轶事,不知当讲与否。”

    “但讲无妨。”

    “臣听闻,凤凰谷内匪寨连营,却只向南劫掠关中各地,从从不往北……故而有传言称,谷内山匪其实并非全都是匪,他们与坊州当地豪强大户关系匪浅,甚至有传言说,这二者本就是一家。所以凤凰谷山匪才从不向北劫掠坊州大户,也所以,从未听闻坊州官府出兵剿匪。”

    “当真?”

    高秉义所讲,李晔从未听闻,且官、绅、匪一家,听起来有些过于夸张了。

    “臣以为,无风不起浪,此类流言甚传,必有他背后的缘故。”

    据李晔观察,高秉义不是浮夸之人,此刻既然敢在自己面前提起这则流言,又暗示流言为真。

    那么,这则流言多半假不了……

    高秉义退去后,李晔立即叫来黄万年,让锦卫出人去同官一带打听此事。

    一打听方知,同官当地盛行凤凰谷山匪与坊州官府勾结之说,甚至可说是妇孺皆知。

    其实朝中也必有不少官员听说过这个流言,只是流言无据,怎可在天子跟前提起?

    流言虽无据,却从道理上讲得通。

    要不然,山匪为何单单劫掠同官……

    李晔宁可信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