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狐血祭妖魂 » 第三章 魔童降世

第三章 魔童降世

    趁着老太太扶着孕妇走向大厅的这段间隙,白狐找准时机,忽的一下从窗口上逃了出去。

    它跑进了屋子外面那堆幽绿的灌木丛中,地上和窗户上还残留着她暗红色的一点血迹,但并未让人发觉。

    看着自己原本八条尾巴又变回七条,她的内心是十分失落的,已经记不起来这是第几次渡劫失败了,莫非自己真的像师父所说的那样毫无仙缘?。

    走到一处幽深的密林前,白狐双脚着地,周围弥漫起一股雾气,俨然变成了一个少女的模样,原来,她就是珺瑶。

    珺瑶回头看了看那户落魄的人家,心中似有一丝不舍,一瘸一拐的向紫云山中走去…………

    她叫珺瑶,不久前找到了紫云山这个破旧的山庙落脚,虽然为妖,但她与别的妖不一样,她有梦想,也想跟女娲娘娘一样得道成仙。

    她的公开身份就是一个修仙的道姑,时常给乡里人卜卦,驱凶,自从她来到这里之后,打遍紫云山无敌手,猛如狗。

    附近山头的蛇妖鼠仙们也得卖她个面子,不敢对进山谋生的猎户动手手脚,肆意妄为,她来的这些日子里,村子里面祥和许多。

    路过一排排倒塌的废墟,一座巍峨的神庙坚强的屹立在荒芜之中,深远而幽沉,比起周围的废墟,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踏上一阶阶光滑的石梯,珺瑶走进了神庙之中,庙堂中央,矗立着一座巍峨无比的神像。

    与别的神庙不同,这里供奉的是蛇尾人身的女娲娘娘,神像高一丈,若要想看清楚她的面容,还得高高踮起脚尖。

    珺瑶从一个小储物间里盛了一盘精心挑选的野果,点上三根如意香,闭上眼睛,跪在女娲神像前默默开始祈祷,这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

    伴随着她嘴中的诉读之声,双手也凌空于身前,暗自运动起全身的精元,周围的开始冒起了阵阵紫烟,几条淡红色的光弧开始围绕她的身体流转。

    这些光弧,时而聚拢,时而扩散,像是被什么力量指引,最后全都注入她的伤口处,随着它们的注入,珺瑶身上的伤口也在慢慢的减小,直至消失。

    做完这一切,珺瑶已经累的满头大汗,她的面色绯红,仿佛喝醉了酒一般,衣衫也全都被汗水打湿。

    望着高大的女娲神像,想起今日所发生之事,再抚摸自己仅剩的七条尾巴,陷入沉思…………

    为什么你可以得道成仙受万人敬仰,而我却不行呢?

    修行了几千年,行善了几千年,从未祸害过一个无辜百姓,眼看就要得道了,却总是被这最后一劫所羁绊,这又是为何?

    珺瑶的眼中泛出了委屈的泪水,她实在是搞不懂自己的修仙之路为何会如此不顺。

    她在怀中摸了摸,掏出了自己平时为乡民们占卜使用的卦木,卦木洁白无瑕,在她手中犹如碧玉一般。

    这三块卦木都是自己历经凶险,从群山之巅上采集的上好松木。

    每块卦木都分成阴阳两面,占卜时三块同时掷下,若是二阴一阳,便为凶,若是二阳一阴,即为祥。

    因为使用次数过多,三块卦木上都有不同磨损。

    珺瑶把三块卦木紧紧的攥在手心,目光虔诚的望着女娲神像,心里默念

    “万能的女娲之神,弟子珺瑶在此恳请一卦,若是我与仙家有缘,请给阳卦,若真是无缘,请给阴卦”

    “噗”

    随着一阵脆响,手中的三块卦木皆已落下,在地上旋转了几圈之后相继落下,可是此时,珺瑶却迟迟不敢睁开眼睛。

    她已经想好了,若女娲娘娘给的是阳卦,就继续自己的漫漫修仙路,若真为阴卦,那就好好在这紫云山上当一辈子道姑,福泽这里的山民。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了,她还是没有忍住自己的好奇心,缓缓的睁开了一只眼睛,瞟了地上的卦木一眼。

    理想往往是美满的,而现实却总是骨感的。

    这次呈现在她眼前的居然是罕见的三块阴卦,这种卦的卦意往往是最极端的,容不得半点缓和的空间。

    “也罢也罢,在这紫云山当一辈子道姑也没什么不好的,最起码不用干体力活又得村民的供奉,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她嘴上这么说,但是从她的言语之中还是可以听到一些遗憾的语色,这种事情换做谁,心里应该都不好过吧!

    只见她从蒲团上站了起来,整理了一下供桌上的贡品,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向了庙堂旁边的小破屋。

    这间屋子是村民们为她准备的卧房,四周的墙皮已经脱落,墙角上还长满了幽绿的青苔。

    虽然这个屋子小而简陋,但她也很满足了,过去几千年的时间里什么样的房子没住过?

    这么晚了也应该休息了,明天还得早起接待那些香客呢,这俨然已然被她当成了一份工作。

    ——————————————————

    秋风入夜,吹的人有些发凉!

