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刘备魂穿宋高宗 » 第1章 从白帝城到临安

第1章 从白帝城到临安

    烛火通明。

    寝宫之中,宫人们进进出出,却都颤颤巍巍,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凝重,等待着不知何时就会落下来的疾风骤雨。

    吴贵妃紧皱着眉头坐在一旁,看着床榻上面容惨白昏迷不醒的赵构,泪流满面。

    医官来了一位又一位,又被赶走了一位又一位,太医院的正使趔趔趄趄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官家……”吴贵妃心中痛如刀割,十四岁被选入宫侍奉还是康王的赵构,历经战乱,从汴京到如今的临安,风雨扶持,受官家宠爱至今,今日竟要断绝?

    可即便再悲痛,如今也不是时候,当今之计,唯有与朝廷众臣商议,才能渡过,只是秦相与韩少师他们二人……

    “秦相与韩少师已到宫门外,请求觐见。”一位宦官低眉顺目,小心翼翼的通禀。

    “宣他们进来。”吴贵妃语气坚定,“再去请潘贤妃同来。”

    过了半晌时间,只听到寝宫外面脚步凌乱,正是秦桧和韩世忠前来觐见,见过礼后,便进入寝宫内看视官家。

    “官家……管家啊!好端端的怎能生此大难!臣恨不得……臣恨不得以身代之啊!”秦桧匍匐在地上,嚎啕大哭着。

    韩世忠神色凝重,一双眼睛盯着床榻上的赵构,想着这些年的遭遇,不觉也落下泪来。

    “官家!官家究竟如何了?”正在此时,寝宫外面匆匆走进一人,吴贤妃抬眼望去,却是悲戚不已的潘贤妃。

    “官家……官家只怕是……”今时今刻,吴贤妃也不再避讳,将脸上的泪水擦拭后直言说道:“太医院的医官正使说官家性命只怕在旦夕之间……然而江山社稷之事,至关重要,如今该当如何?”

    整座寝宫瞬间寂静,似乎方才的哭声从未存在过。

    江山社稷,才是眼下最要紧之事。

    官家没有子嗣。

    之前潘贤妃倒是生有龙子,只可惜龙子福缘浅薄,垂髫之龄就去了。若是效仿仁宗皇帝倒也可以,只是如今二帝北狩,战事不断,导致宗室也凋零至今,又该去哪里寻找近宗子弟呢?

    秦桧低着头,没有起身,叫人无法从脸上观察出他此刻的神情。

    天子遭难,性命只在旦夕时间,这是他从未设想过的问题。

    毕竟天子春秋鼎盛,没有子嗣倒也无妨,至于宗室……倒是可以派遣使者去问问金人……若是能够扶持新帝,一世荣宠可期矣!

    秦桧前前后后思索半晌,忽地不能自制踏实起来:金人贪婪狡猾,若以议和之事诱之,再以金银宝货辅之,从金人手中挑选一近宗子弟,料想定不难办。

    而凭借此不世之功,新帝即位,焉能不重用于我?不过秦桧倒也是稳重之人,反复思量认定可行后,方才开口说道:“臣有一法子……”

    只是这番言语才刚脱口而出,便见韩少师神色微变,伸手指着床榻上那本该早就往生极乐的赵构,惊骇出声:“官家!”

    众人循声望去,看向龙榻,一时间瞠目结舌。

    只见汉家天子突然坐起身来,脸上不怒自威,正瞪大双眼,观察寝宫内的所有人,却见寝宫内众人瞠目结舌,竟开口怒喝道:“尔等何人!”

    突然遭遇如此变故,众人心中纷纷大惊。

    只听到“啊”的一声,却见那潘贤妃吃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往后倒退数步,竟是吓得昏厥过去。

    “官家?”吴贵妃虽也吓到,但见到官家醒来,更是惊喜万分,不由得出声询问道。

    “这是何地?你又是何人?”坐在龙榻上的天子并不答话,又沉声问道:“丞相何在?”

    秦桧见得赵构安然无恙,心中也是惊疑不定,但见龙榻上天子发问,连忙不住应声道:“微臣在此!微臣在此!”

