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操场旁的树 » 说“包”

说“包”

    包,可以是书包,也可以是个袋子。包,啊,曾几何时,拥有一个包便是我最大的期望。那是我六岁时,出于对包的渴望,我上学了(学前班),妈妈亲自用布和针线缝制出了一个书包。我上学的第一天,便是背妈妈缝制的书包开开心心地去了学校。

    随着年岁的增长,妈妈缝制的小书包已经不再适合我了,便向母亲提出了换个新书包的想法,母亲听了后,便说道:“下个周六,你和我一起去赶集吧,去给你挑着买个书包。”当时的我,虽然知道家里穷,但是我觉得我的那个小书包又小又丑,便提出了这个要求母亲答应后,我便出去玩去了。然后,在第二周的周六,我和母亲去赶集,母亲给买了个三十块的书包,在当时我们那儿这已经算是顶级的书包了,我高兴极了,回家后就将之前那个小书包丢在了一个角落了,后来又搬过一回家,我就再也没看到那个小书包了,现在想起来还挺遗憾的。

    后来,背书包的少了,我也就和他们一样拿个手提的袋子来装书,放假时则是买个装零食的纸箱子来装书,再把纸箱子搬回家了。直到初二吧,每个周的作业变多了,还要装这些作业相关的书,袋子提起来就比较沉了,我便又背回了书包,用书包来装书。

    初中上完了,之后就是上高中了,其他同学都要拉着皮箱坐车去上学,我自然也要这样。去上高中是去县里,我还要带衣服,我就也想要个皮箱,当然,我没给父母说,我怕他们反对,我给疼我的五伯说了。五伯一听,二话没说,直接带我去了卖皮箱的店,花呗四百多给我买了个大皮箱。后来,上学前几天了,父母知道了这件事,也没说什么,只是他们觉得这钱不应该是五伯来出,他们给五伯钱,五伯坚决不收,毕竟我家那时候除了种田就是靠政府的补助过,也是我考到了县一中,他们便对我寄予了厚望。

    这么多年,虽然我早已用不到书包,也只有回家时才用到皮箱,但“包”永远是人们的一种需求,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女生买包包了,我将对父母、五伯他们的感激化为动力,鞭笞着我向前,向无私的父母及亲人说声“谢谢!”努力吧,让你能配得上他们的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