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奸贼,还朕父皇的江山 » 第二十一章 死士英布

第二十一章 死士英布

    高人,真高。

    后来,燕王扶苏得知,这个死士名叫英布。

    此时,风向正好向倒向令狐煌。

    令狐煌看着扑过来的滚滚浓烟,犹如盖天的乌云一般。

    他面无表情地喊道:“撤!”

    英布这厮倒也强悍,他竟然在滚滚浓烟中,聚集了五百壮士,用湿布捂住口鼻,在后面断后,掩护令狐煌撤退。

    令狐煌退进了城中。

    英布带着五百死士,转身向城西边跑去。

    “好吧,你们步行,咱骑着铁马,累死你们!”扶苏骑着他的肥马650,发出作死般炸街的声音,身边还跟着数十辆铁马,跟着轰鸣,追着英布的屁股跑。

    三刻钟后,通往西方的官道上,紧紧跟在英布后面的一个死士中箭了。

    英布命令手下,架着那人走。

    紧接着,跟在他后面的心腹,接连被射中三个。

    “大哥,这样跑不是办法!他们的箭射得很远,还很准。伤一个弟兄,得五六个人照顾,再说,咱们的路那么远。”

    英布当即喊道:“杀回去,折身向北!”

    “大哥,北方能去哪儿?”麾下问道。

    “大秦的长城守军撤了,蒙恬先锋被困在辽西,咱们翻过长城去打天下!”英布告诉弟兄们。

    “弟兄们,杀呀!”英布带着手下,调头杀回来,发现后面空无一人。

    扶苏带着特战队,隐蔽在不远处的树丛中。

    他悄声对队员们说:“不能硬拼,打野战,我熟悉!”

    英布带人继续逃跑,扶苏带人再继续放冷箭。

    遇到这种射程超常远的变态弓弩,英布做梦都想象不到。

    射程很远,但是似乎不会致命。

    又有三个人受伤。

    “你带着二十个弟兄,埋伏在马路两边,打他们一个伏击。”

    英布跑着跑着,发现身边的兄弟,又倒下几个。

    “弟兄们,趴下!”英布终于做出了一个最英明的决定。

    “我发现,他们就像鬼魂一样,紧紧地盯着我们!埋伏的那些弟兄,估计被他们绕过了,也或者是被干掉了!”

    英布的推测,非常正确。

    扶苏的夜视望远镜的镜头里,英布和那些死士,就像傻子一样,在忙乱地跑来跑去。现在趴下了,仍然能够看到,只是不容易射中。

    “大哥,不能再跑下去了,我们还是回到城中吧!”有趴在地上人建议。

    “好,弟兄们,回城!”英布终于不想再跑。

    退回城中的时候,有二三十人,是被架着回去的。

    丹阳城里,令狐煌的手已经被包扎好。

    大厅里,他将郡监、县令、县丞、县尉、英布等召集在一起,一边饮酒,一边分析当前的形势。

    令狐煌抓起那根长箭,饮下一盏烈酒,对大家说:“这么长的箭,那么远的距离,不知道是怎么射过来的。”

    英布心有余悸地说:“咱们被他们伤了二三十弟兄。”

    令狐煌说:“我原来以为,扶苏那小子,是带着大军来的,没想到只有二三百人,其余的都是临时拼凑的乡兵和刑徒。原以为今晚会打他个措手不及,没想到——”

    英布接着他的话:“没想到他们的铁马厉害,弓弩厉害,扔过来的那个冒浓烟的东西,更是厉害!”

    令狐煌将那根长箭扔在地上,恨恨地说:“不妨,咱们坚守丹阳城,援兵很快就到了!”

    “报!郡守大人,城门外三里远的地方,有人往城门这边挖壕沟。”

    有叛军来禀告。

    令狐煌笑了,差点喷出一口酒。

    英布也笑呵呵地说:“城门外是护城河,护城河通着后山的暗河,在那边挖壕沟有什么用!”

    令狐煌吩咐:“告诉弟兄们,晚上要小心,防止他们用弓弩偷袭。”

    第二天天明,城里的死士三三两两地,尝试着出城突围,都被埋伏在掩体里面的射手给堵了回去。

    扶苏和虞姬,虞子期,躲藏在南门外八百米处掩体里。

    “怎么样?以前本王打野战游戏的时候,挖的掩体,堪称一绝,没有任何人能发现。如今,我们动用了60张钢臂复合弩,埋伏了90个狙击手,还可以换班休息!”

