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南宋之浩气江湖 » 第7章

第7章

    花魁小筑,香已燃,茶已沏,琴已抚。依云娇慵坐着,心事迷离。

    “小姐,你那天讲到和李哥哥结伴要到徽州找寻表叔,后来怎么样?”服侍的萍儿、翠儿好奇道。

    “你们想知道吗?”

    “当然想,小姐,给我们讲讲你的经历吧。”

    十年,多少物是人非,多少生死茫茫,多少刻骨铭心的记忆,都被雨打风吹去,沉在心底的只是那一点真。

    “十年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是姥姥说的。”依云轻轻地说着,一声叹息。

    “埋葬了阿爹,我和李哥哥一路南行。当时,从北向南迁徙的大宋子民不计其数。绍兴和议规定南人归南,北人归北。但是,在金廷统治区的百姓整日受到金人的压榨欺凌,日子怎么过得下去呀。没奈何,只有拖儿带女,老老少少,一起往南。不论生活多么艰难,总得要过下去,是不是?”

    南行,南行。南边,是大宋!

    月余的长途跋涉,离战乱越来越远了。颠沛流离的百姓少了很多,从人们穿着,吃食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到外面跑着跳着玩耍着,手里拿着依云不知名的玩具。树木郁郁葱葱的,各式各样的花儿在道旁摇曳着绽放。

    依云慢慢也会露出笑脸,会在道上追逐蝴蝶,大声的叫着、喊着:“李哥哥,快,抓住那只,我要那只蝴蝶!”

    这时候,李问就会伸出手,轻轻一下,蝴蝶落在手里。

    蝴蝶在李问掌心悬浮着,翅膀闪闪的,却怎么也飞不走。依云睁大眼睛看得入神。

    “好玩吗,燕儿?”

    “好玩好玩,你教我玩。”依云缠着李问。

    看着这弱不禁风的小女孩,要在兵荒马乱的时代立足,不要受到别人的欺凌,学会防身的功夫是极有必要的。

    李问想了想:“好,李哥哥教你玩。你可要认真学,学的不好,李哥哥就生气不理你了,立刻就走。”

    李问悉心照料着依云,依云很开心。她甚至不想去找表叔,她想跟着李哥哥,无论任何地方,做李哥哥的小妹妹。但是,依云不敢说。

    “李哥哥,你是说,只要我认真学,学得好,你就不会离开我吗?”

    “行,看你的表现。”

    依云少时跟随父亲识得一些字。李问带着她一路走,一路识字,兼背口诀。练习简单的洗髓易筋、固本培元的法门。

    转眼又是月余,依云学得极为认真。

    “燕儿,知道你学的是什么功夫吗?”

    “不知道。”

    “我们是逍遥宗。在当今天下武林中,逍遥宗是最神秘的门派。第一代祖师逍遥老人将儒、释、道融而为一,由是具无上神通,功参造化。他收过两个弟子。由于本门功法实在高深莫测,修习者有时不能真正领悟其中玄奥之处,从而产生偏差,乃至走火入魔。祖师的大弟子在即将大成之际竟然堕入魔道,叛离师门,创立魔宗,变成逍遥宗的死对头。祖师伤心之余,重新收了二弟子,并将毕生所学尽数传给二弟子后,便不知所踪。

    从此,逍遥宗就是单传,传到我是第六代了。严格说,你不能算是逍遥宗的弟子。因为逍遥宗弟子拜入师门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在师门的寒潭里,接受洗礼。

    你未受洗礼,可算是逍遥宗的有缘人,记名弟子。

    师父曾经收过一个记名弟子,叫做虞允文,在成都府。我这次出山就是寻找虞师兄,跟随他增长阅历,丰富江湖经验的。”

    “李哥哥,我陪你去找虞师兄,好不好?”

    “小丫头,什么都想做。先好好练功吧。今天,李哥哥教你一路剑法。此剑法名叫不争,取老聃‘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之意。先背口诀,师父也是这样教我的……”

    已在大火中化为废墟的聂府里。伫立着一个男子。

    此人立在虚空之中,仿佛完全摆脱了大地的引力。一袭白袍,极为华贵,手持一把折扇,眼神里有一种奇异的魔力,配合其如同雕塑一般俊美的脸庞,说不出的风流潇洒,教人看上一眼就永远不会忘记。

    “阿莲,阿莲。安得与卿相决绝,忍叫生死做相思!我总是忘不了你。这忘情刀,我恐终生都达不到大圆满了。

    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我选了。只是我都不知道选得对与不对。你说呢?”他自顾自说着。

    漫不经心看着死去的金人和聂府的人。他不带一丝感情,像一个神俯瞰芸芸众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渐渐地,他的眼神有了一些变化。

    “流云诀”、“般若梵音!”

