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汉:我为武帝排忧解难 » 第一百二十二章 真是生子当如卫青啊!

第一百二十二章 真是生子当如卫青啊!

    和卫绾走在一起,东方朔更是吸引到了更多左右之人的注意。

    东方朔最先注意到的便是正看向自己的不远处的窦婴,而此时的窦婴,在身边一众之人的拥簇之下,同样是看了一眼距离自己并不远的东方朔。

    四目相对,几乎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股浓烈的味道。

    此时的窦婴,自然是对东方朔之前近乎于一个月所做之事一清二楚,正因如此,他才会派人连夜去东方府上探查消息,监视东方朔的一举一动。

    只是此时的窦婴因为昨日很早便是出了京都,所以他还不知道的是,自己派去处理此事的窦宽竟然是为了独自揽功,而将胡傲水置于一旁,根本没有让其参与到此事之中。

    若是窦婴知道了这一点,恐怕他现在看向东方朔的眼神绝对不会是这般。

    只不过,无论是窦婴还是东方朔,在与对方对视了一眼之后很快便士不约而同的收回了自己的目光,并没有坐太久的停留。

    收回眼神之后,东方朔便是巡视了一周,而后终于是在队伍的最后方看到了自己想要寻找到的人。

    “卫将军!”

    此时的宫阶两侧虽然说人数众多,可东方朔为了叫喊卫青,那可是一点都没有收住自己的声音。

    如此大声喧哗,自然是受到了不少人的冷眼相视。

    只不过对此,东方朔自然是一点也没有放在心上。

    虽然此时的宫阶之处人数众多,但众人都是在大黄门的指引之下徐徐进入到宫殿外,即便是有人言语那也是极为的低声,哪里有东方朔这样高声喊叫的。

    听到东方朔这一嗓子的当然还有窦婴,原本已经是走到了宫殿之外首位的他此时又再度转过身子看向了身后的东方朔。

    在看了一眼东方朔之后,窦婴便是将目光转移到了一侧的中常侍粟恒的身上。

    那意思可谓是很明显了。

    这是什么地方?你作为皇帝身边最信任的宦官总管,身负中常侍之职,不会是准备就这么不管不顾,任其在这里如此大声喊叫,毫无礼数吧。

    只不过窦婴注定是失望了。

    他原本以为东方朔这般冒失,肆意喊叫,粟恒再怎么说也是会出言提醒他一下,这样的话自己就能借着这个机会敲打敲打东方朔,如此一来之后到了大殿之上,他便是有了更多额主动权。

    但是窦婴怎么都没有想到,粟恒在听到了东方朔的喊叫之声后竟然只是侧过头去确定了一下这个声音是不是东方朔发出的,而后很快便是重新站好,一脸置身事外的样子。

    而当窦婴用眼神示意粟恒,让其出声提醒东方朔的时候,粟恒竟然只是对着他微微颔首,而后便将眼神挪向了别处。

    这可真是把窦婴气得不轻,此时的脸上已经是显露出了几分的不快之色。

    行,你们真行!

    一个中常侍,一个不过是小小的常侍郎,芝麻绿豆点大的官职,竟然是敢在我的面前这般狂傲。

    等会儿到了大殿之上,你且看我如何收拾你们!

    东方朔不知道的是,只不过是因为自己的声音大了一点,窦婴就已经是被气成了这个样子。

    一向是以理服人的他若是事先知道,那一定......

    一定声音是会更大一些,争取直接给窦婴气死!

    “卫青见过先生。”

    原本是走在队伍的最后方,而后基本上是属于全程都在好奇观望的卫青,突然听到东方朔的这么一嗓子,着实也是被吓得不轻。

    卫将军?

    这是叫谁?

    貌似他姓卫,而后也是将军。

    那就是叫我?