    扶苏得意洋洋地说。

    日中的时候,令狐煌率领两千死士,列成方阵,举着数百盾牌冲出来。

    城外隐蔽的“狙击手”们,按照扶苏事先的计划,见到大股部队,就及时撤离。

    叛军们走出三里开外。

    英布突然拦住令狐煌:“大人,不能再走了。就凭他们二百多人,几十辆铁马,神出鬼没,像鬼一样跟着咱们。白天还好,一到天黑,咱们就成了活靶子!他们的眼睛,好像猫头鹰,能夜视!”

    一支利箭飞来,英布身边的叛军,又倒下一个。

    “哎!老子从一个小兵,一路靠打仗做到郡守,从来没有见到这样的小股队伍,竟然黏上了老子的两千人马!”令狐煌只好把他的队伍,撤回了城中。

    其实,他和英布不知道。

    扶苏的特战队,铁马就要断油了。

    那要命的钢长箭,目前还剩下了五百支......

    东城,郡守府衙。

    扶苏召集夏无且、司马欣、魏异人、秦喜、吴起、杜威等人召开军事会议。

    当然,被通知来开会的,还有戴着枷锁的郡丞。

    扶苏想起了明太祖朱元璋对付官员的办法,就套用了一下。

    辽东现在缺干部啊!

    扶苏开门见山:“答应给乡兵们的每人500半两钱,现在就提前发放。另外,每家每户,按照人头发放两个月口粮......”

    夏无且急了:“大王,大战在即,只有征粮的,哪有开场放粮的?”

    扶苏随口冒出一句话:“老板要让员工加班干活,就得及时兑现福利待遇,不然谁给你干?”

    随即,他又解释说:“将士们吃饱了饭,才有能力干活。”

    吴起紧跟着拍马屁:“大王胸径宽广,大事必成。吴起代表六千乡兵请战!”

    “六千?”扶苏有点小小惊讶。

    杜威不好意思地笑笑:“我们拉人来有赏钱,被拉来的乡兵每天一百大钱。如今好多人都加入了乡兵!就是八千、一万,也是有的!”

    扶苏差点吐血:“我去,又不是农村里两个家族打群架,上至70岁老头老太,下至10岁的毛头小子,抄起拐杖、木棍、砖头就上。”

    吴起又配合演起了双簧:“大王英勇神武,满腹韬略,必然有妙计。”

    扶苏故作神秘了一番,然后说出了策略: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当扶苏详细解说了具体打法之后,吴起惊呼:“妙啊!太妙!我就说,大王英勇神武,满腹韬略,必然有妙计!”

    扶苏心里暗笑:“战术自然很妙,但原创不是我!”

    扶苏给大家解释说,如今敌强我弱,只要扰乱了对方的军心就行了。

    令狐煌如今造反不成,必然急于跑路,咱们既然没有关门打狗的实力,不如将他们赶出辽东......

    很快,原本就人口不多的县城,一天之内空空如也。

    其实令狐煌占据的丹阳城,离郡治襄平县城,不过是八九里远。

    扶苏能把县城迅速搬成一片空城,得益于那三十多个待罪官吏的协助。

    郡丞脖子上戴着枷锁,带领一帮从牢里放出来的小官吏,通知县城里面的商户马上搬离。

    当然,他心里也清楚,这些商家非富即贵,平时都是和郡守、郡尉、郡监关系密切,没有人搭理他这个受排挤的“二把手”。

    若是在平时,郡丞也不敢把手伸出来,到郡守令狐煌那帮人的势力范围捞好处。

    今日,该是清算郡守地盘的时候了。

    戴着枷锁的郡丞,向扶苏建议,查抄那些奸商,没收他们的财产......

    扶苏竟然答应了。不过,他指出,这些和令狐煌等人有勾结的商人,还是要交给狱吏秦喜,依法处理。

    扶苏的目的,还是想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工商业,不能把这帮“奸商”一锅端了。

    郡丞带人抓走了一大批“奸商”、“反贼”。

    剩下的商户发现,戴着枷锁的郡丞,竟然一改往日的病猫作风,突然变成洪水猛兽......

    搬家,搬得干干净净!

    空空如也的县城,成了扶苏特战队员们埋伏的地点。

    当然,也有数百精壮的乡兵配合。

    英布带人来攻打了几次,可惜狙击手太多,只好在吃了点小苦头之后,退了回去。

    最后一次,黄昏时,英布亲自举着大盾,走在最前面。

    扶苏射了一箭,长箭钉在木盾上,颤抖不已。

    英布大笑,鼓噪前进。

    “奸贼,敢欺我王,给我乱箭射死!”吴起大怒。

    乡兵们乱箭齐发,多数没射中,只有两三只箭,勉强触碰到大盾。

    英布又大笑,前进。

    “别射箭了,给我扔石头!”刑徒项伯气急败坏地喊道。

    乱石纷飞,走在最前面的英布,被砸中了右脚杆。

    “天快黑了,快撤!”英布被人搀扶着,带头先跑。

    扶苏带着上百大秦锐士及数百乡兵,追在后面,在乱箭齐发,乱石纷飞一阵后,有组织地撤退回来。

    “大王,快看,援军来了!”虞子期高喊。

    果然,县城西边的管道上,一个长着大胡子的高大男子,被一名地隐卫士用天马460驮着,走在队伍最前面。

    紧接着是几百骑兵,打着“蒙”字大旗。

    后面有十来辆天马460越野摩托车断后。

    “燕王,蒙毅来也!”大胡子跳下天马460,笑呵呵地对这边高喊。

    扶苏赶紧上去迎接:“蒙相为何姗姗来迟,是不是舍不得家中娇妻美妾?”

