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奸贼,还朕父皇的江山 » 第十二章 无价玻璃杯

第十二章 无价玻璃杯

    郡守的老母亲正坐在方桌边,桌子上摆着几个小菜。

    老夫人自斟自饮。

    壶是陶瓷壶,盏是锈迹斑斑的青铜。

    从酒的颜色来看,不过是浊酒。

    老夫人一边饮酒,一边说道:“妾身乃是秦人,自知秦法森严,不劳大王刀剑加身!”

    说完,噗通倒地。

    口鼻流血。

    “老夫人,妾身随你来也!”

    躲在屏风后面的郡守夫人韩氏,一个干瘦的的黄土高原女人,快步冲出来,端起陶瓷壶,就要往口中灌酒。

    “快!拦住她!”扶苏一脚踹在瘦猴吴起的屁股上。

    吴起扑在韩氏身上,他顺势夺下酒壶,扔在地上。

    浑浊的酒水,淌流在地上。

    扶苏带着众人走进后堂,只见有三四个年轻妇人,已经上吊。

    三个女孩被害,年龄都比较幼小,应该是令狐煌方才逃走时,亲手害了自己的女儿。。

    “按照秦法,造反是要灭九族的!”国舅夏无且摇着脑袋说。

    扶苏叹息说:“天书上说,汉高祖逃亡的时候,把自己的儿女,从车驾上踹下来,已经够残酷了。这奸贼令狐,竟然更为狠毒!”

    夏无且苦笑说:“即便这几个女儿能够侥幸活下来,也是去当奴隶,或者是官妓。死了未必是坏事。”

    在一处隐蔽的房屋里,瘦猴吴起发现了一处很大的地窖。

    扶苏从腰间摸出了他的强光手电筒,领着三名地隐卫士手持钢臂弩,在吴起的带领下,进入地窖。

    地窖里面,竟然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大缸。

    缸里面装满麦子。

    老汉吴起硬是从麦子里面,掏摸出了几块金饼。

    这五十来岁的老小子,将金饼重新塞进在麦子里面,然后对扶苏递送一个眼色道:“都是些陈小麦,发霉了,吃不得。”

    扶苏前世是生意经,对金钱很敏感。

    这小子就算用鼻子闻,也能闻到大岗缸里面的金饼很多。而表面上那层发霉的麦子,不过是用来遮掩的。

    在拍摄电视剧《奸贼,换朕父皇的江山》之前。扶苏恶补了一下秦朝的历史。

    秦朝时期,一金,也就是一个金饼,购买力相当于现在5488元人民币,相当于9216枚秦半两钱(铜币)。

    拿金饼来赏赐这些原本打算造反的乡兵,不免太奢侈了——日后会不会想发大财的人都来造反?

    ......

    打开郡守家的粮仓......

    郡守府邸的大院里,八百多乡兵整整齐齐地站好。

    府中的尸体,一具具地摆放在他们的面前。

    府中的粮食搬了出来,大约有六万五千斤。

    藏在床下的铜钱三万六千枚。

    ......

    罪人之妇韩氏,也跪在台阶下。

    看着那些尸体——包括郡守府中的太夫人,那些乡兵面色大变,顿时就双腿发软。如今能活命就不错了,至于赏赐嘛,似乎没有自己的脑袋重要。

    十二年前,秦国大军攻克辽东。

    辽东男丁,十存其一。

    若是早知道扶苏的特战队,会在不到一天的时间,急行将近两千里,并且一举吓退郡守大人,乡兵们就算饿死,也不敢跟着郡守大人造反。

    在扶苏公子监督下。

    吴起亲自给乡兵发赏赐,每分发37枚铜钱,75斤粮食。

    扶苏公子又说,当时从郡守那里“反正”的时候,表现最积极的人,前三名分别奖励1000斤、800斤、500斤粮食。

    结果,吴起分到了1075斤麦子。

    其他两名乡兵,分到了875斤和575斤粮食。

    扶苏拿着他的喊话神器,高声喊道:“本王带领十万大军,六十万军属,以及大量军粮入燕地。那些粮食,足够军民食用三年。日后你们再立军功,本王重重有赏!”

