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山海天行记 » 山海天行记(山海篇)之化仇第一回:舜协夫人下南征 治雨人合探闹龙

山海天行记(山海篇)之化仇第一回:舜协夫人下南征 治雨人合探闹龙

    引言:

    湘夫人这幅画,是本人非常欣赏的大师之作。此画是大画家傅抱石、配着九歌的美创作而成的。我想每个人看到画的感受、都会是不一样的;其最直观的共感…还是那十足的古香旧韵,随携带着蒲松龄…神鬼的意境。

    观画中,湘夫人立身匆匆…即似在风尘之中行进,又如在江面之上浮游,周围飘散着纷纷的落叶,尘沙浪影、不沾其襟…随自然而然的,便散发出了脱俗清丽的神女之态。让观者油然而生出一种深秋里,幽寒、情凄的妙感。

    这幅《湘夫人》激发出了本人创作的灵感和欲望;其也让我不禁探寻着湘君的形象,继而创造出了这部致敬之作。

    这部书以舜帝姚重华去世后和夫人共封成神,相守九嶷山为脉络起点…;接连着一路平魔、正天…;最终完成了真正自身使命的神魔故事。本书上为山海篇,是由一系列连贯的降魔故事构成;接后引出下部天行篇,展开了一场改天换地的阴谋…;天行篇后还有一番外篇,其内容阐述了一灵寻佛经受的磨难波折妙缘故事…。

    此书多借鉴有西游记、封神榜、以及山海经中的传统神仙、人物以及山海灵兽,但书中情节皆为原创,其为舜末大禹时期的原创故事。再此自感,此书越到后面情节越为精彩,越为发人深省,作者云寄礼诚望大家欣赏、喜爱。

    (本人借助众多中国传统神仙为角色,其目的是为了让书文中的情节及思想性更好的发挥,乃至让大家感觉到越来越精彩。全文基本情节都是本人臆想原创,故此小人倘若不经意间在书里冒犯了哪位神冥,需要您谅解以及海量宽容,本人在此先诚敬心拜各位神冥了。

    第一回:舜协夫人下南征治雨人合探闹龙

    奥宇天河流运道,日月星宝顺行周。

    三皇传塑先尊古,五帝兴原化文明。

    华圣九州仁昌舜,江山渡永造湘君。

    戬魔安立人天使,山海天行正观文。

    话说古时虞舜时期,舜帝姚重华与娥皇、女英,自己的二位夫人是举案齐眉、恩爱有加。他们夫妻三位,时是想安静的在虞地,相互陪伴着渡过余生。但身不由己,大舜即为圣君又如何能不牵挂天下的子民……

    舜百岁之时,闻南方时常有部落起乱生事,帝知道此情不得不管,再三思虑、便打定主意,要亲自南征平定乱事。可他并不好杀戮,其只想在有生之年解决纷争,为族民之间建立个和平的氛围。这位头领、可说是越近晚年、越心系子民、越感和平之贵。

    舜帝的二位夫人知道丈夫有此南征之意,便隐隐的有些担心。私下一日,两姐妹闲谈之时,娥皇就对女英说道:“妹妹,我真是有些放心不下;帝、他虽有本事、但年龄、都已一百过了,这万一出征身体有个闪失,岂不是叫人揪心吗?”

    女英回说道:“可不是吗,那么老远、走到那里、都得累坏了,别说还有那么多的乱子要处置…就算是平安的到了那里,也不能、是咱说一句别闹了,人家就能听的啊。”

    娥皇接说:“是啊,夫君也太自信了,人家十有八九是不说话、上来就打,这部落是九黎后裔三苗族群,和咱没什么感情、野着呢。……”

    二人说话、时有沉默…接娥皇又说道:“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谁让我们的夫君是头领呢,帝这脾气、不让他去、也不现实的,没法子黎民都还指着他呢。”