    “那倒不是,自从读了天书,微臣立即把家眷,连夜送往右北平了!”蒙毅得意地说。

    “啥?”扶苏不敢相信。

    “自从看到那部天书,微臣就知道,大王与家兄必能躲过一劫。此劫过后,断断不能再回咸阳。十万将士,久居北方,大王必然会割据北方!”蒙毅十分得意。

    看来,这家伙还不是榆木疙瘩书呆子。

    “既然断定是北方,蒙相所猜的封地,为何不是赵地,而是燕地?”扶苏问道。

    “赵地挨着咸阳,两兄弟太近,必然打架,你还打不赢!”蒙毅笑呵呵地说。

    “那又为何遣使劝我割据楚地呢?”扶苏调侃道。

    “哈哈,那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故意做给咸阳看的!”蒙毅得意地说。

    “路上没有遇到麻烦吧?”扶苏关切地问。

    “一路伤了我七八十护卫!自从出了咸阳,他们是一路追杀——”蒙毅脸色突变,显得很气愤。

    “何人谋害蒙相?”扶苏问道。

    “还能是谁!躲在暗处的杀手是一帮又一帮,多亏家兄暗中派人接应。更是多亏你的铁马、地隐卫士和钢臂弩。一路上,地隐卫士伤了三名,战死一名....”蒙毅有些难过。

    “那名战死的地隐卫士,接连射倒了七八名杀手,死后紧紧抓住钢臂弩,不让对方抢走。对方砍下了他的胳膊,拿走了硬弩,被微臣亲自追上去,挥剑砍倒了那厮,把弓夺了回来。”蒙毅激动地说。

    这家伙,竟然鞥文能武,着实有些强悍。

    “其他诸郡,情况如何?”扶苏有些担忧。

    “大王,辽西郡被叛军围城了!”蒙毅透漏了一个惊天消息。

    “蒙相为何会直奔辽东,而不是先去右北平郡参加大典?”扶苏在这里遇见难兄难弟蒙毅,有些哭笑不得。

    这厮竟然恬不知耻地说:“微臣有个相好,乃是一位大臣小妾,告知下臣两辽将生变,劝臣不要奔赴燕地。故而微臣于两个月前遁出咸阳,直奔辽东平乱......”

    也就是说,这家伙早就在往辽东赶了。

    若没有自己千里奔袭,这蒙毅说不定也能够在此地平乱。

    名相蒙毅,果然是一代能臣!

    不过,扶苏还得知,蒙恬出逃时,还拐走了这位小妾......

    日近黄昏,扶苏率众撤出了县城。

    当晚,扶苏让吴起挑选了几名年轻的聋子,拿着高音炮音响,去离丹阳城三百米远的小山上搞噪音污染。

    音响里播放的内容,乃是始皇帝替身魏异人,朗诵的一首诗《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甚至,白天挖好的地道里,还竖起两根高高的旗杆,拉起了宽大的幕帐。

    幕帐上出现了神奇的画面:始皇帝站在东海边的悬崖上,身穿黑色龙袍,刚髯随风飘洒,他挥一挥手,指点江山。他对天长啸,吟诵吞吐日月之志......

    始皇帝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夜!声闻数十里。

    这,算不算噪音扰民?

    城中惧怕钢臂弩,没敢出来理论。

    一座孤城,貌似也不能向有关部门求助.....

    城中纷纷传言,始皇帝还活着!

    凌晨5时,几支长箭,硬是射出了好百米的距离。

    从城墙外地道里,射进丹阳城,带着火苗,点燃了城中的房屋和柴堆。

    城里军中潜藏的地隐卫士,救火时悄悄又放了十几把火。

    令狐煌带人救火,忙得焦头乱额。

    这时候,吴起、杜威等亭长,带来了三万乡兵,年龄最大者75岁,健步如飞,尚能饭......

    年龄最小者7岁,能够双手举火把,嘴里还能含一根,技艺非凡......

    乡兵们举着火把呐喊,漫山遍野,气势如虹,还在城下继续挖地道——尽管隔着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