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路保传奇 » 第四章 探庙见泉

第四章 探庙见泉

    转眼三年过去,山上以车敬为首的一帮人成立了“孤崖寨”,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生活自理,勉强解决了温饱问题,日子过得也算无忧。偶有山上打猎的猎人碰到了,也弄不清这群人的来历,只知道他们寨子有一定的规模,有高高的栅栏围着,有人把手大门,高度戒备,根本弄不清里面的情况,外人不能靠近。车敬与众人约法三章,未经允许,不得私自下山,有生活上的困难,都是互帮互助,必要时派“忠孝堂”的人下山活动。

    说到这“忠孝堂”,正是当初负责下山活动的后生组成的一个机动组织。为首的小头头是纪维和庄庆,身手好,脑子灵光,确确实实的孩子王。纪维是个孤儿,爹娘死于三年前的楚正宪冤案,他对满清恨得透骨,在山上跟着守寨团队“聚义营”的拳脚师傅习武,吃苦受累,练得一身好本事,腿脚快,步履轻盈,敏捷地穿梭于山林中,一眨眼功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庄庆比纪维大两岁,成熟稳重,跟同龄人比,显得憨厚得多,性子没有那么急躁,遇事沉着,纪维一惹事,他就出来化干戈为玉帛,是个和事佬,其他孩子推崇他,也是因为他能主持正义,有好点子,让大家少走弯路。车敬比较喜欢这种听话懂事的孩子,所以安排他和纪维搭档,共同负责忠孝堂山下的活动,以防出纰漏。

    民生艰苦,山下贫瘠,哪有挣钱的好营生?庄庆就带着忠孝堂的七八个少年,在山下的乌凡道,这条紫鹿府到芒县的必经之路,给路过的运货马车推推车,割点茅草喂喂马匹,出力气挣点赏钱。有时候货主大方慷慨,还会给他们一些细盐和食物。当然,也有一些无赖,孩子们干完活,他们翻脸不认账,以人多欺少,哄他们走。纪维最看不惯这种卑微的生存方式,他不甘心,自己身手敏捷,凭什么看别人脸色,委曲求全。有几次,纪维险些冲动惹事,幸好被庄庆化解,吃亏受累后,大家办完差事,回寨子复命。

    莽庄到竹溪山的山北麓的山腰,有个山神庙。说是山神庙,原为莽庄大姓戚氏的宗族祠堂,是姓戚的乡绅所建,这戚氏没落后,宗祠无人打理,就荒废在那里,许久无人朝拜供奉了。也只有莽庄的道士端公,带着楚诚,偶尔来打扫下,摆上神明牌位,炉台香烛,糕点供果,祭祀各方神灵,保佑风调雨顺,驱邪避灾。端公年龄大了,腿脚不方便,楚诚接过班,经常来祠堂打理,让这里成了一座有人气的山庙。续了祭品,有了香火味,自然有人光顾,纪维他们就是之一。

    恰逢竹溪山久旱无雨,天地荒芜,竹溪山上用水成了大问题,没有水源,就没有办法保证孤崖寨里面人的生活起居,必须下山取水。这份日常任务就派到忠孝堂纪维他们一伙人的身上。殊不知清冽江早已干涸,山下莽庄的人都是打井取水用,哪有其他水源?贸然进莽庄,庄庆他们可不敢,寨主车敬早已交代,千万不要擅自进入村庄和镇子,更何况进庄取水,引人注意不假,还会招来祸端,万万不可。

    再说这山神庙,虽然破落不堪,无人问津,可也是吸引了纪维的注意。纪维胆大,梁上君子的事情没少干,他经常在庙里偷些供果和糕点吃,对庙里的情况还是略知一二的。山神庙虽然小,可是庙后面别有洞天。乡绅慷慨,原先在这建了一处养鱼池,供人玩乐。养鱼池现在不复存在了,可是池子里面的水却没有干,因为池子旁边有个天然泉眼,涌出涓涓细流不止,常年不涸。纪维便对庄庆透露:我知有一地,必有水源。庄庆不解,纪维继续说,我经常出入半山腰的一个破庙,那里白昼黑夜都有潺潺水流声,我猜肯定有水源,不如一看究竟。庄庆忙摆手不同意:那里是山下村子的祠堂,进去被人发现就犯大忌,惹了事没法收场。纪维对庄庆这胆小怕事的性子很是反感,又怕庄庆在寨主那里打自己的小报告,回去没有好果子吃,自讨没趣。纪维性格要强,自己要做的事情,谁都拦不住,他确定山庙里面肯定有水,不去的话心有不甘,去了大功一件。于是心生一个妙计,先答应庄庆,自己不去山庙了,然后和庄庆商量,为了节省时间,兵分两路寻找水源,庄庆由东往西,沿着乌凡道前往月牙谷附近;而纪维自己,则往反方向,到清冽江岸找水。两人约定两个时辰后,不管有没有找到水,必须天黑前在山脚的乱石岗集合。

