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让明末不留遗憾 » 第157章 亳州之战(16)

第157章 亳州之战(16)

    这一次,命运站在了李定国这边,他与马宝、庄鼐率领三千人马星夜兼程前来袭击徐州码头,当他赶到时,整个徐州已经是遍地火光。不得不承认,这些教徒的勇敢常人难以企及,吴任之带着几百人,就敢攻击有上千满洲兵和绿营兵的码头。清军轻易驱散了他们,砍下了吴任之的首级,这时,任应乾指挥的义军姗姗来迟,几千人聚集在徐州城以南,等着负责内应的张万紫打开城门,可是城里不知出了什么差错,虽然到处起火,却丝毫不见开门的迹象。

    李定国赶到时,勒克德浑刚刚命令王之纲和苏见乐去驱散城南的义军。李定国的突然袭击令他猝不及防,清军于五倍于己的明军展开了混战。双方恶斗了半个时辰,等到王苏二人从城南战场上急匆匆赶回来,战斗已经接近了尾声,运河之上漂满了尸体,勒克德浑战死,部下的满兵被歼灭大半。

    王苏二镇的兵马总计不下五千,其实实力仍在李定国之上,李定国带来的三千兵马大部分还是由马宝训练的山东兵,虽然这几年一直在打仗,战斗经验丰富,但是没有时间系统地整训,纪律性并不好,在消灭勒克德浑的战斗中又损失了数百人,此时状态不佳,是无法与数千绿营正面战斗的。

    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王之纲和苏见乐怂了。由于绿营兵中也有一小部分是白莲教徒,而且参与了暴动,他们不太敢肯定自己能不能控制所有兵马。而且任应乾的人马虽然战斗力底下,却漫山遍野都是,让清军摸不清明军有多少。眼见勒克德浑已死,王苏二将根本没考虑李定国带来了多少人的问题,本能地认为大势已去。他们纵火烧毁了仓廪,仓皇向黄河下游逃去。李定国与任应乾两面夹击,攻下了徐州。

    此时的徐州已经满目疮痍,清军囤积的粮秣、被服、火药也被焚毁殆尽,就算清军逃走之前不烧仓库,李定国也得烧,他既没有人手也没有时间去搬运这些物资。张家玉、马应试指挥的大部队迅速赶来与李定国会合,赶在张存仁南下之前放弃徐州,向西进军。就这样,在多尔衮还不知道徐州失守的消息时,李定国已经出现在了马尚河东岸,他还是采用老办法,挑选了三千人,由自己和庄鼐、马宝率领,从马尚河上游渡河,由背后抄击清军,张家玉、马应试、任应乾、张万紫指挥大部队攻击清军在马尚河以东的营地。

    在正常情况下,李定国带着这临时组队的三千人,战斗力还赶不上一千满兵。但是现在,多尔衮的主力分别在与郝摇旗、贺珍、贺宏器缠斗,仅有的预备队也在马尚河沿线阻止张家玉渡河,清军的北线露出了巨大的空当。明军在黑夜中如暴雨骤至,清军不知明军来了多少,顿时陷入混乱之中。

    上一次在双沟口之战中,李定国检讨了夜战的失误,但是从他今天的表现来看,他对错误的认识显然是“我错了,下回还敢”。夜战虽然危险,但是这种危险是双方共有的。更危险的是,很多在白天保护严密的目标现在也难以有效保护了,包括主将的项上人头。

    没有遇到多少阻碍,李定国便直逼多尔衮的本阵。但多尔衮的首级也没那么好取,此时他的身边集中了他自己的侍卫两白旗最嫡系的白甲护军数百人。白甲护军是由每个佐领选出的十名战斗力最强的勇士组成的,论平均个人格斗能力,这支部队就算要竞争世界第一也毫不夸张。从他们的出身来说,这也是很正常的,平民百姓的家境支撑不了培养、装备一名精锐武士的庞大开销,太过富裕的世家大族子弟又易于骄惰,满洲八旗中的这些生长于苦寒之地、自幼接受战争考验的小贵族子弟最有可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勇士。不过经过了这些年的战争,明军对于他们也没什么畏惧之心了,不过就是武功高一些,护甲厚一些的人而已,单打独斗打不过,两三个人一起上便是了。要说白刃格斗,李定国手下的这些兵确实是不行,哪怕是他自己的亲兵,都是西军老兵,也只有少数人能达到白甲护军的格斗能力,山东兵更不必说,这些农民军除非是明朝的小军官家庭出身,否则都不可能从小接受战斗训练,而且过早地被贫寒的生活透支了身体,长期处于慢性饥饿之中,西营老本兵也是最近几年才吃上饱饭。他们所能依仗的只有勇气和人数的优势,奋不顾身地向清军冲杀。不过,李定国这里也有一些在先天条件上可以和八旗贵胄抗衡的人。比如说庄鼐,出身于鲁南大族,自幼习武,又参加了明军,有和农民军战斗的经验,最近几年更是与清军战斗不断。“穷文富武”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但看庄鼐这一身腱子肉,就绝不是穷人能练出来的,没有足够的营养来支撑,苦熬苦练只能把身体拖垮了。在十几名亲兵和武装仆人的掩护之下,庄鼐不断向前推进,不断开弓射杀清军,虽然只有月光照明,但每矢必中。李定国、马宝也都弃马步战,各自率领几十名健卒,以厚背大砍刀与清军搏杀,这种武器制作简易,连村里的铁匠都能打造,入门的难度也不算太高,因此一直是农民军喜爱的武器。马宝虽然一直是正规军的军官,但是在明末这个操蛋的时代,正规军又能比农民军强多少。明军制式的腰刀不仅长年不能足额配发,即便发下来,也经常是残次品,马宝用土造大刀也用得很多。

    李定国的突击仿佛打开了整个战场的开关,贺珍、郝摇旗、贺宏器、张家玉等部都发现了清军背后的异常。张家玉、马应试等人是和李定国约好的,自然不顾一切地强渡马尚河,对清军发动攻击。郝摇旗他们虽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但反正清军背后乱起来肯定是好事。他们不约而同地告诉自己的部下:“我们的援兵到了,虏酋已经中了我们的计了!”虽然他们自己心里也根本毫无底气,不知道能不能打赢这一仗,但局势如此,除了拼到底之外又能有什么办法?明清两军都已经十分疲惫,都是凭着一口气在作战,谁先泄气,谁就会变成被追逐的溃军,变成被屠杀的对象。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提气的机会,明军岂有不趁机猛攻的道理。各路明军都在拼死向面前的清军发动攻击,而清军眼见本阵危急,也都试图分兵回援,所有人都意识到,决定这场战役胜负的时刻就要到了,决定天下命运的时刻也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