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宝玉再生之开挂人生 » 第59章 乐极生悲

第59章 乐极生悲

    话说宝钗和甄宝玉定了亲,往贾府来的就少了。倒不是怕凤姐、探春等姊妹打趣,主要是为了避嫌。

    薛姨妈本是一心想与贾府结缘,谁知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眼看着“金玉良缘”难以如愿,好在苍天有眼,套不住贾宝玉,却迎来了甄宝玉,总算圆了“金玉良缘”之说。

    与贾府相比,甄家的门第不差一星半点,甚至隐隐有高出贾府之势,薛姨妈悬空的一颗心总算落到了实处。欢天喜地的就想离开姑苏,回到金陵去。

    宝钗深知薛姨妈心思,必是要回金陵离甄家近些,好往来走动。于是劝薛姨妈道:“妈妈这是高兴糊涂了,巴巴赶回金陵,岂不被人笑话了去?”

    薛姨妈不解,说道:“我薛家本来就是金陵人士,如今回自己家有何不可?谁能笑话?”

    宝钗叹口气,道:“妈妈忘了我们为何来姑苏?不就是怕我们孤儿寡母的被人轻视了去,才投靠姨爹姨妈?”

    “有姨爹管教着,兄弟们帮衬着,如今哥哥知道上进了,又入了大姐夫的眼,跟在王爷身边做事。

    “若不是姨爹姨妈多有照顾,甄家如何能看重我们?这匆匆忙忙地赶回金陵,让别人怎么看我们?再说了。难不成妈妈觉得甄家比姨妈更亲近可靠?”

    一席话说得薛姨搂着宝钗笑道:“我的儿,还好你是个明白的。妈妈就是心里不踏实,这才想着回去了。”

    宝钗在薛姨妈怀里笑道:“在这里才能踏实了,跑人家眼皮子底下干什么?”

    薛姨妈听了宝钗的话,才回过味儿来,觉得在姑苏住着更好。将来就让女儿从姑苏出嫁。

    薛蟠也不愿意回金陵去,告诉薛姨妈,即便再回金陵,也得混出个样子来,衣锦还乡。

    薛姨妈笑道:“就会哄着我和你妹妹开心。也不求你衣锦还乡,你能从此少惹些祸,不让我们娘俩整日里为你提心吊胆,就是祖上有德了。”

    薛蟠听母亲如是说,心里不服,口中说道:“妈妈只管等着看儿子给你争个诰命回来。”

    又告诉薛姨妈不日要随怡康王进京办事,顺便把薛家在京的生意打理清楚。

    对于怡康王要回京,薛姨妈母女是知道的。贾琏、贾蓉、贾蔷、秦钟等一并跟随回京,准备来年的春闱。只是不知薛蟠跟着去做什么。

    宝钗思忖片刻,问道:“宝玉可去?”

    薛蟠笑道:“妹妹问的是哪个宝玉?甄家的还是贾家的?”

    宝钗红了脸,对薛姨妈说道:“妈妈你看哥哥说的什么话?”

    薛姨妈忙呵斥薛蟠道:“才说你长进了,这就又露了原形,哪有当哥哥的这样打趣自己妹妹的?”

    薛蟠哈哈笑着,对着宝钗打躬作揖,说道:“妹妹莫恼,哥哥同你开个玩笑。蒸的煮的宝玉都不去。”

    “蒸的那位哥只是考中了秀才,要过几年才能进京考试。煮的这位,忙着耕读之事,一心要帮未来的泰山大人做政绩。”

    薛姨妈听了,叹道:“都说他是无事忙,如今看来并没有说屈他,帮这个帮那个,好处都让别人落了,到头来自己还是个白身,真不知他图个什么?”

    薛蟠一咧嘴,说道:“妈妈这会又这样说!这是有了真的,就看不上假的了。依我看,这贾宝玉是有真本事、大能耐的人。”

    宝钗点头,对薛蟠说道:“生意上的事,哥哥又不擅长,不如带着堂弟薛科一起去,遇事有个商量。”

    薛姨妈笑道:“如此最好。有科儿跟着一起去,我就放心了。”

    薛蟠拧眉说道:“我是跟着王爷去办事,料理生意还是其次。怎好开口带着堂弟去?”

    薛姨妈道:“这更应该带着科儿去,他料理生意,你专心替王爷办事,岂不是两全其美?你开不了口,我明日去给你大姐姐说去。”

    薛蟠无法辩驳,赌气回房休息不提。

    次日,薛姨妈给王夫人说及此事,王夫人道:“什么大事,还值得你特意来说?”一口应承下来。

    只说怡康王在如海回来后,便携贾府应试举子一同回京。却把元春留在了姑苏。

    贾琏等人回京后,一并都进了国子监进行最后的考前准备。即便是新春大年,几个人也以备考为由,闭门谢客。

    几人熬过春闱三场考试,终于等到放皇榜之日,贾蔷高中三甲,殿试时被皇上钦点为探花。贾琏、贾蓉名次都在一百名后了。

    秦钟落榜,尽管如此,十三岁的举人也足以令人惊叹了!

    贾府一门竟然出了五进士,其中还有一个状元,一个探花!

    在京城,贾敬、贾珍、贾赦连续数日大摆筵席。在姑苏,贾府只是摆设家宴,一家人庆贺一下而已。

    一门出了五进士,古今罕有。贾府再次成为京城甚至全国读书人热议的焦点,就在人们羡慕嫉妒恨的同时,贾府又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新闻:新中的三位进士,贾琏、贾蓉、贾蔷挨打了!

    行凶者不是旁人,却是贾府族长贾珍及荣国府大老爷贾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