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村江南生 » 第五十五章 哪来的自信

第五十五章 哪来的自信

    7月30日,拍摄一个普通村干部的一天。

    朱小钱从他踏下三楼开始拍,然后下楼,再拍到他吃的白粥配青菜。

    江应润今天特地起早,方便朱小钱的采访和拍摄

    吃早饭的时候通过朱小钱得知儿子一早去晒谷子,然后去菜市场买菜,他要给师傅们做饭,基本一天都要在鱼塘屋忙。

    女儿也没闲着,家里要来客人,总得打扫打扫,准备相应的必须品。

    他今天也背了相机包,他现在用的是5D4,最早是让江南生给他买的550D,到现在已经有了三部单反,和若干镜头,包括广角镜头,专门拍人像镜头,长焦全画幅镜头,定焦和普通变焦镜头。

    他平时省下来的钱都用这上面了。

    朱小钱用的同样是5D4,她最常用这个,其他的设备已经拖运回国,放在家里,她就等鱼塘屋工作室弄好了,她的小飞飞(无人机)也能带来了。

    昨晚江南生说出那个50万后,她感觉自己给打上了一层鸡血,他们俩在并肩作战,完成这50万的小目标。

    大村村委就在大村的小学旁边,小学名字是三合小学,生源主要是大村及附属各村、李屋村和大杨村。

    三合小学正处于三个村子交汇处。

    村干部没有严格的考勤,江应润先是带朱小钱到村里的各个垃圾回收点,村道拍照,他没有骑摩托车,方便与她边走边聊。

    现在拍的这些属于乡村环境整治工程的一部分,每天都要检查,做台账,顺理检查美丽乡村工程的一些宣传,标示牌摆放。

    路上遇到人,村民都问他朱小钱是谁,他自豪又淡定的跟人家说,“南生女朋友。”

    第一次说,他还怕朱小钱不高兴,然而发现她一点也没有不高兴,脸上还挂着笑容,接下来几次就更是放心大胆的开口了。

    朱小钱主要是拍干活的人,他则是拍干完活后的街道和环境。

    去村委的路上,江应润首先给朱小钱介绍了村两委组织的设置和大村的基本情况。

    大村一共有五个队,他们家是一队,现在的村长家是三队,他们家两边的邻居都是二队的,四队比较没落,五队大多集中在桥头村,即将要全村搬迁来修公路的那一队。

    朱小钱听他边说边比划,“江叔叔,我听你这么说的话,目前在大村住的都是一队二队和三队的人,分出去的多是四队和五队,是这样吧。”

    “对。”江应润道:“就跟一个家族一样,一队是一房,二队是二房这样……”

    朱小钱更明白了,大村本就是一个家族的人,世代繁衍开枝散叶一直到现在这个规模。

    江南生的老爸在村委是副主任兼综治委员,村委主任就是村长,江颂华。

    剩下的五人,一个是村里的妇女委员,其他的都是管林业、土地、会计、文书的村干。

    走着,已经能听到小学的朗朗书声,朱小钱惦记着江南生交待的事,“江叔叔,那我们要租木工房的话,是要村长同意了就可以是吗?”

    “是,他还不知道这个事。”

    村长不怎么来村委,真有事,很多人都是直接找到村长家里。

    “那我要直接找他吗?”朱小钱倒不怕去找人,知道找谁管用就行。

    “我先跟他说,再带你们去找他。”江应润道:“我问了,村里的木工房不止是厂房那里,包括外面,你看到放稻草垛的地方都是,将近一千个平方,一个平方你们有没有预算?”

    他到现在还是不太赞成儿子租木工房,停工太久了,设备都生锈了,而且他租来做什么呢?现在这一项项都是花钱的事,如果他们两个定了,那还如先拿这钱来结婚。

    “叔叔,他算过了,按目前情况,我们不租,那块地产生不了任何的效益,我们给一块钱一个平方,村里都是赚的。当然,我不是说就给一块钱,但他的预算是,十块钱以下,甚至,五块以下。”

    江应润算了算,“一年六万……”这个数字,从村委的角度考虑,有点少。

    但朱小钱接下来的话让他打消了这个顾虑,“江叔叔,我们前期创业,成本肯定是能省就省,如果一年之内起来了,不管村委是以入股,还是涨地租的情况,那都可以再商量。”

    “何况,租下来我们还要进行改造装修,加上购买设备,这些都要花钱。”

    江南生跟她表达的意思还有一个是,前期不要租金,跟村委进行一个对赌,他们前期投入的装修和工具,在一年后如果有效益,可以跟村委合作入股分成,如果没有效益,可以将里面的资产抵押。

    村委在这个事上尝到了甜头,那他们想在大村做其他改造才会更顺利。

    江应润一听到花钱就心疼,“你们有多少钱啊?小钱,你别跟着我儿子东搞西搞的,万一亏本,你怎么办?”儿子亏了,他认了,但连累人家,他可不想。

    “放心吧江叔叔,我相信他可以的。”

    她现在脑子想的已经是进一步搜集村长江颂华的信息,然后怎么让他跟他们合作,她不仅对拍江南生这个人感兴趣,对他所做的事情,更感兴趣,越是充满挑战,越让她兴奋。

    这直接把江应润整无语了,真不知道他们这些年轻人,怎么来这么大的自信。

    现在村委的管理跟以前很不一样了,比起那些老家伙,江应润还能跟上时代,懂点电脑,办公软件和拍照,这样能与村支部和区里的大学生村官对接得上。

    他常跟儿子说爷爷是放牛的,他自己初中学历,靠自学修电器,学电工,收电费,一路上来,管综治,有了大量的群众基础,上下三乡没有不认识他的。

    更让他得意的是,经过他调解的村民纠纷,基本没有不听他的,儿子回来这么久,他讲不听,小钱来了,她相信儿子,他开始反思,他是不是又跟不上现代年轻人的节奏了。

    “小钱,下次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跟我说一下,”他开始转变心态,“我没多高的文化,但是在村委也这么多年,能说上点话。”

    “好呀。”

    朱小钱应着,不急着跟江爸爸说什么,有一点她跟江南生的想法是一样的,等他们的行动有了具体的结果再跟家长说,家长容易干扰他们的判断。

    她和江南生寥寥数语就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要怎么行动,换成江爸爸,还要再解释,现阶段,很多东西没法解释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