    想到此处,卫青很快便是循着声音望了过去。

    这一眼看过去,他便是看到了正快步走下宫阶,向着自己走来的东方朔。

    看到来人是东方朔,卫青很快便是走上前去,而后双手抱拳,当下便是躬身行礼。

    对于东方朔,那他可真是绝对的尊敬。

    东方朔不但对他有知遇之恩,更是在此行之中教会了他太多。

    于他而言,东方朔就像是自己的启蒙老师一样。

    若非东方朔一直是以平辈之礼相待,卫青都想直接向东方朔行大礼相待。

    “你我之间,不必如此多礼。”

    东方朔上前扶起了弓着身子的卫青,而后便是看向了他今日的装着。

    虽没有了满身铠甲的犀利,却是多了几分俊朗。

    卫青的这容貌,便是放在整个京都,那都是能够排的上号的美男子。

    更不要说身材还这么好,品行更是万中无一的存在。

    每每看到卫青,东方朔都忍不住想喊道:

    “真是生子当如卫青啊!”

    只不过若是卫青知道东方朔这个想法的话,恐怕扑腾一下就跪下了,都不带任何犹豫的。

    “父亲大人在上,请受卫青一拜!”

    ......

    扶起了卫青,两边宫阶之处的人已经是纷纷走到了宫殿之外,等候着刘彻的召见。

    只有东方朔还依然在与卫青言语,只见他避过了众人的注视,便是低声言道:

    “若是等会儿在朝堂之上,陛下要重赏于你,你知道该如何回复吗?”

    听到东方朔的话,卫青便是连连点头,只见他说道:

    “卫青资历尚浅,此番也不过是跟在您和诸位先生的引导才能够侥幸取胜,所以万万不敢接受陛下的重赏。”

    卫青出身卑贱,虽然姐姐此前被刘彻一眼相中,带回了宫中,但却是没有任何的名分。

    所以他很清楚像自己这样毫无背景的人,想要在这京都之内,深宫之中存活下去,那么必须是要小心谨慎。

    至于东方朔刚才所说到的重赏,他简直是完全不敢去想。

    昨日在大殿之中,那种气氛的烘托之下,他原本还幻想着会得到刘彻的封赏,结果事实证明只是虚惊一场。

    经过一夜的休息,他现在已经是冷静下来了,也不奢望会得到什么太大的封赏。

    能够当上这个虎贲郎中,卫青已然是知足了,只想着自己此番回来还能够保持这个官职,并且能够得到一些赏赐就已经是很心满意足了。

    只不过听到卫青之言的东方朔,却是摇了摇头。

    “先生,这样说不行吗?”

    这般推辞还不行,难道自己还不够谦让?

    可若是这么说都还不行,难不成领兵打了胜仗回来,自己还得主动请罪?

    一想到这,卫青的思路便打开了。

    确实啊,他们此行前去一没有虎符在身,二是没有得到太皇太后和王太后的许可,满朝重臣更是无一人知晓。

    这么说起来,他们不但无功,反倒是有罪?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的打了胜仗回来还要被问罪吧。

    一想到这,卫青原本还挺高兴的心情瞬间是跌落到了谷底。

    而一旁的东方朔见到卫青的表情神色变化的如此之快,便是猜到了卫青可能曲解了自己的意思,当下便是笑道:

    “我的意思是,若是等会儿在大殿之上陛下封赏与你,你只管欣然接受就可以了。”

    只管欣然接受?

    听到东方朔的话,卫青再一次的懵住了。

    一时之间,他也是完全跟不上东方朔的一个思路,更是想不明白东方朔为何要让自己这么做。

    只不过虽然心中疑惑不解,可卫青却是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而后言道:

    “我知道了先生,我会按照您的嘱咐去做。”

    见到卫青居然这么快便是点头接受了自己的话语,东方朔反倒是有些感到意外。

    “你就不问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看卫青脸上的神情,显然是不知道自己这么做的深意,即便如此,他为何毫不犹豫的便是接受了自己的话语?

    “先生待卫青,亲厚之至,若是没有先生,哪里有今日的卫青。”

    “先生指引之下,便是赴汤蹈火,卫青亦是在所不辞。”

    “而且卫青相信,先生的话语,对卫青只会是有益,绝对不会有什么坏处。”

    绝了!

    此时的东方朔看着眼前的卫青,那简直是惊为天人。

    这小子,真是他娘个人才!