    女英又回说:“是啊,说到底、咱们就夫唱妇随、跟他走就是了;有咱俩在、也好照顾帝的身体。就算是我们到那里,都回不来了…大不了、一起留在那边过日子也行啊。”

    娥皇对女英又说:“还是多想想吉利的吧…求求天帝保佑,保佑我们能平安归来。”女英也同时扶心念道:“保佑……保佑……。”二者开始诚心祈愿。

    她俩正在祈愿之时,口碎叨念之际…巧之舜帝姚重华进得了殿门、看到了二位夫人此景,便大笑说道:“都在呢,二位夫人,哈哈…这是又再祈求啊?…”随即坐下、接说道:“本帝知道你们为我担心,但大可不必啊。”

    两位夫人起身旁坐,娥皇夫人回道:“怎么不用,敬畏天帝,我们才能得以上苍的护佑啊,这可不能轻视。”

    舜回道:“夫人说的没错,我的心里怎敢不重上苍。不过二位夫人,你们也该知道…你家夫君神通广大,一到那里肯定能平定安民,故此你们尽皆大可放心等待啊。”二位夫人听后,心里说道:先到了再说吧,别永远困在那里才是真的…,但她俩嘴上、谁都没说此话。

    舜看着她们的脸上依旧透着不安,便接着笑说道:“二位夫人放心,此等小事、也不用你们亲自出马了,由你们的夫君我、一人南征就行。你们若随着本帝去、那就真兴师动众了、还显得我们太瞧的上那些南人了。所以啊、你们就在家等着,没几天本帝也就回来了。”实际舜帝也知道此行风险异常、实不愿连累其夫人受难。

    二位夫人听后,急忙同说道:“不行!如果夫君不带上我们,让别人照顾你,我们可不放心…”说时潸然泪下。

    舜见她二人同行的去意已绝,只得强压情泪,故作大笑的说道:“哈…哈…哈…,一点小事会惹得夫人如此伤感、太没必要了,既然你们去意如此坚决,本帝又何乐不为呢?…现在本帝一思量,也还真是离不开二位夫人呢。”

    两位夫人听后稍有喜色,说道:“既然帝答应了…那我们俩、先就拜谢明君了。”

    舜听了知道夫人在逗,便开心的说道:“夫人莫拜…你们拜完,本帝也要还给你们这礼,我拜了…我拜了…”说着故意做出低头的样子。

    两位夫人笑道:“都一把年纪了,还没个正经。…”他三人、平日就是如此开心的生活,并也很自然的经营着这种惬意的感情。可在舜帝这时开心的外表下,其心里确是因两位夫人要随军,而有些忧愁难放。

    次日…舜与二位夫人带领着上万的大军、踏上了平乱的征程。其沿路之上,也多被民众爱戴欢迎。数月过后、大军来到了湘江地带,此时正值夏秋分界之季,道路泥泞并也连下着大雨,看况似有洪灾、欲要来侵。大军踏雨而进、实在是难行多阻,故此时其军,多寻了些民家、避雨停行。

    舜帝发现此地的庶民皆是唉声连连、怨气不止,故此在帝的心里也有些不悦。帝常年治理洪水、却不得其法,他也总在暗自愁苦、怨己无能。此地民众虽多愁苦,但毕竟此时是头领大舜亲临,他们自己还是增加了点信心,充满了一些对伟人的希望。

    舜感怀着众民的爱戴,带引起大家的信念,以众志成城的心态面对着他们,高声说道:“这次本帝出征要平人乱,为的是免去大家因人祸而带来的灾难;但此一时刻、本帝也要同大家共同作战,而现在战的是那欲来的天灾;本帝要亲自和湘江的黎民一起阻止、并渡过欲来的洪灾,我们要有信心、一起动手战胜天敌!”……

    一番鼓舞、众民在舜的带领下、立刻增加起了信心,他们不再坐以待毙、与舜的大军联合一起…渐而垒起了江边的堆墙。舜的举动、一是为重拾大众自己的信心,再也是为了重拾他们对领袖的信心。

    风雨过后,舜的大军、便更加受到了湘江黎民的拥戴了。随之后,军队在此休息了一日,其间民众节衣缩食的为舜的大军准备了些吃食,以表示民心之意。

    舜帝接着又要在此地了解事态民意…随之叫来了此地界内、上了些年纪的管事。

    此管事一来,舜帝便对他问道:“你是此地的部落长,亥生吧?”