    支走庄庆,纪维算是摆脱了管控自己的眼线了,如同脱缰的野驹,一刻也不耽搁,带着自己的小弟们,一路小跑前往半山腰的山神庙。

    到了山庙外的竹林,纪维发现今天有点不对劲,山庙平时并无人烟,可屋顶升腾出淡淡的青烟,料到有人在里面。纪维让同伴们藏好不要出来,自己先一探究竟。蹑手蹑脚摸到庙墙旁边,果然这里供奉着香火,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檀香的味道,夹杂着刺鼻的纸钱焚烧味。纪维正要凑到门前扒门缝,听到呢喃细语,原来有人要出来。他迅速躲到墙角,果然门开后,走出一老一少两位妇道人家,手里挎着篮子,相互搀扶着,低着头迈步沿着石阶下山去。

    纪维看到祭祀的妇人渐行渐远,很快没了身影,于是绕到庙后面,借着一个歪脖子树,爬上屋顶,揭开一片青瓦,俯视山庙正堂,确保没有其他人了,方才学了一声老鸦叫声,示意同伴们过来。

    一群人大摇大摆进了庙堂,看了矗立的神像和灵位,还是心生敬意,纪维领着小弟们跪下先磕了三个头,拜了拜,挺像那么回事。小弟们看到摆放在案台上的糕点和水果,按捺不住,纷纷上前伸手就去拿。纪维给了他们一人一个脑瓜崩:你们能不能有点出息?这是庄严的地方,不可太过放肆!有个叫幺拐的胖子憨笑道:维哥,兄弟们跑了这么远山路,早已饥渴难耐了,再说我们已叩谢过神灵了,神仙们慈悲大度,不会责怪的,你们说对吧。其他兄弟纷纷应诺,咽了口水。纪维说,随你们吧,但不要搞出大动静,别忘了我们此次来的目的,莫耽误正事。

    纪维唇干舌裂,无心吃东西,找水的念头越发强烈。他只身来到庙后,这里有一处假山,下面有一口大缸,大缸旁边是养鱼池。纪维倒吸一口气,此刻欣喜若狂。原来大缸上方有一眼泉水,正淙淙涌出清流,落入缸中,缸中水满则溢,又流淌到这养鱼池,养鱼池水满流到旁边早已挖好的狭道,用于灌溉苗木。水流声是大自然最美妙的旋律,动听无比,给了纪维大大的希望。纪维走到缸前,夕阳的照射下水缸清澈见底,下方除了小石头还有几枚铜钱,想必是山下的信徒许愿求神撒的。此刻纪维顾不得那么多,双手捧起水缸里的水,饮了几捧,甚是甘甜。纪维招呼庙堂的兄弟们过来,兄弟们也是欢喜一番,各种放任饮水,把水缸和养鱼池搅得一片浑浊。喝足后,纪维命大家找存水用具,取水带回去给寨子里面的人用,肯定要被夸赞。纪维沾沾自喜,以为自己立下一大功劳,庄庆都要对他刮目相看了。

    四处找水的幺拐和小弟棒槌,捧着一节竹筒给纪维看。这竹筒很粗大,是被人炮制过的,内壁光滑,接口处是通的。纪维便问他们从哪里捡到的。棒槌说,在山庙南侧的石沟里面有许多这样的竹筒,中间的竹节被打通,一个个连在一起。纪维很是好奇,过去一看,原来流水的水沟一头接着竹筒,很多竹筒一个接一个被人固定在地上,延续着往山下排列,形成一条管道。纪维对伙伴们说,这是一条水道,肯定是山下的村民做的,目的是通过竹筒管道引水下山。这干旱的灾难也波及到山下了,老百姓不得以才费力从山上取用泉水。幺拐愤愤道,这山头是我们寨子占的,山上的水也该我们先用。于是幺拐把石沟里的几节竹筒拿起,让棒槌他们解下腰间盛物用的牛皮口袋,蒙住竹筒一头,然后用麻绳扎紧,一个储水器具算是完成了。就这样,其他人效仿做了七八个,灌满泉水。眼看两个时辰快到了,纪维让兄弟们背上水筒,迅速赶到与庄庆约定好的乱石岗,自己留下断后,排除隐患后速速追上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