    虽然是望梅止渴,但是扶苏公子今日言出必行,日后估计也不会太小气。

    尤其是今日免除众人灭族之罪,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有些光混汉,还惦记着郡守家的女人们,说好了可以瓜分的。

    不过,郡守大人的几名小妾,已然畏罪而亡。

    郡守的正妻,一是上了岁数,人老珠黄,更兼家主罪大恶极,也没有人惦记。

    扶苏大王倒是放出话去:免除韩氏罪行,若是日后她有了相好的,成婚之日,官府拨付粮食800斤,铜钱3000枚——这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另外,扶苏在郡守的田宅中,为韩氏留下食邑6户,良田800亩。

    留下一处十六间砖瓦房屋的大宅院,占地足有三十亩。

    还留下麦子3000斤,粗使婢女一名,老奴一名,铜钱500贯。

    扶苏公子还下令,欺负寡妇韩氏者,依律论处。

    就连韩氏都获得如此待遇,那些曾经参与“造反”的乡兵,更是信服扶苏公子的为人。

    只是他们对韩氏嫉妒不已,丈夫犯下如此滔天罪行,主妇竟然还能坐享富贵。

    早知道今日结果,鬼才提着脑袋,跟着你家瞎起哄。

    乡兵们分到了粮食和铜钱,扶苏公子宣布,放假三天,回去和妻儿团聚。

    乡兵李二问道:“郡守和逃亡的那些官员,他们各自养的私兵,还有不下三千人。如今驻守在一些险要的山寨。若是他们今夜来杀回来,何人保护大王?”

    扶苏正色道:“我有飞天铁马,还有大秦锐士。更重要的是,我是朝廷册封的燕王,这里的民众都会拥护我!你们的妻儿正在担忧,今日你们必须回家报平安!”

    乡兵们感动之至。

    不过,赶快跑回家,让饥肠辘辘的妻儿老小,吃上一顿饱饭,貌似比保护新来的燕王更重要。

    扶苏让他们回乡的时候,带着安民告示:被胁从郡守逃亡者,无论官吏或乡民,旬日内归来者,一律免罪。杀郡守者,得其田园。

    当然,或许连韩氏自己都不知道,她家的地窖里面藏着巨额财富。

    扶苏命令手下的一百八十名特战队员,花了很长时间,终于清点清楚,那些金饼竟然有十万多枚。

    扶苏让虞姬算账,让她用100000乘以5488,看等于后世的多少人民币。

    虞姬竟然摸出扶苏的手机,噼里啪啦一番,说是算过了,5个多亿!

    郡守相当于21世的一个高官,权限比高官要大很多。

    但是,此时乃是公元前210年的“高官”,辖区只有一个县!

    该县虽然是大县,人口有6万。

    但是和21世纪相比,这点人口,可能只相当于一个大镇的人口。

    至于此时的生产力,比21世纪的贫困乡镇,更是要落后十万八千里。

    十万枚金饼,5个多亿,除非这里地下有金矿!

    扶苏一想到这里,心里突然一惊:东北就是有金矿啊!

    清朝和民国时期,大量闯关东的汉子们,不都是去当淘金客了吗?

    扶苏心里一惊:要发财了!

    不过,现在当务之急,是要论功行赏。

    这些金饼嘛,先当着奖金,分发一部分。只是这地方太穷,一个金饼相当于9216枚半两钱,拿到市面上买东西也找不开。还是得另发一部分铜钱。

    吴起这老小子,还帮自己隐瞒了三缸铜钱,足有800贯......

    180名特战队员,每人分3贯钱,再加上两枚金饼(一枚金饼折合铜钱9贯多),相当于21贯还多。

    如此以来,还剩下260贯钱。

    司马欣带兵擒获吴起等人有功,赏赐铜钱60贯,金饼10枚。

    夏无且、魏异人各赏赐30贯,金饼6枚。

    吴起功不可没,赏赐20贯,金饼2枚。

    吴起这个50来岁的糟老头子,一时发了大财,连眼睛里都泛起了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