    别看卫青这几句话甚是简单,却是很有讲究,若是无心之人没有经过细思琢磨,恐怕都领会不了卫青这几句话之中的深意。

    首先卫青便是道明了自己对东方朔的态度,那可真是由心而发的尊敬,更是直言若是没有东方朔的知遇之恩,今天的他恐怕还在宫里当个骑奴,整日累死累活。

    其次,卫青更是说道,自己愿意为东方朔鞍前马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就是已经认定了要跟在东方朔的身后行事了。

    最为重要的一句,便是这最后看似平澹无奇的一句话。

    可这句话,却是太有讲究了。

    这句话从卫青这样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口中说出,而且是有着前两句话的铺垫,可以说是将自己放置在了一个绝对的制高点上。

    听到卫青的这几句话,东方朔也是没有多言,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终于,在大殿之内传来通报之声后,殿外等候许久的东方朔等人终于是依此进入到了殿中。

    一眼望去,大殿之上,龙桉之后的刘彻,此时的脸上可谓是神采飞扬。

    众臣见到刘彻的这副模样,不少人心中都是纷纷在疑惑。

    刘彻究竟是因何事如此高兴?

    这样的神情,他们已经是很久都没有在刘彻的身上见过了。

    便是当时和亲之事了解之后,刘彻也只是稍稍显露出几分喜色,而后很快便是遮掩住了。

    而在观察到刘彻脸上的神情之外,很多人更是注意到,今日这大殿之中,窦老太后和王太后竟然纷纷而至。

    要知道自从刘彻登基即位以来,她们两人一同来到这大殿之上的次数可谓是屈指可数。

    看到这里,阶下的臣子们心里也是很清楚了。

    要有大事发生了。

    一想到此,不少人心中都已经是开始在思索,究竟是什么大事。

    一些在这些时日做了不妥之事的人,更是心中更是无比的不安,害怕自己大祸临头。

    “众卿平身。”

    在众臣拜见过太皇太后,王太后,以及刘彻之后,刘彻便是出言让众臣站于自己的位子之上。

    待众臣归位之后,刘彻便是先看向了窦老太后,而后低声问道:

    “奶奶,您有什么要说的吗?”

    窦老太后在听到刘彻先问向自己之后,布满皱褶的脸上便是挤出了丝丝的笑容。

    只见窦老太后摇了摇头,便是笑道:

    “没有。”

    听到窦老太后的话语之后,刘彻便是笑着点了点头,而后再度转头看向了另一侧自己的母亲王太后。

    还没等刘彻再问,王太后便是笑着说道:

    “今日之事,便由陛下来告之诸位大臣们吧。”

    真的有事?

    听到王太后的话语,不少人都是看向了身边之人,想要寻求一些眼神亦或者说是别的交流。

    只不过此时站在这里的除了相国窦婴和太尉田蚡,以及几个老臣表现的很是澹定之外,其他的人基本上都是面面相觑,不知道到底是有什么事要发生。

    “好,既然如此,便就由朕来宣告给诸位爱卿这件我汉朝的大事吧。”

    说完,刘彻便是站起身来,而后一眼便是扫过群臣,最后便是停留在了东方朔的身上。

    目光停留在东方朔身上之后,刘彻竟然是笑着微微颔首,而后高声言道:

    “此前,朕接到密报,说闽越国国王无崮心怀异心,竟是暗自吞并数万之多,想要举一国之兵,攻打东瓯,占据东瓯,从而图谋整个东南之地!”

    什么?

    殿内的绝大部分的臣子在听到刘彻的此番话语之后都是无比的震惊,因为这个消息可谓是绝密,而身处京都的他们至今都还没有听说过此事。

    没等众人细思,刘彻便是再度开口说道:

    “朕在听闻这个消息之后,第一时间便是将其告知太皇太后和王太后,太皇太后和王太后在知晓之后,立时便是告知朕,以最快的速度派人调兵攻打闽越,驰援东瓯。”

    听到刘彻的这番话,阶下的东方朔虽然脸上没有任何的异动之色,心里却是暗道刘彻真的是成长的太快了。

    若是一年甚至是半年之前的刘彻,恐怕今日根本就不会如此言语,甚至会当着众臣诉苦,讲述自己在窦老太后之处遭受到的为难,依此表明自己促成此事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