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南宋之浩气江湖 » 第42章

第42章

    告别依云,李问回到蓬莱客栈,师兄虞允文正等着他。

    虞允文已经来了一段时间,点拨辛弃疾武艺,并对辛弃疾新学的背嵬军刀法一些细节做了改进,更加适合辛弃疾的自身特点。师徒两人还对练几十回合,直到辛弃疾将感悟融会贯通。

    辛弃疾虽然年轻力壮,也架不住师父这般严格的训练,累得直喘粗气,在李问回到客栈以后,打个招呼,自去歇息。

    师兄两人秉烛夜谈。李问将这几天来的遭遇告诉虞允文,尤其癫和尚,情景历历在目,梦耶非耶?

    李问没有将这段经历告诉辛弃疾和聂依云,他们还年轻,而这段经历又过于离奇,匪夷所思。

    虞允文认真听着李问叙述,不时抚须点头,仿佛有所悟。

    “师兄,若不是梦,则此人武功之高,已达化境,直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此人能直呼师父名讳,定是旧识,师父是否跟你提起过这样一个人?”

    虞允文道:“师父倒是不曾与我提及有这样的旧识,但愚兄猜想,你的这段经历,并非梦境。

    佛门中功参造化的得道圣僧,绝世高手,有唤做‘天眼、天耳、他心、神足、宿命、漏尽’等奇妙神通,纵然相距千万里,也能感知、了解,乃至影响左右别人所思所想。癫和尚正是用此神通与你交流,指点于你,对你来说,也算福缘深厚。”

    “对了,你曾提及当时心中有一股热流,有没有运功探查过?”

    李问一下子想起来,答道。

    “这几日匆忙,还未曾探查。”

    “不妨找间静室,查探一番,也许会有好的收获。”

    虞允文沉吟一下,再道。

    “临安有座灵隐寺,就在西湖旁边不远,背靠北高峰,面对飞来峰,鼎鼎大名。里面有不少佛法武艺精湛的高僧,你可以去看看,说不定也解开心中疑惑。”

    李问大喜。

    “谢师兄提醒。明日我将和燕儿去金华一趟,拜祭姥姥。回到临安,马上去灵隐寺。”

    “燕儿,就是莲花楼花魁依云姑娘吧,前几日在皇子赵玮府中,我跟她照了面,天生丽质,聪慧过人,确有易安之风,难得之至。”

    “她家逢巨难,得我救出。十年前,我本就是想前往蜀地寻找师兄,后来,机缘之下,没有找到师兄,反而在金华,遇到易安居士,我离开之后,燕儿便和易安居士一起生活。”

    “跟辛弃疾一样,为了防身,我传她本门武功,十年来,她竟靠着自己刻苦钻研,小有成就!”李问笑道。

    “好啊!咱们西昆仑多一个优秀的弟子,能壮大师门,是好事情。”

    顿了一顿,虞允文说。

    “师弟,你自去办事。我将辛弃疾带在身边,方便照应,也可以随时指点他。弃疾年纪虽轻,有鸿鹄之志,将来成就,不可限量。我与他一见投缘,将他收做记名弟子,也趁着你们在临安的这段时间,好好打牢他的根基,增强他的战斗力。”

    “师兄言之有理,我也很喜欢弃疾。以后,西昆仑武学发扬光大,还要着落在他身上,说起来,咱们西昆仑,弟子确实太少。以后我禀明师父,也不藏私,将不争剑、流云诀一并传授给他。”

    “如此甚好!当今天下,绝顶高手数量,大宋与金国相比,远远不如,在这个层面,我们是吃亏的。”

    “与金人的大战,涉及到方方面面,不仅是朝廷,军队的数量,也涉及到江湖、绿林高手,而且,这部分力量,往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虞允文语重心长。

    “年初,我曾奉命出使金国,大致了解金国几大宗派实力。最强的魔宗,宗主自然是盖世高手的宗主忘情,以下还有两大长老,四大护法弟子,门下弟子百余人,实力之强劲,可以想见;次之,乃是玄机门,门主陈玄机,听说武艺绝伦,弟子数量不知;次之乃是长白山龙虎门,门主柳傲天,绝学乃是龙虎千幻斩,弟子数量众多;列第四的宗门乃是耶律元宜的耶律家族,绝学大疯魔十三剑式,也是弟子众多,实力超强。”

    “还有不少门派,虽排不上号,高手也不少。听说金主完颜亮,也是大金顶尖高手,所习剑法唤做霸剑,只是不知修为究竟到何种地步。”

    “反观咱们大宋,除了你我来自西昆仑,勉强可以和金人高手抗衡,朝廷之中,第一高手乃是杨存中,他是金刀杨业的玄孙,刀法绝高,功力深厚。其他的高手,大多不具备金国江湖门派掌门、长老的实力,比如彭晓峰、张云逸之流。”

    “其余江湖门派,各有所长,也有不少高手,但绝顶高手,却是屈指可数。”

    李问频频点头,深有所感。

    “为了和大金武林正面抗衡,除了你我,还要尽可能多的,找到隐世的高手,一起发力,方有获胜之机。”

    虞允文道。

    “如今我身在朝廷,又力主抗金,与陈康伯、朱倬、杨存中几位大人皆交往颇多,他们也坚持要积极抵御外侮,给金人迎头痛击。皇太子赵玮,正值壮年,精明强干,胸怀大志,有光复河山,驱逐鞑虏的宏愿。”

    李问听得击节。

    “师弟,你虽未在朝廷做官,西昆仑又超然独立于世外,但你我皆为宋人,自当继承岳飞、韩世忠等名帅壮志,以抗金,驱逐金人为己任。大丈夫生于世,就应该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不枉此生。”

    “谢师兄教诲,之问定会追随师兄,追随朝廷有识之士,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

    师兄弟俩俱是心情激荡,虞允文再说。

    “边塞加急情报,金国贺天申节使团,已经南下,不日就将到达临安。这次使团前来,将是试探我们大宋的国家方略、防御的各项准备工作,也许,还会和大宋武林高手正面交锋。”

    “我听说,金国除了高景山、王全两位正式使臣外,魔宗二长老,外号邪尊的耶律元修亲自带队,内中定有不少高手。”

    “此事,待你从金华回来以后,咱们去太子府,详细商议,说不得,要将临安的大宋高手尽数组织起来,认真操练,静观其变。”

    “全凭师兄安排。”

    虞允文忧国爱民,乃是南宋一代名将、名相,此时虽还不是宰辅,其精忠报国之心,眼光高远,胸有韬略,已显露无遗。

    在蓬莱阁与师弟秉烛夜谈,是已经预料到后面即将出现的暴风骤雨。也知道李问武艺高强,南宋难有其匹,鼓励他将一身所学,报效国家,其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