    张家的院子里却比平日里要热闹许多,七大姑八大姨进进出出的忙碌着,嘈杂之声贯穿了用泥土砌成的简易墙体。

    昏黄的烛光在屋子里摇曳,宛如一个翩翩舞者,烛光之下,孕妇面色苍白的躺在木床上。

    她的双手紧紧的拽着被子,嘴里发出了一阵阵声嘶力竭的叫喊声,仿佛要将这漆黑的夜空撕裂一般,脸上写满了无助与痛苦。

    远处的山道上,张二柱背着邻村请来的李阿婆着急的往家里赶,李阿婆个子矮小,体型略瘦,所以二柱走的步伐也比较轻快。

    他的身后跟着一群虎背熊腰的大汉,跃动的火把汇聚成一条长长的火龙,盘踞在泥泞的半山腰上,在黑暗中给人一种十足的安全感。

    “来了来了”

    “哎呦喂,这可算是来了,荷花总算能少受些苦难了”

    几个站在村口的老人们兴奋的叫喊着,二柱听到叫喊声不禁加快了脚步,好几次都差点把背上的接生婆震落下来,吓得李阿婆急呼了几声“慢点”。

    李阿婆前脚刚一落地,也顾不上休息,跟着几个主事的大姨大妈们直奔里屋而去。

    围在院子外面看热闹的村民们也自觉的退到一旁,为李阿婆让出了一条两米多宽的道路。

    看见接生婆进去了,主家的老太太也微微心安一点,她走到院角的水缸旁边,用木瓢大口大口的饮用着清澈的井水,刚刚那段时间的忙活让她连水都来不及喝一口。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着,除了那些打下手的妇人们,现在屋子里已经不允许任何人进入了,也包括主家的那个老太太,这是李阿婆接生的规矩。

    一盆一盆的热水端进去,一盆一盆的血水又泼出来,里屋的叫喊声越来越大,屋子外面只能听到李阿婆喊着“用力、使劲,就快出来了”之类的话语。

    在众人的等待间,大概又过了半个时辰,里屋传出了一阵婴儿的啼哭声,这声音是那么的清脆稚嫩,在场所有人都高兴的欢呼雀跃。

    与此同时,漆黑的夜空中仿佛打开了一扇天窗,一束白惨惨的月光照亮了院子周围的每一寸地方。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脸上露出了惊骇之色,口中还喃喃自语道:“古书有云,天有异光,非仙既圣啊!”

    短暂的等待过后,一个妇人手捧一个襁褓笑嘻嘻的走了出来,朝院子里的人们说道:“恭喜,恭喜,是个千金,母女平安”

    听到是个女婴,老太太脸上的笑容也慢慢的凝固了,似乎不太满意。

    乡亲们都凑了过去,这娃娃水灵水灵的,看到的人都不自觉的夸上两口,时不时还有人用手指轻轻的抵抵她那粉嫩的小脸蛋。

    看到孩子已经出来了,母女也平安,这里也应该没有大伙什么事了,几个老人打着哈欠往自家的方向散去。

    正当大家准备离开的时候,屋子里面又传出了一阵婴儿的哭声,紧接着是“哐当”一声,盛热水的大木盆摔落在地上,然后就是一阵妇女的尖叫声。

    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听到情况不太对劲,院子里的人也不管什么规不规矩,在二柱的带领下全都冲进了屋子里面。

    几个人刚进屋,只见李阿婆和两个妇人哆哆嗦嗦的瘫倒在地上,木盆中的热水也洒落了一地,还在冒着滋滋热气。

    二柱的老婆躺在床上,眼睛微闭着,嘴唇还微微颤动,也不知究竟发生了何事?

    床榻之上,一个浑身是血的婴儿躺在被褥内,背对着大家,哇哇的大哭着,破旧不堪的棉被上全是清晰可见的小脚印。

    看来孕妇所怀的应该是双胞胎,这真是值得万喜的事情啊!

    还未等大家反应过来,二柱率先向床铺跑了过去,轻轻的抱起了哭泣的婴儿,那婴儿见有人来搭理自己,竟哭的更大声了。

    李阿婆坐在地上瑟瑟发抖,见他还未发现异样,用一种几乎快哭出来的的声音颤抖地喊道:

    “造孽啊,造孽啊,你快看他的眼睛,还有额头”

    得到了李阿婆的提示,几个人这才把目光聚焦在男婴的眼睛和额头上,不看不要紧,这一看可把众人吓了一跳。

    这男婴的额头上有一朵血红色的莲花图案,而更恐怖的是他的眼睛,居然是紫色的,自己活了大半辈子也没听说过谁家的孩子眼睛是紫色的啊。

    床上的孕妇此时也慢慢的恢复过来了,她的嘴唇微微翻动,口中一直喊着:

    “水,我要水”

    二柱想把孩子递给旁边的大婶们抱着,自己去倒水给媳妇喝。

    但是在场的十多个人,看到如此怪异的小孩,楞是没有一个敢抱他,他只好把孩子又放回到了床上。

    第二天,二柱媳妇生了个妖童的事情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这个小山村本来就不算很大,事情在村子里传的沸沸扬扬。

    现在别说是去他家看他的孩子,就是路过,都绕的远远的,生怕离他家太近,沾着了晦气。

    张家老太太气的直接是指着她儿媳妇的鼻子大骂,问她是不是和一些不干不净的东西有奸情,搞的她家儿媳妇天天以泪洗面,好几次还想轻生,被二柱拦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