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道藏诸天 » 第七章 《太霄帝章诀》

第七章 《太霄帝章诀》

    “你莫要着急。”极行云不急不躁,细细说道,“这《太霄帝章诀》第一层功法可以让你修身养气,由凡入道。修道最重根基,你天赋一般,而且肉身羸弱,气息虚浮,更要刻苦修炼才是。不要以为有了功法就万事大吉,将来的成就全靠你自己。

    “对于凡人来说,日食五谷杂粮之精,体内杂浊之气丛生,功法的第一境为“养气”,即是将这后天杂浊之气炼化为先天清虚之气,所以此境又称为“练气境”。“养气境”又分几个小境界,乃炼气修真之始,与之后的每一个境界都密切相关,甚至直接决定了你的修道之路的未来成就,百丈高楼,千丈之基,万里天河,不离源水,你千万不可儿戏。”

    林朗月闻言面容一肃,郑重答道:“好的,我明白。”

    “这养气之境第一步就是引气入体,练气成真。听我之言,屏息静气,放松心神,全心感受体外气机。”说罢,极行云向林朗月识海之中传送了一段口诀,正是《太霄帝章诀》道法总纲上的练气法门,“你先依照此法引气入体。”

    林朗月本来已经牢牢记住这段法诀,但是一直不得其解,而当将这段口诀传入他的识海之后,他就发现依稀有些不同了。那段口诀进入林朗月的识海之后,就立刻分散开来,化作一团云雾,丝丝缕缕,飘飘荡荡,然后慢慢地依附在林朗月自己记住的那段口诀上,很快二者合为一体,并隐隐约约有光华闪现。

    林朗月好像顿悟一般,立刻领会到了引气入体的真意,原来极行云传来的口诀之上附有他对引气之法的感悟,以及自己的一些修炼心得。

    林朗月连忙按照法诀所说,以意识捕捉天地灵气,牵引气机,引气入体。

    因为闭上了双眼,所以在林朗月的感知里,四周是漆黑一片,有如处于黑夜之中,他静心凝神,一边默念《太霄帝章诀》的修炼法诀,一边全身心体会极行云的感悟和心得。

    不一会儿,林朗月感知到自己的面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幽光亮点,像一只小小的萤火虫在空中飞舞,摇曳生姿,紧接着,出现了第二只、第三只……他知道,这就是极行云所说的天地灵气。

    林朗月不禁激动万分,差点没有保持住聚精会神的心态,吓得他连忙把杂念驱除出自己的脑海,沉静入神,继续感知周围的天地灵气。

    他盘膝而坐,双手掐着法诀,心中默念《太霄帝章诀》的引气入体之法,以自己微弱的意识之力慢慢引动那一个个小光点靠近自己的身躯,这个时候,他感到自己的身体好像变成了一个微弱的磁场,向外发散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吸力,有一个小小的光点倏地一下被自己的手指吸引了过去,仅仅贴着自己的指尖,然后缓缓地消失不见。

    第一缕天地灵气被他成功纳入了体内之后,林朗月只感觉浑身微微一震,神魂轻颤,周边灵气随之舞动,仿佛在欢呼,在雀跃,在亲近他的身体,在欢迎他的到来。

    其实,这一缕灵气已与他吸纳之前的天地灵气截然不同,极行云曾经告诉过他,此乃真气,修真之气,亦称真元,是修真者修行、进阶、破境之根本。

    真气既成,他顿时感到自己体内的血气也随之涌动,他知道已经正式踏入了“养气境”第一层小境界“气血境”。

    这《太霄帝章诀》第一篇就有吐息养气、凝聚气血的法门,激发锤炼內腑、血脉、经络,达到气血充盈的“气沛”之态,最终全身气血鼓动如潮,静如渊海幽深,行如疾雷奔涌,同时凝聚真气洗练全身,将体内后天之气转换为先天之后,就可破境晋升至修真第二大境界“筑基境”。

    只有肉胎体魄强悍之后,才能支撑体内真气的远转,相得益彰。

    所以,修真之始,首重体魄。

    此时的林朗月心神一阵激动,他没想到自己竟然如此轻易踏入了修真之门!