    “呵!你又是何人?”

    秦桧一时愣在当场,这官家……莫不是糟了妖邪之症?

    他微微偏过头,望着同样神色错愕的韩世忠,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王正使,王正使,快来看看官家!”吴贵妃倒是反应快些,转头看向几乎瘫倒在地神色惨败的太医院医官:“官家莫不是糟了妖邪之症?”

    “你等……且退下罢。”那天子顿了顿,皱眉看着众人:“朕无碍!”

    片刻之后,这寝宫内再无一人,那天子低头看了看身上的龙袍,不由叹息道:“不想真有来世,叫我刘备得偿所愿!”

    却正是那大汉天子,汉昭烈帝刘玄德是也!

    那日刘玄德白帝城托孤后,便撒手人寰,三魂幽幽,七魄荡荡,却未入轮回,上天有灵,哀叹其人壮其志,却未曾北伐成功,于是一道神魂径直进入宋高宗身躯。

    至于那宋高宗赵构,却不知道魂飞魄散到了何地。

    “此处是何地?我如今又是何人?”刘备眉头紧皱,心思电转间,犹豫了半晌,却还是朝着寝宫外高声唤道:“来人。”

    话音刚落,只见那吴贵妃轻步而入,一副关切的模样,“官家龙体可好些了?”众臣都已奉命离去,唯有吴贵妃一人守候在寝宫外,实在是放心不下官家,故而方才听到官家召唤,便得入了寝宫。

    “……你可知大汉否?”

    “自然知晓。只是官家素来不喜汉唐之事,今日为何有此一问?”吴贵妃迟疑了一瞬,开口询问。

    “可是那太祖高皇帝开过,世祖光武皇帝中兴的炎汉?”刘备眼中急切,不过面色倒是隐藏极好。

    “正是。”

    “可有史书?”

    “官家可是想看《汉书》?”吴贵妃不解,还是顺从问道。

    “在汉之后,当是何世?”刘备呼吸都重了些许,不知前世茫茫基业……

    “官家何故考我?自是魏晋……官家可是想读《三国志》?”吴贵妃闻弦歌而知雅意,顿悟官家心中所想。

    “三国志?三国!”刘备眸中精光闪烁,哪里还有一丝大病姿态,“速速取来!”

    ……

    寝宫的烛火燃了一夜,直到天色微熹,烛芒摇曳,坐在龙榻上的刘备,这才将身旁的书堆挪开,长长叹出口气。

    当看到诸葛亮无慈悲发,最终病死在五丈原,刘备止不住的叹气。

    当看到后主宠信宦官黄皓,邓艾率军偷渡阴平,他又在心中大骂刘禅。

    当看到姜伯约谋反失败,北地王刘谌自刎在昭烈庙,他已经是双眼通红,止不住地掉泪。

    转眼之间,竟已千年。

    刘备闭上双眸,史书便好像在脑海中重新翻阅一般,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汉室江山终究是亡了。

    他不是没有想过这种结果。

    前世他便知晓,要想北伐中原,兴复汉室是何等艰难!他拼死半生,也只不过得了一地而已,然而即便如此,他也不能放弃!他的祖上,乃是太祖高皇帝,是孝景皇帝,是中山靖王!

    我乃大汉嫡传!若不能再兴汉室,有何颜面见历代先帝于地下!

    然而人力岂能胜天?

    孔明鞠躬尽瘁,终无回天之力;公嗣志疏德薄,蜀汉二世而亡……那《三国志》内的一篇一句一字,都如匕首般深深剜在刘备心头……

    整整一夜,刘备未曾阖眼。

    回首往昔,没有千年的江山社稷,更无不败的王朝皇家。

    那曹氏篡汉,不也为司马家空做嫁衣?此后朝代更替,以唐朝强盛,万国来朝,不也经历了混乱的五代十国,传到了如今的宋?

    刘备猛地睁开眼睛,双眸冲的火焰甚至比以往还要明亮,没有千年的江山社稷,但是却有汉家江山!既然苍天垂怜,不绝我刘备,我定要重振旗鼓,再兴汉室!让我汉家天下,再振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