    逍遥宗竟然有弟子在江湖上行走!

    一瞬间,无边的杀意弥漫在整个聂府。几只啄食死尸的秃鹫发出惊恐的哀鸣,极速飞离。

    终于有值得一战的对手了!

    二人相依相伴,仗着李问武艺高强,可以轻易弄到许多野味吃食,或者采集上好的灵丹妙药,换得一些银两,吃住都可轻松解决。依云一心背诵口诀,练习武功心法;李问也是难得的找到机会磨练自己,爬山涉水亦不觉艰辛。两个人有说有笑,沿途自京西南路出发,一路向南,经淮南西路重镇舒州,往东再经池州,历时近半年,终于进入江南东路地界,问问行人,徽州已近在咫尺。

    徽州向号“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境内群峰参天,山丘屏列,岭谷交错,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沏,溪水回环,到处清荣峻茂,水秀山灵,犹如一幅风景优美的画图。“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聂依云和李问俱来自北方,几曾见过这等美景?一时间只觉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二人兴奋之余,爬上一座形状特异的山峰,此山高耸入云,兼极为陡峭,几无路可寻,山的低处长满参天大树,随着二人爬得越高,大树逐渐没有了,触手处皆是滑不溜手的不知名植物,开着淡黄色的小花,散发出清幽的气味。

    换在以前,依云是无论如何也上不来的。但经过近半年李问悉心指点,依云自己虽小小年纪却也知道日夜练习,加之她极为聪颖,已打下颇不错的底子,现在已经可以在李问的帮助之下,攀爬山峰。

    经过几个时辰的努力,二人终于到得山顶。

    山的最高处赫然是一个极大的平台,平滑如镜。方圆约有几十亩。其上没有什么植被,露出紫色的岩石。零星有些苔藓覆盖。

    站在群山之巅,李问豪气勃发,胸中一股磅礴的气流涌起。陡然间发出一声长啸!声音如龙啸风吟,穿越无数重山水,久久不绝。

    “般若梵音!”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依云也是极为高兴。喘息着,拿着一根树枝,竟然挥舞着“不争剑”来,嘴里念念有词。

    突然间,小丫头像是想起什么事情。慢慢地不再舞剑,反而眼角噙着泪水。

    李问大为奇怪,“燕儿,怎么了。不高兴吗?”

    依云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李哥哥,你是要离开我走了吗?”

    李问安慰道:“不会的,燕儿。李哥哥会陪你,找到你表叔的。”

    “找到表叔,你就要走。不理燕儿了。”依云轻轻啜泣。“你说过,只要燕儿听话,好好练功,就不离开我。带我去找虞师兄的。你不记得啦,还是你骗人?”

    “虞师兄在四川,从这里去有千里之遥。我怕你受不了苦。况且,咱们到徽州,就可以找到你表叔了。莫非跟他们一起,你不高兴吗?”

    “李哥哥,我只想跟你在一起。”依云低垂着头,轻声说:“阿爹死后,你带着我走了这么远的路程来找表叔,但我不想跟表叔一家。我情愿天天认真练功,天天背口诀,如果这样我就可以和你一起的话。”

    小小的丫头,已在慢慢长大!

    李问正想说什么。突然,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笛声激越,似风雷滚滚,隐隐有杀伐之意。片刻之间,笛声仿佛从四面八方一起涌出,惊天动地,草儿都好像在瑟瑟发抖。

    “燕儿,堵住耳朵!”李问大声道。宝剑出鞘,在地上迅疾挥动,“哗啦啦”巨响过后,几块紫色的巨石从地底飞出,地下留出一个洞穴。

    李问毫不停留,手掌疾挥。一股大力卷起聂依云,落在洞穴里。

    宝剑在石块上划过,在转瞬之间,石块变成薄薄的一片。李问掌力一吐,石块便覆盖在洞穴之上。

    “燕儿,有武功绝世的高手来了。是魔宗!咱们的死对头!用李哥哥教你的方法屏住气息。待打发走敌人后,你再出来!”口中说,手底毫不停息,一片片苔藓受到牵引,落到石板之上,像是原本就长在那里一样。

    做完这一切,李问才转过身,朝向山之南麓,淡然一笑:“是魔宗的朋友吗?在下李问,候教了。”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一个极富磁性的男声传来。紧接着,虚空中,那人现出身影。正是当日在聂府出现的神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