    其人施扣礼答道:“是、头领…我是亥生。”

    舜帝接怒斥道:“你应当带领大家抗洪,平时要急时防危、不要等大灾到了再慌乱啊。这次是大雨不算严重,如果真的引发洪喷、这里的民众便就遭殃了,而你做为部落族长、到那危机时刻又能如何收拾呢?就看着大家遭殃吗?”

    部落长亥生听后,回说道:“其实洪患是近年来的事,以往之年都是不错的;我们这里确不像那黄河之灾频繁。就是这两年开始频繁发生,搞的黎民没有收成,越来越穷、越穷吧那水患就越难治理。再则我们都是凡夫,真不会有效的治水,只有听天由命的份儿啊。”

    舜听后,接斥说道:“得过且过、如何得了,你难道对治水、没有一点心数?”

    亥生听后叩首…请求舜帝饶恕,随说道:“九嶷山中间聚有三苗叛乱,也时常骚扰我这族人群;其还时而、怂恿着大家独立,说天帝不佑、此地有孽龙作祟…还说只有独立叛反、一起多增别处的资源,壮大族势才能生存。我部落难以与他们冲突,所以既没打、也没和,只是如此的做个老实的怯懦之民而已。”

    舜听后未加责备,就此对部落长说道:“本帝不怪你,在两日之内我大军必去九嶷山平乱。但在此之前、本帝还要让你做一件事。”

    部落长亥生回问道:“有何事情?头领自吩咐下旨、小人尽全力做便是。”

    舜帝道:“本帝的两位夫人,需要劳烦你的内人照顾一下。并且本帝要委托你下令…让她二人、代本帝维护这湘江安宁,治理好湘江的事务,直至到本帝回来为止。”部落长亥生听后应允答应。

    舜接说道:“还有本帝与大军夜伏起行,你可令你夫人与我的两位夫人同榻而眠一晚。本帝就拿与你解决水患商议、做为借口,在明夜、便与大军偷行出战。此事本帝会令亲信秘密传告大军,军人不会走漏风声。而你更要守此军命,泄此令者杀而不饶。”部落长听了命令,是高度重视,立即应允了下来,退出了帝帐、办其大事去了。

    舜帝如何叫亲信传令不必细说,只表亥生…一时过后,娥皇、女英二位夫人便得到了部落长亥生夫人的盛情邀请…。舜帝自然怂恿妻子去做客,并借口以和亥生商议防灾为由,让二人多住些时。

    娥皇、女英也未多想,更不敢干扰到丈夫的政务,便接受了邀请,来到亥生的家中。在其家中,尽都是女子热情款待,并不见亥生的身影,故她俩更没有太多的怀疑。

    部落长夫人名为‘未和’一直陪伴着这二位帝夫人说道:“大舜帝正与我夫以及同族人商议水患的防布问题,故此不能让女子参加,估计这一夜也完不了事。二位国母、莫闲我这里简陋,小人愿侍奉二位国母,安歇一夜。”

    娥皇听后问道;“要商议一夜?”

