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从流民开始做大侠 » 第一章 师叔

第一章 师叔

    “拳是两扇门,全靠腿打人,这拆招来回之间,用的就是两条臂膀,腿上的功夫,则要看你的下盘够不够稳。”

    张老道轻摇掌中的蒲扇,悠哉悠哉的盘坐在石墩上,而跟前,站着的是一个赤裸着上身的青年。

    “呼!师傅,您说的倒是容易、可我才学拳半年,能把拳架子摆成这样,已经是祖师爷赏脸了!”

    站着拳桩的年轻人脸上装作无奈,身子却暗暗把劲别开,浑身有形无力的忙里偷着闲。

    “你啊你,臭小子你什么都好、就是这嘴太油腔滑调、没个正型儿,要我说就是偷懒,想着糊弄你师傅!”

    “嘿!这怎么可能,等徒弟我拳法大成,这武行武馆一家家的,还不是任我敲打,那时候咱也开个拳馆,给您老长长脸、威震个把武林,这些个名流巨商,还不得舔着脸来,求着捧着您的臭脚吗.....”

    “哼哼,那只怕到时候是你功夫不够,给丢在乱葬岗没人收尸........呸,捧什么臭脚,我看你小子分是想试试老道的撇桩脚!“

    “啊!不要啊九哥!”

    “还九哥?老子年份都够做你爹!来看打!”

    ..................................

    “呼,总算练完了”

    赵遏扯下枝头的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渍,熟练点开了面前的光幕。

    “叮“

    ”欢迎您,太武大人”

    【您现在身处时代为:民国二十八年,赣西龙虎山】

    目标:乱世之秋,太武传人当以传武为己任,建立武学时代。

    任务1.津门踢馆:津门武馆十九家,武行之中怎能没有太武传人一席之地?

    建立自己的武馆【0/1】

    任务2.大势所趋:推动南北拳术交流,成功促开展一次全国性质的拳术大会【0/1】

    任务3,武道昌隆:促进武道普及,全国至少拥有一所武术体育专业学校【0/1】

    ...........

    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一年了。

    不过,民国二十八年....么,赵遏的心里有些沉重,这个时代给他的记忆并不美好,为了在饥荒下活下去,他经历了太多的悲欢,求活的人可以拼尽全部,鬻儿鬻女、卖身作奴更是数不胜数。

    而他也是之运气好,碰上师傅罢了。

    “咚咚咚”

    “赵儿,跟师傅进城去了”

    张老道拍打着桌上药膏,另一只手则拿起了背篓,看师傅这行头,赵遏知道这去县城里的青苗药铺出货了。

    ”哎,来啦”

    急忙泼了两瓢水搓洗掉身上的汗垢,青年麻溜的披上褂子走到师傅身旁拿起药箱。

    “这次不单是去卖药”师傅忙碌之余瞥了眼身后的赵遏道:

    “还得去见师傅的一个熟人”

    “谁啊?”

    “......一个故友,你若是有拳术上的疑问,可以向他讨教讨教,但切忌莫丢了礼数!”

    “得勒”

    ——

    贵奚县城。

    街边儿上,穿童子装头顶瓦片头的小孩,风尘仆仆地、着土布衣服的人力车夫、还有不少穿着“阴丹士林”和“毛士林”色印花洋布衣服的体面人。

    而叫买叫卖声,那更是络绎不绝了。

    眼瞧着,脖子上挂草鞋走动的年轻小贩,盘坐在房檐下做工的掏耳修面摊子,扯开嗓子大声吆喝着凉饮的中年大伯。

    哎!好不热闹。

    “喝的!喝的!三个铜子一喝!,喝了解凉又止渴!”

    “——捺菜,鲈鱼,灯芯糕了啊!本地特产!有买有送!”

    “饴糖!饴糖嘞——好吃的饴糖!小孩吃了嘴甜,女人吃了漂亮!”

    停下脚步,赵遏终于把目光从热闹的街市上移开,他们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青苗药铺。

    这家的老板是个苗族人,早年凭借着寻药采药的本事攒下了些家底,开了这家铺子,而现在么、年纪大了,也就不采药了,转为收些药草,配成方子卖给别人。

    “杨老板,生意兴隆那”

    背靠着躺椅的药铺老板是个黄面大耳的中年汉子,他睁开了眼,瞧见来人是张一九后笑着起身拱手道:

    “嘿咻咻,哪的话,挣口饭吃而已,但老道长您可是我的大客户啊,来来,今儿个可是带了什么好货给我啊?“

    吩咐赵遏解开背篓,张一九拿出早已炮制好的药材和药膏放在柜台上后轻叩了两声.

    “瞧瞧,都是山里的好货,老道也是耗了些功夫才寻到,费时费力炮制的。”

    “哎!知道您老辛苦,只不过今个年头行情都不好,这价格么.....”

    “按市价算就行”

    “哎,行!我喊子明给你点银子去”

    杨老板闻言眉眼带笑,吩咐学徒点清银子后亲手交到张一九手中。

    “不过您听说了么,北方又打仗了,死了不少人,这年头、乱呐”

    张一九闻之沉默片刻后也不语言,只是收好银子后轻拍赵遏的肩膀说道:

    “赵儿,走了。”

    此时还在神游的赵遏回过神,瞧见师傅已经快跨出门槛,急忙追了过去。

    ——————————

    一路上,师徒二人并没有过多的交流,赵遏看出从刚才开始师傅的心情就似乎不大美丽,所以也只是闷着头只顾走,而没有再分心去瞧更多。

    “赵遏,你说、这世道什么时候太平?”说话的老道显得有些垂头丧气,他摸了摸自己的下唇,转头看向身后的徒弟。

    什么时候会太平?那起码得再过个几十年吧,赵遏心中正嘀咕,嘴上却说:“嗨,这哪是咱这些平头老百姓能知道的?那些大将军想着一出是一出,怎么会需要知道咱们要的是什么”

    “嗯....为师也只是感怀一番百姓艰苦,世道无常罢了,喏、前头就是你师叔的院子”

    停下脚步,张一九抬手指向前头的一庄秀丽小院。

    院子门口种着一颗大樟树和些花草,看似杂、实则乱中有序,看得出主人是个讲究人。

    “哐哐哐”

    张老道重重的敲了三下大门,随后站在原地等待。

    谁啊谁啊,杀千刀的,不要睡觉吗,啊?怎么是你这个老杂毛”

    探出头的是一个粗脖子方脸的汉子,他狐疑的盯着眼前的张一九,手悄然拉回了半开的门。

    道人硬生生扯出一个笑脸,手也扣门上轻声说道:

    “师弟,别来无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