    如果极行云知道他如今心中的想法,肯定会翻着白眼大骂他一通,前有“定神玉”洗练身躯,后有《太霄帝章诀》这种修真界无上功法在手,再有自己亲自指点引导,如果林朗月还是不能顺利引气入体炼化真气的话,不如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林朗月当然不知道这些,他忍住心中的兴奋之情,默默运行《太霄帝章诀》的养气法诀,不断呼吸吐纳。

    他仿佛感觉到自己体内的一道桎梏被强行打破,身体的每一处都在贪婪地吸收这天地之中的灵气,不但体内真气越聚越多,同时自己的体魄也在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

    在他的感知中,无数代表着天地灵气的光点不断顺着他裸露在外的双手缓缓钻入了他的体内,然后顺着经脉流转,久而久之,被炼化而成的真气已经慢慢汇聚成了一小股细细的气流。

    这些气流在他体内沿着经脉流淌,所行之处皆有暖洋洋之感,舒坦无比。

    天地灵气陆陆续续被他纳入体内并炼化为真气,这些真气经由经脉再汇聚于下腹丹田之中,真气原本仅有丝丝缕缕,稀薄无比,一段时间后丹田之内便氤氤氲氲,如云雾一般。

    忽然之间,林朗月似有所感,停下功法运转,抬头一看,不知不觉间,已然日薄西山。

    一天没有吃东西了,他竟然没有一点儿饥饿感,这时口袋中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原来是韩超打来的电话。

    林朗月接了电话之后,跟韩超聊了几句,告诉对方自己马上就回去后就挂断了电话。

    随后林朗月直接在心里呼唤极行云。

    其实极行云一直在关注着林朗月的修炼情况,当他发现林朗月可以顺利感应到天地灵气,并且可以纳气入体,炼化为真气的时候,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你要不断纳气炼真,同时锤炼体魄,转化血气,时机成熟之时就可踏入‘养气境’第二个小境界:‘内息境’。此地对于你来说,是一绝佳修行场所,你以后便可在此修行。此后一段时间,我将陷入沉睡,你自己勤加修炼,不得偷懒。”

    正待林朗月想详细问询之时,极行云却消失了踪迹。

    林朗月只好站立而起,整理了自身衣物,然后施施然走下山去。当他再次看这这一路上的山石树木之时,明显感觉到了不同,这每一块山石,每一棵树木,每一株花草,都生动无比,生机勃勃,仿佛在和他体内气机相和,林朗月心中不由暗暗称奇。

    晚上回到宿舍休息的时候,他在手机上突然刷到一则新闻,说是前一段时间泰山发生了轻微的地震,导致一座山峰发生了些许崩塌,大量山石滚入山谷,幸好并无人员伤亡,不过相关人员在清理现场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石块,这些石块之上布满了神秘诡异的纹理、符号,引起了众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的注意,经过他们的严密考证,这些纹理和符号之前从未出现过,实在是考古界一大新发现,同时对华国的历史又有了新的补充云云。

    林朗月猛然回过神来,这不就是他上次去泰山看日出遇到的事情吗?他不禁摇了摇头,真倒霉,以后再也不去了,对于那些奇怪的石头,他倒是没有在意,华国地大物博,偶尔发现一些历史遗迹,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接下来几日,林朗月每天早上都会准时到紫金山上修炼,随着体内真气的不断积累,他感到自己的体能都提升了不少,一口气爬到山顶都不会累。

    对于《太霄帝章诀》这门功法,极行云倒是没有过多地介绍,只是说这是一门不可多得的玄门道法,如果修行顺利的话,强身健体只是小事,只要他坚持不懈引气入体凝练真气,会逐渐让他脱胎换骨,脱离肉身凡胎。

    这一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林朗月就赶到了紫金山,来到了昨天修行的地方。他轻轻闭上双眼安然而坐,凝神静息,运行起《真人太素经》的修行法诀,开始修炼起来。

    他在那块巨石之上盘膝而坐,迎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他像往常一样,凝神引气入体,周围灵气如同一只只蜜蜂扑向花蕊,朝林朗月飘来,随后被他纳入体内,流入腹下丹田之中,他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其内的真气凝实了许多。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直接洒向山顶之时,林朗月似有所觉,慢慢睁开了眼睛,正好看到东面那一轮喷薄欲出朝阳,不由想起了泰山之巅观日出的场景。

    他再次闭上双眼,体内真气周天运转,大量的天地灵气向他汇拢而来。

    此时林朗月炼化天地灵气的速度比一开始快了数倍不止,如果说他之前只是慢吞吞的将体外的天地灵气搬运到体内的话,那此时他的身体就如同小型的吸尘器一般,大口大口地把周围的天地灵气吞入体内。

    时间一分一秒飞过,沉迷于修炼的林朗月突然被自己定的闹钟吵醒,睁眼一看,快十点钟了。之所以定这个闹钟,是因为接下来的一堂课是专业课,虽然这些课程他已经全部掌握,但还是要给老师们一些面子,不能耽误太多的课程。

    他此刻感觉神清气爽、精神饱满,比平日里连续睡上十几个小时还要舒爽,恨不得仰天长啸,方能释放当前心中无穷快意,他随手向前打出一拳,竟然虎虎生风,拳风凛然,感情自己的气力都增加了许多。