    未和夫人接说道:“是啊,国母,您二位在外随大军行进,没有帝在身边、休息也是不便,就在我家里凑合休息一夜吧。大舜头领也是这么下的命令…让小人陪伴侍奉您二位国母。因为此水患来得太急、是耽误不得。您二位若是走了,小民我必定遭罪,还望国母体谅啊。”

    娥皇、女英对看了一眼想了想,接着娥皇便道:“那我们只得要打扰夫人你了,正盼着商议布置、能快些完事,毕竟头领的年龄已然百岁。”

    未和夫人听后道:“二位国母就放心吧,军中多也有照料头领的随从,我丈夫也行的,他也会伺候人的。”娥皇、女英听后,心里觉得也只能如此了,便就与部落长夫人睡至一帐。与此同时,舜帝便依照计划,引大军夜行出发,其与叛乱者预将会至于九嶷山上。……

    转战九嶷山,其间正有三苗族人提前打探,耳闻了舜帝要来。但他们并不知其来的时辰,也不能准确得知有多少人军;其只是每日巡山,确也是有些防备。……

    四日后的三更之夜,舜帝拿着自己常用的上古兽鞭,领引着大军,分行四路…三路悄然直插围堵,一路续后接应。舜帝亲莅领前指挥作战。

    三苗族人发现来军之时、便已然完了。他们仓促起身,集合开战相阻…,但是还是被这猝不及防的偷袭,伤到了勇气。

    要说三苗族军,其在布军上弱于舜帝,反映时机、在当下也成了略势,再从军人勇猛一致上看,他们更是不及舜的大军。故舜帝分兵四路夜袭的决策,极大的赢得了交锋的优势。三苗人逃命慌乱,自乱成了一团,形势已成危机……

    舜的大军,趁势把三苗人逼到了山下岩壁的死角之处,确可立刻全歼其命…就在这全胜之际,舜大声对包围其中三苗的族长,呵斥道:“你族为何不守天道伦常,生出无数事端,续使族民遭殃、成为乱贼。你这一族的首领、是怎么想的?是真要背上这逆天的骂名吗?”

    三苗族长‘黎野’、哭着跪在地上,诉说道:“我们也不愿打仗,事实是天不让我们活啊!我们这族联合起来反抗,也是为了赢得活命的食物。我们族这两年,因闹洪水没有粮食可收,天中又降下九条孽龙惩罚族民,此江一代无不遭殃,谁这时又能管我们的死活呢?我们是声称叛乱,其却是无奈之举,实则也是为让头领您知晓、这里灾荒的严重,故才打此旗号,大舜明鉴啊!”

    舜帝听后,怒斥着说道:“你是一派胡言!本帝问你,按你所说,我大军一来,你应该投降,为何还要阻挠?接又为何不派人到本帝那里讲明原因?何必如此行事叛乱、故此因、你定然是胡言狡辩!”

    族长黎野,苦又说道:“大舜帝王容禀,我族人辈辈多传名声不好,入他族群、多会以为我辈是内奸,难以见到头领您的真面。再有孽龙之事少有人信,跑到您那、难保不被说成是蛊惑乱民之言。至于我们为何反抗您的大军,实只是怕您憎恶我三苗之名,不肯饶恕我族人性命。今日领教了帝军的厉害,而后我们也再不敢与您交锋了。”

    舜听后、回说道:“你辈多爱谋反,也爱以小论大,本帝先看是如何的孽龙,如果真如你等所说,我即当灭之、保你一方平安。但你要盟誓、叫你族人各自安稳,日后不再生事;这些你可能否做主答应?”三苗族长带领族人,立刻跪拜,并应声立誓答应。

    舜又说道:“三苗族长…你叫黎野?”

    “是,我名黎野。”

    舜帝道:“黎野,你前方带路、证你所讲为实。”

    黎野看有活命的机会,便忙行礼道:“大帝容禀,小臣带路当然可以,但我辈皆是凡夫俗子、何能是那孽龙对手,望帝以广大之力、降服他们,怜惜我这方族人…。”三苗族人随着黎野,同有此愿,共对舜帝又行叩拜,施起了大礼。

    舜帝让众平身,随即在军中挑选了百名雄将,同和三苗族长黎野、及其三名族人带路,便往九嶷山顶行去了。……

    舜帝姚重华在上山顶之时,心里盘思:如果真如黎野所言,因是孽龙出现闹灾、我定要奋力斩他,绝不能让这湘江流域、也同黄河一般成为我有生之年的心病。可若是真有孽龙,其又该如何斩杀呢?……舜帝是一边在想着、也一边在行进着…。

    半晌间、三苗族长便领舜帝等人、爬到了峰顶。舜帝见峰下瀑布多方会聚,流水急涌、美不胜收,其确更是个风水宝地。有诗证曰: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成风下翠微。斑竹一林承玉露,紫兰香润引黄鹂。

    帝正心中赞着此地之美,并要质问三苗族长黎野,随问道:“如此美景何有孽龙?我来问你,孽龙何在?”

    黎野回道:“帝,莫急,小臣也是第一次上来。不过,我敢肯定,他们就在这一带出没。”

    帝又问道:“这清泉、瀑布,云崖、竹海,哪有恶龙藏身之地啊?你是不是在撒谎?”

    黎野道:“我哪里敢啊!”随又跪地求饶。

    舜见他却不像撒谎,便看了看崖谷,并下令道:“众将士,捡些大石,往那儿扔!……”舜帝下令、捡石投谷,随手指方位是崖下的一片瀑布边崖。众将听令,在周围捡寻大石,往谷中瀑布便砸…。

    一时过,忽听得谷下传起闷吟之声“嗷呜……!”紧接,只见其山谷瀑布,突然从下逆流而上,其态大有冲破云霄之势;山顶百名壮军、见此惊势…自然围住了舜帝,并大喊道:“保护大舜!快!…”

    舜帝见此情先也是惊骇,刹那过后、便已心中不惊,镇定间面对着忽来的冲霄水柱…随大声喊道:“何方孽畜、在此害我众生!”

    其话音未落,从峰下水中显现出来,好似明灯般的、十八颗寒光亮闪。舜帝定睛分辨,确是看出了那十八点亮光、乃是其九条孽龙的眼睛…此一刻,他们正对与自己注视。…

    接眨眼之间,忽两道寒光、急速的冲上天来,顺着倒行的瀑布、游上了半空;紧接着那八条龙、也是首尾相排、鱼贯而行,且迅猛的飞了出来…。

    九条孽龙一瞬间,皆都悬在了半空,看似有序的、把舜帝围在了下方中心。众人皆慌恐的相互背对着…目不转睛的,仰望起此刻八方悬天的这九条黑龙,同时他们也全身发抖,慌张得不知所措。

    舜见空中的孽龙身体硕大,头似三个磨盘罗起大小,身长二十丈开外,其粗如牛肚,并共九条围绕、近乎遮天。他们时常吞吐着八方的来水、云雾,更是混乱了、此处的风水吉序。

    舜帝这时手指一龙,问道:“你等是何方孽畜、为何要到我世间作乱,涂炭这一方生灵?”

    未想这一龙能答人言,便回话:“哏…,你等害我们到了不能回天的境地,就应该遭难!”说着、喷着水的九龙,便共同攻起了中间的舜帝。……

    守护将士见此况,用长刃利器相阻孽龙,他们这刻都想立刻掩护头领下山…。但军兵的武器根本对此九条孽龙无用,随大家心中叫苦,确是不知该如何保命。……

    就此一时…舜帝本身倒是反显出了大能,其真身护光的法体出现,照护起了军将全员。孽龙见瑞光护住了舜帝以及周围,故确是生出了些忌惮,其试着再又袭击起了护军的外围…。

    因为此时舜帝手上没有能斩这九条孽龙的武器,随只得是且抗且退。三苗人以喊叫传播、也以柳叶之音递信,败退之时有大军迎上接应。孽龙见此时难以伤到这位头领;其在半空一阵覆雨…随之后便归到了峰下瀑布之中了。

    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远征三苗大雨拦,治水舜合民心缘。

    族乱平又起九孽,但阅下回帝迷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